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玉米免耕种植技术包括秸秆处理、免耕播种、化学除草、机械深松、肥料运筹、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环节,是与现代农业技术、简化栽培技术及生态需要相适应的先进农作体系,我国从近些年开始进行玉米免耕种植机械化技术研究,随着种子质量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耕作栽培等技术逐步提高,我国玉米免耕种植技术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应用玉米免耕播种技术,实现了农机农艺有效结合,减少了农田作业次数,节约生产成本,每公顷可节  相似文献   

2.
水稻种植采取农机农艺结合,集成多种农业技术。主要包括小麦、油菜秸秆收割机粉碎;拖拉机旋耕全量还田;秸秆速腐剂应用;水稻机械化基质育秧;水稻机械化栽插;测土配方施肥;机械化病虫防治;机械化收割;水稻秸秆机械打捆等综合技术措施。本文就当涂县农机农艺集成技术推广应用工作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3.
水稻种植采取农机农艺结合,集成多种农业技术。主要包括小麦、油菜秸秆收割机粉碎;拖拉机旋耕全量还田;秸秆速腐剂应用;水稻机械化基质育秧;水稻机械化栽插;测土配方施肥;机械化病虫防治;机械化收割;水稻秸秆机械打捆等综合技术措施。本文就当涂县农机农艺集成技术推广应用工作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4.
<正>玉米机械化精量播种一次性深施肥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玉米种植技术,就是使用2BQF-2型精量播种机,将单粒的玉米种子实施穴播,按照农艺要求的位置播入土壤中,并按量一次性深施化肥的机械化种植技术。一次性施肥是指化肥按农艺要求深度一次性施入土壤中,以达到作物不同时期的养分,满足玉米生长发育阶段的营养需要,长效肥料一次性深施打破了传统的耕作程序,同时结合化学除草剂封闭,减少了人工间苗和人工除草环节,节省了过多的劳动力投  相似文献   

5.
<正>在稳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七星农场积极探索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之路,统筹利用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水稻减氮调磷稳钾技术和水田有机肥替换化肥技术作为农业"三减"的重要支撑,在施肥上做到"精、调、改"多措并举,实现了农机农艺结合"降本、提质、增收"的良好目标。1水稻侧深施肥技术自2012年以来,农场与中化、云天化等化肥企业进行合作,不断研发、引进、筛选新型高效专用肥料,逐步解决了侧深施肥对  相似文献   

6.
随着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发展,实行农机农艺结合的玉米机械化生产成为当前的热门方向.目前农机农艺结合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改善.本文描述了目前玉米生产现状,强调了促进农机农艺结合对提升玉米生产机械化程度的重要意义,并针对现状提出了一系列如何加强农机农艺结合以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建设现代农业,就必须实现农业机械化、标准化,而且需要农机农艺密切结合。但是,目前由于体制与生产发展不协调,造成在生产中机械化作业与农艺要求不一致,出现了利于机械作业而不利于实现高产高效的农艺措施,这种畸形的机械化发展模式不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因此,需要研究出一条农机农艺相结合,适应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本文介绍了农机农艺结合的重要性,分析了农机农艺结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的发展对策,以期促进农机农艺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农业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为了实现农作物增收,改变传统耕作模式,需要对现有农机农艺运作模式进行改革。在此基础上,玉米保护性耕作作为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为了保证新型耕作模式的顺利实施,需要把握好秸秆覆盖技术、把握播种时间、控制保苗株数、病虫草害防治及深耕施肥等方面,本文对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农机农艺的融合已成为促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关键因素。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农机农艺内涵和安徽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进一步探讨了农机农艺融合促进水稻机械化的发展对策,以期促进水稻全程机械化的实质性发展,提升农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我国是农业大国,拥有悠久的农业发展史,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艺技术不断进步,农业机械化程度也在不断加深,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农业耕作水平与效率的提升。文章就农艺与农机结合的相关问题进行阐述,并就如何实现两者更好的结合进行重点分析,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宣云  王川  施六林  潘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740+1796
实现农业机械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国目前农业机械化发展已取得了一定成效,水稻机械化进程取得较快发展,但仍存在农机、农机和农艺配套及农机社会化服务问题。因此,提出完善耕地权属体制、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完善农机工艺、提升农机服务化水平等相应措施。最后,在"十一五"期间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基础上,对"十二五"时期加快水稻农业机械化蓬勃发展提出期望。  相似文献   

