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人工脱毒马铃薯威芋5号作种薯,在威宁县高海拔地区对脱毒马铃薯进行不同密度种植试验,研究在不同栽培密度条件下马铃薯的生长及产量。结果表明,同一品种播种期相同、出苗期相同;现蕾期、开花期、成熟期随着密度的递增依次提前,收获期相同;生育期随着密度的递增依次缩短。从产量结果分析可得出,密度为6.75万窝/hm~2时产量最高,密度为6.00万窝/hm~2时产量位居第二,说明栽培密度在6.00万~6.75万窝/hm~2之间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2.
福克212系由“燕子×克新2号”杂交组合选育而成.该品种生育期89 d左右,叶片绿色,茎绿带褐色,单株块茎数6~8个,薯型扁圆型,薯皮黄色、光滑,薯肉黄色,芽眼浅,干物质含量18.5%,适口性好,休眠期60 d左右,产量25 500~27 000 kg·hm-2.2011年3月福克212通过了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  相似文献   

3.
李讷 《农家参谋》2022,(3):69-71
马铃薯作为我国主要粮食农作物,马铃薯产量的高低会对农民经济收入产生直接影响.经过相关人员对马铃薯种植密度研究发现,马铃薯种植密度的对马铃薯产量有直接影响.因此,将马铃薯种植密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对种植农户经济收入增加、生活质量提升、区域经济发展十分重要."青薯9号"作为青海地区马铃薯主要种植品种之一,对"青薯9号"种...  相似文献   

4.
《农技服务》2017,(6):14-15
在贞丰县中高海拔地区对马铃薯中甸红进行不同密度种植试验,研究在不同播种密度条件下的产量和个体经济性状表现,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马铃薯播种密度的增加667平方米的产量也在逐渐增加,个体经济性状表现是先升高后降低现象,以密度为6500窝/667 m~2时较为适宜,产量达2520.13kg/667 m~2。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脱毒马铃薯新品种福克212在松溪县河东乡的种植表现,阐述其特征特性,并从选种、浸种催芽、整地起畦、适时播种、栽培后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是粮食、蔬菜兼用作物,发展前景巨大.本试验在黑龙江省二龙山农场进行,采取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由3个种植密度(4800株/667 m2、6000株/667 m2、8000株/667 m2)和3种行距(15 cm、20 cm、25 cm)组成9个不同处理,在同一行距下进行不同种植密度间的比较.对其株高、茎粗、单株结薯数...  相似文献   

7.
本次实验选用青海省化隆县种植的玉米品种,分别是美国孟山都提供的四种玉米型号,编号为A1、A2、A3、A4.分为五种密度进行种植,研究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同时对各个生育时期玉米的情况进行收集和研究,总结不同品种最合适的玉米种植密度,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通过科学实验的方式研究了种植密度和玉米产量的关系,为培育玉...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作为除了水稻和小麦之外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人们对马铃薯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因此马铃薯的产量不仅影响着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也影响着我国农业的发展。本文将从种植密度和施肥量进行分析,探讨这两种因素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9.
进行马铃薯不同种植密度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每667 m2种植5 500株的产量最高,达2 291.2 kg。马铃薯产量与种植密度呈极显著的抛物线型关系,生产上以每667 m2种植5 000株为宜。  相似文献   

10.
以二年生桃儿七(Sinopodophullum hexandrum)种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群体密度80 000~130 000株/hm2、株距30~35 cm、行距25~30 cm时,产量和产值相应增加.移栽桃儿七种苗时群体密度以80 000~130 000株/hm2为宜,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不同种植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是毕节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其产量、播种面积均居全区第二位,提高其种植水平,对于毕节地区粮食生产、食品加工及种植业结构调整意义重大.为此,在国家下达的"专用马铃薯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的实施中,2002年在贵州省纳雍县对单作条件下马铃薯的种植密度进行了试验研究,为指导马铃薯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花生品种豫花 14五种密度下叶面积指数的研究 ,结果表明 :花生在不同密度下 ,叶面积指数有不同的变化 ,种植密度对群体有显著的影响 ,豫花 14高产群体密度以 19 5万株 /hm2 为宜  相似文献   

