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目的]研究新疆主栽鲜食葡萄品种裂果特性差异和引起裂果生理原因,分析鲜食葡萄品种裂果特性差异,为生产过程中降低裂果发生率生产调控措施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无核白、无核紫、无核白鸡心、新郁等12个鲜食葡萄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成熟期浸水诱导裂果,对不同鲜食葡萄品种的裂果特性,通过石蜡切片测定果皮细胞结构特征,测定果...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明阳光玫瑰葡萄果锈形成的生理机制,以8年生阳光玫瑰葡萄植株为试验材料,在果实进入软化期后,研究不同果锈等级的果实果皮组织结构、细胞膜透性、细胞壁与果锈相关物质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果锈首先发生在细胞间隙和细胞壁上,细胞结构凸显,之后逐渐向细胞内部蔓延,褐化范围和细胞间隙增大,果皮表面凹凸不平,严重时果锈渗透整个细胞。随着果锈等级的增加,果皮细胞膜透性逐渐增加,果锈等级3及以上的细胞膜渗透率显著增加,达到77%以上;纤维素、半纤维素和原果胶含量逐渐降低,木质素和总酚含量逐渐升高,且果锈等级1及以上的木质素和总酚含量显著增加,分别达到161.3 mg/g和1.29 mg/g以上;纤维素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先降低后升高,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逐渐升高,多酚氧化酶活性逐渐降低。总之,阳光玫瑰葡萄果锈的形成是细胞壁结构的降解和木质素等果锈物质的积累过程,苯丙氨酸解氨酶是调控其果锈形成的关键酶。  相似文献   

3.
通过为研究不同抗寒性葡萄品种根系形态结构及生理性状差异,评价并筛选适宜的抗寒指标,以高抗寒品种(左山一和贝达)、中抗寒品种(山河2号、5BB、S04和1103P)、低抗寒性品种(玫瑰香和红地球)根系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了其根系角度、解剖结构、含水量及质地硬度等指标.结果表明,高度抗寒品种左山一和贝达的根系皮层比率、导管...  相似文献   

4.
以河南省6种主栽鲜食葡萄品种(夏黑、户太八号、巨峰、巨玫瑰、红提、黑提)为材料,测定葡萄果肉中可溶性糖、总酸和维生素C含量及果皮、果肉、种子中花青素、原花青素的含量,以期为生产者选择适宜的优良品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户太八号果肉可溶性糖含量最高,黑提相对较低;果肉总酸含量最高的品种为夏黑,巨玫瑰最低;果肉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品种为黑提。不同葡萄品种种子、果皮花青素相对含量最高的分别为巨玫瑰、黑提,6品种间果皮花青素含量均高于其对应品种种子、果肉的花青素含量;种子原花青素含量较高的品种为红提、黑提,均约为0.70%;夏黑品种果皮原花青素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果皮的原花青素含量(P<0.01);各品种果肉中花青素相对含量、原花青素含量极低。  相似文献   

