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研究了空气源热泵与电加热系统的联合应用,以及空气源热泵产生的冷气回收利用系统。结果表明:在冷水加热过程中以空气源热泵使用为主,电加热系统为辅,在夏季将空气源热泵产生的冷气进行回收利用的整体联合应用系统节能效果最为显著。在矿山热水浴室中,空气源热泵是一种结构简单、能耗低、效率高、安全环保的设备。但在气温较低时,不仅能耗高,还很难满足冷水加热的需求。将空气源热泵与电伴热系统联合应用,会起到更好的使用效果,也更节能。在夏季将空气能热泵运行产生的冷气输送至食堂等公共场所,可大幅度节约空调的能耗。企业形成以空气源热泵应用为主,电加热为辅,冷气回收代替空调制冷的联合应用系统。该系统比原锅炉供热产生热水和空调制冷的系统节约电能消耗30%以上,同时解决了锅炉供热的环保问题。  相似文献   

2.
基于Exergy研究的地源热泵降温系统性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地下水式地源热泵系统在农业温室和办公楼中的夏季降温研究为例,归纳出地源热泵降温系统的能量利用质量模型--Exergy分析模型,以Exergy损失Edest和Exergy效率ε为评价指标对降温工况下系统及其组成单元的热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和探讨.分析结果表明:蒸发器的Exergy效率达到92.5%,具有较高的能源利用质量;冷凝器的Exergy效率相对较小,Exergy损失较大,不可逆性大;总体来看,系统的Exergy效率较低.与此同时,试验期间地源热泵机组和系统的制冷性能系数分别为5.90和3.56.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地区人口不够密集,冬冷夏热是困扰农村居民的长久问题,且农村用户很少会采用空调降温,本文立足于农村地区地下冷源能源丰富,能量可观,研究以低碳节能为目标的农村地区冷气循环控制系统设计,通过地下冷源供电系统带动半导体制冷设备,结合利用地源热泵原理设计出农村地区冷气循环系统。从地下冷源来源及环境选择、低能耗简易制冷设备研发、系统模拟仿真等多个角度反复设计,实验得出,在夏季温度高于18℃的情况下,可使室内温度降低2℃~4℃,在节能、环保、低碳等多方面都有显著效果,具有可观的经济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地源热泵粮食干燥在粮食行业中属于新兴技术,本文结合粮食干燥特点,针对地源热泵粮食干燥系统的干燥流程,分析热量传递过程中的变化规律,进行能级评价与经济效益分析。通过对比,地源热泵比空气源热泵耗电量少34.8%,年运行成本仅为空气源热泵的60%,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沼气机热泵复合式空调系统数值计算与能耗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沼气机热泵空调是以农用沼气并辅少量电力作为能源输入,向室内提供冷量或者热量的系统.建立了换热器数学模型、喷水室数学模型、一次回风式空调数学模型,并且定义了评价沼气机热泵空调系统性能的一次能源利用率.通过模型求解,比较了沼气机热泵空调和普通电动热泵空调的能耗情况.结果显示:制冷工况下,沼气机热泵复合式空调系统利用系统余热来实现空气的再热,可达到消除室内余热余湿的目的.系统总的一次能耗最大节能75%.制热工况下,首先通过换热器进行预热,然后通过喷系统热水,进行热湿处理.系统总的一次能耗最大节能71%.沼气机热泵增加了湿处理功能,扩大了沼气机热泵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6.
地源热泵系统是目前应用较广的一种制冷和供热的新型能源技术。文章针对当前我国地源热泵系统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与对策,以供管理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由于寒区沼气工程运行时室外温度较低,需要采用加热保温措施,因此选择适当的加热系统直接关系到寒区冬季沼气工程中温发酵能耗的大小和能否正能输出的问题。为此,基于黑龙江省鸡西市兰岭乡一处沼气工程参数,在沼气工程35℃中温发酵热负荷的条件下,通过计算和对比地源热泵和燃煤锅炉对沼气工程进行加温的各月份能耗,得出了地源热泵加温方式比燃煤锅炉加温方式节约15%左右能源消耗的结论,为寒区沼气工程采用地源热泵加热系统进行采暖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温室种植蔬果类植物进行夏季降温、冬季采暖能源消耗量大、造成能源浪费、温室气体排放等问题,提出了一套温室用地埋管与空气源热泵复合式系统。系统应用跨季节蓄热技术,通过蓄存利用温室收集的太阳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利用DeST-h软件建立温室模型,模拟得出温室全年冷热负荷变化特点及热量需求变化规律。为验证该系统的使用效果,选用3栋日光温室进行1年的测试,通过分析室内温度变化,总结出温室在5月初-9月底为蓄热期,11月初-3月中旬为供暖期,其余时间段为过渡期,系统使室温维持在8.9~33.51℃之间,可使植物安全生长。  相似文献   

