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新疆南疆核桃叶缘焦枯病成因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新疆南疆核桃叶片边缘焦枯症状的发生原因.[方法]应用对比研究法,在和田地区和喀什地区选择叶缘焦枯病严重的核桃树为研究对象,以健康生长的核桃树为对照,多点分别采集叶片和根区土壤样品,测定元素含量,统计分析病树与健康树元素含量及比值的差异,结合当地土壤水土状况判断核桃叶缘焦枯病的形成原因.[结果](1)经过比较核桃叶片中N、K、Ca、Na、Cl、Na/K、Na/Ca、Cl/N发现,发病树体叶片中Cl-和钠离子含量显著高于正常树体,有叶缘焦枯病症状叶片边缘Cl-和Na+显著高于叶芯,而钙离子 含量下降.发病叶片离子之间比例失衡,Cl-/N、Na+/K+、Na/Ca比值较正常叶片显著升高.(2)发生叶缘焦枯病的核桃根区土壤中Cl-、Na+含量高于未发病核桃树根区土壤.[结论]核桃叶缘焦枯症的发生与叶片中Na+、Cl-的富集有关,发病区域土壤Cl-含量偏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盐碱胁迫下矿质离子分布与甜瓜耐盐碱性的关系,为甜瓜耐盐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对盐胁迫耐受性不同的2个甜瓜品种为材料,设3个盐碱浓度处理,在幼苗期进行胁迫处理,分析不同浓度盐碱胁迫下甜瓜各器官对Na+、K+、Ca2+、Fe2+、Mg2+、Cu2+、Zn2+7种离子选择性吸收和分配的差异。【结果】受到盐碱胁迫影响,2个甜瓜品种根、茎、叶中Na+含量均增加,K+含量均下降,变化趋势与浓度上升呈正相关;Ca2+、Mg+含量随浓度变化在根部表现为递增,但在茎、叶部含量表现为下降,Fe2+、Cu2+、Zn2+含量在不同胁迫浓度下的各器官中均显示出不同变化趋势。风味5号吸收的Na+总量低于西州密17号,K+、Ca2+总吸收量均高于西州密17号,Mg2+、Fe2+、Zn2+总量差异较小。风味5号向叶部输送分配K+、Ca2+、Mg2+较多,同时在茎中截留大量的Na+,而西州密17号叶部、茎部积累大量Na+和K+,并且根部积累较多Ca2+、Mg2+,造成盐碱胁迫下风味5号叶片中K+/Na+、Ca2+/Na+和 Mg2+/Na+比均高于西州密17号。【结论】盐碱胁迫下风味5号通过在茎中区域化Na+,选择性吸收和向叶片分配K+、Ca+、Mg2+等矿质离子维持体内离子平衡,达到缓解盐害,适应盐碱胁迫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凋萎病是近年来威胁杨梅产业的最主要病害。本文研究病树与健康树叶片、枝干、根和根际土壤等主要部位磷元素含量的差异,分析病树的磷元素吸收与分配变化规律,比较幼树916.67、1 833.33、2 750.00、3 666.67 g·m-2和成年树458.33、916.67、1 375.00和1 833.33 g·株-1各4个施磷肥水平对杨梅凋萎病发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病树的叶片、树皮、根皮、根干和枝干的磷元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健康树,增加幅度为46.7%~200.0%,其中病树的根皮增加最多;病树的根际土壤速效磷含量比健康树低32.1%,4个施用梯度下杨梅苗木和成年树的凋萎病发生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感染凋萎病的杨梅树,树体主要部位的磷元素含量显著增高,而在田间自然状态下,外界不同施磷水平对杨梅凋萎病的发生无直接影响。本研究结果将为病树的施肥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金属离子对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消化代谢过程的影响,挖掘黑翅土白蚁对含有金属离子的厨余垃圾和农林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处理的潜在价值。【方法】根据浓度梯度法,将含有不同质量分数Al3+、Ca2+、Fe3+和Mg2+的饵料供给黑翅土白蚁,确定黑翅土白蚁对饵料中金属离子的最大可取食质量分数。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测定黑翅土白蚁虫体内及其新建菌圃内的对应金属元素质量分数,明确饵料中Al3+、Ca2+、Fe3+和Mg2+对虫体内及新建菌圃内对应金属元素质量分数的影响。采用试剂盒法测定黑翅土白蚁虫体内及其新建菌圃内漆酶和纤维素酶的活性,确定饵料中Al3+、Ca2+、Fe3+和Mg2+对上述酶活性的影响。【结果】黑翅土白蚁对饵料中Al3+、Ca  相似文献   

5.