5.
通过制作石蜡切片,对裂果性不同的中阳木枣、稷山板枣、赞皇大枣、冬枣、梨枣、壶瓶枣等枣品种,进行了成熟期果实果皮及果肉解剖结构的观察测定。结果表明:枣外果皮由外向内由角质层细胞、表皮细胞和亚表皮细胞组成,但表皮和亚表皮细胞不易区分,共有细胞3 ̄6层。角质层厚度及其是否发生龟裂与裂果性没有密切的相关性,而表皮的厚度与裂果密切相关,表现为“耐裂品种”比“较耐裂品种”和“不耐裂品种的表皮”要厚。此外,角质层细胞、表皮细胞排列紧密,果肉细胞排列较紧密且果肉细胞间空腔较少的枣品种果实较耐裂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UV-B辐射对葡萄叶片中酚类物质含量及叶片显微结构的影响,为UV-B辐射在葡萄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2年生欧亚种葡萄‘红巴拉多'为材料,设置添加UV-B光源处理,以同环境下无UV-B光源处理的葡萄为对照,每天定期照射8 h,为期18 d,每2 d随机采集新梢上、下部成熟叶片测定黄烷醇及单体酚含量,并利用透射显微镜观察叶片的亚显微结构。【结果】在UV-B处理后的第2~14天,葡萄叶片中的黄烷醇含量较对照增加5%~60%,且二者差异均达显著水平;试验期间,葡萄叶片中的黄酮类物质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除第4,12,14和18天以处理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外,其余均以对照组显著高于处理组;相对于对照组,UV-B辐射处理葡萄叶片中表儿茶素含量表现出持续增高趋势,而桑色素含量有所下降。透射显微镜观察发现,UV-B处理葡萄叶片叶肉细胞的中央大液泡内陷,并分解为若干小液泡,内含物基本消失,有的形成吞噬泡;叶绿素形状发生扭曲,被膜模糊或消失,基粒垛叠的片层变少且排列稀疏紊乱,严重者基粒片层和基质片层膨胀,形成空泡;嗜锇颗粒体积增大、淀粉粒被降解。【结论】UV-B辐射能够在叶片不同部位不均衡地增加葡萄叶片中的酚类物质含量及次级代谢物种类,并且可以改变膜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裂果发生与内源激素、碳水化合物和细胞代谢酶活性的关系。【方法】 以易裂品种伏脆蜜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在裂果高发生时期的半红期,研究裂果中裂果和非裂果部位及测定正常果果皮SOD、POD、PPO、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物质和内源激素含量及果肉中的蔗糖、淀粉、可溶性总糖、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可滴定酸和内源激素含量。【结果】 裂果部位果皮中 POD和SOD活性极显著高于非裂果部位和正常果果皮;裂果部位果皮的半纤维素、WSP和ISP含量极显著低于非裂果部位果皮中的含量,裂果部位果皮中CSP含量显著低于非裂果部位果皮中的含量;裂果部位果肉中的可溶性总糖、蔗糖和淀粉含量显著高于非裂果部位果肉中可溶性总糖、蔗糖和淀粉含量;非裂果部位果皮中GA3含量极显著高于裂果部位果皮;在裂果部位果肉中IAA含量极显著高于非裂果果肉。【结论】 裂果部位果皮中半纤维素含量、WSP和ISP含量以及POD活性和SOD活性的变化,改变了果皮的结构和果皮的性质,再加上果肉中蔗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的改变及在果皮果肉中内源激素IAA含量变化,导致果实内部和果皮不协调的生长,致使果实开裂。  相似文献   

