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大杯蕈新品种‘莆蕈1号’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莆蕈1号是野生大杯蕈经驯化栽培选育而成的新品种。从菌种生产、栽培季节、菇棚建造、栽培菌棒制作、出菇管理、采收加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其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正>大杯覃又称大柄伞、大漏头菇、笋菇等,是国内近年新开发的珍稀食用菌。大杯蕈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且在夏季出菇,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泰安综合试验站选育出一个适宜山东地区栽培的大杯蕈品种"大杯蕈TS-1"。其子实体为中大型,群生或单生,浅漏斗状,菌盖4~25厘米。菌盖棕黄色至黄白色,菌肉白色。菌柄中生,长3~13厘米。原基形成期初为白色、球形或卵圆形,后为棒形,  相似文献   

3.
大杯蕈袋栽综合农艺性状突出,污染可控,省时省工,适宜夏季栽培。通过对大杯蕈袋式覆土栽培各因子调查、栽培示范等,总结出大杯蕈袋栽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大杯蕈菇柄多糖的得率,缩短提取时间,将大杯蕈菇柄通过加工制成粗粉(20目)、超微粉(300目),以水提醇沉法提取大杯蕈菇柄粗粉和超微粉中的粗多糖,采用苯酚-硫酸法对其粗多糖含量进行测定,研究超微粉碎技术对大杯蕈菇柄多糖溶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杯蕈菇柄超微粉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2h、提取温度80℃、料液比1∶40、提取次数2次,多糖得率8.93%;粗粉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4h、提取温度90℃、料液比1∶40、提取次数1次,多糖得率5.86%。超微粉提取多糖和粗粉相比,提取时间缩短了1/2,多糖得率提高了3.07个百分点,多糖纯度提高了12.14个百分点,体现了省时、高效的优势。超微粉碎技术能显著提高大杯蕈菇柄多糖的溶出度。  相似文献   

5.
<正>猪肚菇学名大杯蕈,又称大柄伞等,是国内近年新开发的珍稀食用菌。猪肚菇是偏高温型的食用菌,宜在5月中旬-10月下旬气温23~32℃自然条件下栽培。现将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栽培场地准备室内栽培场地准备应搭建出菇床架,双边操作的床架宽90厘米。床架层距60厘米,底层距地面  相似文献   

6.
猪肚菇学名大杯蕈,又称大杯伞、大漏斗菇、笋菇等,是国内近年新开发的珍稀食用菌。猪肚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且在夏季出菇,售价高、效益好,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一、出菇场地准备1.室内出菇场地准备。应搭建出菇床架,双边操作的床架宽180厘米,单边操作的床架宽90  相似文献   

7.
吴健 《新农村》2006,(12):13-13
猪肚菇学名大杯蕈又称大杯伞、大漏斗菇、笋菇等,是国内近年新开发的珍稀食用菌。猪肚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且在夏季出菇,售价高,经济效益好,市场货源紧缺,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其栽培技术如下。1.出菇场地准备(1)室内出菇场地准备应搭建出菇床架,双边操作的床架宽180厘米,单边  相似文献   

8.
吴健 《农家科技》2006,(8):19-20
猪肚菇学名大杯蕈.又称大杯伞、大漏斗菇、笋菇等.是国内近年新开发的珍稀食用菌。猪肚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且在夏季出菇,价格好,效益高,目前市场货源紧缺.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其高产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9.
笋菇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笋菇学名大杯蕈,又称大柄伞、大漏头菇、猪肚菇等,是国内近年新开发的珍稀食用菌。笋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且可四季出菇,有良好的市场前景。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为推动大杯蕈菇柄产业发展,以大杯蕈菇柄多糖为原料,考察温度、浓度、盐离子及pH值对多糖溶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杯蕈菇柄多糖受温度、浓度影响较大,适宜溶解温度为60℃;受盐离子影响较小,溶于一价及二价无机盐溶液;在碱性条件下的溶解度高于酸性及中性环境,且酸性及中性环境中溶解度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11.
对大杯蕈新菌株T212在栽培过程中的培养基配方、温控范围、栽培模式、覆土厚度等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最佳培养基配方:棉籽壳38%、木屑38%、麸皮18%、石灰3%、轻质碳酸钙3%,含水量65%;子实体发育最佳温度范围为25~30℃;覆土厚度为3.0 cm效果最佳;袋栽出菇,生物学效率最高,达71.0%。  相似文献   

12.
真姬菇又名玉蕈、蟹味菇,因味道鲜美,质地脆嫩.营养丰富而备受消费者欢迎。真姬菇属低温型食用菌,自然出菇的时间短.往往出菇不完就遇到高温而被迫停止出菇.造成产量下降。利用制冷设备进行栽培,投入大,不适合大众化生产。  相似文献   

