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香菇干燥方法与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燥是农产品深加工的重要方法之一。香菇干燥由简易的自然晒干、烘干发展为热风干燥、远红外干燥、微波干燥、真空干燥以及真空冷冻干燥等干燥方法。简易香菇干燥法,不易实现温度和风量的自动控制,难以保证干香菇的品质,因此需要先进的干燥设备干燥香菇。下面针对香菇干燥方法和特点进行分析。1 热风干燥 热风干燥是目前干燥香菇主要采用的方法之一。干燥设备是由热源、风机、干燥室构成。热源通常有电热源、煤油、木材等。根据每个地区资源特点,可以选用不同的热源。 热风干燥香菇烘干技术非常  相似文献   

2.
我国香菇干燥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菇干燥技术是其保藏与出口创汇的重要手段,干燥方法及工艺的不同对香菇干燥品质与能耗有显著影响。目前我国香菇机械化干燥缺乏标准,对绿色、节能及高效烘干设备需求强烈。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分析了国内香菇干燥技术的研究进展,围绕香菇真空、冷冻、微波、红外、超声波、热泵及联合干燥等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阐明其干燥机理及应用场合,并总结认为目前香菇干燥专用设备不足、操作工艺不准、装备生产标准缺失等问题突出,需进一步优化干燥工艺、加强联合干燥研究、强化标准制定和培养龙头企业等。本文旨在为后续的香菇干燥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由于我国粮食干燥水平较低,粮食烘干机械水平良莠不齐,因此如何提高谷物烘干水平是保证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基于国内外谷物机械化干燥技术的种类及发展特点,系统阐述了谷物干燥条件、干燥设备、设计依据及影响因素,着重介绍了谷物机械化干燥技术自动控制部分及辅助系统,研究结果为谷物干燥技术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粮食的晾晒干燥及提高烘干后粮食品质的问题,“远弘干燥”对粮食进行了技术与设备的资源整合,研发了性能高效的滚筒式粮食真空低温烘干机,并对其系统组成、真空干燥技术工艺流程、热管换热导热、真空冷凝余热利用、干燥技术参数和经济性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稻谷干燥是水稻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因未能及时干燥到安全存储含水率而造成的粮食霉变损失达到5%,自然晾晒已经不能满足稻谷干燥需求,稻谷机械化烘干需求日益增长。机械化干燥是提高稻谷烘干效率、均匀含水率、提升稻米口感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阐述稻谷机械化干燥技术要点、目前国内主要稻谷烘干机型工作原理及其特点,为农业生产经营者进行粮食收获后烘干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香菇远红外干燥能够保留香菇鲜品的色、香、味及营养成分,且脱水彻底。为此,利用国内外最先进的烘干设备—远红外连续干燥设备对香菇烘干工艺进行研究,利用正交回归实验设计得出影响干燥时间的因数主次顺序为:温度,风速。利用SPSS绘制三维图,并对影响干燥时间的风速和温度的交互作用进行了分析,得出干燥时间随着风速的增加而减小,干燥时间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减小,且干燥时间随着温度的变化趋势要比随着风速的变化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7.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旁热式辐射与对流粮食干燥过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旁热式辐射与对流粮食干燥机的干燥特点,建立了一种粮食干燥机干燥过程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该模型采用了3层神经网络结构(8-10-1),模型输入为粮食干燥机的8个变量,模型输出为出口粮食水分比或干燥速率。通过编写Matlab建模程序,基于实际干燥实验的样本数据训练与测试网络,实现了红外辐射与对流联合干燥的动力学模型,并给出了相应的模型数学表达式,模型预测的出口水分比与干燥速率的R2分别为0.998 9和0.998 0,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09和0.004 1,预测结果与实际测量数据拟合较好;另外,结合实验干燥条件对模型干燥性能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依据同样方法建立了顺逆流粮食干燥过程的出口粮食水分比预测模型,对比了2种干燥方式的干燥性能。仿真预测表明用BP神经网络方法建模简单,具有自适应性、灵活性和自学习性等特点,相比于其他粮食干燥的经验数学模型,能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可为红外辐射与对流联合干燥过程提供一种新的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8.
谷物干燥技术是提高谷物加工品质和保持种子烘干后的发芽势、发芽率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可使谷物干燥不受气候条件影响,在连续阴雨季节保证谷物、种子的品质。无锡地区20世纪90年代末就开始引进美国、日本及我国台湾地区生产的多种型号干燥机进行试验。近年来,随着土地流转、农村经营模式的转变和农机合作社的不断壮大,该市粮食烘干技术及成套烘干设备得到进一步普及和应用。常规谷物干燥方式包括谷物干燥机干燥和自然通风干燥两种。前者能耗高,干燥后粮食品质低,劳动强度大;后者干燥时间长,受天气影响大,干燥均匀性差。因此,降低干燥能耗、提高干燥质量是目前谷物干燥技术的研发重点。将太阳能应用于谷物干燥领域是发展谷物干燥新技术的有益尝试。为此,该市引进了一台洋马DAG式集装箱烘干机,进行稻谷干燥试验。  相似文献   

