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利用低场核磁共振对酱牛肉样品进行检测。选择3种品牌的酱牛肉,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成像分析仪测试的驰豫特性指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可以快速有效地对不同品牌的酱牛肉样品进行区分,该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用国标方法和低场核磁仪器分别检测3种储藏年份和2个品种籼稻的含水量、粗脂肪含量、直链淀粉、发芽率等理化指标和横向弛豫曲线,简单分析弛豫曲线的变化规律,并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将理化指标和核磁数据进行关联.结果表明,稻谷的横向弛豫强度衰减速度很快,弛豫时间段0~300ms为区分稻谷样品的重要特征信号区域;回归模型结果初步表明使用低场核磁能够较好地预测稻谷储藏指标,如含水量、脂肪含量、直链淀粉和发芽率等.  相似文献   

3.
李素力 《种子科技》2005,23(5):293-294
净度是衡量种子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对种子进行净度分析可以测定供检样品不同成分的重量百分率和样品混合物特性,并据此推测种子批的组成.净度分析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测定供检样品各成分的百分比.GB/T 3543.3-1995规定:把样品分为净种子、其它植物种子和杂质三种成分,各成分的结果以重量百分比表示.二是分析样品混合物的特性.净度分析不仅要计算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还要鉴别样品中其它植物种子和杂质所属的种类.  相似文献   

4.
低场核磁共振(LF-NMR)技术作为水果采后检测技术,因具有无损、便捷、准确、实时获得数据、样品用量少等优点,已在水果贮藏保鲜领域得到一定的研究和应用。本文介绍了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基本原理,并从水分分析、组织结构分析、缺陷鉴别、内部失调研究、营养成分分析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水果采后品质检测中的研究进展,总结了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低聚木糖主要成分的核磁共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技术,利用核磁共振碳谱、核磁共振氢谱和二维(2D)核磁共振,通过样品与木二糖、木三糖、木四糖、木五糖、木六糖标准品的图谱对比分析,确定低聚木糖混合物中各组分的1H和13C的准确归属.结果表明,木聚糖糖苷键数量越多,中间糖的共振峰强度会越大.低聚木糖样品中主要成分为木二糖、木三糖等糖链很短的低聚糖.  相似文献   

6.
牛肉加热过程中水分迁移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00℃隔水加热方式加热牛肉28 min,每隔7 min采集一次样品,利用LF-NMR技术初步探讨牛肉加热过程中水分迁移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牛肉蒸煮损失呈现上升趋势,剪切力不断增大,核磁数据显示牛肉内部水分状态组成变化显著,T2弛豫时间逐渐变短,不易流动水T22占比逐渐减少,自由水T23占比逐渐增多,且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不易流动水和自由水很难在T2弛豫谱上分开,峰宽变大趋势明显,核磁成像结果显示加热会降低牛肉内部的水分含量。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T21与牛肉的蒸煮损失呈显著正相关,T22与牛肉的蒸煮损失、剪切力呈显著负相关,T22峰面积占比与T2b、牛肉的蒸煮损失、剪切力呈显著负相关。由此得出加热处理对牛肉内部的水分分布和质构特性产生显著影响,同时两者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技术,利用核磁共振碳谱、核磁共振氢谱和二维(2D)核磁共振,通过样品与木二糖、木三糖、木四糖、木五糖、木六糖标准品的图谱对比分析,确定低聚木糖混合物中各组分的1H和13C的准确归属。结果表明,木聚糖糖苷键数量越多,中间糖的共振峰强度会越大。低聚木糖样品中主要成分为木二糖、木三糖等糖链很短的低聚糖。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臭氧处理对烟用香液内在品质的影响,选择黄金叶(硬帝豪)烟用香液,臭氧处理香液时间依次为0,0.5,1.5,2.5 h,得到4种样品,采用溶剂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4种样品的香气成分,并用主成分分析法对4种样品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臭氧对香液有影响,4种样品的香气成分存在较大差异,从中检出127种香气成分,未经臭氧处理的香液特有香气成分共有13种,经臭氧处理0.5 h的香液样品特有香气成分有17种,经臭氧处理1.5 h的香液样品特有香气成分有13种,经臭氧处理2.5 h的香液样品特有香气成分有9种。经臭氧处理0.5 h后香液的致香成分醇类与酯类的含量显著升高,其致香成分总含量最高,为7 284.24μg/m L。2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臭氧处理香液0,0.5,1.5 h 3个样品的香味成分有显著差异,主成分出现变化;臭氧处理香液2.5 h和1.5 h香味成分无显著差异。3综合以上分析结果显示,臭氧处理香液时间为0.5 h时效果较好,特有香气成分最多,致香的成分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9.
为建立蜂胶掺假快速检测方法,采用电子鼻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对不同地域的10个蜂胶样品和自制的杨树胶,以及按一定比例掺假的蜂胶进行鉴别。从电子鼻数据和主成分分析的结果来看,纯杨树胶和掺假蜂胶可以较好地与真蜂胶区分开,不同来源的蜂胶样品间也有较明显的差异,3个主成分的总贡献率达97.492%。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望用于蜂胶的真伪鉴别和产地溯源分析。  相似文献   

