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提取陕西佳县红枣的枣皮、 枣肉、 枣核中的皂苷类、 酚类、 三萜类 3 种活性成分, 通过提取物对 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的测定, 研究其抗氧化活性。 实验结果表明: 从红枣中提取的三萜类, 皂苷类、 酚类都具有抗氧化作用。佳县红枣相同部位, 皂苷类对 DPPH·自由基具有清除效果最好, 其抗氧化作用最强。 佳县红枣不同部位, 枣皮中提取物对 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最好, 其抗氧化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2.
提取陕西省佳县产红枣的枣皮、枣肉、枣核中的皂苷类、酚类、三萜类3种活性成分,通过提取物对DPPH.清除率的测定,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从红枣中提取的三萜类、皂苷类、酚类都具有抗氧化作用。佳县红枣相同部位的皂苷类对DPPH.具有清除效果最好,其抗氧化作用最强。佳县红枣不同部位,枣皮中提取物对DPPH.的清除效果最好,其抗氧化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3.
红枣作为一种食药同源的果实,包含多糖、类黄酮、酚类、环核苷酸、三萜化合物及生物碱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疲劳及抗炎等作用。对红枣中有效活性成分及其近年来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为红枣中活性成分的深入研究及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参考,为建立高效的检测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分析陕北红枣中三萜类物质的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本试验选取狗头枣和木枣为研究对象。以95%乙醇为提取溶剂,采用索氏提取法分别提取枣皮和果肉中的三萜类物质,体外试验法评价红枣中各类三萜提取液对DPPH·和双氧水的清除能力。研究表明,不同品种间总三萜含量差异较大,其中狗头枣枣皮三萜类物质的含量最高,为0.148 mg/g,木枣果肉总三萜含量最低,为0.136 mg/g。参试红枣品种中提取的三萜类物质在不同的抗氧化体系中都表现出较好的抗氧化活性,红枣三萜类物质含量与各抗氧化指标均呈显著正相关,为陕北红枣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红枣枣果在成熟过程中相关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规律,以不同成熟度(未成熟青白果、四成熟微红果、八成熟半红果和成熟全红果)的狗头枣枣果为研究材料,探究其不同成熟阶段酚类物质、有机酸、三萜酸、VC含量及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总还原力)的差异性。结果表明:4个不同成熟度红枣共检测出8种酚类物质、4种有机酸、3种三萜酸,其中儿茶素、阿魏酸、绿原酸为主要的酚类物质,柠檬酸和苹果酸为主要的有机酸,白桦脂酸和熊果酸为主要的三萜酸。4个成熟度红枣总酚含量为556.7~963.7 mg/100 g,总黄酮含量为412.7~866.7 mg/100 g,VC含量为335.5~665.5 mg/100 g,这3种物质含量皆在青白果时期最高,且随着成熟度的提高呈下降趋势;枣果的抗氧化能力由高到低为未成熟青白果>四成熟微红果>八成熟半红果>成熟全红果。枣果在未成熟青白果时的VC、总酚、总黄酮含量最高,抗氧化活性最强,可作为获取天然抗氧化活性物质的原材料。  相似文献   

6.
从红枣多酚的含量和组成、提取分离技术、抗氧化活性3个方面对红枣多酚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为红枣多酚开发与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红枣多糖是红枣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其结构复杂,具有重要的生理保健功能,包括免疫调节、抗氧化、降血糖等功效,是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对红枣多糖分离、纯化的方法及红枣多糖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促进红枣多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红枣主要活性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红枣是我国特产,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素有“营养保健丸”与“木本粮食”之美誉。文章介绍了红枣中五环三萜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环核苷酸、膳食纤维等4种主要活性成分及其药理作用,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这对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红枣主要活性成分及其药理作用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摘要】 采用清除DPPH·和·OH法评价吴茱芡不同溶剂水、甲醇、乙醇和乙酸乙醋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同时,通过测定抑菌圈直径大小研究吴茱萸不同溶剂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抱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吴茱萸不同溶剂提取物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且以吴茱萸的乙醇提取物抗氧化和抑菌活性最强。溶剂对吴茱萸提取物抗氧化和抑菌活性有明显影响,说明选择合适溶剂有助于吴茱萸抗氧化和抑菌活性成分的溶出。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 Lam.)根不同极性组分的抗氧化活性,按极性梯度对粗提物进行液-液萃取获得4个组分,测定了不同极性组分总黄酮含量和各项抗氧化能力指标,并研究了各组分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小叶锦鸡儿根部粗提物和不同极性组分在不同抗氧化体系中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活性;粗提物、正己烷层、二氯甲烷层、乙酸乙酯层和水层对DPPH.清除能力的EC50分别为0.68,6.12,0.23,0.07,2.23 mg/mL;不同极性组分羟自由基清除能力与其总黄酮含量呈显著相关性,而DPPH.和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及总抗氧化能力与其总黄酮含量未表现出显著相关性。结果证明,小叶锦鸡儿根部不同极性组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是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1.