9.
针对农产品加工中微波干燥不均和红外干燥穿透能力有限等技术问题,研制了微波红外振动床协同干燥(MIVBD)设备。在结构设计上,通过COMSOL仿真分析谐振腔场强分布的均匀性,并优化了微波源馈波口布置。设备通过多孔面板将红外源与微波谐振腔隔离,在保证红外热量高效辐射的同时,确保微波、红外二者互不干扰。振动系统采用聚苯硫醚等谐振腔内部材料和钢结构外部材料制成,通过振动电机和橡胶弹簧带动物料振动。以高含水率生姜片为典型物料,对MIVBD设备的干燥效率、均匀性和色泽等相关品质进行试验研究,当物料温度超过上限温度时微波和红外停止工作,结果发现,微波红外振动干燥比微波红外干燥时间缩短了14.29%,微波红外振动干燥时温度不均匀系数最小(2.28%),并且微波红外振动干燥显著降低了干燥能耗,改善了相关品质。  相似文献   

10.
中国粮食干燥设备处于更新换代关键时期。在干燥过程中,干燥设备对粮食籽粒造成的机械损伤不容忽视。为克服传统粮食干燥设备对粮食品质造成的不利影响,本研究设计开发了一种新型卧式旋转干燥仓。该设备的特点是低温干燥,整仓缓慢旋转搅拌粮食,以保证粮食干燥后含水率的均一性,有效降低粮食干燥过程中的机械损伤,确保粮食干燥品质。本文详细介绍了该设备的设计思路和优化过程,并通过系统性试验对优化前后设备的干燥性能进行验证。经过48 h的连续干燥试验,将35 t新收获的24%湿基的高含水率玉米干燥至15%湿基,干燥曲线光滑,干燥过程稳定,干燥后水分不均匀度小于1%,单位能耗约为0.19 kW·h/(1%水分·t)。试验结果表明,干燥后的玉米含水率均匀,干燥过程能耗低。该设备为未来粮食干燥和储存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
利用联合收割机内燃机的排气余热产生的热风联合远红外在机干燥能够有效实现谷物的干燥节能,并防止稻谷发生霉变。为了验证该在机干燥方案的可行性并优化在机干燥工艺,以联合收割机的谷物提升搅龙和收粮箱为基础,搭建了联合收割机排气联合远红外在机稻谷干燥试验台。该试验台能够实现收割速度、干燥风温和风速以及2个远红外加热器功率的多因素组合试验,模拟了在联合收割机中直接进行谷物干燥的作业环境。该试验台的搭建为优化在机干燥设备和干燥工艺等方面研究提供有利的平台。  相似文献   

