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研究白菜对镧(La)、锌(Zn)胁迫的生理生化应答。[方法]以稀土元素La和兼具营养与毒性的重金属元素Zn为胁迫因子,采用组织培养法比较研究两者对白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La、Zn对白菜种子萌发率影响很小,但在较高浓度下对幼苗根、茎及鲜重却有显著抑制作用,且La的抑制作用均大于Zn;白菜幼苗叶绿素及可溶蛋白质含量随两离子浓度的升高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两指标对La较Zn更为敏感;CAT和POD的活性随La、Zn浓度的增加逐渐上升,而SOD活性则先降后升;两金属离子均能显著地刺激白菜幼苗叶内O2-·大量产生以及MDA迅速积累。[结论]在高浓度下,La表现出比Zn更强的毒性。由此可见,稀土元素La同重金属元素Zn对白菜的毒害机制相似。从长远来看,稀土La有可能是一种新型污染物。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3种稀土离子镧(La3+),铈(Ce3+),钕(Nd3+)对嗜鞣管囊酵母酒精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La3+,Ce3+,Nd3+3种离子单独使用,在发酵培养基中的离子浓度分别达到5μmol/L时,能不同程度地促进菌体产酒精,随着La3+,Ce3+,Nd3+浓度的逐渐提高,对发酵过程产生抑制作用;La3+,Ce3+,Nd3+3种离子交叉使用时抑制或不影响菌体发酵。  相似文献   

3.
罗冰  陶宏征  林丽飞  周倩兰  马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6788-16789
[目的]明确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期间硝酸镧溶液的最佳浓度和临界浓度。[方法]研究稀土元素镧对水稻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20.0mg/L硝酸镧处理效果最佳。当浓度超过30.0mg/L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受到抑制。[结论]稀土农用应该慎重,以确保农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4.
硝酸镧浸种对水稻种子萌发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稻种子为材料,探讨了不同La3+浓度浸种对水稻种子萌发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La3+浸种对水稻种子萌发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与La3+的浓度有关.在1~30mg·-1的La3+浸种能提高水稻种子的活力及淀粉酶、过氧化物酶、脂肪酶的活力,并且能促进水稻幼苗茎、叶和根系的生长.当浓度超过50mg·L-1时,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的生长受到抑制.La3+对水稻植株根系生长的影响比茎叶生长的影响要显著.  相似文献   

5.
Cu~(2+)和Zn~(2+)对糯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水培方法研究了重金属Cu2+、Zn2+对糯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早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重金属胁迫下,低浓度(≤50mg·L-1Cu2+、Zn2+对种子萌发无显著影响,高浓度抑制种子萌发,两种重金属对种子萌发影响作用相似.在幼苗生长阶段,Cu2+比Zn2+的抑制作用显著,但呈现出低浓度(≤80mg·L-1)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状况.随Ca2+、Zn2+浓度升高,糯玉米幼苗根长缩短,但茎长、茎重、根重、叶绿素含量具有先升后降的趋势,高浓度Cu2+、Zn2+引起糯玉米细胞膜透性增加.  相似文献   

6.
采用镧 (La) |铈 (Ce) |锗 (Pr) |钕 (Nd) |钐 (Sm)五种稀土溶液对大蒜进行栽培。结果表明 :浓度为 50ppm稀土元素Pr、Sm、La-Ce组合、La -Sm组合、Pr-Sm组合、La-Ce-Pr组合对大蒜发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Sm、La-Nd组合、La—Sm组合、Ce—Nd组合、La—Ce-Nd—Sm—Pr组合对蒜苗长长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Pr,Nd、La—Sm组合、Ce-Nd组合、Ce—Sm组合 ,La—Ce—Nd组合、La—Ce—Sm组合对蒜苗的增重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7.
重金属Cu和Zn对小麦种子萌发和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Cu2+、Zn2+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小麦品种博爱7422为材料,以完全营养液培养为对照,研究不同浓度(5、10、25、50、125、250、500 mg/L)Cu2+、Zn2+污染对其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低浓度Cu2+(≤50mg/L)和Zn2+(≤10 mg/L)可促进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高浓度Cu2+(>50 mg/L)和Zn2+(>10 mg/L)对小麦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低浓度Cu2+、Zn2+污染对小麦幼苗叶绿素含量无明显影响;高浓度Cu2+、Zn2+污染可降低小麦幼苗叶绿素含量,当Cu2+、Zn2+浓度为25 mg/L时,小麦幼苗叶绿素含量分别比CK降低了44.51%、23.02%,当Cu2+、Zn2+浓度达到500 mg/L时,小麦幼苗叶绿素含量分别为CK的31.35%、47.15%。[结论]低浓度Cu2+、Zn2+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无明显影响,而高浓度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水培结合室内分析,研究稀土元素La(Ⅲ)、Ce(Ⅲ)浸种对小麦幼苗体内SOD、POD同工酶表达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La(Ⅲ)、Ce(Ⅲ)浸种均对小麦苗期SOD、POD等生理指标有显著影响,其中低浓度稀土浸种有利于小麦苗期生长,高浓度则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金属胁迫对翅碱蓬种子萌发及幼苗的影响。[方法]利用不同梯度的Cu~(2+)和Zn~(2+)溶液进行水培试验,测定翅碱蓬种子萌发和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翅碱蓬种子的总发芽率和萌发速率在较低浓度(50 mg/L)Cu~(2+)胁迫下会上升,而在较高浓度(100、200 mg/L)Cu~(2+)胁迫下会下降;Zn~(2+)胁迫对种子的总发芽率和萌发速率均会产生明显的抑制。Cu~(2+)和Zn~(2+)胁迫会使幼苗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明显升高。[结论] Cu~(2+)和Zn~(2+)胁迫会影响翅碱蓬种子的萌发,导致幼苗的渗透调节物质升高。  相似文献   