8.
《山西农业科学》2017,(3):350-353
选取8个不同品种葡萄种子作为试材,对其经过层积处理后催芽,测定和分析不同品种葡萄种子萌发力的差异。结果表明,经层积处理,各参试品种在催芽时萌发率高峰期,红地球为2~11 d、赤霞珠为4~6 d、巨峰为2~8 d、西莱特为2~11 d、龙眼为2~11 d、秋红宝为4~9 d、梅鹿辄为3~5 d、北冰红为14~19 d;不同品种葡萄种子萌发率大小顺序为:北冰红(89.5%)西莱特(81.5%)龙眼(79.2%)红地球(56.3%)秋红宝(55.7%)梅鹿辄(54.3%)巨峰(51.1%)赤霞珠(50.0%);北冰红、西莱特、龙眼葡萄种子萌发率显著高于其他参试品种,因此,北冰红、西莱特、龙眼葡萄较适合作为杂交试验中的母本。研究结果可为日后葡萄育种工作提供良好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9.
对浙江省海盐县葡萄主产区规范种植户中不同品种的葡萄样品开展了营养品质差异评估工作,以40批次葡萄样品为实验材料,对葡萄中主要的6种营养物质(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总糖、总酸、花色苷、多酚)进行测定,分析不同品种葡萄营养成分的差异,为提升海盐县葡萄品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天工墨玉和南太湖特早的维生素C含量高于其他品种;红艳、天工墨玉、阳光玫瑰和先锋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于其他品种;红艳、夏黑、先锋和天工墨玉的总糖含量较高;阳光玫瑰、先锋、红地球和红艳的酸度较低;天工墨玉、南太湖特早、早夏无核的花色苷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品种;天工墨玉、南太湖特早、早夏无核和夏黑的多酚含量高于其他品种。对17个批次红地球和12个批次阳光玫瑰样品的营养品质参数进行差异性显著分析,结果表明,阳光玫瑰的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含量均显著高于红地球,总酸、花色苷及多酚含量均显著低于红地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更有效地发挥欧洲葡萄品种‘无核白’不同营养系鲜食或制干的用途,筛选‘无核白’系列大粒与白藜芦醇含量较高的鲜食品系,酚类物质浓度与多酚氧化酶活性较低而适宜绿色葡萄干制备的制干品系。【方法】以‘无核白’葡萄为对照,以其性状上有变异的10个营养系成熟果实为材料,取样测定其果粒重,用折光仪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HPLC法测定果皮与全果白藜芦醇含量、酚类物质,比色法测定多酚氧化酶活性。【结果】大粒无核白和W3等营养系浆果单粒重为对照的1.3286—1.4682倍;W2、W8、长穗无核白和W7等营养系果实白藜芦醇含量为对照的110.65%—128.41%;‘无核白’葡萄营养系果实中总酚含量具有明显差异,含量较低的有长粒无核白、W8、W3和大粒无核白等;不同营养系果皮中多酚氧化酶活性是全果的1.06—13.19倍。【结论】与对照相比,供试10个‘无核白’葡萄营养系中,单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皮与全果的白藜芦醇含量较高的有W3、大粒无核白、长粒无核白和W5等;酚类物质总量较低的营养系有大粒无核白、长粒无核白、W3等;多酚氧化酶活性较低的营养系有W7、长穗无核白、W3、W8。本研究结果为‘无核白’系列无核葡萄品种选育提供了部分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比较裂果易感性不同的荔枝品种细胞壁组分的差异,研究外源喷施生长素类似物 2,4-二氯苯氧乙酸(2,4-D)对裂果和果皮细胞壁组分的影响,探讨细胞壁组成与裂果发生的关系。【方法】比较 2个易裂果荔枝品种(‘桂味’‘糯米糍’)和 2 个不易裂果荔枝品种(‘怀枝’‘岭丰糯’)花后 75 d 的果皮碳水化合物含量变化,并观察花后 60~85 d 果皮组织结构和木质素分布。利用 2,4-D 分别对 2 个果场的‘糯米糍’果穗进行浸泡处理,使用 GC-MS 测定裂果高发期的果皮可溶性糖含量,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果皮淀粉和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最后通过透射电镜、果皮组织木质素染色观察荔枝果皮组织结构。【结果】易裂果的‘糯米糍’果皮中己糖(果糖、葡萄糖、半乳糖)含量显著低于不易裂果的‘怀枝’和‘岭丰糯’。果胶含量与裂果易感性之间关系复杂,‘糯米糍’果皮果胶含量较低、仅 1.7 mg/g,且果大、易裂果;‘桂味’果皮果胶含量高、为 4.0 mg/g,果小、也易裂果。2,4-D 处理后,前期暂时提高了座果率,但对最终座果率无显著影响;2,4-D 处理可导致果皮细胞层数增多,内果皮细胞轮廓变模糊;与对照相比,40 mg/L 2,4-D 处理后果皮果胶含量增多、细胞壁增厚、裂果率增加。【结论】裂果易感性不同的荔枝品种果皮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果胶在荔枝裂果中可能扮演双重的角色,细胞膨大过程中果胶合成和降解呈动态变化,果胶含量过高则果皮延展性差,果实小易裂果,果胶含量过低则果皮延展性好,果实大但抗裂性低、也易裂果;2,4-D 处理对‘糯米糍’最终座果率无影响但显著增加裂果风险。  相似文献   

12.
荔枝果皮组织结构及细胞分裂与裂果关系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准枝(抗裂)、红皮糯(较易裂)和白皮糯(极易型)3种裂果易感性不同的荔枝果实为试材进行研究。发现荔枝果皮细胞鲺抗裂程度有关,其中在果皮细胞形状、细胞大小、海绵状组织差别最显著最抗淮枝果皮细胞大小均匀、内果皮细胞轮郭清晰、海棉状组织网络清晰整齐空隙较小,红皮糯细胞分裂停止比白此糯晚,因而形成的果皮较大。果皮大有助于缓解假种皮生长对果皮造成的压力,减少裂果的发生。细胞分裂停止较早的淮枝裂果少的原因可  相似文献   

13.
枣果实裂果的组织结构及水势变化的原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阐明壶瓶枣发育过程中果皮组织结构和水势变化,完善枣裂果机理研究。【方法】以易裂品种——壶瓶枣(Ziziphus jujube Mill. cv. Huping)为试材,跟踪果实发育进程,分别采用石蜡切片、TUNEL细胞凋亡检测及常规生理生化技术,探讨果皮中细胞壁组成成分和解剖结构变化及细胞凋亡与裂果的关系。【结果】壶瓶枣裂果主要发生在半红期至全红期,而幼果期和膨大期不发生裂果。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中原果胶、纤维素含量降低,水溶性果胶含量增加;SOD、POD、CAT活性逐渐下降,细胞质膜相对透性增大。石蜡切片结果表明,果皮解剖结构随果实发育而发生明显的变化,半红期表皮和皮下层细胞明显皱缩。TUNEL检测表明,半红期和全红期果皮细胞存在细胞凋亡现象。壶瓶枣果肉吸水能力明显强于果皮,且在不同部位果肉之间存在水势梯度,形成了“外界—果皮—果肉”水分渗透系统。【结论】半红期壶瓶枣果皮细胞发生凋亡甚至死亡,细胞质膜相对透性增大;果皮外部自由水分在水势梯度的驱动下,大量进入果肉中,引起果肉细胞膨胀而导致裂果。  相似文献   

