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不同贮藏温度下西州密25号哈密瓜果实冷害生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西州密25号哈密瓜果实冷害发生的温度、时间及症状,确定其适宜贮藏温度,防止贮藏过程中造成的冷害损失.[方法]观察3、5及8℃三个不同贮藏温度下,西州密25号果实冷害发生规律,统计贮后的冷害率、失重率及好果率,测定贮期果实硬度、可溶性糖、可滴定酸、VC、SOD、CAT及POD等相关品质和生理指标.[结果]西州密25号果实的冷害指数随贮藏温度的下降而增大,3℃贮藏21 d后果实易遭受冷害;5℃贮藏可降低果实的冷害率和失水率,保持较高的好果率,有利于延缓果实的硬度、可溶性圆形物、可滴定酸及VC含量的下降,维持SOD、CAT及POD酶的活性;8℃贮藏虽未发生冷害,但果实失重率较大,品质下降较快.[结论]3℃进行西州密25号果实短期贮藏,5℃下进一步探讨果实的冷藏适温.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环境温度变化对新疆哈密瓜冷链运输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西州密17号、西州密25号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温度条件下哈密瓜果实质地硬度、粘附性、内聚性等物性指标变化趋势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西州密17号、西州密25号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各质地指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波动,波动幅度前者较后者平缓;西州密17号果实硬度、粘附性、内聚性、胶粘性、咀嚼性两两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西州密25号果实硬度、内聚性、弹性、胶粘性、咀嚼性两两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西州密17号、西州密25号果实各质地指标受温度影响明显,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波动,西州密17号相较西州密25号各质地指标波动幅度小,更耐贮藏;西州密17号最佳贮藏温度为5℃,西州密25号最佳贮藏温度为10℃。 相似文献
3.
4.
以浙江省象山县引种的哈密瓜品种"黄皮9818"为试验材料,将其分别贮藏于低温(4~5℃)和常温(22~25℃)下,研究"黄皮9818"采后有效贮藏期内果实主要营养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黄皮9818"鲜果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含量分别为13.75%、12.13%;总酸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为0.125%和416.4 mg/kg;低温贮藏能有效降低"黄皮9818"失重率,并延缓硬度、内聚性、咀嚼性等物性指标的下降,减缓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总酸、维生素C的消耗,从而延缓果实品质的下降,具有一定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5.
贮前温度处理对草莓果实贮藏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贮前不同温度处理对草莓果实贮藏特性及软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贮前50℃预热处理30min和5℃预冷处理30min的果实腐烂率最低;2种处理均能抑制果实呼吸强度的上升、果实中脱落酸(ABA)的生成、生长素(IAA)的下降、纤维素酶活性的上升,并延缓果实硬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6.
7.
不同贮藏温度对杏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九成熟的"银白"、"苹果白"杏果实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温度(-0.5 ℃、0.5 ℃、1.5 ℃)贮藏处理对杏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两个品种杏果实均在1.5 ℃贮藏条件下软化较快,而0.5 ℃贮藏条件对于维持果实硬度有较好的作用;经过45 d贮藏,与-0.5 ℃和0.5 ℃贮藏条件相比,1.5 ℃贮藏的银白、苹果白杏果实SSC和TA含量均最高;至贮藏结束时,3个温度贮藏银白、苹果白杏果实维生素C含量均出现下降,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综上所述,0.5 ℃贮藏有利于保持银白、苹果白杏果实商品性状,1.5 ℃贮藏能有效地延缓银白、苹果白杏果实SSC、TA、维生素C降解. 相似文献
8.
9.
10.
不同贮藏温度对黑宝石李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不同低温(5.0℃、2.0℃、0℃和-0.7℃)贮藏对黑宝石李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处理对李果实品质的影响存在差异,贮藏至30 d时,5.0℃处理果实的硬度显著低于2.0 ℃、0 ℃和-0.7℃处理,后3个处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此时5.0℃处理果实的腐烂率为4.17%,而2.0℃、0℃和-0.7℃处理果实的腐烂率均为0;然而在贮藏45 d至75 d时,2.0℃和0℃处理果实出现腐烂症状,两者间腐烂率的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低于5.0℃处理,同期这两个处理的果实硬度也明显下降;-0.7℃处理果实在整个贮藏过程中未出现腐烂症状,且贮藏至75 d时仍保持果实较高的硬度和总糖含量;但4个低温处理对李果实TA含量的影响不显著.综合考虑不同贮藏温度对黑宝石李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可将-0.7℃作为黑宝石李果实较适宜的贮藏温度. 相似文献
11.
12.
以1.5%羧甲基壳聚糖和1.5%海藻酸钠为原料制备2种复合涂膜保鲜剂,对哈密瓜进行涂膜贮藏试验,通过测定哈密瓜的硬度、电导率、丙二醛(MDA)、果胶酶(PG)、纤维素酶以及脂氧合酶(LOX)等指标,分析2种复合涂膜保鲜剂对延缓哈密瓜软化的效果。结果表明:贮藏35 d时海藻酸钠组和羧甲基壳聚糖组的的硬度分别为0.80和0.71 kg/cm~2,MDA含量为别为1.82和4.80 U/mg,PG活性分别为2.61和3.44U/mg,纤维素酶活性分别为3.92和3.83 U/mg,LOX酶含量分别为5.13和5.74 U/mg。2种复合涂膜都能保持较高的果实硬度,降低哈密瓜的电导率,维持较低的PG酶和纤维素酶活性,降低LOX酶活性,抑制哈密瓜果实软化。 相似文献
13.
