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1 毫秒
1.
无乳链球菌作为引起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常常会引起奶牛乳腺组织的局部炎症。随着无乳链球菌分离率的提高和各种抗生素的滥用,会导致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逐渐增强,从而给奶牛场针对乳房炎的临床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导致奶牛场生产性能下降,经济效益降低。此外,无乳链球菌可在宿主中定殖,持续破坏宿主的免疫系统,导致其自身的毒力因子引起宿主机体致病。为了解新疆部分地区奶牛源无乳链球菌的毒力因子、感染及耐药情况,对2021年7—8月采集的147份隐性乳房炎和临床型乳房炎牛的乳样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鉴定,采用K-B纸片扩散法和PCR技术对分离出的无乳链球菌进行生化鉴定、药物敏感性试验、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检测。结果可知,从临床型乳房炎牛和隐形性乳房炎牛中,共计采集147份的乳样中共分离到6株无乳链球菌,分离率为4.1%。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在脱纤维绵羊血琼脂平板中分离出的疑似链球菌菌株对氨基糖苷类药物、头孢类及糖肽类药物高度敏感,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介导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的TEM基因、四环素类药物耐药的tetL基因、青霉素类药物耐药的pbp2b基因、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的erm...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内蒙古地区隐性乳房炎无乳链球菌分离株耐药性及耐药基因,采集内蒙古不同地区的规模化养殖场隐性乳房炎乳样,采用Kirby-Bauer(K-B)纸片扩散法测试分离株对16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PCR方法检测其耐药基因。结果显示:无乳链球菌对大部分抗生素较敏感。对其有较强抑菌作用的药物为:青霉素G、头孢噻肟、头孢唑啉、阿莫西林、红霉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氧氟沙星、林可霉素、呋喃妥因、万古霉素。其敏感性达到90%~100%。该菌株对四环素有较强的耐药性,耐药率达77.27%。PCR扩增四环素耐药基因tetM、tetO、tetK、tetL,结果显示22株无乳链球菌均含有tetM基因,其基因的检出率为100%。其中7株同时含有tetK基因,tetO、tetL基因未检出。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广西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的耐药性及其四环素类耐药基因,为指导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的临床用药和揭示其耐药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8种抗生素对广西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运用PCR检测菌株的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M、tetO、tetL和tetS)携带情况,并以体外诱导法测定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对多西环素耐药性的获得速率.[结果]37株广西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对氨苄青霉素、多西环素、红霉素和土霉素均敏感,对硫酸新霉素和磺胺二甲嘧啶不敏感(已产生耐药性);仅从8株菌株中检出tetM基因,检出率21.6%(8/37),而tetO、tetL和tetS基因的携带率均为0,即广西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仅存在tetM+tetO-tetL-tetS-和tetM-tetO-tetL-tetS-两种耐药基因型.经多西环素连续8代的体外传代诱导,6株携带tetM基因的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MIC由0.24μg/mL上升至3.91μg/mL,即耐药性获得速率约16倍.PCR检测结果显示,各传代菌株均携带有tetM基因,且各传代菌株间的核甘酸相似性为100.0%.[结论]广西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存在tetM+tetO-tetL-tetS-和tetM-tetO-tetL-tetS两种耐药基因型,对氨苄青霉素、多西环素、红霉素和土霉素仍较敏感,对硫酸新霉素和磺胺二甲嘧啶已产生耐药性.携带tetM基因的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经体外诱导后对多西环素的耐药性大幅度提高,说明未达有效抑菌浓度时极易诱导无乳链球菌产生耐药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四川部分地区奶牛源无乳链球菌的毒力因子、感染及耐药情况,对2017-2019年采集的313份临床型奶牛乳房炎乳样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采用K-B纸片扩散法和PCR法对分离的无乳链球菌进行药敏试验、荚膜分型、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检测。结果表明,313份乳样共分离到105株无乳链球菌,分离率为33.55%,分离菌株的荚膜全部为Ia型。药敏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氨基糖苷类药物敏感,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耐药基因检测结果也与表型一致。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除bac和lmb基因未检测到,cfb、cylE、fbsA、fbsB、hylB和α-enolase基因检出率为100%。结果表明,四川不同地区分离的无乳链球菌荚膜分型一致,并且具有相似的药物敏感性和毒力因子。  相似文献   