【目的】盐胁迫条件下,研究施加生物炭对无花果植株生物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及离子分配的影响。【方法】以2年生无花果布兰瑞克和日本紫果的扦插苗为试材,在0.6%(102 mmol/L)NaCl胁迫处理下,设置2个生物炭水平(非生物炭为对照和50 g/kg生物炭土壤),测定其生物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元素和离子含量。【结果】生物炭处理的布兰瑞克、日本紫果的叶片、叶柄、细根、粗根部位干重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叶绿素荧光参数到第6 d第3片真叶最大荧光Fm布兰瑞克和日本紫果分别下降了34.0%、14.5%和52.7%、43.8%且布兰瑞克大于日本紫果;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分别下降了30.3%、21.9%和31.6%、28.0%且布兰瑞克大于日本紫果;生物炭处理的植株与对照相比叶片根部毒害离子Na+、Cl-含量显著降低了,相反K+、Ca2+呈现显著增加趋势。【结论】施加生物炭减少了盐胁迫下对无花果植株毒害离子的吸收,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下降幅度减少并保持较高值,维持了离子分配平衡,显著提高了其根部、叶部的生物...  相似文献   

6.
电渗析法研究紫色土、黄壤和砖红壤的酸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紫色土、黄壤和砖红壤在快速酸化过程中的酸化特征。【方法】将3种供试土壤在15 V·cm-1的外加直流电压梯度下进行连续30次,每次8 h的电渗析。并通过测定电渗析前后土壤的酸度指标、盐基离子含量以及在电渗析过程中土壤所释放的盐基离子含量来分析土壤的酸化特征。【结果】电渗析法可在短时间内实现土壤的快速酸化,3种土壤的pH均降低至4.5以下的强酸化水平。电渗析后,3种土壤的交换性酸、交换性H+和交换性Al3+含量显著增加。紫色土、黄壤和砖红壤的交换性酸含量分别从3.35、0.23和0.76 cmol(+)·kg-1增加至18.9、7.0和5.8 cmol(+)·kg-1,可见紫色土的酸化程度最为严重。土壤酸化后,水溶性和交换性K+、Na+、Ca2+和Mg2+含量降低,其中Ca2+、Mg2+的降低幅度较大。酸化导致土壤的交换性盐基总量和盐基饱和度下降,紫色土、黄壤和砖红壤的盐基饱和度从电渗析前的96.8%、82.6%和47.3%降低至电渗析后的20.5%、11.8%和12.2%。尽管紫色土的交换性酸含量远大于黄壤和砖红壤,但交换性盐基离子总量和盐基饱和度也大于黄壤和砖红壤。由于各土壤的交换性Ca2+和Mg2+含量大于交换性K+和Na含量,且相对于K+和Na,Ca2+和Mg2+与带负电的土壤颗粒间具有更强的静电引力,因此在酸化过程中,一价盐基离子K+和Na在3种土壤中均表现为快速释放,而二价盐基离子Ca2+和Mg2+表现出缓慢释放和波动释放的规律。3种供试土壤,随着土壤发育程度增加,土壤的潜在酸化风险下降(紫色土>黄壤>砖红壤),但土壤的盐基饱和度表现出紫色土>黄壤≈砖红壤。可以看出,紫色土的酸化特征表现出这种明显的“双面性”,由于紫色土具有较高的CEC值,导致土壤酸化后的交换性酸含量显著高于黄壤和砖红壤,使酸化紫色土上生长的植物存在较高的铝毒害风险;同时,由于紫色土丰富的矿物组分能够对盐基离子进行及时补充,紫色土酸化后仍含有相对较高的盐基离子含量和盐基饱和度,保证了植物生长对盐基养分离子需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紫色土的进一步酸化。【结论】电渗析法可用于模拟土壤的快速酸化过程;土壤的表面负电荷量和复盐基离子能力是决定土壤酸化特征的关键因素;紫色土具有异于地带性土壤黄壤和砖红壤的“双面性”酸化特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镉(Cd)胁迫下不同钙(Ca2+)浓度处理对深色有隔内生真菌——嗜鱼外瓶霉生长、矿质营养和Cd含量的影响。【方法】设置5个Ca2+浓度处理(0.045、0.225、0.450、2.250和4.500 mmol/L),测定100 mg/L Cd胁迫下,嗜鱼外瓶霉的菌丝干质量、孢子数、培养液pH以及菌丝Cd、Ca、氮(N)、镁(Mg)、硫(S)和磷(P)的含量,分析菌丝干质量、菌丝Cd含量、培养液Ca含量与菌丝矿质营养含量的相关性。【结果】Cd胁迫下,0.225 mmol/L Ca2+处理的嗜鱼外瓶霉菌丝干质量和孢子数最大;0.450 mmol/L Ca2+处理下菌丝中Cd含量最高。不同浓度Ca2+可显著影响嗜鱼外瓶霉菌丝Mg、N、P、Ca和S元素的含量;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矿质元素对菌丝干物质累积和Cd、Ca元素的累积作用影响有较大差异;Cd胁迫下菌丝Cd含量与Mg和P的吸收有协同作用;培养液外源添加Ca可改善菌丝对营养液中Ca和S元素的吸收。【结论】嗜鱼外瓶霉菌丝培...  相似文献   

8.
