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机提灌、乡村机耕道建设是我省“十五”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举措。德阳市委、市政府对农机提灌和乡村机耕道建设工作非常重视,在省农机局的指导下,德阳市农机部门积极参与“李冰杯”农机提灌和乡村机耕道建设竞赛活动,加大了对农机提灌和乡村机耕道建设的工作力度,加强了我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德阳市在农机提灌和乡村机耕道建设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连续6年获省政府“李冰杯”竞赛活动三等奖。德阳市“十五”期间农机提灌、乡…  相似文献   

2.
<正>国网杭州供电公司研究制定了建设国家电网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县域样板的实施方案,实现在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下全域保持高供电可靠性,支撑县委县政府高质量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建设背景形势环境。桐庐作为“中国最美县”,美丽乡村建设一直走在全省前列。江南镇“美丽乡村”建设是杭州市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典型实践,  相似文献   

3.
<正>2023年2月13日中央一号文件公布,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决守牢确保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等底线,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近年来,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紧扣“三抓三促”“提质增效”工作主线,全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4.
“十五”期间,四川省新建乡村机耕道25114km,硬化乡村机耕道12124km,分别是省政府“十五”和“六六”目标任务的252%和121%,新实现7378个村、64173个组通乡村机耕道。到2005年,全省乡村机耕道总里程达49.2×104km,通村率达到87.93%,比“十五”前提高了13.57%。乡村机耕道建设不仅推动了四川农村经济、农村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也推动了全省农机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一、建设成就和作用1.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农村面貌的改变。“十五”期间,全省乡村机耕道建设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综合开发、扶贫新村等项目建设,不仅使这些…  相似文献   

5.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是为正确处理工农城乡关系作出的重大部署,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根本遵循。基于此,课题组在阐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涵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意义,并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从聚焦乡村民生需求、提升乡村配套设施、丰富乡村建设内涵、实现乡村村民增收等方面迈出美丽中国建设重大步伐,推动乡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达州市加快了乡村道路建设步伐,截至2002年底,全市3685个行政村,已有2986个村修通了公路,乡村道路里程达15906公里,改善了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繁荣农村经济,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健全管理服务机构2001年11月达州市政府发出“关于加快乡村道路建设的通知”,明确乡村道路建设由农机部门归口管理,并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达州市乡村道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2002年11月,市委、市政府又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组长的“达州市通村公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在此基础上,各县(市、区)和多数乡…  相似文献   

7.
<正>“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社会主义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更需要农业机械化。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农民生活环境的改善,改善农业生产和建设美丽乡村。农机一响,种地不慌,“十三五”以来,我国农业机械化从平稳迟缓的“慢车道”成功跻身可以长足发展的“快车道”,农业生产的方式也从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劳动升级为主要依靠机械自动化工作,向全面实现高质、高效、高水平的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为促进乡村振兴,实现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8.
<正>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应有之义。《“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数字乡村发展行动”已经被列为国家信息化发展十大优先行动之一,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数字乡村不能少,也不能成为“短板”。晋中市为贯彻中央网信办等十部门制定印发的《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的精神,以数字农机等为切入点,坚持推进全市农机装备提高机械化、智能化水平,逐步带动建设数字乡村,各项工作有新成效、新亮点、新突破。  相似文献   

9.
韦克蒋 《南方农机》2023,(22):99-10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党中央破除农村发展困境的关键一招。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中坚力量。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领导者”,是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主心骨”,是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助推器”,是推进乡村生态振兴的“压舱石”。课题组介绍了T县推进乡村振兴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分析了T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人才短缺、制度建设滞后、服务意识滞后和创新意识不足等现实困境,并提出了乡村振兴中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的路径:内育外引,建立人才培养新模式,培育乡村振兴实干家;发展集体经济,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发展的经济基础;健全运行机制,构筑农村基层党组织发展的制度保障;转变思想,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传导功能;注重服务,筑牢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  相似文献   

10.
省政府正式下达了“十五”期间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任务。在“十五”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机项目中,新增了乡村机耕道建设目标,要求“十五”期间全省每年完成乡村机耕道建设4000公里,其中新建2000公里,道路硬化2000公里。文件中的乡村机耕道就是指乡以下的农村道路。这是省政府在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明确给我省农机部门的又一项重要工作。各级农机部门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发扬勤奋工作、勇挑重担的精神,把这项工作做好,扎扎实实打好明年“十五”第一仗。一、统一认识,尽快在全省掀起乡村机耕道建设热潮第一、搞好乡村机…  相似文献   

