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利用常规资料、自动站资料等,对2016年6月13日濮阳市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华北冷涡的前部低空以及太行山脉东边南压的弱冷空气同偏南暖湿气流在濮阳地区积聚,地面出现气流辐合,850 h Pa分布着中尺度切变线,共同触发不稳定能量的释放,打破不稳定层结状态,促进了强对流天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自动站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2016年6月14—15日锦屏县强降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锦屏县位于低空急流左前方,为水汽输送和低层暖湿平流输送提供有利条件;对流层中上层被高湿区控制,充足水汽输送和强烈上升运动推动强降水天气出现;暖湿气流以上存在干冷气流,上干下湿对流不稳定状态,700 h Pa以上大气对流稳定,不利于暖湿气流扩散;锦屏县位于高空强辐散区内,利于水汽持续垂直输送,这也是锦屏县强降水天气持续原因。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等,对独山县2016年6月15日暴雨天气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5日8:00独山县恰好在低空急流的左前方位置处,为水汽输送和低层暖湿气流的维持提供了有利条件。独山县在高空急流的左侧,高空辐散的下沉区内,再加上上下层冷暖气流的交汇,促进了暴雨天气的出现;850 hPa低空处的相对湿度较大,尤其是在7:00—8:00,各层水汽条件配合一致,也是导致该时次降水强度较大的原因;在925 hPa超低层处存在散度的负值中心,辐合层相对较低。在700 hPa中低层以下,随着高度的增加,假相当位温数值逐渐减小,干冷气流叠置于暖湿气流上部,表现出垂直对流不稳定状态;在700 hPa中低层以上,大气对流稳定性较强,阻碍暖湿气流向上扩散,有利于推动低层处能量积聚。  相似文献   

4.
利用气象资料分析2016年7月17—18日临夏州强对流天气过程的成因及中尺度特征。结果表明,此次天气过程是高空槽东移冷空气下滑、高原低槽加强维持、西南暖湿气流不断北上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临夏州处于辐散区范围内,中高层辐散明显增强,中低层正涡度加强,有利于上升运动的维持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利用观测数据、卫星云图、雷达资料,分析了2018年4月19—20日出现在甘肃临夏地区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此次过程出现了冰雹及短时强降水,并造成了灾害。结果表明,低涡东移南压、从甘肃河西到甘南州的大范围中层切变、充足的水汽条件及前期较高的基础温度是触发本次强对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2016年6月23—24日阿勒泰地区强降水天气成因,探讨了强降水天气过程环流背景及影响系统、物理量特征,以期为阿勒泰地区强降水天气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分析资料、卫星、雷达资料等相关资料,分析了2020年7月5日发生在满洲里市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此次天气发生前,亚欧大陆中高纬区域的大气环流形势呈“两槽一脊”型。高空槽、低层切变促进地面冷空气南下,在高层干冷、低层暖湿的形势下,大气层结变得非常不稳定,非常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在此次天气发生期间,满洲里市850 hPa比湿值大于12.0 g/kg,925 hPa处比湿值达14.0 g/kg,低层湿度条件非常好,并且水汽通量大值中心处于满洲里市南部,这些都为此次天气过程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满洲里市存在高层辐散散、低层辐合的配置形势,促进强烈的上升运动的发生,为强对天气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与此同时,近地层存在逆温层,K值达到35.0℃以上,不能稳定能量条件好,非常适宜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卫星云图与雷达资料均能够反映出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过程,对强对流天气的预报预警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7月19—20日临汾市持续强降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降水天气过程中高纬呈两槽一脊环流形势,是高空槽和副热带高压共同作用的结果,加上西南涡和高低空急流配合,推动了强降雨天气的发生。受外围西南暖湿气流影响,临汾市境内水汽充足,位于水汽辐合大值区内,恰好是低涡活动区域;临汾市北部分布有垂直速度大值区,强降雨天气主要集中在临汾北部,有大值中心,同地面中低压系统有很好对应。  相似文献   

