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政策背景下,发展农村金融有助于乡村振兴的实现,然而当前其助力效用较为有限。基于提升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水平,推动“三农”工作增质增效,以陕西省延长县苹果“保险+期货+银行”模式为例,探析“保险+期货+银行”实施效果、模式优势,并总结其存在长期补贴压力大、银行经营风险高等痛点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保险+期货+银行+担保”四合一模式并构建运行机制,指出其积极作用如缓解融资供需矛盾、实现各方共赢等,进而提出相关可行性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2.
经营规模小、抵押物权属不清、农业风险较大是农村信贷难的主要原因,而其风险根源在于农业生产经营的自然风险较大,农村信贷市场信息严重不对称且无法得到很好的缓解。而农业保险作为转移分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的有效措施,对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改善农村社会治理、保障农民收入等具有重要作用。为此,2016年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提出:鼓励探索对农业保险保单的质押贷款,支持保险资金开展涉农融资业务试点。农业保险与信贷业务的结合逐步成为分散农业风险、解决农业贷款困难、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保险+期货"是近年来农业风险管理的模式创新,学术界从不同层面开展的相关研究日益增加。本文基于文献研究,对"保险+期货"模式内涵、产生原因及意义进行了重点梳理,并分析述评了关于"保险+期货"试点效果及主要存在问题的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保险+期货"模式研究的几个方向。  相似文献   

4.
<正>近期,菜贱伤农、蛋贱伤农的难题或许有了一条破题之道。前段时间,市场上的鸡蛋价格持续低迷,很多蛋鸡养殖企业、养殖户亏损严重。而日前,在山东省平度市陈氏兄弟养殖基地,来自国内各地的鸡蛋贸易商却以每千克6.8元的价格进行现场交割,在这里完成了目前国内最大宗高价期货鸡蛋的交割。这得益于平度市农产品保险+期  相似文献   

5.
2008—2016年中国在东北以及内蒙古实行玉米临时收储制度,对玉米市场价格、农户收入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16年开始对当地玉米临储制度进行改革,调整为"市场化收购+补贴"。为了有效减少玉米生产过程中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带来的收入波动,契合中国农业保险的发展趋势,首先,以转移玉米产量风险—价格风险—收入风险为主线,研究相应的农业保险在玉米风险管理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其次,以辽宁省铁岭市为例,对玉米"收入保险+期货"模式进行阐述,收入保险为农户分散了农业生产中遇到的产量和价格两个核心风险,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对市场风险进行转移和对冲,为保险公司的赔付风险提供保障,实现了再保险的作用;最后,运用ARIMA模型以及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方法对玉米产量保险和收入保险进行纯费率计算,结果得出在同一保障水平下,玉米收入保险费率低于产量保险费率。因此,中国应积极推动农业收入保险创新,建立"收入保险+期货"长效机制,达到玉米市场化过程中风险规避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农业保险+期货”模式通过资本市场实现了农业市场风险的转移,但却存在着风险管理成本高、“农业保险+期货”产品不完善、农业生产者参保意愿不足三个突出问题,限制了“农业保险+期货”在服务乡村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响应党中央关于服务“三农”号召,立足“保险+期货”服务地方特色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的维度,提出了多渠道分散风险、完善“农业保险+期货”产品种类、提高农业经营者参保积极性等改进建议,以期促进辽宁省“农业保险+期货”模式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7.
当前“保险+期货”试点已反映出运用市场机制保障农民收入、根据期货价格引导农业生产的市场化运作思路,但在资金支持、期保合作和产业对接等方面还难以形成持续发展、多方共赢的成熟业态.基于此,尝试利用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探索一种全新的“保险+期货”运作模式,以解决目前制约其在我国大面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瓶颈问题.文章重点分析了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的“保险+期货”创新模式的运作机理,并与传统模式的保险费用进行了对比.研究结论显示:该模式增加了“保险+期货”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了其实现完全市场化发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在实现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脱贫攻坚的艰巨任务,三农问题是必须要解决的。在这种情况下,保险+期货模式应运而生,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保费过高、保险体系不健全、法律体系不完善、期货市场容量太低等,本文基于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如何有效保障农产品的价格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农村“保险+期货”的金融模式内涵与基本原理进行分析,探究了“保险+期货”金融模式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提出了促进农村“保险+期货”金融模式发  相似文献   

10.
“保险+期货”是金融扶贫中一个非常重要和行之有效的工具,也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创新手段。“保险+期货”模式成为贫困地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防灾减损的金融重要保障,同时也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奠定了基础。基于金融扶贫视角,以P市天然橡胶“保险+期货”精准扶贫项目为例,重点关注天然橡胶“保险+期货”项目的扶贫目标、运营模式及其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贫困农户开展“保险+期货”金融扶贫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大兴安岭垦区甘河农场引进保险+期货项目,成为富民强场的助推器。农场投保大豆面积25056.1亩,理赔产量320斤/亩,价格按照640元/亩核算,总保险金额为1603.5904万元,保险费总金额为145.32538万元。即农户向保险公司购买种植大豆保险,每亩地支付保险费58.00023元,当大豆价格低于投保价格时,投保人可以获得保险资金补偿。与此同时,保险公司与期货公司签订再保险协议,向期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我国传统农业补贴渐近天花板,实施了棉花、大豆、玉米等重要农产品价补分离市场化改革。笔者在黑龙江、辽宁、河南等地调研发现,为规避市场化改革后日益凸显的市场风险,保障农民种植收入,第三方专业金融服务正积极介入上述三个市场化改革品种,运用市场手段和金融衍生工具,提供收入保险、场外期权、订单农业等三农服务。保险+期货不但为我国农业支持政策从黄箱向绿箱转变提供了新路径,而且发挥了保障农民种植收益稳定器作用。笔者了解到,2017  相似文献   