13.
大球盖菇     
孟庆国 《新农业》2010,(11):53-54
<正>大球盖菇又名皱环球盖菇、皱球盖菇、酒红球盖菇,是国际菇类交易市场上的十大菇类之一,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的蕈菌之一。近年的引种栽培表明,该菇抗杂能力强,可发酵料栽培;栽培原料来源丰富,在多种秸秆培养料上生长良好;适应温度范围广,4~30℃范围出菇;栽培后的废料直接还田,增加肥力;栽培成本低,产量高,营养丰富,易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猪肚菇学名大杯蕈,又称大杯伞、大漏斗菇、笋菇等,是国内近年新开发的珍稀食用菌。猪肚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且在夏季出菇,售价高、效益好,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一、出菇场地准备1.室内出菇场地准备。应搭建出菇床架,双边操作的床架宽180厘米,单边操作的床架宽90厘米,床架层距60厘米,底层距地面30厘米,顶层距天花板130厘米,床架之间距离80厘米。室内应有数个相对的窗口,以利于通风透气。出菇前室内应用气雾消毒剂消毒,并喷洒25%的菊乐酯1000倍液。2.室外出菇场地准备。在场地搭一高2米的遮阳棚,遮阳度70%。棚中地面整畦,畦宽1.2米,畦长因场…  相似文献   

15.
大杯蕈生物学特性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大杯蕈菌丝适宜的生长条件,为人工栽培提供依据,从野生子实体分离获得的大杯 菌种进行培养试验,结果显示,大杯蕈菌丝生长温度为5-30℃,最适温度25-30℃;  相似文献   

16.
《新农业》2017,(11)
<正>香菇"暴发式"出菇指在常规栽培的基础上加大有效菌龄即菌丝体营养充分积累、生理充分成熟和掌控补水、惊蕈和拉温差刺激等措施,实现香菇前两潮出菇达到基本产量和缩短出菇周期的一种栽培管理技术。在目前我国香菇工厂化设施栽培的发展初期阶段,采用"暴发式"水帘降温大棚出菇的技术是可行的。美国、日本等一些国家香菇生产已  相似文献   

17.
正真姬菇又名玉蕈、斑玉蕈,外形美观,质地脆嫩,味道鲜美,具有海蟹味,也有人称之为蟹味菇、海鲜菇。真姬菇工厂化栽培是采用现代工业设施,通过人为调控,创造出适合其不同发育阶段所需的环境条件,进行立体、规模、周年栽培,并实现高产、高收益的一种生产方式。真姬菇工厂化袋式栽培一般菌丝满袋需40~50天,后熟45~55天,出菇期20~25天,整个生产周期为110~130天。现将江苏徐州真姬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江浙地区秀珍菇双翅目害虫的种类、发生规律及其生物防治方法,为秀珍菇双翅目害虫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江苏灌南、高淳和浙江淳安、江山的7个秀珍菇栽培基地采集双翅目害虫虫样,采用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虫样进行分类鉴定;采用黄板诱虫法监测秀珍菇出菇棚害虫全年动态消长规律,绘制双翅目害虫消长动态曲线;在秀珍菇出菇期,采用喷雾法测定1%印楝素水分散粒剂1000倍稀释液和1200 ITU/mg苏云金芽孢杆菌以色列变种(Bti)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对双翅目害虫的防治效果.[结果]在江浙地区7个秀珍菇栽培基地采集虫样70份,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发现当地秀珍菇栽培中受到4科[眼蕈蚊科(Sciaridae)、蚤蝇科(Phori-dae)、果蝇科(Drosophilidae)和瘿蚊科(Cecidomyiidae)]5属[迟眼蕈蚊属(Bradysia impatiens)、厉眼蕈蚊属(Lycoriella ingenua)、异蚤蝇属(Megaseliatamilncduensis)、果蝇属(Drosophilaglabriapex)和瘿蚊科未知属]双翅目虫害的危害,其中迟眼蕈蚊属的异迟眼蕈蚊发生范围最广、样本数最多;黄板监测结果显示,江浙地区秀珍菇双翅目害虫全年在5—7月和9—10月出现两个高峰;对害虫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印楝素和Bti对秀珍菇上的双翅目害虫均有明显的杀虫活性,第2次用药15 d后黄板上的平均成虫数分别只有89.73和101.27只/板,明显少于对照虫数(281.23只/板),印楝素防治效果略优于Bti,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迟眼蕈蚊属的异迟眼蕈蚊是江浙地区秀珍菇栽培中害虫种类的优势种群;在江浙地区秀珍菇出菇棚中双翅目害虫全年有两个发生高峰,分别为5—7月和9—10月;印楝素和Bti两种生物药剂对秀珍菇上的双翅目害虫均有明显的杀虫效果,可作为防治秀珍菇双翅目害虫的药剂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正>蟹味菇,又名真姬菇、玉蕈、假松茸。自然分布于日本、欧洲、北美洲、西伯利亚等地。其形态美观、口感极佳,因味道鲜美似螃蟹而得名。1栽培季节自然气温栽培以秋季接种、冬季出菇为好。南方诸省9  相似文献   

20.
莆蕈1号是大杯蕈新品种,莆蕈1号菌种生产要求从配料、灭菌、无菌操作技术、培养条件、培养检查、贮藏等几个方面进行规范、细化管理,实现工厂化栽培前期规范操作、规范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