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稻虾共作种养技术可以减少水稻种植中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同时能够减少小龙虾养殖带来的水源浪费和污染,因而能够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同时,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本文在分析稻虾共作种养技术的基础上,结合鄂州市稻虾共作种养技术特点,分析该模式下的水稻种植和小龙虾养殖注意事项,以期为稻虾共作种养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稻虾共作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农业集成性生态养殖模式,具有绿色、生态、种植高效的特点,它将种植业和养殖业进行有效融合,既改善了稻田的生态环境,同时也提高了养殖作物的品质.虾稻共作是生态养殖模式的典范,具有非常大的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潜力,也是当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路径.本文针对稻虾共作种养生态模式的特点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3.
4.
《基层农技推广》2017,(5)
红安县地处大别山南麓丘陵地带,发源于大别山脉的倒水、滠水、举水三条水系穿境而过。据统计资料显示,该县有水面24.3万亩,其中可养水面18万亩以上,2016年放养水面12.5万亩。红安县水域污染源相对较少,水质优良,发展水产生态养殖得天独厚。 2016年是精准扶贫的攻坚年,红安县水产技术推广部门因地制宜,把“虾稻共作”作为助力精准脱贫的主推产业来抓,稻虾共作面积得以大面积推广。截止12月年底,共推广面积8500亩,500亩以上的基地有4处。针对红安的丘陵地域特点,特将发展虾稻共作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是要注意稻田的土壤问题。丘陵地带,多以含沙壤、黄土壤、粘性壤为主。在虾稻共作养殖过程中,根据小龙虾喜打洞的特性,应以黄土壤与粘性壤为主的稻田养殖较为合适,这样有利于小龙虾打洞越冬和繁殖。 二是注意用药问题。稻谷种植过程中,如果出现稻病害,只施环保农药,康宽杀虫剂,必要时隔离水体,菊酯类禁用,做到尽量不施农药。可以提前对稻田环形沟进行生石灰消毒,最大限度减少稻谷及小龙虾的病害。 三是注意种好水草。有人说水稻本来就是植物,不需要再种植水草了,其实在稻田环形沟种植水草很有必要,种植的水草可以给小龙虾提供更好的庇护环境,有利于小龙虾生存繁殖,还可以给小龙虾提供绿色食物。 四是注意水源选择。好水养好鱼,同样优质的水源也能养殖优质的小龙虾,小龙虾是喜欢在干净的水域里生存的。所以进入稻田的水一定要选择无污染的水源,这样养殖的小龙虾品质才高。 五是要搞好水位管理和投饵管理。稻田养殖小龙虾是一水双收的好办法,在养殖过程中也要做好水位管理,一般是11月至3月间水位应尽量加深,有利于小龙虾越冬。3—4月水位应降低,有利于提高水温。5—10月根据水稻长势情况,适当调整水位。在管理好水位的同时,也要做好投饵工作,要根据小龙虾的长势情况适当投饵,这样才能做到虾稻共盈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6.
7.
8.
9.
10.
11.
通过研究不同配方育秧基质、播种量、秧龄、施肥量和化控量对水稻秧苗株高、叶片数、茎基粗、单株干质量的影响,探究适应稻虾共作水稻长秧龄壮秧指标及其综合稻秧培育技术,主要结果如下:木薯渣+蛭石+草炭配方育秧基质理化性质能满足水稻培育长秧龄壮秧的要求,基质养分不能满足培育水稻长秧龄壮秧的要求,需要增加施肥、化控等培育措施。适合苏北地区气候条件和稻虾共作生产茬口要求的水稻长秧龄壮秧指标为秧龄30~35 d,叶龄5~6叶,株高20 cm左右;单株干质量40 mg左右,茎基粗2.5~3.0 mm;叶片上举、色绿;根系成毯,适宜机插。培育水稻长秧龄壮秧应适当降低播种量,常规粳稻(南粳9108)以60~80 g/盘为宜。施肥宜采用叶面喷施,不宜采用秧盘基施,秧盘基施有出现肥害风险。叶面喷施从2叶开始至5叶每叶1次,喷施浓度2叶期0.6%尿素+0.2%硫酸二氢钾,其他时期0.8%尿素+0.2%硫酸二氢钾;喷施量50~100 mL/盘。喷施多效唑可降低株高,增加茎基粗;秧苗叶片上举,群体通透性好,有利于培育老壮秧。喷施浓度不宜太高,25%多效唑稀释倍数大于2 000倍液为宜。 相似文献
12.
13.
为了更好的发挥稻虾共作模式绿色生态种养优势,在总结江苏省宿迁市稻虾共作基地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年际间可轮替使用的简约化优质粳稻种植技术.该技术采用稻田免翻耕方案,配套相关田间改造、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措施,有效延长春季小龙虾存塘和上市时间,提高小龙虾生产效益;同时有效缩短水稻移栽前整耕时间,减少整耕费用,确保... 相似文献
14.
《基层农技推广》2014,(10)
摘要:稻虾连作共作3块试验田240×667m2,对照组稻田3块52×667m2。对照组稻田每667m2水稻产量521.15kg,产值1565.38元,利润为713.46元,投入产出比为1:1.84。稻虾连作试验田每667m2小龙虾产量113.75kg,产值3412.5元;稻虾连作平均每667m2水稻产量544.58kg,比对照田净增加23.43kg,提高4.5%;平均每667m2利润3145.0元,比对照田净增加2431.54元,利润提高340.81%,投入产出比1:2.65,平均利润是单纯种水稻利润的4.41倍。经济效益非常显著。稻虾连作共作模式实现了水稻生长季节6月至9月底,以水稻种植为主,并通过稻田的适当改造,实现小龙虾低密度生态养殖;非水稻种植季节10月至第二年6月初进行小龙虾连作,在养殖小龙虾的同时,提升稻田土壤的肥力,改变土壤的结构。 相似文献
15.
从虾稻共作养殖环境中筛选6株有机质降解菌,经鉴定均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其中,OC-1、OC-2、OC-3和OC-6 4株细菌均归属于阿氏芽孢杆菌(Bacillus aryabhatta),OC-4鉴定为弯曲芽孢杆菌(Bacillus flexus),OC-5鉴定为黄海芽孢杆菌(Bacillus marisflavi),这些菌株均能高效降解饵料浸出液培养基中的有机质和氨氮,培养3 d后COD降解率均为85%以上,其中,OD-1、OD-2对有机质的降解速率和降解效率最高,这可能与其具备多种类胞外酶分泌能力有关,这2种菌株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6.
17.
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全面落实产业强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则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稻虾共作模式,是一种产业融合发展体系,也是创新绿色、高质、高效产业模式的重要途径。基于此,落实稻虾共作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是"小品种"升级为"大产业"主要举措,对实现稳粮增效和农民增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速度相对较快,一些新技术都能被有效应用在种植业中。当前,由于区域条件的限制,许多地区需要采用共作技术才能取得良好的生产效果,如比较常见的稻虾共作技术在沿淮地区得到了广泛运用。基于此,本文简要介绍沿淮地区稻虾共作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
稻虾共作种养技术集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虾共作种养模式可有效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提升稻米品质,增加收入,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绿色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增收的有效途径。该文介绍了怀宁县稻虾共作种养技术要点,以期为水稻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