13.
考虑到“农业保险+涉农信贷”贷款模式下农业保险使得农村信贷机构相关资产组合免受自然灾害风险的影响,构建了“农业保险+信贷”贷款利率定价模型,并利用MC模拟方法对该贷款模式下利率定价模型参数性质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式下贷款利率是关于信贷机构的目标支付概率、资本融资成本等因素的递增函数,关于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则呈现递减规律。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在积极响应并支持农业保险创新发展的背景下,农产品保险+期货应运而生。保险+期货从2015年开始试点,目前已经在各地取得了良好成效,积累了大量经验。但在试点中也发现了一些突出问题,需要通过机制创新,进一步优化保险+期货的实现路径。实施效果保险+期货实质上是价格保险+场外期权+场内期货,其具体操作过程是:保险公司根据期货市  相似文献   

15.
规避农业生产风险对保障中国粮食安全、防范规模性返贫至关重要,传统农业保险仅能对自然风险进行有效规避,但对市场风险束手无策,“保险+期货”模式的出现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新思路。美国作为世界农业发展强国,其“保险+期货”模式的实践应用较为成熟,在保障农民收入、促进农产品市场健康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从发展演变、优势比较、组织结构、运行机制、价格确定、理赔测算和影响效果七个方面对美国“保险+期货”模式展开深入分析。研究发现,经营主体多元、产品种类丰富、定价机制完善和风险对冲灵活是美国“保险+期货”模式助力农业发展的突出优势和显著特征。对此,中国应当推动“保险+期货”模式在经营模式上向商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在产品设计上向多样化、个性化方向发展,在制度建设上向合理化、安全化方向发展,为助力农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6.
县级农商行一般是市县范围内同四大国有银行一样骨干的金融机构,是县域金融的核心力量,是县域经济的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在发展农业金融方面,县级农商行承担了绝大部分的涉农贷款业务。由于涉农贷款本身资金成本高、规模经济小、贷款数量多数额度小、贷款管理难等原因,使得涉农贷款业务的规模难以有效扩大。以XY县的农商行开展贷款+保险的模式为例,在农商行向农户发放贷款时让农户同时购买部分保险,使涉农信贷与保险业务之间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7.
翁可欣  熊涛  尚燕 《世界农业》2023,(8):101-112
随着农业生产市场化和全球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农户面临的市场风险形势日趋严峻,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引致的农户收入不稳定将直接威胁国家粮食安全。本文基于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和辽宁省463户玉米种植户的调查数据,利用Probit模型、层次回归法等,探讨农户的市场风险经历对其“保险+期货”投保意愿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成本保险的投保经历与权威信任度对市场风险经历影响农户“保险+期货”投保意愿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市场风险经历显著提高了农户的投保意愿;成本保险的投保经历未起到调节作用,而权威信任度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即市场风险经历丰富且权威信任度高的农户,更倾向于采纳“保险+期货”;上述研究结果在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中存在异质性,成本保险的投保经历仅在高收入农户中起到调节作用,权威信任度对高收入农户和低收入农户均有正向调节作用。故此,未来试点的开展过程中需提升农户对市场风险的认知、发挥权威群体的引导作用,进而提高农户的投保意愿,推动“保险+期货”的广泛普及。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九大确定了到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目标。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四年提出,要灵活用好金融工具与政策,扩大农业保险+期货试点项目。在天然橡胶价格长期低位徘徊的背景下,上海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上期所)天然橡胶保险+期货试点项目聚焦精准扶贫,连续几年走进云南,有效抵御了天然橡胶价格波动风险,保障了当地广大贫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如何使农民脱贫,提高农民收入一直是国家农业工作重点。自2016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三年提及"保险+期货"新型保险模式,由此可见,"保险+期货"这种新型农业保险模式对农业生产具有重大的价值意义。从"保险+期货"模式理论背景出发,以安徽泗县玉米"保险+期货"模式试点地区实地调研为基础,分析探究该模式对农民收入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保险+期货"模式可以对农户收入风险起到良好的稳定作用,为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随着农业、工业、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农业已经具有与互联网协同发展的基础,探索新时代背景下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分析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我国农业保险发展过程中的经验进行剖析和总结,发现现存农业发展模式的主要特征,并提出创建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形成一、二、三产业的联动模式,完善财政与金融支农协作模式,提高农业保险参保满意度等相关的对策建议。全面而充分的发挥农业保险对农业生产和农户收入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