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响应面法优化荷叶豆乳饮料配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制出一款营养丰富、口感独特的荷叶豆乳饮料,以感官评定值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饮料配方。结果表明,荷叶豆乳的最优配方为:苹果汁添加量5%(V/V),荷叶浸提物添加量16%(V/V),白砂糖添加量6%(m/V),豆乳添加量6%(V/V),此时响应面预测的感官评分达86.4分。按照该配方制作的荷叶豆乳饮料色泽均匀,荷叶香味怡人,甜酸比适中,无豆腥味,无明显分层。  相似文献   

2.
以柚汁作为主要原料,与柑橘汁复配研制一种新型复合饮料,采用正交试验确定复合饮料的最佳风味配方.结果表明,柚汁复合饮料最佳配方为柚汁含量50%,柑橘汁含量10%,白砂糖含量8%,柠檬酸含量0.2%.  相似文献   

3.
以移衣果实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研究移衣果汁饮料的最佳工作工艺及配方。结果表明,0.9g/L的明胶对果汁脱涩澄清的效果最好;添加0.2%NaHS03可保持移衣的原有色泽,且无明显硫味;以0.07%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作稳定剂,可使果汁有良好的悬浮稳定性和流动性。产品的最佳配方为:13%移衣原果汁,6%白砂糖,O.1%蛋白糖。按此工艺与配方制得的饮料具有移衣果实的色泽与风味,酸甜适口,清亮透明,均匀稳定。  相似文献   

4.
通过正交试验对刺梨气泡水的产品配方进行优化,测定产品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并通过小鼠负重游泳试验观察产品的抗疲劳活性。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产品配方为:果葡糖浆8%, 刺梨浓缩汁7%,二氧化碳0.4%, 牛磺酸0.05%,瓜拉纳提取物0.05%,柠檬酸0.006%,植酸钠0.005%,三氯蔗糖0.000 9%。根据该配方工艺制得的产品淡黄透亮,色泽均匀,酸甜适中,并有刺梨的香味和气泡饮料的清凉感,VC含量达290 mg/100 mL, 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达92.62%和82.84%,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产品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达26.25 s,表现出较强的抗疲劳活性。刺梨汁和牛磺酸、瓜拉纳提取物配合使用,可极显著提高产品的抗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茶叶和苹果为原料,对苹果茶复合饮料的加工工艺进行研究,分析护色液配比、茶水比例、浸提条件和茶汤与苹果汁的比例对茶饮料品质的影响,运用正交试验研究了苹果茶饮料配方的最佳比例.结果表明,护色液配比、茶水比例、浸提条件和茶汤与苹果汁的比例对茶饮料品质有较大的影响;苹果茶饮料最佳的生产工艺条件为:红茶与水的比例1∶110,90℃浸提5 min,茶汤和苹果汁的混合比2∶1;苹果茶饮料调味配方的最佳比例为:蔗糖添加量6%,柠檬酸添加量0.2%,食盐添加量0.15%,成品使用90℃,30 min沸水浴杀菌.  相似文献   

6.
以全国261个大豆品字为材料,研究豆乳产量、品质、加工性状及籽粒营养成分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干豆乳产量与豆乳蛋白量、蛋白抽提率、脂肪抽提率极显著正相关,与籽粒总糖含量、豆渣蛋白量、总糖量、豆渣蛋白损失率、脂肪损失率极显著负相关;干豆乳蛋白含量与籽粒蛋白含量、豆乳蛋白量极显著正相关,与干豆乳总糖含量极显著负相关;干豆乳脂肪含量与籽粒脂肪含量、豆乳脂肪量极显著正相关;干豆乳总糖含量与籽粒总糖含量、豆乳总糖量极显著正相关,与籽粒蛋白含量极显著负相关;蛋白抽提率与脂肪抽提率极显著正相关。以上相关系数均较大,为70%-100%。  相似文献   

7.
通过在苹果醋中添加山楂汁、决明子汁、木糖醇、柠檬酸,开发一种复合型饮料。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正交试验筛选最优配方。结果表明,复合饮料最佳配方为:以苹果醋为基液,山楂汁添加量20%,决明子汁添加量15%,木糖醇添加量10 g/L,柠檬酸添加量0.15 g/L;按该配方制备的山楂决明子苹果醋复合饮料,色泽透亮、口感纯正、酸甜可口、具有山楂和苹果特有的果香味;蛋白质含量为8.6 mg/100 mL,总酸含量为5.9 g/100 mL,总糖含量为3.6 mg/100 mL,微生物指标检测结果符合相关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8.
以刺梨和脱脂奶粉为主要原料,旨在开发一种新型复合刺梨酸奶。根据酸奶的色泽、气味滋味和组织状态等感官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对刺梨酸奶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确定刺梨酸奶感官评定最佳得分的工艺条件为刺梨汁添加量4%,脱脂奶粉添加量15%,白砂糖添加量9%,发酵时间7 h,发酵温度43.5℃,感官评分为90.8±0.5分;粗蛋白含量为2.8%,菌落总数100 CFU/m L,未检测到致病菌,酸奶有刺梨果味,无异味,色泽鲜亮。  相似文献   

