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氯啶菌酯防治油菜菌核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5%氯啶菌酯乳油防治油菜菌核病有良好的防病效果和明显的增产作用,在油菜盛花期施药2次,防效可达60%以上。推荐用量为每次每667m^2 60mL为宜。  相似文献   

2.
为了筛选防治油菜菌核病的高效、低毒药剂,选用盾壳霉开展油菜菌核病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单独使用1010个孢子/g盾壳霉可湿性粉剂土壤处理1次,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一般,结合花期再次喷雾该药剂,防效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不同药剂及不同防治次数防治油菜菌核病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显示,36%甲基硫菌灵、80%多菌灵、25%咪鲜胺等2次防治效果较好,而80%代森锰锌等的防治效果总体较差。  相似文献   

4.
油菜菌核病的综合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磷酸二氢钾和硼肥对油菜菌核病的发生无显著影响,但能显著提高油菜籽产量;摘除老黄叶对防治油菜菌核病具有一定效果,防效达50.87%;不施肥施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300 g/hm2+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 g/hm2 2次防治效果最好,达74.36%;其次为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速效液体硼肥磷酸二氢钾同时施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300 g/hm2+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 g/hm2 2次,防效为71.28%。建议在合肥地区展开油菜菌核病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5.
为了筛选防治油菜菌核病的对路药剂,本文选择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750 g/hm~2、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咪鲜胺纳米农药7 500 g/hm~2与常规药剂25%咪鲜胺乳油1 500 mL/hm~2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上述药剂对油菜安全,于油菜盛花初期施药,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750 g/hm~2、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对菌核病防效较好,分别达84.62%和74.38%,适合在本地推广;咪鲜胺纳米农药7 500 g/hm~2、25%咪鲜胺乳油1 500 mL/hm~2对菌核病防效一般,仅为37.15%和19.23%,不适合在防治油菜菌核病上推广。  相似文献   

6.
不同药剂防治油菜菌核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进行不同药剂防治油菜菌核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防治效果以菌核净最佳,病指防效达84.84%;其次为戊.多、戊唑醇和菌核光,分别为73.28%、69.51%和67.45%;扑海因、甲基硫菌灵、多.酮、多.福、多菌灵的防效相似,依次为63.98%、63.66%、62.33%、61.36%和60.11%;消菌灵防效最差,仅为42.36%。  相似文献   

7.
不同施药器械对油菜菌核病防治效果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结果表明,单缸汽油机动弥雾机用于防治油菜菌核病比背负式手动喷雾器防治效果好、防治效率高,投入产出比大,在目前可作为油菜主产区菌核病防治的首选药械。  相似文献   

8.
菌核病是油菜春季易发病害,为害油菜茎秆,引起植株早枯,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防治上应抓好以下措施。 一、清沟排渍。春季雨水多,油菜田易受渍害,轻则影响油菜根系的呼吸作用和吸收能力,重则造成油菜根烂茎,影响产量。且由于湿度大,  相似文献   

9.
陈轶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3):140-140
进行了人工摘叶防治油菜菌核病试验,结果表明:在油菜新栽培制度条件下,人工摘叶可以减轻菌核病发病程度40%左右。人工摘叶有减轻病害发生、压低蚜虫基数、减少化学防治的作用,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
选好高效杀菌剂控制菌核病危害是夺取油菜籽高产稳产的重要途径之一. 1用药次数与发病程度的关系 油菜盛花期用药防治,能对菌核病发生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据40块田调查,用药防治二次的病株率为28~32%,平均30%;用药一次的病株率为28~60%,平均43.3%;未用药的病株率为66~80%,平均75.3%.病情指数用药二次为21~25.5,平均23.8,用药一次为25.5~51.5,平均37.6,未用药为56.5~64,平均61.2.  相似文献   