5.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3种喹诺酮类药物对110株奶牛隐性乳腺炎无乳链球菌(分离自中国10省区21个规模化奶牛养殖场)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通过PCR检测gyrA、gyrB、parC和parE基因的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并分析其突变位点.结果表明:110株牛源无乳链球菌对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85.5%、98.2%、94.5%;左氧氟沙星耐药菌株对其他2种喹诺酮类药物耐药,且均发生了QRDR基因突变,氨基酸突变位点有GyrA的Ser81Leu、Glu85Lys, ParC的Ser79Phe、Asp83Tyr, ParE的Asp437Asn,其中,耐药菌基因最主要的突变类型是GyrA(Ser81Leu)+ParE(Asp437Asn),该突变类型对喹诺酮类药物呈中高度耐药;ParC的Ser79Phe或Asp83Tyr突变类型对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下降,ParC的Ser79Phe突变与GyrA的Ser81Leu或Glu85Lys突变联合时,对喹诺酮类药物高度耐药.本研究结果对兽医临床上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控制及合理使用提供了一些依...  相似文献   

6.
提取能产生CAMP反应的牛源无乳链球菌山东分离株的基因组DNA,PCR扩增CAMP因子基因,重组到pMD18-T载体中.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片断含有768 bp的ORF,可编码含255个氨基酸的成熟蛋白,与已报道的无乳链球菌CAMP因子蛋白的氨基酸组成相比, 第8位Tyr→Cys,第95位Pro→Ser,第126位Thr→Ala的3个氨基酸发生了点突变,同源性为98.4;.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cfb,SDS-PAGE分析蛋白质表达水平,IPTG诱导后表达的融合蛋白分子量为48 kD,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52.7;.这为进一步研究其致病与免疫机理、疫苗设计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7.
目的重组表达无乳链球菌表面免疫相关蛋白(Surface immunogenic protein,SIP)基因,为进一步免疫学研究提供目标蛋白.方法用PCR的方法从石河子分离株的基因组DNA中扩增出SIP基因,用T/A克隆法将其插入PBST载体,并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 )-SIP.用BL21(DE3)/pET系统表达Trix-SIP融合蛋白,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鉴定表达产物.结果PCR扩增产物经测序,证实与GenBank中无乳链球菌(DQ650634)的SIP的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8.62%.SDS-PAGE显示,经IPTG诱导后BL21(DE3)/pET-32a( )-SIP总蛋白中出现一条相对分子质量为71KDa的新蛋白带.West-ern blot分析显示,SIP蛋白可与无乳链球菌多克隆抗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结论已成功表达SIP,为SIP在细菌致病中的作用研究以及相关疫苗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奶牛乳腺炎导致奶牛产奶量下降和乳制品质量降低,是奶牛养殖业重要的经济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选取苏北奶牛场3株代表性无乳链球菌分离株,SAG-FX17分离自临床型乳腺炎、CM31分离自隐性乳腺炎和CM41b分离自隐性发展为临床型乳腺炎奶牛乳汁,研究比较3株细菌生长特性、毒力因子分布、形成生物被膜能力及其对...  相似文献   

9.
根据无乳链球菌的cfb基因和海豚链球菌16SrRNA基因序列,设计、合成2对引物,优化扩增条件,建立了快速鉴别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的双重PCR方法.用该方法扩增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可分别获得474、296bp的特异性片段,扩增嗜水气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其他常见鱼病原菌无特异性片段.该方法可实现对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的快速鉴别,具较高的灵敏度,可检测到基因组含量分别为3.2×10-3ng/μL的无乳链球菌和3.0×10-2ng/μL的海豚链球菌.对采集自广东与海南两省养殖罗非鱼病鱼的11份病原样品进行检测,均可获得474bp片段,测序与BLAST分析结果表明,扩增到的序列均为无乳链球菌cfb基因序列,可从分子水平上确定这些样品为无乳链球菌,与生化鉴定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0.