9.
由于深度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运行比例低于60%,使汽车无法通过发动机获得足够的余热用于采暖,不能沿用传统燃油汽车的空调系统来制冷制热。大部分深度混合动力汽车通过加装PTC热敏电阻来协调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则设计一套热泵空调系统,并改装到装有PTC热敏电阻空调的深度混合动力汽车普锐斯上。然后通过实车测试获取深度混合动力汽车运行能耗、采暖系统能耗、电动机发热情况和电池发热情况;在不同外界环境温度下的采暖能耗,与原车的PTC采暖能耗进行经济性对比,由此来评测深度混合动力汽车应用热泵采暖空调后对汽车的经济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1 制冷系统工作原理 制冷的目的就是利用一定的手段把被冷却物体的热量转移到环境介质--水或空气中去,使被冷却物体的温度降到环境温度以下,并在给定的时间内维持所必要的温度.微型节能保鲜库一般采用蒸气压缩式制冷,即借助制冷压缩机消耗机械功,使制冷工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相态变化而产生吸热和放热,把被冷却物体的热量转移到小环境以外的介质(空气或水)中去.这里的工质在制冷系统中称为"制冷剂".制冷剂在制冷系统内连续不断地、反复地产生相态变化,即由液态变为气态时吸收热量,再由气态变为液态时放出热量,往复循环,不断进行热量的转移,实现低温.  相似文献   

11.
浅层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高品位能使浅层地能从低位热源转移到高位热源的机械装置。为了充分利用地源热泵的节能特性和辅助热源较低的初期投资,在设施农业中采用地源热泵与辅助热源以最佳负荷比配合运行,以获得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计算结果表明,地源热泵和辅助热源以60%+40%为最佳负荷比,在初期投资和正常运行费用上均可得到较好的经济性能。  相似文献   

12.
空调发电车是专门为旅客列车提供电力的车厢,在运行过程中,发电机组产生大量热量,工作人员需在高温下作业,为此,有必要设置空调系统来改善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对空调发电车和空调系统进行简化建模,采用标准模型和CFD(计算流体力学)理论,对夏季25型空调发电车车厢内各工况的温度场和速度场进行仿真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适当提高送风温度、降低送风速度有利于车厢内整体热环境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但休息间温度较高,实际应用中可在休息间额外设置降温设备的措施改善其热环境。  相似文献   

13.
1 制冷系统工作原理 制冷的目的就是利用一定的手段把被冷却物体的热量转移到环境介质──水或空气中去,使被冷却物体的温度降到环境温度以下,并在给定的时间内维持所必要的温度。微型节能保鲜库一般采用蒸气压缩式制冷,即借助制冷压缩机消耗机械功,使制冷工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相态变化而产生吸热和放热,把被冷却物体的热量转移到小环境以外的介质(空气或水)中去。这里的工质在制冷系统中称为“制冷剂”。制冷剂在制冷系统内连续不断地、反复地产生相态变化,即由液态变为气态时吸收热量,再由气态变为液态时放出热量,往复循环,不…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际上兴起的地源热泵技术,是利用蕴藏在地表浅层地热能资源作为主要能源,实现供暖制冷,但主要用于发电、工业、商业和民用建筑等的加温,而很少用于农业生产,也缺乏这方面研究。浙江省萧山区农机部门指导当地农民,在农业生产上试验、应用了杭州继实节能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地源热风机组,结果表明,具有低碳、节能、省本的特点,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国家建设大力倡导在建筑中应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地源热泵与太阳能三联共技术非常适用于大面积建筑内居室场合。文章主要探讨该技术在中央式空调系统中的节能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让全市广大人民群众在暑期用上高质、洁净的电力,度过一个舒适、凉爽的夏季,河南省禹州市电业局决定放开城市居民用电市场,对广大用户实行承诺服务,推出暑期用电新举措。(1)过去居民用电包括:空调、电热、制冷设备、冷热风机收取的容量费,少则几百,多则千元以上。  相似文献   

17.
蓄冰中央空调技术随着节能、削峰填谷以及电力管理等方面要求的提高而迅速地发展起来,特别是工业、信息业和第三产业制冷需求的发展,大大促进了空调设备使用的增长。在电力供应日趋紧张,电价峰谷差愈发尖锐的情况下,国家有关部门大力提倡和推行削峰填谷作用显著的蓄冰空调技术,很多地方的供电管理部门明文规定:中央空调系统采用蓄冰空调技术可以享受蓄冰空调的特殊电价。国家电力部等有关部门于1995年4月组织成立了"中国节能协会蓄冰空调研究中心",其任务是对我国蓄冰空调的发展及推广应用作出规划,并提供政策性、技术性的指导,为政府决策提供建议,推动蓄冰空调技术的研究开发及应用。由此可见,在实际条件合适的情况下将常规制冷和蓄冰空调制冷技术相结合是中央空调系统的发展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18.
地源热泵温室系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地源热泵系统属于绿色环保的新能源技术.结合当前农业温室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首先从地源热泵的运行原理出发,阐述了技术层次的可行性;其次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环境,总结温室利用地源热泵的不同供暖模式,同时利用热平衡公式推出我国特征地区的单位面积热负荷选取表;在完成各方面技术层次的探讨后,提出地源热泵温室系统的蓄能结构,并综合比较各能源结构的经济性和使用性,指出大力发展地源热泵温室系统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农机技术的发展,空调已成为大中功率拖拉机的标准配置。因拖拉机工作环境恶劣,用户要求驾驶室内空调系统能提供适宜的出风温度、制冷性能、室内空气流速及新风风量等,从这四方面并结合前窗除霜性能,运用CFD技术完成对新型驾驶室空调系统的优化匹配设计。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空调负荷急剧增长已成为夏季电网负荷特性恶化和电力紧缺的重要原因,且空调负荷在夏季高峰负荷中的比重在未来几年内将持续上升。然而,目前空调负荷大多缺乏合理的调控,如果能够挖掘集群空调的整体调控效益,将为电网有序削峰提供强大保障。本文提出了实施分散式空调负荷智能需求响应的具体方案,给出了大规模非生产性空调调控系统总体架构,重点阐述了其主站软件的几种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