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麻疯树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是麻疯树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病原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8~34℃,此温度范围内的产孢量及孢子萌发率均较高,其中32℃为最适宜温度;空气相对湿度90%以上、特别是达到100%时最有利于病菌生长、孢子萌发及产孢活动,在水滴状态下其孢子萌发率可以更高;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需要一定的光照条件,其中光-暗交替更为有利,但在全黑条件下其产孢量最高,表明夜晚是其产孢的主要时期;pH值为5~12时病菌均能萌发和生长、产孢,表明病菌具有较宽的且偏向于碱性的pH适应范围,其中最适宜范围为pH值6~9;氮、磷、碳均是其重要的营养源,其中最适合其利用的氮、碳、磷源分别为硝态氮(KNO3)、甘露醇、K2HPO4.  相似文献   

2.
以麻疯树根腐病病原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的典型菌株为测试对象,对麻疯树6个不同种源、39种不同植物以及其他10个专化型寄主植物进行接种试验,并与其他专化型菌种进行形态学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麻疯树腐皮镰孢菌对麻疯树不同种源均有致病性,而对其他植物种类(包括其他腐皮镰孢专化型寄主植物)均不具侵染性;其形态学特征与其他专化型菌系也有明显区别.根据研究结果,建议将引起麻疯树根腐病的腐皮镰孢菌定义为一个新的专化型,即腐皮镰孢麻疯树专化型Fusarium solani Sacc.f.sp.jatrophae.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黄连水提液对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的抑菌效果,为深入研究中药对植物根腐病防治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将黄连剪成0.5 cm左右的小段,称取10 g黄连,加入150 mL无菌水煮沸,小火熬30 min,提取其有效成分,得黄连水提液.采用二倍稀释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黄连水提液对腐皮镰孢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及最适抑菌量.[结果]1 g/mL黄连水提液稀释后对腐皮镰孢菌的抑菌效果较差,4 d平均抑菌率不到20%,最小抑菌浓度为16 mg/mL;1 g/mL的黄连水提液增加用量后对腐皮镰孢菌的抑制效果明显增加,最适用量为0.3 mL,此时最大抑菌率可达76.56%,最大平均抑菌率达57%.[结论]不同浓度及不同用量黄连水提液对腐皮镰孢菌的菌丝生长具有显著影响,最小抑菌浓度为16 mg/mL,最适抑菌量为0.3 mL.  相似文献   

4.
玉米镰孢菌穗腐病和茎腐病侵染规律相互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温室内串珠镰孢菌(Fusarium moniliforme)和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接种、植株体内病菌的系统分离和田间自然病圃内植株体外病原菌的捕捉和致病性测定,明确了玉米镰孢菌穗腐病和茎腐病侵染规律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串珠镰孢菌和禾谷镰孢菌均能沿植株体内向上扩展,串珠镰孢菌能够扩展到穗部籽粒,但当年未能引起穗腐症状,禾谷镰孢菌难以扩展到穗部。体外气流传播是两种镰孢菌引起穗腐病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滇黄精腐皮镰刀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组织分离法对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病害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进一步通过柯赫氏法则进行验证并通过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分析方法鉴定该病原菌。结果表明,病原菌菌株的菌丝为白色,背面淡黄色,菌丝体呈絮状、贴基生长、生长茂盛;病原菌菌株的分生孢子有两种形态,大型分生孢子呈镰刀形或柱形,小型分生孢子呈卵形或肾形;从菌株的形态学、致病性测定和ITS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该菌为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  相似文献   

6.
研究茄病镰孢菌(Fusarium solani)对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的致病性。试验组通过穿刺接种将茄病镰孢菌菌悬液接种于铁皮石斛组培苗及成苗的根部和叶片,植物发病后从病变植株中分离致病菌,并结合形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正常对照组接种无菌水。对照组的铁皮石斛正常生长,试验组的铁皮石斛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变,病原菌经形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显示为茄病镰孢菌。茄病镰孢菌对铁皮石斛有致病性。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了解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根腐病病原菌的种类及生物学特性,采用组织分离法从丹参根腐病样本中分离到1株真菌,经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将其鉴定为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  相似文献   

