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目的】研究冬小麦精量穴播栽培模式效果,为滴灌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不同播种量处理的示范田内样点调查,采用固定和随机取样等方法,调查与分析空穴率、基本苗、冬前总茎数、越冬总茎数、平均单株分蘖数及可能有效分蘖数、有效穗数、产量等,与龙王庙村常规播种地块对比产量和效益。【结果】获取精量穴播冬小麦播种量6.3 kg/667m2、8.3 kg/667m2 2个播种量的空穴率分别是20.6%、9.1%,基本苗分别是10.3×104/667m2、14.4×104/667m2,冬前单株分蘖数分别是3.1和2.8,冬前分蘖成穗率分别是98%和65%,平均单株成穗率分别是403%和283%,收获穗数分别是41.5×104/667m2和40.7×104/667m2、实收单产分别是628和632 kg/667m2等,精量穴播2个处理均取得了较高的产量,分别比同等条件下条播16 kg/667m2播种量处理实收单产分别增加38和42 kg/667m2,节约种子分别是9.7和7.7 kg/667m2,增加效益分别是494.16和488.84元/667m2【结论】冬小麦产量高低与播种量没有明显关系;随着播种量的增加,平均单株成穗率和冬前分蘖成穗率逐渐减少;在肥水充足的条件下,收获穗数随着播量增加呈下降趋势;平均穗粒数随着平均穗数增加而减少;精量播种冬小麦可以节约生产成本,提高产量和种植效益;播量为6.3 kg/667m2时,冬前分蘖数与分蘖成穗数接近,有效分蘖数和收获穗数最高,平均单株成穗率达403%,冬前分蘖成穗率达98%,节本增效金额达494.16元/667m2,节本增效最多。  相似文献   

2.
探明赫章县苦荞的适宜播种量,为其规范种植提供技术支撑,采用同一苦荞品种,设置3 kg/667m2、4 kg/667m2、5 kg/667m2、6 kg/667m2、7 kg/667m2、8 kg/667m2共6种不同播种量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播种量对苦荞生育期无影响;整体上播种量越大植株经济性状越差;产量表现为随播种量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播种量为5 kg/667m2时,产量最高,达208.99 kg/667m2,产值为1 044.97元/667m2,经济效益为541.97元/667m2,极显著高于其他播种量处理。在赫章县海拨1 800 m区域及相似地区种植苦荞的适宜播种量为5 kg/667m2。  相似文献   

3.
荞麦是威宁县特色作物,黔苦5号为适应当地种植的优良苦荞新品种。探明黔苦5号在威宁县高海拔地区的合理播种量,为黔苦5号的稳产、丰产提供理论依据,进行黔苦5号不同播种量(1.5 kg/667m2、2.5 kg/667m2、3.5 kg/667m2、4.5 kg/667m2、5.5 kg/667m2、6.5 kg/667m2)的种植试验,考察黔苦5号不同播种量的生育期、农艺性状和产量。结果表明:黔苦5号不同播种量的生育期为88~90 d且差异较小;株高、分枝数和节数均随播种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播种量在1.5~4.5 kg/667m2时,黔苦5号的产量随播种量的增加而增加,播种量>4.5 kg/667m2,产量随播种量的增加而下降。播种量为3.5 kg/667m2和4.5 kg/667m2时,黔苦5号的产量较高且差异不显著。在威宁县高海拔地区,黔苦5号的适宜播种量为3.5...  相似文献   

4.
为淫羊藿的实际生产提供指导,对箭叶淫羊藿优良品种黔藿1号不同种苗(分株苗、根茎苗、实生苗)移栽,采用称重法测定叶片鲜重和干重、烘干法测定水分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冷浸法测定浸出物含量、灰分测定法测定总灰分含量、HPLC法测定总黄酮醇苷含量,研究不同采收时间的产量和质量变化,进行产量(产值)和质量的综合评价,为确定其适宜采收期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分株苗移栽后在10月23日采收时药材的干重产量和产值最高,分别为21.84 kg/667m2、1 746.94元/667m2,在7月8日采收时总黄酮醇苷含量和总黄酮醇苷产量最高,分别为10.87%、1.57 kg/667m2;根茎苗移栽后在10月23日采收时药材干重产量、产值和总黄酮醇苷产量最高,分别为17.36 kg/667m2、1 389.06元/667m2、1.44 kg/667m2,在6月23日采收时总黄酮醇苷含量最高,为12.05%;实生苗移栽后在11月8日采收时药材干重产量和产值最高,分别为...  相似文献   