10.
热风干燥过程中山药水分状态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山药的水分赋存状态的变化,以襄阳道地山药为材料,分别在60、70、80、90、100 ℃条件下进行热风干燥,采用低场核磁共振(LF-NMR)和差式量热扫描(DSC)技术,每隔15 min测定山药在热风干燥过程中的水分状态及迁移规律。结果表明,在60~90 ℃条件下,温度越高,干基含水率的降速越快。山药的T2弛豫图谱有3个较为明显的吸收峰,随干燥进程的延续,各峰面积均明显减少,其中自由水所在峰的面积降幅最大,表明干燥过程中自由水散失最多,而且自由水逐渐向半结合水和结合水迁移,冷冻峰和解冻峰也随之变小。但在100 ℃下干燥时,样品可能因表面板结导致干基含水率、低场核磁吸收峰升高,冷冻和解冻峰面积增加。因此,在实际干燥过程中,山药的热风干燥温度不宜高至100 ℃。  相似文献   

11.
利用LF-NMR研究浸泡式真空冷却对白煮猪肉水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浸泡式真空冷却对白煮猪肉水分的影响,把浸泡式真空冷却与风冷和真空冷却比较,测定其冷却损失和水分含量,并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F-NMR)研究对水分分布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浸泡式真空冷却可以显著降低冷却损失,提高水分含量(p<0.05)。LF-NMR检测到了3个峰,对应的横向弛豫时间分别为T2b,T21和T22,代表肉中水的3种存在状态,即结合水、不易流动水和自由水。不同处理组3组分的弛豫时间及峰比例的变化表明:浸泡式真空冷却后的样品T21比例显著降低,T22的比例显著增加(p<0.05),表明浸泡式真空冷却可以使肉中不易流动水的比例减少,自由水比例增加。  相似文献   

12.
食用植物油脱胶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脱胶是脱除毛油中胶体物质的工艺过程,是油脂精炼中的一个重要工序。综述了食用植物油脱胶技术的研究进展,其中简要介绍了水化脱胶、酸法脱胶、酶法脱胶、膜法脱胶、吸附脱胶、超临界脱胶和冷冻脱胶等技术。  相似文献   