11.
刘宇琦 《南方农机》2023,(3):121-125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振兴对乡村教师有着多重角色要求,乡村教师是乡村振兴建设的生力军。作为人才支撑者,乡村教师在本土人才培养方面发力;作为乡村教育现代化推动者,乡村教师多方面跟进农民继续教育;作为“乡村”教师,教学活动立足乡土文化,传承乡土情怀。乡村教师自带人才培养功能、乡土文化传承功能、社会治理参与功能,这些功能必将在乡村振兴中持续发力。基于此,笔者使用问卷调查法,明确了乡村教师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了乡村教师队伍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乡村教师与乡土文明紧密相连,是后小康社会乡村振兴重要的公共服务人才,外部引进人才和本土培养人才要双管齐下,建立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乡村教师队伍,可发挥乡村教师在农民的继续教育中“扶智”“扶志”“扶家庭教育”的作用,为未来乡村建设蓄力,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2.
张春丽 《南方农机》2023,(15):111-11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作为全国重要的人口大省、粮食和农业生产大省,河南省肩负着稳定国家粮食供给安全的重要责任,并始终将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聚焦点,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进程,建设美丽乡村,河南省在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河南省的乡村发展也面临着建设资金缺口较大、建设特色不突出、产业融合深度不够、建设人才短缺等现实困境,这对实现乡村振兴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基于此,笔者提出建设数字乡村、提高乡村振兴的领导力和内生动力、实现“三链同构”、建立健全的人才培育和导流机制等乡村振兴路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乡村全面振兴的实现,不仅对于我国意义重大,对于整个世界来说也意义非凡,它能够为世界农业农村的发展树立中国样板,为世界农业农村发展问题的解决提供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3.
2002年3月25日至26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自强同志率省人大农委的同志,在省农机局刁学锋副局长的陪同下,视察了乐山市乡村机耕道建设情况。就我省乡村机耕道的建设问题,省人大农委于4月15日向省政府办公厅提交了“关于抓好乡村机耕道建设,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意见”,并向省委省政府领导报送了“为农民增收畅通道路”的调查报告。“意见”和“报告”对进一步搞好我省乡村机耕道建设提出几点建议:①要进一步加大对乡村机耕道建设的投入。建议省财政能按照省政府下达的建设任务,提高补助标准,按新建每公里补助…  相似文献   

14.
乡村道路是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抓好乡村道路建设,是贯彻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实践“三个代表”的实际行动。近两年南充农机部门加大了乡村道路建设力度,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有力推进了农业结构调整。一、致富先修路,路通百业兴自省政府2001年明确乡村道路建设归口农机部门管理以来,南充市各级党政和农机等相关职能部门,把村道建设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坚持乡村道路建设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的工作思路,采取“先通后畅再达标上等”的工作步骤,村道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近两年南充市完成新、改建…  相似文献   

15.
2003年全省农机部门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乐山会议”精神,按照“重点实施‘通村工程’,全面抓好乡以下农村道路建设,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通畅、便捷的运输通道”,坚持“统一规划,突出重点,量力而行,逐步推进”的原则,真抓实干,全省乡村道路建设成绩显著。一、主要成绩2002年9月至2003年7月,全省新建乡村道路7854公里,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393%,硬化乡村道路2472公里,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123%,累计投资8.88亿元。实现了2624个村13131个社新通乡村道路,5211个村17553个社的乡村道路通行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乡村道路的建设,改善了农村道路…  相似文献   

16.
孙雯 《贵州农机化》2023,(4):58-60+64
针对乡村振兴路径问题,对“村BA”进行探析,发现其取得的成功源于充分融合了乡村传统文化,同时也是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的生动演绎。提出重新定位乡村振兴的主体,转变职能,改变传统视角,实现“末”位主体向“先”位主体的转变,能充分调动各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构建新型乡村建设体系,发挥好主体间的作用和各自的优势。同时,指出在乡村振兴道路上,文化建设和村民思想建设的辩证统一关系,美丽乡村的构建离不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何构建乡村的文化建设,不仅仅只包含乡村传统文化,还应构建更广阔的乡村文化空间,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抓住“乡愁”优势,让更多的村民既能外在感知文化建设的魅力,也激发内生力量提高文化自觉意识,对文化建设进一步理解和认识,增强对乡村的归属感,不断提升村民的文化自信,通过路径转换,创新思维助力实现内涵式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相似文献   

17.
陈晨 《现代农机》2024,(2):47-50
农民是数字乡村建设的实施主体,农民的主体性表达与数字乡村建设成效息息相关,然而建设过程中“乡村运动而乡村不动”现象阻碍了数字乡村发展。研究发现农民的主体性缺失表现为数字乡村建设过度技术化、农民数字融入困难与乡村治理参与度低。其原因在于数字乡村建设的技术乐观与情怀弱化,农民数字素养培育体系不健全与公民意识欠缺。应从打破技术封闭、完善培养体系、培养农民公共精神入手激发农民主体性,从而推动数字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18.
对德清县的数字乡村治理的建设进行了研究,总结了数字乡村建设的正向性经验,并以此尝试回答了“政府如何为数字乡村政策落实助力”这一时代话题。  相似文献   

19.
为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省政府提出了“治水改土,绿化全川,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导思想,并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把乡村机耕道建设纳入了“十五”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六六”目标。为确保“六六”目标任务的完成,经省政府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乡村机耕道建设是“十五”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一项新任务,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我省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迫切要求。加快乡村机耕道建设,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开拓农村市场,促进农村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20.
高曦  薛雄志 《农业工程》2017,7(2):96-101
流域综合治理是当前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热点问题。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农村各项产业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流域面源污染问题。探索中国流域水污染治理新模式,找到解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新路径迫在眉睫。国家在2012年底提出了“美丽乡村”建设战略,给乡村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对乡村自然环境的改善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以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过芸溪流域为研究案例,基于该流域的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讨论该流域“美丽乡村”建设对水质改善,尤其是改善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状况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分析“美丽乡村”建设与流域综合治理有效整合的关系,探讨其结合的可行性与保障措施。研究认为,“美丽乡村”建设可以“百姓富,生态美”为总体原则,变流域周边的生态环境资源为发展之本,在保护流域自然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推进流域综合治理、村民生活生产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