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宋凯 《乡村科技》2022,(3):121-123
建设生态宜居的农村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农民幸福感的现实需要.当前,农村的生活污水治理、厕所环境改善和各种垃圾处理等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生态污染严重、村民环保意识淡薄、规划布局不科学是造成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的重要原因.面对这些问题,要加强思想教育,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科学布局,合理规划;多方筹资,...  相似文献   

2.
正建设美丽乡村,垃圾处理问题是绕不开的坎儿。近年来,桦甸市创新农村垃圾收集清运处理模式,走出了一条化解垃圾处理难题、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新路,为该市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地处吉林省东部重点生态功能区、三湖保护区的桦甸市,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全市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他们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城乡一体化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做好政企合作、市场运作、建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江苏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着 农村发展缺乏规划、农业资源不匹配、农民生态意识薄弱等突出问题,在深入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本文 提出了加快江苏美丽乡村建设的针对性措施,即落实规划统筹农村保护和开发、因地制宜建设特色生 态农业、加强宣传强化农民主人翁意识。  相似文献   

4.
农民参与乡村公共事务,能够增强农村社会的内聚力,便于国家对农村社会实行有效治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善农民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的参与现状,将有利于我国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山东省R市美丽乡村建设为例,对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我国正式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不断加强了对“三农”问题的关注,随着农村地区人 民生态环保意识的提升,农村环境问题得到了较大改善。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部分,不仅可以进一步美 化农村地区环境,还可以有效保护农村地区自然资源,改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近年来,湖州市正式提出“中国美丽乡 村”计划,为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和生态环境建设,带动农村农业、生态旅游业等产业发展,加强了对乡村生态园林景观 的设计和规划,旨在为乡村环境优化、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其中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农村生活垃圾问题的解决是乡村生态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在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农民生产、生活方式逐步现代化,农村生活垃圾的构成趋近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和处理难度越来越大,农村生活垃圾造成的负面效应不断增加。对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普遍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结合中牟县黄店镇祥付营村具体的情况,提出了解决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是提升乡村发展质量的重要保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等政策的持续支持下,北京市在生活垃圾处理、厕所改造、污水治理、村庄绿化美化、清洁能源利用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也存在城乡建设水平差距较大、项目建用匹配性不强、传统风貌特色不断消失、管护机制不完善等现实困境。建议从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短板、重新审视人居环境治理理念、科学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问题和完善长效管护机制等角度开展工作,进一步改善北京农村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8.
呼和浩特市农村社区人居环境管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呼和浩特市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社区人居环境面貌不断改善,但仍存在着法规不完善,管理主体不明确,农村社区物业管理缺位,垃圾处理方式不完善等诸多问题。针对目前呼和浩特市农村社区人居环境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提出科学编制环境整治规划,加大资金和技术扶持,建立垃圾减量分类处理机制,创新农村社区物业管理模式等建议,为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美丽乡村是生态文明背景下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协调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信息化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信息化不仅是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目标的有效手段,而且是提升农村发展水平和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嘉兴海盐着力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有效推动了美丽乡村的建设进程,取得一定成效,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分析和思考,提出对策建议,以其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农村规划建设正实现从"新农村"到"美丽乡村"的时代跨越。我国"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工作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各地方结合当地的实际,努力探索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符合地方自然地理地貌条件和社会文化特征的"美丽乡村"规划建设道路。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民人口众多,所以美丽乡村的建设显得格外重要。分析了河南省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制定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以农民为主体、加强农村污染治理等美丽乡村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11.
<正>2019年以来,襄阳市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紧紧围绕实际存在的农村基础设施不健全和基本公共服务不完善的问题,按照规划先行、分类实施、发动群众、建管并重的原则,下大力气,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短板,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乡村处处是新景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让广大农民牛活在洁净的村庄和舒适的庭院,切身感受到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福利。如今,漫步在襄阳市的乡间田野、大小村落,总会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不再是以往的雨天一脚泥、晴天一身土了,处处是洁净美丽的新景象。  相似文献   

12.
胡志酬  张显 《新农村》2014,(6):9-10
近年来,浙江省瑞安市通过“千百工程”建设,开展道路硬化、垃圾处理、卫生改厕、污水治理、违章拆除、村庄绿化等“六大整治项目”建设,农村面貌有了很大改善。为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从2013年开始,该市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编制规划、完善政策、突出重点,强力推动项目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3.
建设"美丽中国"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和本质特征,也是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提出的要求。建设美丽乡村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城乡统筹的重要举措,通过分析天长市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对策,以提高美丽乡村建设的科学性、针对性,加快推进农村环境改善、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4.
徐丽娟 《乡村科技》2020,(2):123-124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事关农民福祉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一步就是处理好农村垃圾问题,这也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一项基础工作。本文以甘肃省合水县为例,分析农村垃圾治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村美丽人居环境的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在农村生产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农村生活垃圾存在、村民垃圾治理意识不强、垃圾处理体系建设滞后、垃圾处理基础设施落后以及政府宣传管理力度不够等问题,农村生活垃圾成为美丽人居环境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有效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不仅需要增强村民环保意识、完善各项制度体系、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同时还要注重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中的公平性问题。  相似文献   

1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4):105-107
美丽中国建设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欠发达山区县的美丽乡村建设,由于存在人少、钱少、设施欠账多、项目配套多和思想观念落后的实际,尤其需要学习借鉴美丽乡村建设先行地区的经验做法,坚持实事求是、分类推进、共建共享的推进原则,从规划先行、环境宜居、产业带动和资源整合等方面共识共为,才能因地制宜打造受农村群众欢迎和认同的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17.
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随着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垃圾产生量和处理难度越来越大,再加上农民环保意识不足和缺乏资金投入等原因,使得农村生活垃圾的回收与处理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以贵州省福泉市为例,阐述乡镇垃圾回收站点建设现状,分析乡镇现存垃圾回收站点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8.
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面对农村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时候,还必须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纳入统筹规划之中,只有环境经济协同发展,才能够真正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有效落实。因此谋求农村环境经济协同发展,既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内涵,也是农村地区健康有序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正是基于此,试图探讨研究美丽乡村视野下的农村环境经济协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自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美丽乡村建设至今,美丽乡村的建设成为各地农村农民问题的重点之一。建设美丽乡村,不仅可以改变农村资源利用方式,提高农民经济生活水平,而且可以保护和传承优秀文化,改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文章针对海盐县金星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发展现状和具体措施进行分析,找出目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对美好乡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杰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5):149-150,156
美好乡村是宜居、宜业、富裕、文明、和谐的农村存在和发展状态。美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在农村的实践和延伸,是新农村建设的提升工程,是城乡一体化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建设美好乡村要强化产业支撑,拓展农民增收渠道。规划引领,示范带动;因地制宜,彰显特色;重组村庄,改善人居环境;突出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