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全面测度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及其时空变化,并揭示关键影响因素。【方法 】文章利用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不包含西藏、港、澳、台)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对2010—2021年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1)当前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综合水平为0.398,总体仍然偏低。(2) 2010—2021年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呈现出逐年提升态势,年均增长率为1.22%;从空间差异看,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呈现出“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特征。(3)人均GDP、城镇化率和农村平均受教育程度分别在1%、5%和1%的显著性水平上对农业农村信息化具有正向影响。【结论 】(1)抓住数字乡村与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历史机遇提升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综合水平,(2)打破信息壁垒,持续缩小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长期来看,农业科技与农业经济应保持一种动态互促的良性协同发展趋势,才更有利于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深入考察省域公立农业科研机构科技水平的时空演化和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情况,有助于正确认识各省之间农业科技与农业经济的协同发展机制并剖析导致农业科技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程度弱的潜在原因,探索进一步提高省域农业科研机构科技水平,解决农业科技与农业经济“两张皮”问题的路径。【方法】基于农业科研人员规模、专利授权量、论文发表数量3项指标,利用GIS空间分析、可视化技术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研究2008—2018年我国省域农业科研机构科技产出的时空演化趋势及空间分布特征,并揭示省域农业科技与农业经济的协同发展情况。【结果】10年间我国省域公立农业科研机构的科技产出从中东部沿海省份向周围逐渐降低,多数省份农业科研机构专利授权量增长趋势显著,论文发表数量和科研人员数量整体增长趋势不明显;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省域农业科研机构的科技产出虽然呈现出局部空间自相关特征,但整体未形成规模化的空间集聚效应;省域农业科技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程度方面,山东、江苏、广东、福建等东部沿海地区协同发展程度较好,中部地区协同发展程度一般,整个西北、西南及东北大部分省区农业科技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程度较弱。据此,从提高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水平,加强区域农业科技与经济的协同发展方面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结论】省域农业科研机构的科技水平从中东部沿海向周围省份逐渐降低,具有空间异质性,未形成规模化的空间集聚效应;省域农业科研机构的科技水平与省域农业经济水平的协同发展程度整体偏低;需要加快构筑农业科技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的空间集聚格局,为解决农业科技与经济发展“两张皮”问题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3.
黄河流域是中国农业重要的生态屏障,农业生态问题直接影响黄河流域的农业高质量发展。研究综合运用以农业碳排放和农业面源污染为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EBM模型、标准差椭圆技术和核密度估计等方法,测算分析2000—2019年黄河流域9省(区)的农业生态效率,并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驱动因素的冲击效应。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农业生态效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区域差异增大,两极化现象逐渐突出,农业生态效率提升的重点是低值省(区);空间分布整体呈现东北-西南格局,具有向西南方向偏移的趋势;财政支农水平、农业研发投入、经济发展水平、农业机械密度对农业生态效率产生正向冲击效应,农业受灾率、人口老龄化程度具有负向冲击效应。  相似文献   

4.