9.
以原味奶茶制作为基础,通过添加可食用性薰衣草香精,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模糊数学感官评价结合正交试验法优化设计出一款质地均匀、色泽良好、风味独特、组织状态好的薰衣草奶茶制作工艺和配方。结果表明,薰衣草奶茶制作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80(0.125%),茶汤浸提时间15 min,浸提温度90℃,各组分添加量依次为牛奶80%,茶汤1%,薰衣草香精0.4%,白砂糖5%。  相似文献   

10.
果汁大豆酸奶是以果汁、大豆、白砂糖、鲜牛奶为原料,经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发酵而制成的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保健品。研究内容包括接种量的大小、豆乳和牛乳配比、果汁添加量等对果汁大豆酸奶形成的风味变化及其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接种量5%最适合豆乳和牛乳的混合原料液发酵;豆乳与牛乳的配比为2∶3,蔗糖添加量8%,果汁添加量10%较好。  相似文献   

11.
绿茶-火龙果复合饮料制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优化绿茶-火龙果饮料的制取工艺,以绿茶、火龙果为主要原料,辅以一定的柠檬酸和蔗糖,配制出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火龙果-绿茶饮料。设计单因素试验以确定正交试验各因素筛选水平范围,结合正交试验分析结果和感官综合评分,探讨火龙果绿茶饮料的生产工艺和操作要点。结果表明:绿茶与火龙果汁复合饮料的料比为2:1,脱脂奶添加量为9%,柠檬酸添加量为0.20%,蔗糖添加量为4%;在此生产工艺条件下,所得产品呈翠绿色、口感佳、稳定性良好,蛋白质含量为9.34 mg/mL,Vc含量为 438 μg/mL,总糖含量为2.5%,茶多酚含量为11.5%,无超标重金属、无菌类污染,可在实际生产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2.
以雪莲果、牛奶和益生菌中的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为原料,研制功能乳饮料,其最佳风味配方为:14%雪莲果汁、25%牛奶、4%直投式益生菌、6%绵白糖,制成的产品口感细腻,酸甜适口,具有浓郁的发酵酸奶风味和雪莲果的清香味。  相似文献   

13.
以干燥杭白菊和荷叶及酶解后的莲藕为原料,以木糖醇等为添加剂,复配获得莲藕杭白菊复合茶饮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结合正交试验优化复合茶饮料配方并探索莲藕的护色条件。结果表明,经复配护色剂(0.50%氯化钠、0.15%柠檬酸、0.20%EDTA以及0.15%异抗坏血酸)漂烫处理的莲藕能保持白嫩明亮(L*=89.2),茶饮料色泽金黄。按60%莲藕酶解液、22.5%杭白菊提取液、7.5%荷叶提取液、0.3 g/L木糖醇调配的茶饮料感官评分最高,达86.7分。制得的莲藕杭白菊复合茶饮料综合了莲藕与杭白菊特有的香气,金黄透光,香甜细腻,为莲藕饮料的开发提供了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以荔枝、柠檬、绿茶为主要原料,研究荔枝柠檬果茶饮料的配方和工艺。结果表明,绿茶、荔枝汁、柠檬汁的最佳配比为40∶15∶10,白砂糖添加量12%,CMC-Na添加量0.10%,柠檬酸添加量0.04%。由此配方和工艺制作的荔枝柠檬果茶口感最佳,感官评分达89分。  相似文献   

15.
以茶叶和苹果为原料,对苹果茶复合饮料的加工工艺进行研究,分析护色液配比、茶水比例、浸提条件和茶汤与苹果汁的比例对茶饮料品质的影响,运用正交试验研究了苹果茶饮料配方的最佳比例。结果表明,护色液配比、茶水比例、浸提条件和茶汤与苹果汁的比例对茶饮料品质有较大的影响;苹果茶饮料最佳的生产工艺条件为:红茶与水的比例1:110,90℃浸提5 min,茶汤和苹果汁的混合比2:1;苹果茶饮料调味配方的最佳比例为:蔗糖添加量6%,柠檬酸添加量0.2%,食盐添加量0.15%,成品使用90℃,30 min沸水浴杀菌。  相似文献   

16.
红枣山楂茶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充分开发利用红枣、山楂与红茶资源,以山楂、红枣和红茶为主要原料研制新型茶饮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复合茶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红枣汁50%,山楂汁35%,红茶液6%,蔗糖10%,柠檬酸0.08%,抗坏血酸0.005%。采用该配方制得的茶饮料透明、稳定,具有红枣、山楂和红茶特有的颜色与香气,是一种营养丰富、色泽美观、口感风味俱佳的新型饮品。  相似文献   

17.
以火龙果和脐橙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L-半胱氨酸、柠檬酸、抗坏血酸和氯化钠(NaC)l 4种护色剂对火龙果汁色泽的影响,再采用正交试验确定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0.1%的L-半胱氨酸对火龙果汁护色效果最好,火龙果和脐橙汁最佳配比为1.5∶1.0,复合饮料的配方组成为40%的火龙果—脐橙汁量、0.05%柠檬酸、3%蔗糖,所制得的复合饮料风味独特,酸甜适口,营养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