无乳链球菌CAMP因子(cfb)的克隆及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取无乳链球菌的基因组DNA,PCR扩增CAMP因子基因,重组到PMD18-T载体中。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片断含有768bp的ORF,可编码含256个氨基酸的成熟蛋白,与已报道的无乳链球菌CAMP因子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圊源性为98.4%。挑选阳性菌落经PCR鉴定和酶切鉴定后表明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cfb。这为进一步研究其致病与免疫机理、疫苗设计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上海部分地区猪链球菌2型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其耐药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猪链球菌2型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病原,由其引起的猪链球菌病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危害。本研究通过PCR方法扩增谷氨酸脱氢酶(GDH)基因和荚膜多糖(CPS)基因检测猪链球菌2型,对上海部分地区猪链球菌2型的流行病学进行调查,并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生化鉴定及耐药性研究。结果显示,上海部分地区猪链球菌的检出率为41.2%(103/250),猪链球菌2型的检出率为12.4%(31/250),猪链球菌2型占猪链球菌的30.1%。猪链球菌2型菌株对四环素、链霉素和氯霉素的耐药性最为严重,多数菌株呈多重耐药性,其中以4重耐药性为主。这为上海地区猪链球菌病的监管提供了依据,并对临床治疗使用抗生素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2014年03月至08月期间,对来自浦东地区患关节炎的150份病猪和死猪内脏器官及关节液进行细菌分离,对分离细菌进行革兰氏染色、PCR鉴定、药敏实验和多重PCR检测链球菌毒力因子分布(荚膜多糖cps、溶菌酶释放蛋白基因mrp、胞外因子ef、溶血素sly、毒力相关基因orf2、谷氨酸脱氢酶基因gdh、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gapdh),并对链球菌2型cps基因序列进行进化树分析。结果,从分离到的120株细菌中检测到21株链球菌,分离率为17.5%,2型链球菌分离率为11.67%;链球菌的毒力型呈-/+cps2J-/+mrp-ef-sly-gdh-/+gadph-/+orf2;分离株呈多重耐药性,耐药性为:大环内酯类硝基呋喃类、氯霉素类、多肽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亏诺酮类林可胺类、磺胺类;cps基因与GenBank上已公布的链球菌2型荚膜多糖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达94%~99%。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罗非鱼的养殖提供技术参考.[方法]对吉富罗非鱼P0代和抗病选育P2代、奥尼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及奥利亚罗非鱼进行人工感染无乳链球菌,评估不同品系罗非鱼的抗无乳链球菌病性能.[结果]从感染死亡率来看,奥尼罗非鱼的抗病性能优于其他品系,各组的感染死亡率大小依次为吉富罗非鱼P0代>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吉富罗非鱼抗病P2代>奥尼罗非鱼.其中,吉富罗非鱼抗病P2代的死亡率比Pn代降低45.3%,与奥尼鱼的死亡率相近.从死亡历时来看,吉富罗非鱼抗病选育P2代在感染后48 h才出现死亡,而其他组均在感染后24 h内出现死亡.[结论]通过针对性选育能有效提高吉富罗非鱼的抗病性能,同时也为在罗非鱼苗种投放时品种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新疆羊源STEC的耐药性和毒力情况,评价羊源STEC在羊产业链饲养阶段的风险。【方法】 从某规模化羊场随机采取2月龄羊的肛拭子样本,EC肉汤增菌后用MAC平板结合双重PCR(stx1,stx2)法分离鉴定STEC,用SMAC平板结合双重PCR(rfbEfliC)法分离鉴定E. coli O157:H7;用K-B法做9类18种药的敏感试验,并用PCR检测相应的耐药基因;用PCR检测STEC的毒力基因(eae,ehxA,hlyA,stx1a,stx1c,stx1d,stx2a等),并检测是否“Top Six”和E. coli O157:H7血清型。【结果】 被检的21只羊中,9只携带STEC(42.86%),其中1只羊还携带E. coli O157:H7;药敏试验显示仅有2株菌对头孢吡肟具有耐药性,对其他药均敏感;所有分离菌均携带stx1毒力基因,其毒力基因亚型以stx1a(60%)与stx1c(80%)为主,9株STEC不属于“Top Six”或O157血清型。【结论】 该场羊源STEC的携带率较高,主要携带致病力较弱的stx1,有E. coli O157:H7,但是没有“Top Six”血清群;该场羊源STEC对目前的抗菌素普遍敏感,反映了其良好的养殖环境和较少的抗生素使用。  相似文献   

15.