以河南省漯河市为研究区域,从农业生产水足迹角度出发,借助CROPWAT软件计算主要作物小麦、玉米生长期的绿水、蓝水足迹,并基于氮肥、磷肥施用量计算作物灰水足迹,全面评价农业生产水足迹,分析漯河市农业水足迹组成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漯河市作物生长绿水和蓝水足迹最大的区域均为源汇区,灰水足迹最大的区域为临颍县;农业绿水足迹占总水足迹比重在空间上呈现出从南到北比重逐渐降低的特征,各县(区)农业蓝水足迹占总水足迹的比重约为30%,临颍县灰水足迹占比远高于其他县(区),需重点关注化肥的合理施用;漯河市农业水足迹较高,可通过完善水资源消耗核算体系、加快技术革新以降低农产品生产耗水、调整水资源消耗结构、合理施用化肥农药等措施降低农业耗水。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我国数字农业发展水平,探析时空分布上的特征,并对驱动因素进行识别,以期为实现数字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基于2015—2021年中国31省(区、市)面板数据,从数字农业基础设施、数字农业发展转型、数字农业产业化水平、农业数字化水平4个维度出发构建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法、标准差椭圆、地理探测器分析我国数字农业发展水平、区域差异与时空特征以及驱动因素的识别。【结果】(1)数字农业发展水平整体偏低,但在考察期内,整体发展水平逐步提升,且空间上呈现出“东高、中次、西低”的区域分布格局,区域“马太效应”明显。(2)从区域差异来看,区域间差异是造成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3)从时空特征来看,我国数字农业发展重心整体呈现由西北向东南移动的特征,整体发展离散性小,空间分布上较为集聚。(4)驱动因素识别上,技术研发创新水平、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对数字农业发展产生显著影响,且影响力度高于其他因素。【结论】基于研究结论,文章提出领跑型省份与落后型省份的联合发展、多方主体融入与农民数字素养的联合培育、数字基础设施资源与技术的联合下行,助力推动我...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通过探讨影响四川省农业产值的主要因素,可为提升四川省现代化农业发展水平提供对策建议。【方法/过程】以四川省2016年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收集整理四川省21个市(区)农业投入的相关数据,选取6个农业投入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线性回归模型对四川省农业产值及对应的农业指标投入关系进行研究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影响四川地区农业产值的因素主要有耕地面积、灌溉面积和农业机械总动力等,并提出保证耕地数量与质量、扩大有效灌溉面积、提高化肥使用效率、保证农村用电供应、提高农业机械总动力水平与乡村从业人数等相关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AEZ模型的黑龙江省玉米生产潜力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30年来黑龙江省玉米生产潜力和增产空间的变化趋势,为提高当地玉米的生产水平提供参考。【方法】以黑龙江省1980-2009年共30年的气象资料为基础,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农业生态区法(AEZ)计算了黑龙江省玉米的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在此基础上计算了玉米的增产空间,并对黑龙江全省和典型县(市)域的增产空间进行了分析。【结果】1980-2009年的30年间,黑龙江省光温生产潜力呈增加趋势,而气候生产潜力则呈减少趋势;相对于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上限值而言,黑龙江省玉米的增产潜力空间均表现为减小趋势,但增产空间仍较大,相对于光温生产潜力而言还有66%的增产空间,相对于气候生产潜力也仍有51%的增产空间。对典型县(市)域玉米增产空间的分析表明,位于三江和松嫩平原县(市)域玉米生产潜力的开发程度较大,增产空间相对较小,而其他县(市)域的增产空间则较大。【结论】水分是限制黑龙江省玉米增产的主要因子,除三江和松嫩平原外其他区域的增产空间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中国省级农业数字经济的综合评价研究,进一步确定中国农业数字经济程度和各个指标之间的相互关联关系。【方法 】文章构建了包含3个一级指数、12个二级指数的农业数字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21年我国30个省(市、区,不含港澳台、上海市)农业数字经济发展数据,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我国各地区份农业数字化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各地区农业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所构建指标密切相关;综合评价得分前5位分别为浙江、北京、江苏、广东和山东,后5位分别为云南、贵州、吉林、西藏和黑龙江;农业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分类第一大类包括2个地区,分别为江苏和浙江;第二大类包括2个地区,分别为北京和广东;第三大类包括山东、河北和河南等6个地区;第四大类包括重庆、黑龙江、新疆和内蒙古等12个地区;第五类包含贵州、甘肃、青海和西藏等8个地区。评价结果与我国农业数字经济实际发展状况基本相符。【结论 】从全国范围来看,由于地理、经济、农业结构等多方面因素对农业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各地区差异显著,东部地区在农业数字经济方面普遍较为发达,而西部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农业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水平由东部到西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基于数字普惠金融和农业产业化的视角,探究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产业化水平的作用机制,为建设“产业韧性强”的农业强国的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决策参考。