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生态意识的提升,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源动力和前提。本文阐述了培养农民生态意识的必要性,分析了农民生态意识淡薄的表现,并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提升农民生态意识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农村购买力提升有助于推动消费和扩大内需,因此,提升农村居民购买力成为南宁市工作的着力点之一,本文针对各种制约因素进行较详细分析,并提出挖掘潜力提升南宁农村居民购买力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当前的健康素养发展水平目前已经趋向均衡发展,但随着新时代的发展,还需要对农民提供帮助,找出依旧存在的问题并展开有针对性地解决。从分析影响农民健康信息素养的主要因素入手,提出新时代背景下帮助农民提升健康信息素养的具体方案,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的落实提供合理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农村居民环境保护意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环境污染涉及面广,且相较于城市来说缺乏集中处理措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治理难题。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必须攻克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治标治本,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基础。本文从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源入手,运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农村居民环境保护意识进行研究,意在找到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生态意识又称为环境意识.在诸子百家论述中产生了较为丰富的生态意识,针对老庄、孔孟、管子、荀子等的生态意识逐一剖析,并指出正确认识这些生态意识将对我们现代生态实践活动产生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生作为青年的特殊群体,其思想观念代表着青年的主流和方向,也关系着社会的文明和国家的未来。但受当今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新时代大学生对幸福的认知出现了偏离。主要从自身、家庭、校园三方面分析了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培养幸福感的对策,对新时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生态环境是国家发展的软实力,是民族繁荣的依托,是万物生存的基石,是人类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对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站在时代的前沿,高举十九大光辉旗帜,针对我国的现实状况提出战略性规划和构想,希望能够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建言献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生态意识是一种反映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新的价值观,是现代社会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它注重维护社会发展的生态基础,强调从生态价值的角度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生目的.文章就当代农民生态意识存在问题入手,关注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急切地呼唤人们生态意识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南京部分高校5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了解目前在校大学生主体意识现状,对学生主体意识不强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探索提升大学生主体意识的途径,以期为今后有效的开展大学生主体意识教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农村居民和谐消费的乘数效应和生态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农村居民和谐消费特征的研究,认为要实现农村居民和谐消费,必须注重对生态环境共生性适应维度的培育.农村居民的消费决策或消费行为与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三个维度相协调,农村居民和谐消费的乘数效应和生态效应将得以充分发挥.实现农村居民和谐消费应该主要从收入增加、农村生态环境改善、消费观念转变以及政府政策支持4种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下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尤其是生态监管制度的建设与发展。在生态监管制度建设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要完善我国生态监管制度的建设,首先,认清新时代建设生态监管制度的必要性,其次,需要从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出发,探寻出生态监管制度中尚存困境,最后根据具体生态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分析,进一步完善我国生态监管制度的建设,使我国生态建设不断深入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刘智元  蒋菠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983-6984,6988
在江苏省开展了有关农民生态伦理教育的问卷调查,从调查结果看,部分农民的生态伦理意识较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需要重视并解决。分析结果显示,提高农民生态伦理意识有利于其关注生态环境、支持生态保护政策、积极投入生态保护活动。农民生态伦理教育需要培育农民的公民意识,强化教育的针对性,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作用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为更好发挥宪法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大作用,把宪法贯彻于心、落实于行,则需要增强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建设者的大学生的宪法意识。文章主要阐述增强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的重要性及其宪法意识薄弱的表现,分析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薄弱的原因,并提出增强新时代大学生宪法意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通过走访调查三峡库区的3个乡镇,对农村居民环境素养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措施提高居民的环境素养,旨在促进其维护并改善生态环境,加快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胡宇 《江西农业学报》2023,(12):240-246
基于2005—2017年我国2516个县域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设立的准自然实验和县级层面经济发展数据,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县域层面示范区设立与农村居民增收的关系。结果表明: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设立显著促进了农村居民增收,且经过安慰剂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仍然成立;生态文明建设通过规模效应和技术创新提高了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设立对西部地区县域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最大,对中部地区的影响较小,对东部地区县域农村居民收入为抑制作用;生态文明示范区的设立对农村居民收入在中位数以下地区的农民收入影响显著,而对农村居民收入在中位数以上地区的农民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有效提升就业能力对推动生态移民获取稳定工作、脱贫致富、全面实现小康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在构建就业能力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深入系统地剖析了人力资本、家庭环境、就业市场三大因素对生态移民就业能力影响的作用机制,并据此提出了生态移民就业能力提升的有效路径,通过提升文化素质、提高非农就业技能、促进身心健康、加快生态移民人力资本积累;通过改善家庭内部环境与实现外部社会保障全覆盖,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通过实施积极的生态移民劳动力市场政策、建立就业协会、拓展就业领域与范围,有效提升生态移民获取就业机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我国人口稠密,人均资源占有量严重不足,而森林资源又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拥有的资源,因此,森林生态的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类已经从过去的只向自然索取变为极力与自然和谐相处,然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却并不是人人都拥有的,这使得我国森林的面积近些年来骤减,人类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起来。本文将对森林生态保护现状进行分析,并着重探究保护森林生态与强化人类生态意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居民的政治参与问题越来越被学界所关注。通过梳理近十年来相关农村政治参与的研究,归纳出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村政治参与现状、政治参与影响因素、农村女性政治参与等几方面;应然角度探讨多,实然角度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运用较多,实地研究较少;女性群体获得较多关注,而对其他群体如返乡人群的研究则相对较少,缺乏多主体角度融合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作为政治、经济、文化所构成的整体,在城市当中,所拥有的软件设施与硬件设施都比较齐全,从而使人们在生活中,能感到较为舒适。而城市园林建设,就是使人们的居住环境得到更好的优化与改善,从而使人们的生活质量与品质能够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20.
农村居民信息素养对农村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实地调查,分析了农村居民信息素养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提升农村居民信息素养的SPOC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