8.
尖孢镰刀菌侵染下香蕉幼苗抗病生理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蕉枯萎病由土传病菌尖孢镰刀菌侵染引起,为探究病原菌侵染过程中香蕉植株的抗病生理响应,本研究利用温室培养植株接种病原菌的方法,测定病原菌侵染之后叶绿素含量、抗病防御酶活性、总酚含量、木质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1)随着病原菌的侵染,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在侵染第16天时,发病植株叶绿素含量相对于健康植株降低44%;(2)病原菌侵染之后,植株各部位抗病防御酶苯基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显著提高;(3)随着病情的加剧,酚类物质和木质素逐渐在植株体内累积;(4)病原菌侵染之后,香蕉植株叶片和假茎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但根系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当植株发病等级为I级时,叶片和假茎可溶性糖含量增加至未侵染植株的1.53和1.62倍,根系可溶性糖含量降低至未侵染植株的67%;(5)当植株发病等级为II级时,叶片和假茎氨基酸含量分别增加至未侵染植株的的3.01、5.38和1.99倍。综上所述,病原菌侵染之后,香蕉植株会通过提高抗病防御酶活性,合成抗病物质酚类和木质素,同时,也会主动累积可溶性糖和氨基酸,来缓解由于病原菌侵染之后所造成的渗透胁迫。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干腐病是马铃薯贮藏期主要病害之一,已经成为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一个主要限制因子,确定病原菌的侵染特性对于早期预报和防治干腐病具有重要的意义。对马铃薯干腐病主要致病菌拟丝孢镰刀菌(Fusarium trichothecioides)侵染马铃薯过程中薯块的生理生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抗性的马铃薯被拟丝孢镰刀菌侵染后,丙二醛(MDA)含量都出现出下降的趋势,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对薯块抵抗病原菌的侵染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抗病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苹果黑腐皮壳菌(Valsa mali var. mali)引起的苹果树腐烂病是我国苹果产区发生严重的病害之一,了解病原菌侵染寄主不同时期的基因表达有助于揭示病菌的致病机制和苹果抗病机制。本实验应用Illumina平台对苹果黑腐皮壳菌侵染不同时期的寄主枝干发病过程进行转录组测序,同时通过与未侵染的病原菌和寄主组织进行比较。在病原菌侵染过程中,病原菌中发现4092个差异表达基因,寄主中发现16966个差异基因,通过对三个时期的上调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和KEGG分析,结果表明病原菌侵染导致了寄主细胞壁降解、毒素物质合成、寄主抗毒物质分解和自身营养调节等过程;寄主主要通过膜脂过氧化作用、活性氧清除酶和防御酶抵抗病原菌的入侵。上述研究明确了苹果黑腐皮壳菌与寄主互作的生物学过程,为探讨病菌与寄主的分子互作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了明确香蕉枯萎病菌对香蕉苗期生长的影响,袁模拟3种病菌侵染途径(带菌土壤、带菌香蕉苗、带菌土壤与带菌香蕉苗),及中低高3种带菌浓度(10、10³、106 CFU/mL)监测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FOC 4)对香蕉苗期茎围、株高、叶片长宽等生长指标的影响,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接种后第64 d,所有处理香蕉苗的茎围、株高、叶片长宽增长均与空白对照差异显著;在一定范围内,接菌浓度越大,香蕉苗的茎围、株高、叶片长宽生长就越慢,甚至停止生长;接菌浓度低至10 CFU/mL(带菌香蕉苗)依然能使蕉苗发生香蕉枯萎病;90%香蕉苗被香蕉枯萎病菌侵染后叶片出现畸形。  相似文献   

