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已脱贫地区可能会发生返贫现象、城乡统筹融合程度不高、农村人才振兴发展面临困境等问题,需要构建防止农民返贫保障体系、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互馈机制,积极开展乡村人才振兴工作,以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的全面振兴,实现二者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2.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彻底消除贫困的矛头,这就需要实现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但是从实际层面上看,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衔接中还存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困难、农民内生动力不足及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短板等困境。因此,深入分析二者有效衔接面临的困境,并提出解决路径,从而更有效地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3.
张庆 《南方农机》2023,(7):104-107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为有效防止返贫,必须健全和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防止返贫是推进西藏地区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西藏地区在推进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实事求是做好预防返贫工作;着力改变偏远地区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夯实发展基础;持续推进产业振兴,不断巩固脱贫成果;解决好“志”与“愚”的问题,推进精神脱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做好边缘户保障工作;大力推广农业保险制度,积极发挥普惠金融的作用。切实做好以上几点,才能有效化解返贫风险,有效遏制返贫,为实现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产业振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根本之策,不仅是农民增收、实现脱贫的现实基础,而且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稳定脱贫和持续增收的长效措施,可有效助力乡村振兴,让广大农民深度融入现代产业链、价值链,实现利益联结。本文基于毕节试验区在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和实效,分析存在问题与不足,并从政府层面提出了解决当前存在问题可以采取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毕节试验区猕猴桃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发展产业是脱贫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基础。脱贫攻坚期,产业扶贫通过开发利用贫困地区的产业资源,组织贫困人口参与并受益,从而促进脱贫。为了解乡村振兴背景下产业脱贫模式的效果,选取海南省临高县脱贫攻坚期的产业脱贫模式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从政策、经济、社会、生态和技术五个层面综合评价其效果。研究发现,三种产业脱贫模式效果总分值分别为6.217、6.439、6.506,该区域脱贫产业模式效果差距不大,但每个模式中各项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脱贫模式效果最好的是企业+银行+贫困户模式。建议采取探索脱贫产业利益联结机制、提升脱贫产业集群发展水平、拓宽融资和销售渠道等措施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6.
宋广林 《南方农机》2023,(13):116-119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相关研究已相对广泛和深入,但从高校视角分析推动两者有效衔接的相关研究多聚焦于宏观层面,微观层面的下沉研究缺乏理论基础的支撑和实践融合的推进,实践路径缺乏创新性和及时性。基于此,笔者以高校嵌入乡村建设为出发点,从理论层面剖析高校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策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转换,并以此为基础,从实践层面提出高校推动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创新路径:深化高校农科教育改革,培育专业化复合型人才;搭建城乡融合智慧平台,打造多元网络协同中心;拓宽科技创新转化思路,构建理论实践联动机制。以期为统筹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和教育振兴乡村及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重要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陕西省脱贫攻坚取得的显著成果,分析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期仍存在的难点和堵点,提出了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高质量衔接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当前,黑龙江省脱贫攻坚成效显著,但对应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需要构建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的长效机制,以确保脱贫成效。本文在分析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理论关系的基础上,指明了黑龙江省精准脱贫存在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产业扶贫、集体经济发展、人才技术支撑、贫困群众主观能动性五个方面突出问题,提出了从坚持政府主导,做好顶层设计;创新产业模式,增强产业扶贫富民能力;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打造宜居生存空间;加强教育引领,消除精神贫困;建强建优脱贫攻坚领路人,夯实组织根基方面探索构建黑龙江省精准脱贫长效机制的路径措施。  相似文献   

9.
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全面胜利,山东省"三农"工作重心转入乡村振兴阶段.做好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成果的衔接工作,有利于加快山东省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为此,课题组提出了政府部门应尽快健全乡村振兴领导体系,继续强化政策财政支持;同时,完善人才发展体系,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从而为山东省乡村振兴的顺利推进打下坚实基...  相似文献   

10.
赏秘芳 《南方农机》2023,(12):128-130
没有乡村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在全面摆脱贫困、建成小康社会后,如何接续推动已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是“十四五”时期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基于此,笔者以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为例,概述了宕昌县乡村振兴方面存在的问题短板,分析总结了宕昌县在乡村振兴方面的成功经验。结果表明,结合宕昌实际,积极做好“三农”工作,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才能取得优异成绩、创造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11.
田争运 《农业工程》2022,12(3):157-160
近年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技术培训、产业共建、消费扶贫等方式,在完善产业帮扶顶层设计、发挥高校智力优势打造产业综合体、利用体量优势开展消费帮扶的基础上,不断推进陕西省G村食用菌和中蜂养殖产业的发展,在培育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厚植乡村振兴人才资源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由此形成了一套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的经验和启示:一是高校产业帮扶须统筹科技、人才、资金等力量同步进行,聚力构建村域经济可循环产业链,夯实其产业基础,帮扶其产业升级;二是注重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不断改变群众思想观念,提升群众技术技能,提高其自我发展的“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12.
陈绪敖  张兰  姚晓玮 《农业工程》2021,11(12):114-119
运用文献研究方法梳理乡村产业演进机理及路径选择,采用实地观察与访谈的案例研究方法,选取秦巴山区安康市3个自然村,对乡村产业选择、培育和发展状况进行系统分析和阶段特征判定。从乡村产业发展的理论视角分析,“一村一品”“农业产业集群”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乡村产业振兴的理论基础。从乡村产业演进过程视角分析,乡村产业振兴的起始阶段是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宜该村的特色产业,发展“一村一品”经济;提质增效阶段是通过科技、人才及机制创新,推动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高级形态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政府在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过程中,要判定特定村庄产业发展基础和发展阶段,选择适宜产业,通过产业要素聚集,推动乡村产业向高级阶段演进。   相似文献   