通过开展茭白改良盐渍化土壤试验,发现茭白养鸭互作模式下表层土壤的有机质、速效钾含量高于稻作模式,但速效磷含量变化不大;与稻作模式相比,茭白养鸭互作模式下土壤中盐分离子Cl-、SO42-、Na+、Mg2+、Ca2+含量均明显降低,其中降低幅度最大的离子为Cl-和Na+,其次为SO42-。茭白在盐碱土壤中对主要盐分离子的吸收程度较高,茭白收获后能将大量的盐分离子带出土体,说明长期种植茭白是改善盐渍化土壤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以3个桂花品种大叶银桂、晚籽银桂和紫梗籽银桂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胁迫处理,研究其生长状况及Na+、K+、Ca2+和Mg2+离子在不同器官中的吸收运输及分配特征,分析3个桂花品种的耐盐性差异。结果表明,3个桂花品种在NaCl胁迫下均表现为高度生长量降低,盐害指数和盐害率增加,以大叶银桂尤为明显。随着胁迫的增强,3个桂花品种根、茎、叶中的Na+含量均表现为根>茎>叶,且显著大于对照。K+在紫梗籽银桂和晚籽银桂的叶片中维持着较高水平,高浓度胁迫下Ca2+、Mg2+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NaCl胁迫导致不同品种桂花根、茎、叶K+/Na+、Ca2+/Na+、Mg2+/Na+比值显著降低,紫梗籽银桂K+含量及在叶片中K+/N...  相似文献   

10.
以香椿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方式,研究不同浓度脱落酸(0、1、10和100μmol/L ABA)对盐(150 mmol/L NaCl)胁迫下香椿幼苗生长、离子质量分数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与CK相比,盐胁迫明显抑制了香椿幼苗的生长,增加叶片和根系中Na+质量分数,降低K+、Ca2+和Mg2+的积累,叶片净光合速率(Pn)降低。施加适宜浓度的ABA处理后,香椿幼苗生长受抑情况得到缓解,Na+质量分数降低,K+、Ca2+和Mg2+质量分数增加,w(K+)∶w(Na+)、w(Mg2+)∶w(Na+)和w(Ca2+)∶w(Na+)比值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  相似文献   

11.
