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在最佳播期条件下的最佳播种量,以期为制定有利于发展冬小麦生产的栽培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泰农18及济麦22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播量播种来研究不同播期对冬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随着播种量的增加,泰农18子粒产量降低,即小播量(R1)子粒产量达到最大值;随着播种量增加,济麦22子粒产量先升高后降低,中播量(R2)达到子粒产量最大值。随着播种量增加,泰农18及济麦22小麦穗数逐渐增加,大播量(R3)达到穗数最大值。随着播种量增加,泰农18及济麦22小麦穗粒数及及子粒千粒重逐渐减小,小播量(R1)达到穗粒数及子粒千粒重最大值。[结论]随着播种量增加,2个品种小麦穗粒数及子粒千粒重逐渐减小,即小播种量达到穗粒数及千粒重的最大值;随播种量增加,2个品种小麦穗数逐渐增加,大播量达到穗数最大值。 相似文献
2.
开麦1502是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自主选育的小麦新品种,目前在豫东地区被广泛种植。小麦的精良播种是小麦增产的关键技术,为了探索小麦新品种开麦1502的最佳播量,进一步达到示范推广的作用,为小麦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安排了6个播量水平,分别为7.5 kg/亩、10.0 kg/亩、12.5 kg/亩、15.0 kg/亩、17.5 kg/亩、20.0 kg/亩,开展不同播量对开麦1502的产量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开麦1502在6个播量条件下,出苗期与播量没有直接关系;产量及产量构成各因素间有很大差异,随着播量增加田间基本苗不断增加,群体随着播种量的增加而增加,亩穗数也随之增加,但由于小麦成熟时群体偏大,导致穗粒数和千粒重下降,产量降低,因此产量与播种量不呈正相关。当播量分别为10.0 kg/亩和12.5 kg/亩时,由于播量适宜、密度适中,产量较高,亩产量分别达到696.67 kg和683.20 kg。 相似文献
3.
不同播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本局14个农业场(所)统一进行的小麦不同播量试验表明,播量120kg/ha产量最高,播量增加后基本苗和最高茎蘖数增加,但单株分蘖数、千粒重下降,千粒重提高,但基本苗与有效穗数减少。白湖圩区小麦适宜播量为90-150kg/ha。 相似文献
4.
5.
6.
7.
[目的]研究冬小麦撒播种植播期与播量对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不同播期、播量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均有显著差异,播量对穗数的影响较大;播期对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的影响较大;播期与播量互作的影响不显著;冬小麦长6359撒播的产量在6 723~7 261 kg/hm~2,适宜播种期为9月28日—10月3日,播量为300.0~450.0 kg/hm~2。在品种、播量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中,品种间的差异显著;不同品种同期播种,中穗型品种产量为最高。[结论]在一定的播期、播量范围内,选择适宜的品种类型进行撒播,早播可适当降低播量,提高成穗率,增加产量;晚播适当增加播量,提高主茎成穗数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8.
不同播量对郑麦7698群体结构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郑麦7698提供适宜种植密度,研究了不同播量对郑麦7698群体结构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量的增加,郑麦7698各处理总茎数及穗数呈现增加的趋势(P0.01);播量与穗数呈对数曲线关系(y=536.4+80lnx);低播量条件下,增加播量增产显著,高播量条件下,增加播量增产不显著,播量与产量呈对数曲线关系(y=9 210.8+782.4lnx)。播量对产量三要素的影响效应表现为穗数穗粒数粒质量;增加播量可有效增加穗数,但穗粒数、粒质量随之下降,高产栽培必须协调好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郑麦7698属半冬性耐密植品种,适宜播量是该品种发挥高产潜力的关键。豫东潮土区10月10日播种的郑麦7698适宜播量为187.5~225.0 kg/hm2。 相似文献
9.
10.
11.
【目的】研究种衣剂对冬播春小麦品种生育特性和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8个处理,测定麦小麦品种生育进程、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等措施,分析7种种衣剂包衣后冬播(11月1日)对新春29号出苗率、茎数动态、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干物质积累、产量等的影响。【结果】3.7%吡唑醚菌酯+7.3%灭菌唑悬浮种衣剂(a)、4.6%氟唑环菌胺+2.2%咯菌腈+2.2%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b)较CK分别提高出苗率19.03百分点、20.70百分点,总茎数峰值分别增加27.38%、23.44%,叶面积指数峰值分别增加62.55%,51.98%,总光合势分别增加87.53%、73.72%;干物质分别增加53.63%、37.59%,产量分别增加54.43%、38.40%。【结论】种衣剂a、b对冬播春小麦是能够提高出苗率,增加成穗数并增产。 相似文献
12.
以常规条播(CK)为对照,研究秸秆粉碎微垄覆盖沟播(T1)、秸秆粉碎微垄覆盖宽幅沟播(T2)对小麦产量、生育进程、苗期土壤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条播相比,秸秆粉碎微垄覆盖沟播和秸秆粉碎微垄覆盖宽幅沟播均能明显提高小麦产量.秸秆粉碎微垄覆盖宽幅沟播能明显延迟小麦生育进程,且这种影响在分蘖期表现最突出.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方式能够明显改变0~15 cm土层土壤温度,对15 cm以下土层土壤温度无显著影响.各处理主要影响08:00以后0~15 cm土层土壤温度,并且时间段不同,对各土层的影响也不同.小麦产量与06:00的土壤温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08:00的土壤温度成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小麦生育时期延长,在一定范围内有利于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不同播期对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冬小麦籽粒产量目标制定及育种策略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大田条件下设置不同的播期处理,用Logistic方程拟合小麦籽粒灌浆过程,分析不同播期对小麦一系列次级灌浆参数及其粒重和产量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条件下,播种期偏早(10月10日)的冬小麦越冬前群体主茎叶龄较大,易受冻害的影响,或在拔节抽穗期因群体较大易发生病害。适当晚播(10月24日)可以减轻不利条件对冬小麦的影响。冬小麦的产量和籽粒千粒重随播期的推迟先升高后降低。籽粒灌浆进程中渐增期较高的灌浆速率、快增期和缓增期较长的灌浆持续时间有利于粒重的增加。[结论]冬小麦适播期以10月中下旬为宜。 相似文献
18.
19.
品种、播期和密度对冬小麦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研究在长春选用耐寒性较强的 Mironovskaja 808和加 690两个品种,探讨播期和密度对冬小麦生育期和产量的效应。结果表明:加 690生育期早于 Mironovskaja 808,两者小区产量相似。推迟播期时,各生育时期延迟,而生育天数缩短。由于晚播冬小麦使千粒重显著下降,导致冬小麦小区产量降低。当以不同的密度种植时,对冬小麦生育期的影响在两个品种上反应不同;对小区产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