13.
孔维全 《农业工程》2021,11(5):144-147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而产业融合发展又离不开金融的强力支持。以贵州省为例,研究发现金融在支持贵州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贵州省应加大对农业保险的建设力度和金融创新力度,并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的优势,使金融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党建引领、技术培训、产业共建、消费扶贫等方式,在完善产业扶贫顶层设计、发挥高校智力优势打造产业综合体、利用体量优势开展消费扶贫的基础上,不断推进陕西省G村食用菌和中蜂养殖产业的发展,这不仅带动了贫困人口持续稳定脱贫,还在培育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厚植乡村振兴人才资源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由此形成了一套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的经验和启示:一是高校产业扶贫必须在党建引领下,统筹科技、人才、资金等力量同步进行,聚力构建贫困村可循环的产业链,夯实其产业基础,帮扶其产业升级;二是注重在扶贫过程中加强“扶志”力度,不断改变贫困人口思想观念,提升贫困人口技术技能,提高其自我发展的“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15.
2022年1月,新国发2号文件对贵州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时代要求,也为西南民族地区在乡村振兴上闯新路、开新局指明方向。改革创新,需立法先行。通过考察发现,目前我国西南民族地区乡村生态法治建设面临多重现实困境,主要表现为乡村居民参与生态治理意愿不强、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供给不足、司法保障机制运行不畅、执法监督质效较难保障等。因此,西南民族地区乡村生态振兴法治保障应立足于西南民族地区社情乡情与资源优势,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法治思想为引领,以人才振兴和科技振兴为支撑,通过健全乡村绿色生态立法体系、完善乡村绿色生态司法保障机制、强化乡村绿色生态执法监管职能等路径寻求破局之道。  相似文献   

16.
针对农村坑塘"无人治、没钱治、无人管、散乱难治"等方面的难题,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思想指导,结合河长制工作重点,根据农村坑塘高效治理工作对打造生态宜居环境、创建乡风文明、促进产业兴旺、实现农民富裕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以河南省睢县农村坑塘为例,以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促进乡村振兴为目标,把小微水体整治与乡村振兴等工作有机结合,进行水岸同治。按照远村塘、近村塘的分类,提出相应建设模式,并提出农村坑塘建设建议;另外,从"人治"和"法治"两个方面进行"人治巩固基础,法治加深层次"管护模式,为黄淮地区农村坑塘治理提供多种路径,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7.
杨振华  王晓群 《农业工程》2020,10(6):120-123
以校村合作发展村集体经济产业为例,通过分析得知,缺乏技术是陕西省太白县高码头村致贫的主要原因。校村合作规划延伸拓展了产业链,形成集群效益,同时加强了产业人才培训。以乡村生态旅游为主题的郊野民宿项目为依托,推出一系列优质品牌农产品销售和农事体验项目,使村产业进一步发展,贫困人口实现产业分红逐年增加和就近就业,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实效。   相似文献   

18.
农村精准扶贫成效的巩固提升是脱贫攻坚时期贫困人口顺利脱贫,防止返贫现象发生的有力保障。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采用实地调查与描述性统计分析的研究方法,了解新疆喀什地区X县精准扶贫已取得的成效,同时也深刻揭示其在精准扶贫成效可持续性方面存在的隐忧。研究结果表明,X县精准扶贫的成效主要集中在贫困人口数量明显减少,贫困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特色产业与劳动力转移就业初具成效,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建设取得明显进展等方面。但是由于生计环境脆弱,时刻面临风险冲击;不同生计资本之间的结构失衡,导致其总量增长缓慢;生计选择空间有效拓展不足,机遇与挑战并存等原因,带来X县精准扶贫成效的隐忧。基于此,紧紧围绕生计环境改善,生计资本内部系统优化,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生计选择空间进一步拓展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有助于农村精准扶贫成效巩固提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罗青  熊亚楠  罗康  陈雄 《农业工程》2021,11(11):133-138
立足于乡村振兴背景,并以贵州省贵阳市为例,深刻分析社区支持农业在后发地区的发展条件,并根据当地环境,探索社区支持农业的创新发展路径,为解决我国城乡之间的发展隔阂和破解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