12.
对造成天津地区茄根腐病严重为害的茄病镰刀菌F026[Fusarium solani(mart.)Sacc.]和茄病镰刀菌蓝色变种F012[Fusarium solani var.coeruleum(Sacc.)Booth]进行了系统的生物学特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对2种病原菌的生长、孢子着生等产生不同程度影响。26-30℃间适于此两种病原菌的生长,低温(<20℃)或高温(>35℃)均会对孢子产生及萌发产生抑制作用,尤其是高温甚至会造成孢子畸形;pH在5-8之间适于病原菌的生长;N、P、K的浓度对病原菌菌丝伸长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甘薯腐烂溃疡病病原菌茄镰孢菌(Fusarium solani)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致病条件。[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菌丝称重法、孢子萌发计数法和人工接种薯块的方法,对影响病原菌生长和侵染的碳源、氮源、pH值和温湿度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碳源中的葡萄糖、乳糖和氮源中的蛋白胨、硝酸钾促进菌丝生长作用较强,碳源中的麦芽糖和氮源中的蛋白胨促进菌丝生长量作用较强,碳源中的乳糖、葡萄糖和氮源中的硝酸钾、甘氨酸、蛋白胨处理的孢子萌发率较高;菌丝生长的最适pH为5~6,最适温度为28℃;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致死温度为54℃处理10min;在9~19℃温度范围内,9℃处理的菌丝生长最慢,24h孢子不能萌发;在30%~70%相对湿度范围内,30%相对湿度的病害发病程度较轻;在11~19℃范围内,11℃处理病害发病程度较轻。[结论]综合分析,甘薯茄镰孢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最适碳源为乳糖和葡萄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和硝酸钾;菌丝在28℃条件下生长最快,最适pH值为5~6;孢子在25℃萌发率最高,致死温度为54℃处理10min。在模拟贮藏温湿度条件下,随着温度和湿度的降低,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受到抑制,病害发展显著减轻。  相似文献   

14.
拮抗微生物对茄根腐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上海5个不同地区的茄果类蔬菜田中,采集土壤样品112份,经稀释平板法分离获得对茄根腐病菌桔抗作用较强的菌株5个,其编号为9-16,8-13,8-8,7-5,3-4。经鉴定,菌株9-16、8-8为假单胞杆菌属,菌株8-13、7-5、3-4为芽孢杆菌属。通过对根腐病菌菌丝的抑制实验表明,这类拮抗菌能显著抑制病菌菌丝生长并使菌丝变细扭曲,菌丝细胞畸形等。在活体条件下,试验表明5个菌株对茄根腐病菌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其中9-16菌株和5个菌株混合防治效果最好达80%以上,其拮抗能力与防治效果之间呈正相关,与50%多菌灵处理比较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利用水培法接种进行香蕉枯萎病苗期抗性鉴定的可行性,为香蕉苗期接种技术的改良及香蕉枯萎病抗性种质材料快速筛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水培接种的方法对比巴西、农科1号、抗枯5号3个不同抗性香蕉品种的枯萎病发病率及平均病情指数间的差异,并与3个香蕉品种的田间病害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利用K2平板计数法研究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Foc4)在水培营养液中的生长动态.[结果]3个已知抗性的香蕉品种通过水培接种法鉴定的结果与抗感品种本身的抗病性程度相吻合,抗感品种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差异明显,在接种后第9d即能明显区分.香蕉枯萎病菌在水培营养液中浓度基本恒定,保持在105~106 CFU/mL,水培环境能为病原菌侵染寄主提供稳定的营养条件.[结论]水培接种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区分香蕉品种对枯萎病的抗性,在香蕉抗性种质材料的快速鉴定及筛选中推广应用潜力大.  相似文献   

16.
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抑制法,测定了9种杀菌剂对刺五加苗木立枯病菌的毒力,筛选出有效控制刺五加苗木立枯病的高效杀菌剂.结果表明:抑制菌丝生长试验,32.5%苯甲+醚菌酯的EC50用药量最小,其对立枯丝核菌和腐皮镰刀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的EC50值分别为0.016 5和0.024 7 mg·L-1,10%苯醚甲环唑次之;在抑制孢子萌发方面,32.5%苯甲+醚菌酯效果最好,对分生孢子萌发抑制的EC50值为0.048 1 mg·L-1,25%醚菌酯次之,与菌丝生长抑制作用结果一致.综合分析,32.5%苯甲+醚菌酯和10%苯醚甲环唑不但可以抑制菌丝生长,还可以有效抑制孢子萌发,同传统杀菌剂多菌灵、代森锰锌比较,苯醚甲环唑和醚菌酯等新型杀菌剂更具优势,可以作为防治刺五加立枯病的备选药剂.  相似文献   