13.
选取玉米品种德美亚1号和德美亚2号为试验材料,采取7个处理密度设计,研究种植密度对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密度不断提高,行数、行粒数、穗长、子粒长、百粒重和茎粗逐渐减少;秃尖长、株高和穗位高逐渐增加;出籽率和产量先增加后减少;容重先减少后增加。合理密植是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中的关键技术。一般情况下,玉米产量在一定密度范围内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超过适宜种植密度范围后,不仅玉米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而且容易发生倒伏、病虫害及空秆率增加等现象。因此,合理密植是保证玉米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之一。结合德美亚1号、2号品种自身特性,合理提高种植密度才能促进玉米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以希森6号为试验品种,在临洮县水浇地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大密度和小密度均会降低马铃薯产量和产值,希森6号在临洮县水川区的种植密度为7.8万株/hm2时,折合产量最高,产值收益最好.  相似文献   

15.
卢启坤 《农技服务》2011,28(10):1416-1416
为研究团豆的最佳种植密度,在相同的栽培管理条件下,采用不同密度进行团豆的小区种植试验,分别对各处理小区团豆产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密度3.75万~5.25万株/hm~2时与产量成正比,6万~7.5万株/hm~2时密度与产量成反比,其中以5.25万株/hm~2的团豆产量最高,达到3 766.7 kg/hm~2。团豆在桐梓县的最佳种植密度为5.25万株/hm~2。  相似文献   

16.
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进行不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会对马铃薯生育期、生长指标、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造成影响,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较为适宜的马铃薯种植密度为6×104株/hm2。  相似文献   

17.
谷子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谷子的合理种植密度,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对河北省主栽品种冀谷19与冀谷31按春播与夏播两种方式进行种植密度对籽粒产量影响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冀谷19春播最适种植密度为60.00万株/hm2,增产幅度为5.05%~5.87%;夏播最适种植密度为52.50万株/hm2,增产幅度为7.35%~8.58%。冀谷31最适种植密度为67.50万株/hm2,增产幅度为6.45%~7.18%;夏播最适种植密度为67.50万株/hm2,增产幅度为9.30%~10.29%。本研究明确了冀谷19与冀谷31春播和夏播的适宜密度,将为谷子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不同种植方式与密度对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筛选适合半干旱地区的马铃薯种植方式和种植密度,采用露地平种垄作、起垄地膜覆盖2种种植方式和4.5万、6.0万、7.5万株/hm2 3种种植密度进行试验,旨在探索半干旱地区种植马铃薯的最优种植方式和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改露地平种垄为起垄地膜覆盖种植和加大种植密度,增产效果明显。建议在大田生产中,选择起垄地膜覆盖种植方式和6.0万株/hm2种植密度进行组合生产。  相似文献   

19.
为确定马铃薯种植的最佳覆膜时期和最佳种植密度,开展了不同覆膜时期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播前覆膜相比,采用秋覆膜、顶凌覆膜均能使马铃薯的物候期提前5~10 d,且覆膜越早,提前天数相应增多,而播种密度对马铃薯生育时期影响不大。秋覆膜、顶凌覆膜、播前覆膜处理之间马铃薯产量差异不显著;在不同种植密度间马铃薯产量差异极显著,以播种密度6.00万株/hm~2产量最高,播种密度5.25万株/hm~2产量最低。  相似文献   

20.
通过半干旱区马铃薯秋覆膜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试验研究,筛选出亩种植3500株为适宜密度。其优势表现在:早收获3-4天、蒸发蒸腾量小、薯块整齐、商品薯率68.4%,产量最高为1304.8 kg、增产40.48%。今后在马铃薯秋覆膜栽培中,以推广种植密度3500株为主,因地制宜推广2500-3000株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