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洛克、大白、长白猪的生长和肉用性状杂交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优化杂交组合,进行了杜洛克(杜)、大白(大)、长白(长)品种间杂交试验,测定了不同品种组合的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胴体和肉质性状及其杂种优势率。结果表明,杜洛克、父系大白猪作终端父本与长大杂母猪杂交,其后代的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屠宰率、胴体长、眼肌面积、后腿比例、瘦肉率及肉质等主要性状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杜洛克猪和大白猪作终端父本的杂交效果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比较杜洛克和大白猪作终端父本的杂交效果,进行了杜×长大、大×长大、长×大的比较试验,测定了不同组合的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胴体品质和肉质。采用综合评定指数评定结果表明,大×长大组的主要经济性状优于杜×长大组。根据本次试验和国内外大量试验结果,作者论述了利用大白猪,特别近几年从英国引进的大白猪作终端父本生产商品瘦肉猪,逐步替代传统的杜×长大组合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金华猪不同品系胴体品质及肉质性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金华猪3个品系的试验猪各10头,收集其屠宰后的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测定结果,比较金华猪不同品系的胴体品质和肉质性状。结果表明,胴体品质中Ⅰ系体型较大,骨大皮厚,瘦肉率为44.88%;Ⅱ系体型中等,瘦肉率为46.51%;Ⅲ系体型小,皮薄骨细,瘦肉率为44.97%。肉质性状中Ⅰ系pH值为6.00,Ⅱ系为5.79,Ⅲ系为6.4;系水力Ⅰ系为0.36,Ⅱ系为0.28,Ⅲ系为0.44;3个品系的肉色都在正常范围内。分别对金华猪不同品系的胴体品质和肉质性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均表现为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优质鸡的生产与消费呈强劲发展势头。在我国的华东、华中、话南等地的市场尤其对具有青脚麻羽性状的优质鸡广为接受。消费者常把青脚性状作为优质鸡的标志性状以别于所谓的“洋鸡”。因而国内许多育种单位开始了青脚麻羽的优质内鸡配套系培育工作。就目前国内青脚鸡的育种方法来看,为了提高母系的繁殖性能,大多采用具有高产性的引进或培育的隐性白羽品系作为第一母本、具有青脚性状的地方品种公鸡作为第一父本和终端父本配成三元的杂交配套。在这种配套模式中,由于采用了大型的隐性白羽品系,一方面直接造成商品鸡的肉质风味的下降,另一方面因耗料多、生产投入大而造成商品代的育种成本上升。因此,尽快培育具有青脚性状的小型优质、高产的母系品系已成为国内青脚优质鸡配套系培育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不同杂交组合育肥猪胴体品质及肉质性状的差异,选用体重30 kg左右的长×大、巴×长×大、杜×长×大3种杂交阉猪各15头,饲养至100 kg左右,每组选6头进行屠宰试验,测定胴体品质与肉质性状.试验结果显示,3个杂交组合的猪都符合优质瘦肉型猪的要求,杜×长×大组的胴体性状最好,其屠宰率、眼肌面积、瘦肉率显著高于长×大组(P<0.05);巴×长×大组的肉质性状最好,其肉色、大理石纹显著优于杜×长×大组和长×大组(P<0.05).结果表明,杜×长×大组的胴体性状较好,巴×长×大组的肉质性状较好,采用杜洛克做杂交父本可提高后代猪的胴体性状,采用巴克夏做杂交父本可提高后代猪的肉质性状.  相似文献   

6.