【方法 】文章基于2011—2020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不包括港澳台)的省级面板数据,先对农业产业化水平进行测度,进而使用固定效应模型,从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数字化水平分维度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产业化的影响机制。【结果 】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能够缓解农业产业化中金融排斥现象发生,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能满足农业产业化需求,数字普惠金融数字化程度的提升能为农业产业化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结论 】应完善农村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村金融服务多样化、提升农村普惠金融数字化管理程度,要充分发挥数字普惠金融的积极影响,助力农业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中国农业碳排放的空间关联特征,为中国实现农业低碳发展,推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提供政策选择依据。【方法】通过构建经济和距离等5类权重矩阵,检验中国省域农业碳排放的空间关联性,以随机性环境影响评估模型(STIRPAT)为基础建立空间动态面板模型,考察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人口密度和能源强度的促增效应明显,收入水平和产业结构的促降效应突出,农业碳排放具有显著的路径依赖和空间滞后特征。【结论】实现农业低碳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总体布局和持续推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测算福建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并判断其变动趋势,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及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决策。【方法】利用Luenberger-Hicks-Moorsteen(LHM)指标具备加性完备条件,基于自由处置壳(Free disposal hull,FDH)模型构造LHM TFP指标,将县域划分为一般县(市)、贫困县和发达市(区),测度2003—2018年福建省全省及县域的农业TFP,并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分析其收敛性特征。【结果】2003—2018年福建省农业TFP整体上呈增长趋势,2018年达0.840,年均增长率为5.731%;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231%、2.032%和4.930%,表明技术进步是TFP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技术效率变化拉低TFP增长。从福建省一般县(市)、贫困县、发达市(区)的划分来看,各区域农业TFP及其分解指标与全省层面表现基本一致。福建省全省及一般县(市)、贫困县农业TFP存在σ收敛、绝对β收敛及条件β收敛,发达市(区)农业TFP不存在收敛趋势。TFP低的县(市)有追赶效应,城镇化、工业化对福建省全省及一般县(市)农业TFP收敛过程有促进作用,但工业化对贫困县农业TFP收敛具有抑制作用。【建议】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先进生产要素向农业园区集聚,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各县域应因地制宜,发达市(区)发挥技术引领与辐射作用,一般县(市)着重提升技术效率级规模效率,贫困县则要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加快形成功能互补的发展格局,推动先进生产要素向农业优势,实现农业劳均产出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农业碳排放效率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云  王梦晨 《中国农业科学》2020,53(24):5063-5072
【目的】传统农业大省湖北省对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的依赖度过高,客观上导致其农业生产相对高碳。本研究目的在于厘清其农业碳排放效率及影响因素,为湖北省农业低碳生产的切实推进提供参考依据与政策启示。【方法】利用DEA-Malmquist分解法对湖北省农业碳排放效率进行有效测度并分析其时空差异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Tobit模型探究影响其碳排放效率变化的关键因素。【结果】2011年以来湖北省农业碳排放效率虽年际间存在一定波动,但总体处于增长态势,年平均增速为2.9%;从驱动源泉来看其提升主要依赖于前沿技术进步而非技术效率改善,进一步对技术效率分解可知,纯技术效率恶化趋势较为明显而规模效率得到了轻微改善。湖北省各市(州)农业碳排放效率差异明显,其中以武汉最高,达到了1.584,而荆门最低,仅为0.803;结合数值差异可将15个地区划分为高速增长、低速增长以及下降等3个不同组别;前沿技术进步在推进各地区农业碳排放效率提升上发挥了更为明显的作用,而技术效率改善所起作用相对较小,分解技术效率可知,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的作用方向因地而异,但后者作用力度要略大于前者。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农村用电量...  相似文献   

13.