12.
利用示踪原子技术测定干湿谷物混合干燥中谷粒内部的水分分布状况,从而揭示了该干燥工艺的水分传递规律及其干燥机理。 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具有降水幅度大、节能效果显著及提高了干燥质量等特点,是一种适合于我国北方地区高水分谷物烘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红外加热技术在农业物料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介绍了生物材料红外吸收光谱的原理和特点,总结了红外加热技术的优点,列举了几种农业生物材料干燥数学模型以及合理选择干燥模型的标准。通过大量的实例阐述了红外辐射技术在谷物干燥、果蔬脱水以及农产品消毒杀菌方面的应用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红外干燥技术在生物材料加工中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为了改善干燥试验过程中的监控方式,提高了试验的精确性和效率,减轻了试验人员的工作负荷,并支持后期数据分析,该课题将热泵干燥技术、自动检测控制技术、SCADA技术融合,开发出一套由热泵干燥装置、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组成的热泵干燥监控系统。系统由一套全封闭的热泵干燥装置执行干燥过程;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干燥现场数据,OPC服务器通过通信协议获取数据;监控系统主要具备PLC自动控制和PC机监控功能。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温湿度精确控制,并具备数据的实时显示、归档、信息报警等功能,将作为后续研究的试验平台。  相似文献   

15.
热管式燃煤粮食干燥热风炉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制了一种新型燃煤热风炉。它采用了当今高效传热技术——热管,积木组合式结构及强化燃烧、强化传热和热补偿等措施。理论与实验表明,它具有热效率高、寿命长、煤种适应性强、劳动强度小和污染小等优点。这种新炉型可较好地用于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的干燥过程  相似文献   

16.
针对稻谷干燥机作业成本过高和干燥后的物料品质差的问题,将地源热泵技术应用于稻谷干燥机,设计了一套板翅式换热器加热空气,计算得出芯体结构与技术参数,以降低单位作业量成本,提高干燥后的物料品质。试验研究表明:当环境温度为环境温度16℃、空气相对湿度53.2%时,地源热泵稻谷干燥机与燃油稻谷干燥机的稻谷含水率降低速率无明显区别,稻谷干燥性能可达到同等效果;地源热泵稻谷干燥机干燥稻谷的单位作业量成本0.040 7元,而燃油稻谷干燥机干燥稻谷的单位作业量成本为0.190 5元,单位作业量成本明显降低;地源热泵稻谷干燥机的稻谷干燥不均度干燥前后降低幅度0.40%小于燃油稻谷干燥机的0.72%;地源热泵稻谷干燥机的破损率增加值0.16%,小于燃油稻谷干燥机的0.31%,地源热泵稻谷干燥机的爆腰率增加值2.0%,小于燃油稻谷干燥机的3.0%,干燥后的物料品质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粮食多场协同干燥系统设计与技术模式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菲  骆恒光  肖雄峰  李长友 《农机化研究》2019,(10):101-105,110
以提高粮食干燥过程去水速率、改善干燥品质、减少干燥能耗为目的,基于干燥系统热能结构分析及客观能势利用,综合考虑粮食干燥过程中的多种势场,设计了一种红外热辐射、引风逆混流多场协同干燥系统。结合粮食产地区域特征及农业经营模式,采用了双干燥主塔联机的形式形成干燥装备,实现了系统节能和模式节能。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内粮食干燥过程的平均去水速率为2. 95%w. b./h,较传统的横流干燥方式提高2倍以上,粮温降低约11℃,爆腰增率低于1%。  相似文献   

18.
热泵干燥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热泵是一种高效、节能装置。应用于干燥过程可以降低能耗,对于缓解我国能源紧张局面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以闭路式热泵干燥系统为例,介绍了热泵干燥系统的组成;指出了热泵干燥技术具有提高产品干燥品质、易于控制和环境友好等特点,可用于木材、符物、茶叶、种子和食品等物料的干燥;根据日前热泵干燥技术存在的干燥速率低等问题,分析了热泵干燥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热泵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热泵技术在谷物和果蔬等产品干燥加工中的应用,分析现有热泵干燥技术的优点及不足,并结合当前热泵干燥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变频技术、回热利用技术和组合干燥技术的综合应用是热泵干燥技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