对杜洛克、长白、大白猪及其杂种长×大、大×长、大×长大、杜×长大共七个品种组合进行了肥育对比试验 ,结果表明 ,各品种组合猪有较好的胴体和肉质性状 ,但生长速度相对较慢 ,有待于通过选育和改善饲养管理提高。大×长大在瘦肉率、背膘厚、眼肌面积等性状上优于杜×长大 ,而在其它性状上基本接近。因此 ,用近几年新引进的父系大白猪作终端父本 ,生产大×长大商品猪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试验旨在揭示终端父本皮特兰猪与杜洛克猪在人工选择作用下重要经济性状呈现出表型趋同的基因组变化特征。【方法】利用376头皮特兰猪、451头杜洛克猪品系Ⅰ、841头杜洛克猪品系Ⅱ和497头杜洛克猪品系Ⅲ群体的50K SNP芯片数据,以100 kb窗口、50 kb步长计算综合单倍型评分(iHS)和等位基因频率差(△AF),分别取前5%作为猪群体内、群体间的基因组选择信号候选区域;利用bedtools分别对iHS、△AF按照左右200 kb进行合并,每2个群体间合并后的iHS、△AF统计量的重叠区域定义为性状趋同区域,并挖掘该区域与猪重要经济性状相关的平行选择信号。【结果】iHS结果显示,在皮特兰猪和杜洛克猪4个群体内共检测到5 112个选择信号候选区域,总长约487.51 Mb。基于△AF方法,于皮特兰猪和杜洛克猪每2个群体间共检测到9 579个选择信号显著区域,总长约913.50 Mb。基于合并后的iHS和△AF,共检测到52个性状趋同区域,总长约4.67 Mb,注释到88个与猪的繁殖、胴体和肉质等性状相关的平行选择候选基因。【结论】皮特兰猪和杜洛克猪群体间存在性状趋同的基因组选择区域有52个,平行选择信号主要涉及猪的繁殖、胴体及肉质等重要经济性状,这与瘦肉型猪种相同的育种方向相关,这些关键基因的发现可为后续商业猪品种遗传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杜洛克猪新品系肉质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杜洛克猪新品系1-4世代同胞测定猪各项肉质性状的测定研究表明,其PH值为6.4,系水力为89%,肌内脂肪含量为3.96%,色值为15%。各项肉质指标均在育种目标规定的正常范围内,且肌内脂肪含量较高,说明该品系具有良好的肉质;世代选育未导致肉质下降,还相应改善了肉质;性别对肉质无明显影响;肉质性状间的相关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肌肉PH值、系水力和色值是衡量肌肉品质优劣的主要指标,而水份与脂肪含量是反映肉质风味的重要指标;随着胴体品质提高呈现肉质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比较扬翔华系杜洛克的三元杂商品猪与美系杜洛克的三元杂商品猪在肉质性状的差异,为评估和培育新品系提供参考。试验选取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健康状况良好的杜洛克三元杂商品猪共325头,其中美系杜洛克的三元杂商品猪247头,扬翔华系杜洛克的三元杂商品猪78头,按相同饲养标准饲养至体重120±15 kg时进行屠宰测定,测定指标包括肉色、pH、肌内脂肪含量等肉质性状。研究结果表明,两个品系三元杂商品猪肉pH、肉色评分及鲜肉水分含量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此外,扬翔华系杜洛克三元杂商品猪的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美系杜洛克三元杂商品猪(P 0.05),因此,具有较好的肉质口感和风味,而在其他肉质性状间差异不大。性状间相关性分析表明,杜洛克三元杂商品猪的肌内脂肪含量均与大理石纹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 0.56,p 0.01),与水分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 0.34,p 0.05)。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不同品系杜洛克作为终端父本对其后代商品猪胴体性状的影响,选取214和108头分别由美系和加系杜洛克公猪配种、出生时间相近(±2 d)和体重相近(35±5 kg)的后代三元商品猪进行育肥饲养,结束饲养后开展屠宰试验,测定背膘厚度、眼肌厚度、瘦肉率和肋骨数。结果显示:加系杜洛克商品后代的背膘厚度、眼肌厚度显著(P<0.05)高于美系杜洛克后代商品猪;加系杜洛克后代商品猪的瘦肉率、肋骨数显著(P<0.05)低于美系杜洛克。同一品系不同性别间背膘厚度、眼肌厚度、瘦肉率均不显著(P>0.05),加系商品公猪肋骨数极显著低于母猪肋骨数(P<0.01)。结论:美系杜洛克后代商品猪的胴体性状优于加系杜洛克后代商品猪。  相似文献   

11.
草原红牛是我国培育成功的第一个肉乳兼用型优良品种,采用英国兼用短角牛为父本,以当地蒙古牛为母本经过级进杂交至第2代或第3代,通过选择理想型个体进行横交固定培育而成的.从产肉性能来说,肉质性状作为一种综合性状,和其他性状一样受遗传和环境的共同作用,因而可以通过选种选育的方式提高草原红牛的肉品质.阐述不同基因对草原红牛生产性能的影响,为培育新的草原红牛品种或者品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研究亚硒酸钠、酵母硒、混合硒(亚硒酸钠+酵母硒)等不同硒源对育肥猪后期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设亚硒酸钠、酵母硒、混合硒(亚硒酸钠+酵母硒)等3个硒源,在0.3 mg/kg的添加浓度下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肉质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硒源后,猪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差异,能够显著降低肉质性状中的滴水损失。结果说明,在此次试验条件下,不同硒源对育肥后期猪的各生长性能指标无显著影响,能够显著改变部分肉质性状指标,可为不同硒源在生猪饲料中的添加及利用提供试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对荣昌猪不同组合的三系杂交后代进行了繁殖、生长、胴体及肉质性能方面的指标进行测定。三杂后代测定结果表明,美系杜洛克伊丹系长白伊荣昌猪组合,生产的杂交后代日增重达到799.8 g,料重比3.15,达90 kg日龄为168.6天,生长性能最优。丹系杜洛克伊美系长白伊荣杂猪交组合产生的后代三点均膘为2.14 cm,瘦肉率达61.66%,滴水损失为1.28%,肌内脂肪含量达3.04%,屠宰性状最优。综合各杂交后代的生产测定数据,以丹系长白公猪为第一父本、美系杜洛克公猪为终端父本配套生产的杜伊长伊荣商品后代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较高、肉质优良,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选用美系和台系杜洛克作终端父本与长大母猪杂交,对其繁殖性能、生长肥育性状、胴体性状指标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繁殖性能方面,美系♂×长大♀组合(美系杂)好于台系♂×长大♀组合(台系杂),窝均产仔总数、窝均产活仔数、初生窝重分别高1.04头、1.09头、1.33 kg;生长育肥性状方面,美系杂在30~100kg阶段的日增重比台系杂高52 g,差异显著(P0.05),饲料转化率则是美系杂略优于台系杂,在30~100 kg阶段的耗料增重比分别为2.86︰1和2.94︰1;胴体性状方面,台系杂胴体的瘦肉率比美系杂胴体的瘦肉率高3.05%。说明2个品系的杜洛克公猪各有优势,因根据需要选择最佳的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5.