新疆南疆核桃树氮磷钾肥料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目的]为新疆核桃的合理施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氮、磷、钾肥料效应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核桃的合理施肥量,施肥与叶片营养水平的关系,分析了传统施肥存在的问题.[结果]适量施用氮肥、磷肥和钾肥,可以提高核桃营养器官的生长量,增加核桃叶片的N、P、K营养水平,提高核桃的产量和品质.氮、磷、钾肥对核桃叶片中N、P、K的含量有显著影响,叶片中N、P、K含量与施肥量之间呈现二次多项式模式.在供试条件下,合理的施肥量为,尿素3 kg/株、三料磷肥3 kg/株、硫酸钾1.5 kg/株,核桃产量可达19.6~22.2 kg/株.[结论]平衡施肥与传统施肥相比,氮、磷、钾、微量元素肥料配合合理,能有效提高核桃产量和品质,核桃园可增加收入2 590.6元/667 m2,平衡施肥的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325~1 075 nm范围内核桃叶片光谱与叶片氮元素含量的相关性,研究核桃叶片光谱数据预处理和特征波段筛选方法,建立核桃叶片氮元素含量的预测模型,为实现核桃生产中的快速施肥提供参考。【方法】建立多元散射校正、Savitzky-Golay卷积平滑滤波和小波去噪的组合预处理方法;采用连续投影算法筛选出了特征波段;采用特征波段建立核桃叶片氮元素含量的偏最小二乘回归预测模型。【结果】建立的组合预处理方法对核桃叶片光谱去噪效果较好;采用特征波段建立的核桃叶片氮元素含量的预测模型,模型的验证集决定系数R2达到了0.875,均方根误差RMSE达到了0.697 3 mg/g。【结论】与全光谱数据相比,筛选出的特征波段降低了冗余数据和噪声的影响,提取出了有效成分相关的光谱信息,提高了建模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地下穴灌技术对苹果树冠下土壤水分分布和叶片水分利用率的影响,明确地下穴灌方法的作用特点。【方法】以8年生苹果树为试材,通过穴贮肥水和地面集中灌溉的比较,研究地下穴灌处理果树冠下土壤水分时空分布,分析苹果叶片光合性能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采用地面集中灌溉处理,果树冠下土壤含水量在灌溉后第3天快速下降,土壤水分主要集中于10—30 cm土层,水分分布区呈“盘子状”。采用地下穴灌土壤含水量在灌溉7 d后迅速下降,土壤水分主要集中在40—60 cm土层。地下穴灌使土壤含水量在较长时间内维持最高水平,土壤水分“上少下多”,分布区如正立的“葫芦状”;采用穴贮肥水灌溉处理后,土壤水分主要分布在10—60 cm土层,分布区如“圆筒形”。采用地下穴灌的果树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及水分利用率在3种灌溉方式中均最高。【结论】地下穴灌将土壤水分稳定在根系集中分布层,提高了光合速率和叶片水分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核桃主枝环剥之后上、下部位核桃叶片对光能利用的差异,为新疆核桃提质增效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选取长势一致的3株核桃树在内堂空虚的主枝中下部位进行环剥,萌发新枝后进行嫁接,并选取三株完整核桃树作为对照,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分析仪测定核桃在17不同光量子通量密度下的光响应曲线。【结果】核桃主枝环剥之后上、下部位叶片与未环剥核桃叶片的光响应参数不一致:未环剥核桃叶片的Amax、LSP、LCP、Rd均高于环剥核桃树的叶片,环剥下部的AQY值最大,即在弱光阶段环剥上部光合曲线的斜率最大。环剥下部叶片的Gs、Tr、Ci值都高于未环剥与环剥上部。随着PAR强度的增强, Tleaf也随之变化,环剥上部的叶温最低。【结论】环剥上部由于环剥原因使得营养流失,光合作用较弱,而环剥下部萌发的新枝长势良好,营养补充及时,适合对其新枝进行嫁接。  相似文献   

15.
分根交替不同灌水量对苹果生长和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在确保苹果树体正常生长情况下,探讨不同根区体积灌水及灌溉量对树体生长和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期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节约灌溉水。【方法】以3年生盆栽分根皇家嘎拉苹果为试材,研究根系分区交替灌溉不同水量对苹果树体生长和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1/4和2/4根区体积灌水显著抑制了苹果新梢和干周生长,随灌溉体积增加抑制作用逐渐解除,减少灌水量也显著抑制了新梢生长。根系分区交替灌水显著影响苹果叶片水势和气孔阻力,1/4和2/4根区体积灌水处理叶片水势显著低于3/4和4/4处理,气孔阻力随灌水体积增加显著降低。减少根区灌水部位降低了苹果叶光合速率、蒸腾作用和气孔导度,并且蒸腾作用降低的幅度显著大于光合作用的,从而提高了叶片水分利用效率。但减少灌水量对苹果叶片各项生理指标均没有影响。不同生长期根区交替灌水处理对叶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一致,以春梢停长期各生理特性指标最高。【结论】灌水量是影响新梢伸长生长和主干加粗生长的主要因子,叶片生理特性主要受灌水部位调控。