对吉林地区临床分离的猪源链球菌进行分离鉴定和体外抗菌活性试验,为选择治疗猪链球菌病的最佳药物及临床科学用荮提供参考。试验选用11种临床常用药物,对临床分离的36株链球菌进行了MIC测定。结果表明,链球菌对所测的11种药物中有9种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只有泰妙菌素和氟苯尼考对临床所分离的链球菌比较敏感。说明吉林省猪链球菌耐药率普遍较高,养殖场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广州市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 分离鉴定与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州增城中新镇发病罗非鱼体内分离到4 株致病菌株,经细菌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鉴定、特异基因cfb 扩增及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罗非鱼无乳链球菌。4 株无乳链球菌均对头孢哌酮、庆大霉素、先锋霉素吁、先锋霉素遇、阿奇霉素、克林霉素、头孢孟多等敏感。选用其中的ZX1 分离株分别对罗非鱼、小鼠、乳鼠进行人工感染,结果显示,用活菌数为109个/mL 的菌液腹腔注射罗非鱼,可使受感染鱼100%死亡;用活菌数为108个/mL 的菌液腹腔注射小鼠和皮下注射乳鼠,在72 h内的死亡率为分别为66.7%和100%;表明分离株ZX1 对罗非鱼和小鼠具有较强的致病性。经多重PCR 检测分离株分子血清分型,结果显示分离株均为玉a 型。  相似文献   

17.
根据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16S rRNA 基因和sip基因序列,设计、合成2对特异性引物,通过对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优化,建立快速检测无乳链球菌的双重PCR方法。该方法扩增无乳链球菌可获得1305 bp和121 bp 2个特异性片段;对6株链球菌属的菌株进行特异性分析,仅无乳链球菌能扩增出16S rRNA 基因和sip基因2条特异性条带,而海豚链球菌无条带检出;经灵敏度试验,可检测到无乳链球菌菌株070717LL的最小量为1.05×10^2 CFU ;同时,双重PCR可以检测出无乳链球菌菌株070717LL人工感染的罗非鱼脾、脑、肾组织中细菌DNA ,特别是脾脏和肾脏组织的样品检测效果好。结果证明所建立的方法具有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优点,适用于对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8.
2007-2012年中国罗非鱼无乳链球菌流行菌株血清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PCR血清型鉴定方法,对2007-2012年从广西、广东、海南、福建和云南等地养殖的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中分离获得的168株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流行菌株的血清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159株为Ⅰa血清型,6株为Ⅰb血清型,3株为Ⅲ血清型。各区域流行菌株血清型也存在差异:从广西自治区7个地区50个养殖场的罗非鱼中分离的61株无乳链球菌中,有54株为Ⅰa型,4株为Ⅰb型,3株为Ⅲ型;从广东省10个地区59个养殖场的罗非鱼中分离的64株无乳链球菌中,有63株为Ⅰa型,1株为Ⅰb型;从海南省5个地区26个养殖场的罗非鱼中分离的33株无乳链球菌中,有32株为Ⅰa型,1株为Ⅰb型;从福建省漳州6个养殖场的罗非鱼中分离的6株和从云南省文山4个养殖场的罗非鱼中分离的4株均为Ⅰa型。研究表明,2007-2012年中国罗非鱼链球菌病流行菌株血清型存在Ⅰa、Ⅰb和Ⅲ3种血清型,Ⅰa型为主要血清型,研究结果可为准确分析中国罗非鱼链球菌病流行规律和特点提供数据,为该病防治及疫苗候选菌株筛选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