13.
以杏鲍菇为原料,为探索不同真空油炸时间(0~14 min)对杏鲍菇条水分分布、油脂变化规律及其品质的影响,分别测定了杏鲍菇条含油量、水分含量、色差、硬度、脆度及T2驰豫时间.结果表明,随着油炸时间的增加,杏鲍菇条的含油量和脆度显著增加,含水量显著降低,硬度先降低后上升,色泽没有显著变化.通过低场核磁共振及成像技术可知:在油炸过程中杏鲍菇条T2弛豫时间均向左迁移,峰总面积不断减小,含水量越来越少,油脂含量越来越高,分布在边缘壳层的油脂含量始终高于其他位置.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当前烤烟质量分类费时费力且主观偶然性强的问题,采用高效液相指纹图谱技术,对来自多个省份的典型烟叶产区共14批B2F下限等级烟叶进行图谱信息采集,并基于14批烟叶图谱进行主成分提取、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选取前5个主成分进行分析。相关性分析表明,钾和主成分值之间呈极显著相关。聚类分析表明,来自多个省份典型烟叶产区的烟叶可大致分为3类。其中第1类样品与第2类样品的钾含量差异明显;第2类样品中氯的含量明显高于第1、3类样品。试验结果表明,烟叶的HPLC指纹图谱可以作为烟叶质量控制的新方法,此方法可以提高烟草品质判别效率,降低人工评价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15.
周竹青 《种子》2002,(3):18-19,23
本文对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系)的11个与产量密切相关的农艺性状,生理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11个原始指标综合成为三个独立的新指标,分别表示“光合同化因子”、“库与碳氮代谢因子”、“库与氮素营养因子”。主成分值与产量相关分析表明,小麦产量与第一、第二主成分值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小麦产量与主成分值之间的回归方程。它能较好地反映不同类型品种的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16.
沙棘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其中最具开发价值的是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改善脑功能、抗肿瘤、降血糖、抗衰老等功效,沙棘黄酮的分离纯化是应用其药理功效的基础。本文综述了沙棘黄酮分离纯化方法的研究现状,分析了这些方法的技术特点,并展望了沙棘黄酮分离纯化方法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核磁共振技术是一种利用原子核在磁场中的能量变化来获得关于核信息的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地质、食品等各个领域。综述了核磁共振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核磁共振技术在鱼糜的漂洗、擂溃、凝胶和保藏过程中的应用,扩展核磁共振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8.
对灵芝孢子油与菜籽油等6种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相似性进行分析,同时探讨了红外光谱法鉴别灵芝孢子油的可行性。采用气相色谱法对灵芝孢子油及菜籽油等6种植物油脂肪酸进行了测定,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其信息进行采集。市售不同品牌灵芝孢子油,脂肪酸组成比较接近。脂肪酸组分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灵芝孢子油的脂肪酸组成与菜籽油最相似,其次为花生油和橄榄油。利用1397.4 cm~(-1)、967.1 cm~(-1)、913.7 cm~(-1)处吸收峰,红外光谱法可以将灵芝孢子油与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和橄榄油区别开来。红外光谱法可以将灵芝孢子油与菜籽油等植物油区别开来,这为灵芝孢子油鉴别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应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油菜籽含油量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晓军 《作物学报》1993,19(4):289-298
本文建立了系统的应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油菜种子含油量的方法。首次报道了样品前处理,最适工作参数选择和校正方法的系统研究结果。 50份不同含油量的种子样品用于核磁共振法与经典索氏抽提法比较试验,两方法相关系数r=0.9823。核磁共振仪对纯菜籽油的线性响应r=0.9994。最少种子需要量为0.5克。测定环境温度和种子样  相似文献   

20.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橄榄油、葵花籽油、花生油、玉米油、大豆油、菜籽油、棕榈油7种食用植物油的红外光谱信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橄榄油的红外吸收光谱在吸收峰的位置及吸光度上均与其他种类的植物油有区别,以3005~3009 cm-1、1117~1121 cm-1处的吸收峰作为种类区分。模拟掺假过程,向橄榄油中掺入其他6种不同比例的低价值植物油后,发现1097、3005 cm-1处吸收峰的峰面积与掺假百分比呈线性关系。此外,对7种食用植物油180℃加热2 h后的红外光谱图进行分析,发现968、1097 cm-1处的吸收峰变化趋势有差异,橄榄油呈上升趋势而其他种类的植物油则呈现下降趋势。掺假橄榄油加热后谱图分析发现3005 cm-1处的峰面积有所降低,但与掺假百分比仍呈线性关系,掺入5%低价油,3400~3650 cm-1区域呈明显增加趋势,据此可以鉴别掺假量低至5%的橄榄油,这为橄榄油的掺假鉴别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