14.
调查结果显示,壶瓶枣裂果主要发生在半红期和全红期,半红期以前裂果率极低。随着果实的发育,枣果皮进入半红期和全红期,表皮和皮下层细胞出现典型的衰老、凋亡特征,表现为细胞变形、皱缩,横向变短、纵向增长,有色物质较多,壁加厚、轮廓不清;表皮细胞出现龟裂,为果皮水分渗透敞开了通道;皮下层厚度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果皮厚度的变化。受皮下层细胞变形、皱缩的影响,果皮厚度在半红期和全红期变薄,导致果皮破裂应力降低,增加了裂果的风险。果皮结构及形态上的变化可能是造成枣裂果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以易裂品种壶瓶枣为材料,研究了GA3对壶瓶枣发育过程中果皮细胞壁成分、相关酶活性及其全红期裂果率的影响。结果表明,GA(320 mg/L)可以降低壶瓶枣裂果率;果实从膨大期开始,果胶甲酯酶(PME)及纤维素酶(CX)活性开始上升,至白熟期活性达到顶峰,随后活性降低,而果胶酶(PG)活性高峰则出现在半红期,随后酶活降低,且GA3表现出对PME,PG及CX酶的抑制作用;果皮中原果胶含量,纤维素含量逐渐降低,水溶性果胶含量逐渐增多;全红期处理组果皮中原果胶含量、纤维素含量分别高于对照1.48,240 mg/g,而水溶性果胶含量低于对照1.53 mg/g。  相似文献   

16.
木材细胞壁的构造及其主成分的堆积过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该文对有关木材细胞壁构造和木材细胞壁形成过程的主要研究做了归纳,尤其是对木质部形成和分化机理,木材细胞壁主成分的堆积过程的最新研究成果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这些研究对于我们清理迄今为止在木材构造方面的研究工作,确定21世纪中国木材解剖学研究方向有一定帮助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以早、中、晚熟6个新疆杏品种为材料,测定果实坐果至成熟过程中细胞壁含量、细胞壁组成物质含量、果胶酶、纤维素酶和口一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变化,深入探究杏果实发育成熟生理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杏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细胞壁含量下降;水溶性和离子型果胶含量上升,早熟品种巴都玉吕克水溶性果胶含量最高,成熟时为13.26mg/g,中熟品种轮台小白杏最低,为10.60mg/g,离子型果胶含量与其相似,两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共价结合果胶含量呈先上升,至成熟期下降的趋势;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至成熟期,纤维素下降至原含量的1/3左右;不同品种杏果胶酶活性大小依次为:早熟品种〉中熟品种〉中晚熟品种,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纤维素酶活性整体由0.47U/g左右上升至1.42U/g左右,品种间差异不显著;p葡萄糖苷酶活性变化规律性不强,品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早、中及中晚熟果实果胶酶活性依次递减,且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
葡萄果实生长与水势及其分量和细胞壁展延性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充分供水、维持葡萄果实整个生长期黎明时最高水热血基本稳定的情况下,果实第一次快速生长期间细胞溶质势下降、压力上升,细胞壁弹性柔量和可塑性展延性均升高至整个发育期的最高峰;此期果实细胞失水时水势下降缓慢,而且在初始质壁分离点前,水势下降主要归因于压力势的下降,表现出渗透调节能力较小的特点。果实缓慢生长期间,细胞溶质势与压力势变化较小;而细胞壁弹性柔量比第一快速生长期大为降低,可塑性展延性降至整个发育期的最低点;此期果实失水时细胞水势、溶质势和压力势的变化特点与第一快速生长期差异不大。在果实第二快速生长期,细胞溶质势的下降和压力势的上升幅度均达到整个发育期的最大值,细胞壁弹性继续缓慢下降,而可塑性展延性上升至第二个高峰;此期果实失水时水势剧降,而细胞压力势下降相对缓慢,表现出渗透调节能力较大的特点。水分胁迫在抑制果实生长较大。讨论了果实不同发育期细胞水势分量和细胞壁展延性与果实生长这间的关系以及不同时期果实生长对水分胁迫敏感性变化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