10.
无机元素对狭叶重楼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离体花粉培养法和方差分析方法,研究了钙(Ca2+)、锌(Zn2+)、钼(Mo6+)3种无机元素对狭叶重楼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的Ca2+明显抑制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低Ca2+对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也有轻度的抑制作用;高浓度的Zn2+抑制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适量的Zn2+能促进花粉管的生长,低浓度的Zn2+对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无明显影响;高浓度的Mo6+抑制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低浓度的Mo6+对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三脚架型稀土配合物的组成、配位状态及荧光性质。[方法]通过摩尔电导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元素分析、差热-热重分析,研究三脚架型配体2,2,2-胺三乙酰-苄胺(L)及其稀土配合物的组成、荧光性质。[结果]2,2,2-胺三乙酰-苄胺的稀土配合物的组成为:Re(NO3)3.L.4H2O(Re=La3+,Sm3+,Y3+,Tb3+,Ce3+,Eu3+),在DMF中为2∶1型电解质,其中的NO3-与金属离子以单齿形式配位。各稀土配合物在248~635℃出现2~3个放热峰,相应于配合物的各级氧化分解过程。Tb(NO3)3.L.4H2O配合物具有Tb3+的特征尖锐线状荧光;在浓度为1×10-4mol/L的甲醇溶液中,配合物的荧光强度最强。[结论]溶剂的极性越大,2,2,2-胺三乙酰-苄胺对Tb3+的敏化作用越强,配合物的荧光强度越强。  相似文献   

12.
李涛  高俊杰  于贤昌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1,(11):1625-1627,1679
[目的]研究低浓度Mn2+、Cu2+或Zn2+营养液育苗对嫁接黄瓜叶片Mn、Cu和Zn含量,冷胁迫下SOD及其同工酶活性及电解质渗漏率的影响。[方法]用含有低浓度Mn2+、Cu2+或Zn2+营养液培育嫁接黄瓜幼苗,然后进行冷处理。[结果]降低营养液Mn2+、Cu2+或Zn2+浓度,嫁接黄瓜幼苗叶片SOD活性降低,电解质渗漏率增大,其中以Mn2+浓度降低对SOD活性和电解质渗漏率的影响最大,Cu2+次之,Zn2+影响最小。[结论]可以通过改变营养液中Mn2+、Cu2+或Zn2+含量进而改变黄瓜的抗冷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必需元素Cu2+和非必需元素Cd2+、Hg2+对玉米幼苗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探讨玉米抵抗重金属毒害的机理。【方法】用自来水(CK)及高(1 mmol/L)、中(0.5 mmol/L)、低(0.25 mmol/L) 3个浓度的重金属离子Cu2+、Cd2+、Hg2+溶液滴灌玉米幼苗,处理3 d后测定玉米幼苗根长和叶长、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并对根系和叶片中POD同工酶表达的变化进行电泳分析。【结果】与CK相比,3种重金属离子明显抑制玉米幼苗生长,提高根系和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与其浓度有关。Cu2+对玉米根系中SOD活性无明显影响,Cd2+和Hg2+明显降低了根系中SOD活性。Cu2+使玉米幼苗根系中POD活性增强;低浓度Cd2+和Hg2+使玉米根系中POD活性增强,中、高浓度Cd2+和Hg2+则使玉米根系中POD活性减弱。重金属对根系中POD同工酶的影响表现为:Cu2+无明显影响,Cd2+减弱了Rb1和Rb2的表达,Hg2+则抑制了Rb1的表达,增强了Rb2的表达,且低浓度Hg2+诱导出了Rb3。重金属对叶片中POD同工酶的影响表现为: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Lb5表达增强,其中Cd2+的诱导效果最强;与CK 及Cu2+ 和Cd2+相比,Hg2+完全抑制了Lb6的表达。【结论】Cu2+、Cd2+、Hg2+对玉米生长及SOD和POD活性的影响,与重金属种类和浓度有关,并存在器官特异性。重金属中必需元素和非必需元素都会影响POD同工酶的表达,但作用机理不同。  相似文献   