为了比较不同品系杜洛克公猪三元杂交商品猪的哺乳期生长性能、育肥性能、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等的差异,试验选择丹系杜洛克、美系杜洛克同美系二元杂交母猪配种生产两种(丹系和美系)三元杂交商品猪,在相同批次分娩且在相同饲喂和饲养管理条件下测定了后代的生长性能、育肥性能、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结果表明:哺乳期丹系和美系三元杂交仔猪日增重分别为266,233 g,二者间差异极显著(P0.01),丹系三元杂交商品猪的校正100 kg日龄和校正100 kg背膘厚极显著低于美系三元杂交商品猪(P0.001),校正100 kg眼肌面积和全程日增重极显著高于美系杜洛克三元杂交商品猪(P0.001);两品系间肉质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丹系杜洛克公猪配种后代哺乳期间生长性能、育肥性能、屠宰率明显优于美系杜洛克公猪配种后代。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新疆瘦肉型白猪为母本,长白、大约克、杜洛克为父本的6个不同的二、三元杂交组合和新疆瘦肉型白猪为对照进行生产性能比较试验。测定了各组合的繁殖性能、肥育性能、胴体品质和肉质,结果表明,以新疆瘦肉型白猪为母本的二、三元杂交,其效果均较理想,最佳组合杜×长新日增重820g,料重比3.21,瘦肉率63.43%,肉质优良。新疆瘦肉型白猪具有较高的繁殖性能和良好的肉品质量,是杂交配套中理想的母本品种,杜洛克是杂交瘦肉猪生产中的适宜终端父本。  相似文献   

17.
取湘黄猪继代选育群三世代猪和以湘黄猪作父本 ,湘白、长白、大约克、杜洛克作母本的杂交一代各 32头断奶仔猪 (公、母各半 ) ,在相同营养水平和管理条件下 ,肥育至 90kg屠宰 (每组随机屠宰 2阉公、2母 )。系统测定和统计各项肥育性能、胴体品质及肉质指标。结果表明 ,湘黄猪及湘黄杂交猪肌肉品质良好 ;肉质性状间及肉质性状与主要经济性状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沙乌头为母本,以皮特兰、杜洛克公猪为父本,进行皮沙、杜沙二元杂交猪育肥试验,并进行屠宰测定,对肉质性状等指标进行了测定比较。结果表明,皮沙日增重638.7 g,杜沙日增重714.5 g,在生长速度方面,杜沙占优势,但瘦肉率方面,皮沙比杜沙高。各方面数据分析,皮沙和杜沙在胴体性状方面,具备了配套系母本的要求,也无PSE肉,PH也属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19.
梅山猪以繁殖能力强,耐初饲、肉质佳而出名,属于地方品种太湖猪的一个类群。本研究通过持续观测生长育肥性状、繁殖及哺育性能测定、胴体与肉质性状测定和经济效益分析等四大类15个指标,综合分析皮梅二元杂交组合为最佳组合,本研究结果为制定中梅山猪优质品系育种方案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有种猪配套系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我国养猪生产的快速发展,对猪种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配套系育种就是以优良的猪种资源为基础,以培育专门化品系为前提,以配合力测定为手段,按性状特点确定父本父系、父本母系、母本父系、母本母系等,使每个品系均具有特定的用途,利用品系繁育技术生产祖代种猪的体系。它既对专门化品系进行系内选择,又要进行系间配合力测定选择。因此,配套猪群基因的加性和非加性效应都得到了充分发挥。通过不同品系的杂交配套,最终可生产出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