12.
全程机械化是油菜生产的必然趋势,鉴于目前中国油菜机械化生产水平仍然较低,本研究通过对直播油菜机械化生产现状进行分析,从品种选择、耕地整地、播种、施肥、病虫草害防治和收获6个方面详细阐述了适宜中国直播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的高产高效农艺措施。针对直播油菜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及未来可能的研究重点,以期提高直播油菜机械化生产水平,促进农机农艺融合,推动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玉米是中国第二大粮食作物,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玉米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玉米粮经饲兼用。近年玉米消费呈刚性增长,种植面积与产量逐年递增。加快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对确保国粮安全、促进农牧业发展、提速粮食加工业进程,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迫在眉睫。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突破。农机农艺互动,社会化服务促动,梯度推进带动,多项技术联动。主要措施:加大收获机械购机补贴力度,深入种植制度改革,创造机械化生产优质条件,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强化示范推广,积极培育玉米机械化作业市场,加强技术创新,提升玉米装备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4.
农业机械化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机试验鉴定为我国农机化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农机试验鉴定体系、法律法规不断完善,鉴定单位的鉴定能力、可鉴定产品的数量不断提升。但从农机化高质量发展的角度,我国农机试验鉴定还存在检测手段和方法传统、检测劳动强度大、人为检测误差大、采集数据时间长、历史试验数据难以追溯、检测技术相对落后等实际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行农机检测装备研发。研究认为农机检测装备研发应基于检测指标的需要,坚持模块化、智能化、便捷化、通用性原则,根据农机检测过程中数据采集、计算与统计分析、结果保存等环节,运用无人机拍摄图像采集、图像识别、数据传输与软件系统设计等技术,选择合理研发策略,才能提升检测装备研发速度,满足检测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水稻种植机械化高产农艺研究现状及发展探讨   总被引:53,自引:3,他引:50  
水稻种植机械化是中国作物机械化生产的难点。论文在回顾中国水稻机械化种植发展概况的基础上,重点总结与阐述水稻3种机械化种植方式下的高产规律与栽培农艺。(1)系统归纳了盘育毯苗机插水稻的生长发育特性,重点阐述了毯苗机插稻的高产形成规律,即以合理的茎蘖动态与LAI动态,提高群体中后期光合物质生产能力;以合理增加生育中期有效与高效生长量,提高抽穗后物质生产积累量与最终生物学产量;以足量穗数与较大穗型协调产出足够的群体总颖花量,并保持通常的结实率与粒重。同时介绍了相配套的高产栽培农艺:①培育标准化壮秧,提供构建高产群体起点的生物基础;②机械精确栽插,形成高质量群体起点;③前期及早促进,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稍前群体茎蘖数够到高产适宜穗数值;④及早适度搁田,把群体高峰苗控制为适宜穗数值的1.4-1.5倍,为及早重施壮秆促花肥创造条件;⑤主攻中期优化生长,增加有效与高效生长量,以适量壮秆大穗构成高光效群体;⑥强化后期物质生产与积累,提高群体库容充实量。(2)系统介绍了钵苗机插水稻高产栽培具有的诸多优势:利于精确培育大秧龄带土钵壮秧;几乎无植伤地精确机插;可精确实现高产栽培设计的基本苗;利于培育适宜数量的壮秆大穗,改善群体通风透光条件,增强植株抗倒性;源库较协调,群体中后期光合生产能力强,利于稳定高产与创造超高产;同时可充分利用温光资源,利于多熟制周年高产。实施高产栽培的关键农艺为:①精确培育加大秧龄的壮秧;②精确定量机插;③适当重施分蘖肥与促花肥。(3)阐述了机直播稻生长发育特点与产量形成特征,介绍了合理确定机直播稻种植范围、选用相适生育期的抗倒大穗型品种、抢早机械精播、切实加强化学除草与肥水管理等增产增效的农艺措施。同时,进一步分析了中国水稻种植机械化存在的主要问题,紧贴国情,明确提出专业化培育标准化壮秧与机械精确移栽,并配套稳定高产高效农艺,应是中国多数稻区栽培机械化的基本方向,机械化直播可在稻季热量丰裕的部分地区应用。接着,指明了相应的研发重点与关键:①强调把毯苗机插高产栽培列为中国水稻主产区机械化主体方向加以重点研发,认为必须加强研发的重点是:增强毯苗秧龄弹性与秧苗素质;秸秆机械高质量还田整地与精确栽插秧苗;促进大田稳靠早发,培育适量壮秆大穗,增加群体总库容量。②降低机具成本,提高作业效率以及稳定超高产高效农艺的构建,则是水稻钵苗机插栽培研究的重点。③机直播稻高产栽培农艺发展应重点研究以高效的机械作业提高前茬秸秆还田质量与整地质量,提高机械精确播种质量与全苗早发的技术。文章最后还强调各水稻主产区,应据本区特点切实搞好当地主体机械化种植方式高产栽培全程机械化模式的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6.
随着土地流转规模的扩大,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农业种植方式的转型,农业生 产全程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将农机农艺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促进农业现代化、规模化、专业化 的发展;有利于发挥农机装备的内在潜力,有利于农业新技术普及推广;有利于促进农业增产、 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7.
旱地玉米保护性机械化耕作技术和机具体系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在6年的保护性耕作研究中,先后试验研究了碎秆免耕,碎秆深松,倒杆免耕,立秆免耕,碎秆免耕+耙,碎秆深松+耙等保护性耕作方案,研制出组合式限深切草轮,行间压草轮,以及单体防堵分草板等免耕播种机的关键作业部件,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试验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具有明显的减少水土流失,增产增收的效果,已形成一和中新的机械化旱作技术和机具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玉米生产发展历程、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玉米已成为当前中国种植面积最大且总产量最高的第一大作物,发展玉米生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 要战略意义。全面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玉米生产的发展历程及各发展阶段的生产特点,并重点从自然 资源分布、农田基础设施、玉米品种与种子质量、栽培技术、生产经营方式、收储流通等方面深入分析了 当前中国玉米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增加科研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政策扶持、 加强技术服务、加大高产创建力度和改善产后储运流通等方面提出了促进中国玉米进一步增产的政策建议 ,以及加强玉米新品种选育、抗旱节水、保护性耕作、提高播种质量和群体整齐度、机械化栽培和病虫草 害防治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如智能农业设备的数字设计技术、自动协调控制技术、农业设备 的现场总线技术等。开发各种主要技术产品,如大田,水产品的生产设备;构建了一批水肥医药 田间精准操作系统、畜禽养殖业自动饲料系统、自动化加工生产线等农业机械精密操作系统,以 信息技术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相似文献   

20.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指以保护农田表面土壤为目的,采用机械化耕作手段,提高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防止水土流失的一种机械化作业方式。介绍了该技术的基本内容,实施该技术的必要性以及农艺要求和机具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