14.
何九军  王瀚  杨小录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348-20350
[目的]研究Zn2+胁迫对萝卜(Raphanus sativus L.)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从而更好地认识重金属Zn2+对绿色植物生长发育的胁迫作用。[方法]萝卜种子为宝萝一号。Zn2+浓度梯度为12.5、25.0、50.0、100.0 mg/ml,以去离子水为对照。[结果]Zn2+浓度变化并不影响萝卜种子萌发率,但随着浓度的增加,对萝卜幼苗形态、根长、根毛的产生及叶绿素的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该研究可以为进一步进行土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用不同浓度氧化镧水溶液浸泡西瓜种子12h,测定其萌发情况及幼苗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氧化镧溶液浸种可提高西瓜种子的萌发率和活力指数,其中,氧化镧浓度为1.0g.L-1对西瓜种子萌发促进作用最大。经浸种处理而萌发的西瓜幼苗,其体内PPO、SOD、CAT活性上升,POD活性下降,蛋白质含量增加,抗性增强。本研究可为稀土进一步在植物增抗防病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李涛  高俊杰  于贤昌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343-20345
[目的]研究低浓度Mn2+、Cu2+或Zn2+营养液育苗对嫁接黄瓜叶片Mn、Cu和Zn含量,冷胁迫下SOD及其同工酶活性及电解质渗漏率的影响。[方法]用含有低浓度Mn2+、Cu2+或Zn2+营养液培育嫁接黄瓜幼苗,然后进行冷处理。[结果]降低营养液Mn2+、Cu2+或Zn2+浓度,嫁接黄瓜幼苗叶片SOD活性降低,电解质渗漏率增大,其中以Mn2+浓度降低对SOD活性和电解质渗漏率的影响最大,Cu2+次之,Zn2+影响最小。[结论]可以通过改变营养液中Mn2+、Cu2+或Zn2+含量进而改变黄瓜的抗冷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Cu2+、Cd2+、Cr6+对斑马鱼抗氧化酶活性影响,探讨重金属对斑马鱼毒性大小。[方法]以斑马鱼为模式生物,采用半静态法对斑马鱼进行驯养和试验,测定Cu2+、Cd2+和Cr6+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影响。[结果]Cu2+暴露1d胁迫斑马鱼SOD和CAT为诱导效应,胁迫POD为抑制-诱导-抑制效应,Cu2+暴露7 d胁迫斑马鱼SOD为诱导效应,胁迫POD和CAT为抑制效应;Cd2+和Cr6+暴露1 d和7 d胁迫斑马鱼SOD和CAT均为诱导效应,胁迫POD为抑制效应。且暴露1 d和暴露7 d酶活性变化均显著。[结论]Cu2+、Cd2+和Cr6+单一胁迫斑马鱼抗氧化系统酶活性变化显著,在短时间和低浓度暴露下,Cr6+毒性作用最显著;在短时间中、高浓度暴露下,Cd2+毒性作用最显著;长时间暴露时,Cu2+毒性作用最强,可为重金属污染对水生生物毒性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五类蜂蜜中的稀土元素含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蜂蜜中稀土元素含量。[方法]应用ICP-MS分析了5种不同蜂蜜稀土元素含量。[结果]蜂蜜中稀土元素含量比较少,除了La、Ce以外,其余稀土元素含量都在1 ng/g以下,含量相对较高的La、Ce的含量也不超过2 ng/g。[结论]蜂蜜中含有较少稀土元素,含量与蜂蜜类型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稀土-壳寡糖配合物调节作物生长机理,为大规模地应用于农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壳寡糖镧配合物处理大豆种子和幼苗,考察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稀土-壳寡糖配合物对大豆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促进作用,随着处理浓度的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及幼苗的株高、鲜重、干重和根长,胚乳中α-淀粉酶活性及幼苗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等各项指标有所提高 500 mg/L是最佳处理浓度,处理浓度进一步增大,则表现出抑制作用。[结论]稀土-壳寡糖配合物作为一种螯合物替代硝酸稀土农用有可能消除稀土元素毒性,从而确保农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0.
La^3+对低温胁迫冬小麦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稀土La^3+对低温胁迫下冬小麦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调节作用。[方法]以冬小麦永良4号为试材,设置5个浓度梯度的镧(5、10.20、30,40m瘩/kg)分别喷施小麦幼苗,采用模拟低温冷害试验法,研究低温胁迫下La^3+时冬小麦幼苗叶片SOD、POD和CAT活性的调节作用。[结果]在La^3+处理的7d内和0、5、10℃3种低温条件下,冬小麦的SOD活性均随温度的降低而明显上升,并随着La^3+处理天数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OD和CAT的活性随胁迫温度的降低和La^3+处理天数的增加,也呈先升后降趋势。低温胁迫的冬小麦经20mg/kg浓度La^3+处理后,其幼苗体内SOD、CAT和POD酶活性均比对照有所提高。[结论]适当浓度(20mg/kg)La^3+处理能诱导冬小麦幼苗对低温胁迫产生抗性,提高冬小麦抗寒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