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实证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山东作为中国农业大省,农业发展受资源约束日益加剧,农业产业升级转型需求迫切。而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山东省率先开展了信息化推进和提升现代农业发展的尝试。通过分析总结山东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实践与成效,进一步验证信息化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总结可借鉴的经验模式,以期为全国其他省份开展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实地考察和座谈的方式了解山东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并以调研获取的数据为依据进行定量研究,不仅从宏观角度上把握山东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成效,而且有针对性地提出农业信息化政策措施。【结果】山东省主要开展了省级农村农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三网融合”信息服务高速通道建设,基层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工程建设,长效机制的探索工作。目前,省级农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初步建成并试运行,建成了覆盖面广、快速便捷的农业信息服务高速通道,在全省范围内建设了2 000多个示范性基层信息服务站点,围绕蔬菜、果树、畜禽、水产等重点产业开展了科技信息服务、电子商务、农业物联网等示范工程,推广应用了一大批信息化成果,探索建立了农业信息化工作长效机制,有力推动了山东省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促进了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融合发展。【结论】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体现,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关键举措,以信息化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是山东省乃至全国发展农业信息化,实现“四化同步”的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1949-2008年吉林省乾安县能值生态足迹动态,评价乾安县可持续发展演变情况。【方法】运用能值生态足迹法,对乾安县1949-2008年的能值生态足迹进行研究,分析该区域人均能值生态足迹、人均能值生态承载力和人均能值生态盈亏的动态变化。【结果】1949-2008年,乾安县人均能值生态足迹呈上升趋势,平均每年上升19.3%,而人均能值生态承载力呈下降趋势,平均每年下降10.2%。1949-1978年,乾安县人均能值处于生态盈余状态,但呈下降趋势,人均能值生态盈余从1949年的5.784 2 hm2下降至1978年的0.253 9 hm2,平均每年下降18.4%;1983-2008年呈现生态赤字状态,人均能值生态赤字从1983年的3.334 2 hm2增加至2008年的11.899 2 hm2,平均每年增加32.9%。【结论】自1978年之后,乾安县经济快速发展是以过度开发自然资源为代价的;只有因地制宜地对该区域人口、社会经济、工农业和自然环境状况进行优化整合,才能更好地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建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中国自加入WTO以来,农产品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不仅拉动了经济增长,更对各地区的技术进步产生了影响。分析农产品对外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以期对政府制定政策推动农业技术进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以及拉动农业生产率有所帮助。【方法/过程】文章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各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选取2002-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FE)进出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贸易对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显著为正,说明农产品对外贸易产生了正向的技术溢出。此外,人力资本、农业科研经费投入、公路基础设施及农业产值占比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影响,农作物受灾比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为负。据此提出应扩大农产品贸易规模;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增加对公路基础设施和农业科研经费的投入;加大农业救灾资金款项投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浙江省25个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县(市、区)为考查对象,构建了基于农业资源禀赋、农业发展水平、农业从业人员科技水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6个层面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的基础上,采用变异系数方法,从子系统得分和综合得分2个方面,对其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浙江省25个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县(市、区)的农业资源禀赋、农业发展水平、农业从业人员科技水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加权得分分别介于0.071 1~0.642 9、0.195 4~1.311 9、0.093 1~1.066 8、0.587 0~1.720 1、0.012 3~0.917 9、0.383 3~1.880 9,总得分介于3.261 1~5.946 4,其中,德清得分最高,安吉、定海次之,兰溪得分最低。整体上看,各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水平相对均衡。各层面中,农业发展水平和生态效益的得分率超过50%,但农业从业人员科技水平和社会效益的得分率不足40%。提出加强农民职业培训、更加重视农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区域发展协调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目标,农村基础设施作为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础,对农业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从经济效益、生态环境、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村发展水平4个维度构造了一个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00—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同时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探讨农村基础设施与农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000—2018年各省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且不同农村基础设施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发挥的作用明显不同。其中水利、通信基础设施对农业高质量发展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农村电力、医疗基础设施显著抑制农业高质量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则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建议加强水利、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和电力、医疗基础设施的维修力度,同时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尤其是中西部地区,使其能更好地为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黄淮海冲积平原区粮食生产生态成本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粮食生产必然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以黄淮海冲积平原区河北省曲周县为研究对象,对粮食生产生态成本进行研究。【方法】依据水土流失和水环境污染相关理论,运用生态学和经济学方法对生态成本进行估算;采用灰色关联法对粮食生产生态成本中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008年该区粮食生产生态损失总价值相当于当年农业总产值的2%;小麦和玉米生态成本已分别达到1.51元/kg、1.12元/kg,而出售单价分别为1.62元/kg、1.38元/kg,高成本低收益的情况对该区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着不利影响;单位面积产量、播种面积、农业机械费用和劳动力支出费用是影响粮食生产生态成本的重要因素,化肥费用、有机肥费用、农药费用和灌溉费用对粮食生产生态成本的影响较小;生态成本随着家庭种植规模的变大呈现出下降趋势。【结论】在当前生产力水平条件下,适度加强科学技术的投入,扩大家庭种植规模,可降低生产单位粮食的生态成本,有利于实现该区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