17.
通过菌落生长速率法对由茄类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引起的橡胶树茎杆溃疡病进行防控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卉友(50%咯菌腈WP)的EC_(50)最小,抑菌效果最好,其次是施保功(50%咪鲜胺锰盐WP)和多菌灵(50%多菌灵WP),凯润(250g/m L吡唑醚菌酯EC)和甲基硫菌灵(70%甲基托布津WP)的EC_(50)最大,抑制作用最差。3个混配组合中多菌灵和施保功混配具有增效作用,其他组合表现加和作用。建议生产上使用咯菌腈、咪鲜胺锰盐和多菌灵等防治橡胶树茎杆溃疡病。  相似文献   

18.
黄绿木霉T1010防治辣椒根腐病茄镰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黄绿木霉(Trichoderma aureoviride)T1010对辣椒根腐病菌茄镰孢(Fusarium solani) F5的作用,明确菌株T1010防治辣椒根腐病的生防机制。对峙培养法测定T1010对F5的拮抗作用,显微观察拮抗形态,盆栽及日光温室试验测定T1010对F5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T1010生长速度快,2.99天菌丝长满培养皿,F5 11.41天满皿,T1010竞争作用抑制F5生长,抑菌率为83.28%;T1010生长于F5菌落上并产孢,覆盖率为95.67%。盆栽试验T1010+F5处理组,土壤中T1010群体数量为6.285×105 cfu/g,F5为0,辣椒根、茎内无T1010和F5;F5处理组,土壤中F5种群数量为6.385×104 cfu/g,辣椒根、茎内有大量F5。T1010+F5处理组辣椒出苗率高、发病率低、辣椒株高、根长分别是F5处理组的1.81、4.38倍;日光温室小区试验,与多菌灵处理组比较,土壤撒播T1010制剂的辣椒感病指数大大降低(只有2.61),辣椒侧根数大幅度提高,是多菌灵处理的1.75倍,产量提高了24.61%。黄绿木霉T1010拥有多种生防作用,150 kg/hm2在日光温室防治辣椒根腐病应用效果显著,可在生产上推广。  相似文献   

19.
使用2株生防枯草芽孢杆菌A5-6,C10-1和香蕉枯萎病病原菌(Foc4),以不同的接种方式对4~5叶香蕉组培苗进行根部接种,以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这3种与植物抗病性密切相关的酶活性变化为指标,研究植物产生抗性的时间和强度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经过生防菌A5-6和C10-1诱导处理的叶片PAL,POD,PPO的活性均高于对照(CK),生防菌和病原菌混合接种处理的POD和PPO酶活峰值高于生防菌和病原菌单独接种的处理。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细黄链霉菌诱导黄芩对黄芩根腐病菌的抑制效果,采用不同浓度细黄链霉菌发酵液、无菌水(CK)分别浸泡黄芩幼苗的根8h,幼苗移栽后在黄芩幼苗根部接种5 mL黄芩根腐病菌菌悬液,待幼苗生长至4叶期时,不同时间内测定黄芩叶片的CAT、POD和AAO活性.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细黄链霉菌发酵液对黄芩叶片中CAT、POD、AAO活性的影响比较显著,随着细黄链霉菌发酵液浓度的减小,黄芩叶片中CAT、POD、AAO活性总体的趋势先增加后减小;当细黄链霉菌发酵液稀释到50倍时,黄芩叶片中POD、AAO活性一直比其他浓度的发酵液诱导的黄芩叶片中POD、AAO活性强,而黄芩叶片中CAT活性除了在12 h和24 h外,其余时间均高于其他浓度的发酵液诱导处理.细黄链霉菌发酵液诱导黄芩,其体内的CAT、POD、AAO活性均高于CK,说明细黄链霉菌对黄芩根腐病菌的抗病性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