9.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台站观测资料等对2016年1月21—22日嘉峪关市强降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面锋线变化与中低层大气斜压锋较为一致,利于嘉峪关市降温和强降雪天气出现;嘉峪关市有水汽辐合大值区,水汽条件充足;涡度场与散度场结合,中低层辐合条件良好,再加上抬升运动为强降雪出现提供有利的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自动站观测资料等资料,通过天气学和天气动力相结合的诊断方法,对2016年7月19—20日昔阳县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为黄淮气旋、切变线、低涡以及低空急流。黄淮气旋东移北上、地面倒槽顶部辐合线影响下,与高低空切断低涡共同促进了暴雨天气的发生。此次暴雨天气过程主要出现在气旋暖区,属短时强降水,低空急流构建及增强同此次暴雨天气开始和变强均有较好相关性。西南低空急流的建立和能量集聚增大,大气层结不稳定度增大,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配置形成抽吸作用,为暴雨发生发展提供了动力、热力、水汽及不稳定能量条件。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利用常规资料、自动站资料等对2015年6月16—17日孝感市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副高稳定少动、高空槽东移、低层低涡切变维持及新生、高低空急流耦合、地面中尺度辐合系统稳定。800~900 h Pa形势场水汽辐合中心产生起始时间对应暴雨天气出现时段;高层辐散、低层辐合形成抽吸作用,推动暴雨天气出现;此次暴雨天气过程是在弱对流不稳定状态或近似中性层结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13.
采用常规气象资料、NCEP、GRAPES_LZ、甘肃河东区域站观测实况、卫星云图、雷达拼图结合甘肃河东地区的地形特点对2016年6月13日8:00至14日8:00的雷雨大风和冰雹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河东降雹主要是受蒙古西部冷涡后部冷平流南亚东移的影响,水汽条件较好(700 h Pa河东比湿>8 g/kg),CAPE>1 000 J/kg,T_(700-500)>20℃产生深厚不稳定层结,同时河东受槽后西北气流控制,高低空西北风急流明显创造了抬升条件。  相似文献   

14.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等,对2015年7月与2014年6月阜新市2次强对流天气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15年7月4日强对流低层暖空气上有高空冷空气叠加,为对流天气提供了有利条件,2014年6月26日强对流天气主要是西南气流在逐渐向东北地区输送暖湿能量,阜新市恰好位于水汽辐合区内,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出现;6月26日低层处和中高层的水汽条件都要明显好于2015年7月4日;通过对比2次强对流天气的不稳定条件,得出两者之间的不稳定能量、K指数以及抬升指数之间没有太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各种数值预报模式、卫星云图资料、雷达回波等,采取天气诊断分析方法,对2018年6月7—9日遂川县暴雨天气过程的水汽、动力及热力3个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台风外围环流影响是此次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MICAPS资料、EC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银川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对2017年6月4—5日发生在吴忠地区的一次大到暴雨天气过程,从环流形势、水汽条件、动力条件、雷达回波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200 h Pa急流,500 h Pa西风槽、冷涡,700 h Pa切变线、低涡,850 h Pa偏东风以及地面鞍型场是此次降水的有利背景;此次降水以大尺度降水为主,并伴有对流性降水,无雷暴发生。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常规探空和地面资料、中尺度自动站资料和多普勒雷达资料等,对2016年4月11日海南岛强对流天气背景和演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过程出现了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和冰雹等天气,具有风力强、中尺度强、风暴系统明显、局地性强和灾情严重等特点。飑线是此次强对流天气发生的主要触发机制,海南岛北部地区的平坦地形、华南中层的干急流以及较大的垂直风切变可能是强风暴系统发展和维持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2015年10月8—10日普洱市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降水天气过程主要受孟家拉湾低压和冷空气共同作用,持续时间长、降水强度大、影响范围广;700 h Pa西南风低空急流输送孟加拉湾暖湿气流北上,北方冷空气南下与切变线南侧暖湿气流在普洱市交汇,形成持续强降水;充足的水汽条件、低层强烈的水汽辐合,高层辐散、低层辐合促使上升运动,为强降水天气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9.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多普勒雷达、卫星云图等对濮阳市2015年8月30日的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得出30日8:00濮阳站存在超低温,高层西风强、顺滚流明显,湿度趋饱和,积累了不稳定能量,东北风与东南风呈显著汇合之势,14:00的地面温度超过30℃,低层暖湿呈现逐渐变强趋势,高层呈现愈加干冷趋势,地面辐合呈增强之势,为濮阳市地区午后发生强对流天气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资料、多普勒雷达回波等对襄汾县2012年7月30—31日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本次暴雨天气期间,襄汾天气主要受到台风苏拉北上的影响,使副高维持在豫北区域,随着低槽的向东转移,加上地面冷锋的作用,山西大部分区域存在强辐合,最后产生降水。另外,大气层结不稳定度增大及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为暴雨天气发生发展提供有利水汽、动力及热力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