11.
油菜品种资源抗(耐)菌核病田间鉴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来源于德国、瑞典、日本、中国等15个国家的油菜品种资源田间鉴定抗(耐)菌核病性的结果表明:免疫品种有43份,高抗(耐)品种有194份,中抗(耐)品种有100份,低抗(耐)品种有201份,感病品种有151份,分别占有效鉴定总数689份(次)的6.24%、28.16%、14.51%、29.17%、21.92%。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油菜品种资源抗(耐)菌核病性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2.
油菜花上细菌的分离及其对菌核菌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1995年和1998年于油菜的初花期和轮期对油菜花瓣和花药进行细菌分离,得到106株细菌用培养养皿法,室内植株法等方法,筛选出6株对油菜菌核病的抑制作用的拮抗细菌鉴定为芽孢杆菌Bactillussp.。  相似文献   

13.
枯草芽孢杆菌防治向日葵菌核病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日葵菌核病又叫白腐病,俗称烂盘病.近几年来,该病在向日葵主产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病株率在20%~50%,严重地块高达80%左右,严重影响向日葵的质量和产量.菌核病菌存在于土壤中,采用药剂处理种子和在花期及时喷药相结合可以防治菌核病.  相似文献   

14.
调节播期对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控效果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民勤向日葵菌核病发生严重区进行了不同播期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程度逐步降低,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播期为5月20日时向日葵菌核病发病率较低,为6%;产量最高,为3 727.3 kg/hm~2。说明调节播期可以减轻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危害,5月20日左右为最适播期。  相似文献   

15.
春油菜菌核病田间空中孢子量消长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调查,明确了寒地春油菜菌核病空中孢子量的田间消长动态,利用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对影响空中孢子量的各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日前3d内的降水量和相对湿度及调查日子囊盘数量是影响田间空中孢子量的最主要因素。建立了空中孢子量的10因子逐步回归模拟方程,模型的拟合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6.
田间防治向日葵菌核盘腐病的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不同化学杀菌剂和无公害药剂,对向日葵始花期、盛花期进行田间接种,调查病情指数计算防效。试验结果表明:混剂中甲托︰咪鲜胺(4︰6)配比效果最好,防效可达61.2%;单剂中防效较高的是40%菌核净WP,无公害药剂中6%低聚糖素、5%氨基寡糖素、液体地膜的防效较好。田间防治向日葵盘腐防治以初花期防治效果好于盛花期防治。  相似文献   

17.
从安徽省望江、合肥、太湖、巢湖、蒙城、凤阳、灵壁、肥西、宣城、旌德等10个市县的油菜病茎上分离得到60个油菜菌核病菌菌株,并对其进行了抗药性监测。结果表明,有18株对多菌灵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药性,上述各地均有抗药性菌株分布,但所占的比例不一,以蒙城系列(MCS)监测到的抗药性个体比例所占比例最大(66.7%),太湖(THS)最小(9.1%),但监测到THS-1对多菌灵的抗药性最强,高达743.8347mg/L。结果提示安徽省各地油菜菌核病菌已经对多菌灵产生了抗药性,且个别菌株已达到极高水平。  相似文献   

18.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间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差异均极显著;施氮量300~375 kg/hm2与0~225 kg/hm2的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差异极显著。病株率和病情指数以施氮量375 kg/hm2最高,平均为15.19%和13.21;不施氮的最低,平均为7.04%和4.62。施氮量0~375kg/hm2的处理产量损失率平均为3.56%~18.29%;施氮量、病株率、病情指数、产量损失率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甘蓝型黄籽双低优质杂交油菜适宜施氮(纯N)量为150~225 kg/hm2,菌核病危害较轻,能获得3 000 kg/hm2以上高产。  相似文献   

19.
四川丘陵区油菜菌核病飞防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菌核病(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是影响油菜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探索无人植保机防治菌核病的效果,2016年在四川省绵阳市开展了油菜菌核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施用同样的药剂下,飞防和人工防治都可以有效防治菌核病,但是飞防效果更好,病指防效和病株率防效各提高了11.25和9.39个百分点。防治成本也显著降低,比人工防治成本降低了35.71%。  相似文献   

20.
50%凯泽水分散粒剂防治油菜菌核病田间药效评价结果表明,50%凯泽水分散粒剂对油菜菌核病具有明显的防效,适期用药1次,其病株率、病指防效均可达80%以上,优于目前推广应用的其他药剂,显著高于多菌灵的防效。其防治油菜菌核病经济有效的用药量为,一般发生年份以360~540 g/hm2为好,发生偏重以上年份以540~720 g/hm2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