为了拓展枣果品的高值化利用,初步研究枣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利用3种体外抗氧化活性测试方法,即总还原力,清除羟自由基和淀粉酶活力抑制,评价枣黄酮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枣黄酮对羟基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并能有效抑制淀粉酶活力,而且还具有一定的还原活力。同时,枣黄酮的抗氧化与其浓度有一定的正量效关系,试验结果可为枣黄酮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旨在了解陕北黄土区枣林土壤物理性质的差异性以及林地土壤结构,以期为今后陕北黄土区枣林营造、区域林业经济发展和植被恢复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以陕北黄土区神木市马镇乡枣林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采用环刀浸水法对其土壤物理性质进行测定,通过对物理性质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物理性质存在显著差异(P<05),研究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大小为草地>山地枣林>杏树林;最大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大小为杏树林>山地枣林>草地;(2)研究区不同林龄河滩枣林土壤持水量和土壤孔隙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20年生的河滩枣林持水性方面要较近100年生的河滩枣林好,但是20年生的河滩枣林土壤结构要较近100年生的河滩枣林差;(3)研究区山地枣林与河滩枣林土壤持水性和孔隙度呈显著差异(P<0.05),土壤容重则差异不显著(P>0.05);山地枣林与河滩枣林的土壤含水量都在60~100 cm达到最大,最大值分别是10.38%和19.65%。陕北黄土区枣林土壤物理性质和结构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以冬枣(Ziziphus jujube M.)为试材,研究了干制加工对枣果实抗氧化功效的影响。分别对鲜枣直接烘干(包括放置12h后烘干)、沸水煮5min和10min后烘干,以及冷冻后烘干(包括解冻12h后烘干)处理后的抗氧化性能作了试验分析。煮沸后烘干处理枣果实的抗氧化能力(T-AOC,OH·,O2·-,DPPH·)高于其他处理组,其中OH·及DPPH·的清除能力超过了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明枣与冬小麦间作系统中间作巷道内与冬小麦生长发育需求相适应的光环境变化特征,为枣与冬小麦间作系统的栽培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株行距1.0 m×4.5 m、1.0 m×2.5 m、0.5 m×4.5 m的枣与冬小麦间作系统为研究对象,使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和LAI-2000植物冠层分析仪及配备的LI-191线状量子传感器测定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光合生理参数和间作巷道内的光合有效辐射,通过光合有效辐射时空窗法计算出了不同生育时期冬小麦冠层饱和光合有效辐射时空窗的大小。结果表明: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的光补偿点(LCP)表现为成熟期>灌浆期,光饱和点(LSP)表现为灌浆期>成熟期;不同株行距枣与冬小麦间作系统中,灌浆期和成熟期冬小麦冠层饱和PAR时空窗的大小1.0m×4.5 m>0.5 m×4.5 m>1.0 m×2.5 m。从满足间作巷道内的冬小麦光合需求考虑,目前新疆南疆盆地枣与冬小麦间作主要采用的几种株行距中,1.0 m×4.5 m的株行距为最佳的枣与冬小麦间作模式。  相似文献   

15.
红枣乳酸菌饮料发酵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乳酸菌在枣浆发酵中的生长特性,测定发酵后的pH值和活菌数,选出乳酸菌在枣浆发酵中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在纯枣浆进行发酵前,需将菌种进行驯化,以便适应新的环境;菌种驯化最佳条件为:枣浆含量60%,发酵温度41℃,发酵时间6h,接种量6%。将驯化后的菌种和未驯化的菌种接入纯枣浆中,发现驯化菌种的产酸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6.
红枣多糖和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枣是我国的特产,营养价值丰富,素有"营养保健丸"与"木本粮食"之美誉。介绍了红枣中多糖和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活性成分的提取和生理功能,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这对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红枣多糖和黄酮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分析桑树杂交后代桑叶品质性状的遗传特性,对种质创新和品种遗传改良提供材料、技术和理论支持,本研究以2个不同倍性桑树杂交亲本和组合后代群体为材料,通过对桑叶中水分、灰分、可溶性糖、粗蛋白、粗纤维、多酚类物质、黄酮类物质含量及体外总抗氧化能力等指标的测定,研究了桑叶品质性状的遗传倾向。研究结果表明:2个组合所有杂交后代不同性状遗传差异较大,其中桑叶中水分和灰分含量2个性状变异系数小于10%,遗传相对稳定,而可溶性糖、粗蛋白、粗纤维、多酚类、黄酮类物质含量及体外总抗氧化能力、清除.OH能力等变异系数较大,遗传多样性丰富,在群体中选择特异性状单株具有很大潜力。2个杂交组合后代群体中桑叶营养物质(水分、灰分、可溶性糖、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均值均小于相应亲本均值;活性物质(多酚类、黄酮类)含量及体外抗氧化能力(总抗氧化能力、清除.OH能力)均值均高于相应亲本均值,对杂交后代进行优良单株筛选可获得较高的遗传增益。综合分析杂交后代桑叶品质性状的遗传特性,可为桑树种质创新和品种遗传改良提供材料、技术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不同肥料、施肥次数对山地枣果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合枣树生长的施肥方案。本研究以狗头枣、骏枣、木枣3种山地枣果为材料,选用复合肥、生物有机肥、红枣专用肥、微生物菌肥分别在枣果生长的白熟期、青红期、成熟期进行不同施肥次数的施肥处理,用钼蓝比色法测定枣果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维生素C含量。结果表明:对于狗头枣,在全年2次施用菌肥处理下,白熟期枣果维生素C含量达到最高,也显著提高了其青红期、成熟期维生素C含量;对于骏枣,在全年2次施用菌肥处理下,青红期和成熟期枣果维生素C含量达到最高,白熟期全年2次施用专用肥其维生素C含量达到最高。对于木枣,在白熟期全年2次施用专用肥可显著提高枣果维生素C含量,且达到最佳。在青红期全年2次施用菌肥处理可显著提高枣果维生素C含量,达到全组最高。在成熟期全年1次施用菌肥提高枣果维生素C含量的效果最佳且最为显著。对于3个品种枣果,在对其不同发育时期的枣树施肥时,全年采用2次施肥的方案可获得维生素C含量较高的枣果实,其中菌肥的效果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