嘧菌酯处理对哈密瓜采后抗病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嘧菌酯(AZX)处理对哈密瓜采后病害的影响,为控制哈密瓜采后腐烂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哈密瓜西州蜜26号为试验材料,经50、150、250、300 mg/L嘧菌酯(AZX)溶液浸泡3min,自然晾干后贮藏于常温条件下,研究嘧菌酯处理对哈密瓜采后抗病性的机理.[结果]250 mg/L嘧菌酯(AZX)处理能有效抑制哈密瓜采后腐烂率、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上升,且明显提高了贮藏后期木质素含量、过氧化氢酶( CAT)、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β-1,3-葡聚糖酶(GHU)等抗病性酶活性,显著抑制了几丁质(GHT)酶活性降低.[结论]嘧菌酯(AZX)处理提高了哈密瓜采后抗病性,可能与激活果实体内的相关防御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4.
不同杀菌剂处理对采后哈密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杀菌剂处理对采后哈密瓜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新疆"8501"哈密瓜为研究对象,采用NaCl(1.5;、2;、2.5;)、水杨酸(0.5‰、1‰、1.5‰)、草酸(4‰、6‰、8‰)和柠檬酸(0.5;、1;、1.5;)对哈密瓜进行采后涂抹杀菌剂处理,定期测定哈密瓜采后贮藏期间的各项品质指标.[结果]2; 的NaCl、1‰的水杨酸、6‰的草酸和1; 的柠檬酸处理,均能延缓哈密瓜呼吸高峰,降低VC含量损失,促进果实总酚和类黄酮含量的积累,减缓哈密瓜可溶性固形物的消耗,抑制果实的软化,较好地保持哈密瓜的品质,有效延长哈密瓜的贮藏期.[结论]综合比较,以1‰的水杨酸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冷链运输对哈密瓜品质及腐烂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冷链运输对哈密瓜运输品质、腐烂率及和货架期的影响,解决精品哈密瓜运输过程品质劣变,腐烂严重、货架期短的问题.[方法]以哈密瓜(Cucumis melo L ssp.melo Pang)金龙为试材,采用1-甲基环丙烯(1 - MCP)处理,冷链运输,研究冷链运输对不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甜瓜果实运输品质、腐烂率、商品率以及货架品期的影响.[结果]冷链运输对甜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影响较小,延缓果实硬度的下降.各成熟度甜瓜,采用冷链运输商品率较对照高40;,货架期商品率高30;;冷链运输甜瓜货架期比常温运输延长2d.甜瓜成熟度过高,运输及货架期商品率低,腐烂率高.[结论]冷链运输延缓甜瓜运输过程果实衰老,保持品质,延长货架期,降低腐烂率. 相似文献
16.
哈密瓜细菌性果斑病菌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哈密瓜细菌性果斑病在中国为新发生的病害,其病原菌为燕麦食酸菌西瓜亚种(Acidovorax avenae subsp. Citrulli),危害瓜果造成品质下降。该病为典型的种传细菌性病害,因此种子检疫成为防治此病害的重要手段。【方法】通过实验,将生物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有机结合,建立了一套针对哈密瓜果斑病的种子带菌检测方法Bio-IMS-Real-time PCR。【结果】经过人工模拟种子带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成功地检测出1 000粒种子中的1粒带菌种子(带菌量约为1.04×105 CFU/种子,经计算,可以检测的最初浓度为2 CFU•ml-1 ASCM培养液),且信号较强。【结论】该检测方法的建立,大大提高了对哈密瓜细菌性果斑病菌检测的精度,也为生产实践中哈密瓜果斑病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用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采后不同时间间隔西州密25号哈密瓜,研究哈密瓜采后与1-MCP 处理之间的有效间隔,确定1-MCP 处理适宜的窗口期,为其在哈密瓜采后贮运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哈密瓜采后间隔6,12,24 h,分别用1-MCP 处理,贮藏在室温(25±2)℃条件下,测定果实品质指标。结果表明,1-MCP 处理保持哈密瓜贮藏期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 C 含量,延缓果实硬度的下降,抑制果皮叶绿素的分解,减少果实的失重和腐烂,抑制了丙二醛的累积。通过对试验结果的比较得出哈密瓜果实在采后12 h 内用1-MCP 处理能够较好的保持果实采后品质。 相似文献
18.
杨宛章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1990,(1)
本文对刨削去皮机的主要结构参数(推速、刀杆上的仿形力、刀杆的倾角等)进行了初步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刨削的原理来设计去皮机械是可行的;对于刨削去皮机来讲,影响去皮率的主要因素是刀杆上的仿形力,其次是推杆的推速,而刀杆的倾角对其影响不大;为使刨削去皮机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仿形力必须是变力。即在刨削初始阶段,仿形力要小,随后仿形力要大,仿形力的范围为2~5kg。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