通过调控灌水量和根区灌水部位可以调控树体生长,并能节约灌水量。本试验中,在没有考虑自然降水的情况下,为保证植株的正常生长,根区灌溉体积不能小于50%。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冬季灌溉条件下新疆冬油菜越冬率、各生育期叶片数、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以及根冠比,以分析不同冬灌条件下,对冬油菜越冬率、生育特性、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为冬油菜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不同冬季灌溉条件下冬油菜的越冬率,并对不同冬灌条件下冬油菜的鲜干重、各生育期叶片数、叶面积指数、根冠比、产量和经济性状进行测定.[结果]不同冬季灌溉对冬油菜越冬率、各生育期叶片数、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根冠比、产量和经济性状有着一定影响.正常冬季灌溉量、1/2冬季灌溉量、1/3冬季灌溉量、1/4冬季灌溉量、不冬灌5个处理中,1/2冬季灌溉量处理单株干物质重、叶面积指数、根冠比相对较高,正常冬灌处理越冬率、叶片数相对较高,而不冬灌处理(CK)各项指标都最低.[结论]适宜的冬季灌溉量能保证冬油菜越冬率提高,对后期冬油菜的一些生育特性及最终的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奠定基础.新疆地区冬油菜适宜冬季灌溉量在450~900 m3/hm2.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新疆自然生态条件下,研究不同抗旱性棉花品种蜡质含量变化及与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关系。【方法】以抗旱性不同的棉花品种新陆早22号(抗旱性强)和新陆早17号(抗旱性弱)为试材,采用膜下滴灌技术设置正常灌溉和干旱处理,测定分析棉花产量形成期叶片蜡质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相对含水量(RWC)及籽棉产量。【结果】与正常灌溉相比,干旱处理显著降低了棉花籽棉产量,但盛花至吐絮期叶片蜡质含量提高10.84%、叶片WUE则增加23.96%。不同品种对水分处理响应不同,正常灌溉下新陆早22号与新陆早17号的棉花籽棉产量、RWC、WUE和叶片蜡质含量均无明显差异,干旱条件下新陆早22号的籽棉产量、叶片蜡质、RWC和WUE分别比新陆早17号高41.38%、14.27%、13.1%和3.84%;。相关分析表明,棉花叶片表皮蜡质含量与Tr、Pn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且Tr的负相关系数高于Pn;与RWC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抗旱性强棉花品种主要通过增加盛花至吐絮期内叶片蜡质含量,降低叶片蒸腾耗水,提高WUE及籽棉产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甜菜营养生长期的糖分积累过程以及块根膨大形成规律,分析新疆滴灌甜菜营养生长生育期的变化规律,为甜菜高产优质生产生育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间苗后每隔5 d田间定点测定5株甜菜绿叶数、枯叶数、叶丛高度、块根直径和周长,以及整株起挖连续不缺苗5株测定叶丛鲜重、茎叶长度、块根鲜重与锤度等指标,每隔15 d测定叶丛和块根干物质,分析植株地上部分生长以及地下部分变化。【结果】6月上旬至7月下旬叶丛快速生长,根叶比<1,叶丛生长速度高于根体增长速度,含糖率受水分影响波动大;7月下旬至9月上旬,叶丛增长呈下降趋势,根体增长速度超过叶丛增长速度,根叶比>1;9月上旬至10月上中旬,甜菜叶丛大量枯死,块根膨大增长趋于平缓,含糖率增长迅速。【结论】6月上旬至7月下旬为叶丛形成期,生长中心位于叶丛;7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块根糖分增长期,生长中心位于块根;9月上旬至10月上中旬为糖分积累期。  相似文献   

19.
氮素营养水平对棉花衰老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探讨在大田条件下,土壤氮素含量水平对棉花生长过程中叶片生理生化指标、干物质积累量、组织含水量、叶面积载荷量的影响,为调控棉花早衰和提高棉花产量提供依据。【方法】设置3个氮素水平(纯N:低氮 0 kg?hm-2;中氮189.50 kg?hm-2;高氮395.0 kg?hm-2)处理,研究棉花衰老过程中主茎功能叶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植株的干物质积累量、组织含水量及载荷量特征。【结果】盛铃末期为处理间生理生化指标产生差异的起始时期。与中氮、高氮相比,从盛铃末期开始,低氮处理棉花的叶绿素含量、蛋白质含量、SOD和POD活性降低,组织含水量和干物质积累量快速下降,而MDA含量、叶面积载荷量快速升高,加速了棉株衰老的进程。增加氮素营养能够明显提高叶片的生理活性,提高组织含水量和干物质积累量,延缓衰老。【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盛铃末期是棉花叶片生理功能从旺盛生理功能到衰退的转折时期。土壤氮素含量与棉花衰老密切相关,低氮处理加速降低叶片的生理活性,造成早衰;中氮和高氮水平能够延缓棉花衰老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