5.
不同磷钾肥施用量对设施葡萄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磷、钾肥均是葡萄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大量元素,对葡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及果实的品质和产量都有重要的影响。研究不同磷钾肥施用量在膨果期和着色期对设施葡萄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弗雷葡萄,在施氮量一致的条件下,设置不同的施磷量和施钾量,在果实成熟期测定葡萄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设施弗雷葡萄在膨果期和着色期施P2O5量为14.6 kg/667 m2、施K2O量为15.08 kg/667 m2时葡萄单穗重和产量最高,糖酸比、硬度和果实着色系数均优于对照和其它处理。【结论】设施弗雷葡萄在膨果期和着色期施P2O5量为14.6 kg/667 m2、施K2O量为15.08 kg/667 m2,施肥深度应在20~40 cm土层处为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明烟秆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烤烟的影响,为烟秆有机肥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云烟87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常规施肥(CK)、常规施肥+烟秆有机肥20 kg/667m2(T1)、常规施肥+烟秆有机肥40 kg/667 m2(T2)、常规施肥(基肥减量20 kg/667m2)+烟秆有机肥20 kg/667m2(T3)、常规施肥(基肥减量40 kg/667m2)+烟秆有机肥40 kg/667m2(T4)对烤烟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常规施肥+烟秆有机肥20 kg/667m2和常规施肥+烟秆有机肥40 kg/667m2处理均能有效促进烤烟的生长发育,改善农艺性状,增强对花叶病的抗病性及提高产量和产值。与CK比,常规施肥+烟秆有机肥40 kg/667m2处理烤烟的株高、茎围、有效叶片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明混养密度对中华绒螯蟹与红螯螯虾生长特性及养殖效益的影响,为提高中华绒螯蟹养殖池塘空间利用率及增加单位面积产出提供参考。【方法】在密度为1 000只/667m2的中华绒螯蟹养殖塘中混养不同密度(低密度600只/667m2、中密度900只/667m2、高密度1 200只/667m2)红螯螯虾,分析混养状态下红螯螯虾和中华绒螯蟹的生长特性及经济效益。【结果】红螯螯虾混养密度600只/667m2、900只/667m2、1 200只/667m2的回捕率分别为83.58%、81.17%和73.04%,高密度组显著低于其他2组;红螯螯虾平均体质量随混养密度增大呈减小趋势,低中高3个混养密度组红螯螯虾体质量分别为55.27 g/只、45.47 g/只和31.82 g/只,各密度组间差异显著;红螯螯虾平均产量分别为27.72 kg/667m2、33.22 kg/667m2和27.89 kg/667...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饲料油菜在新疆南北部正播、复播模式和不同采收次数下的生物产量及品质。【方法】以甘蓝型油菜饲油2号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新疆南北部正播、复种栽培试验,分析不同模式下饲料油菜的生物产量构成及品质指标含量变化。【结果】新疆南部复播模式下,饲料油菜生长92 d时,株高为1.47 m,单株鲜重0.77 kg,鲜草的生物量为7 923 kg/667m2,粗蛋白含量高达20%,粗纤维和灰分含量分别为21%和14.5%,饲用品质好;新疆北部种植区,复播种植饲料油菜89 d,株高为0.91 m,单株鲜重0.3 kg,鲜草产量为4 978 kg/667m2,粗蛋白含量为14.9%,纤维和灰分含量分别为14.1%和12.5%,利于消化吸收,但部分营养品质指标低于其他种植模式。正播种植模式下饲料油菜的产量较低,第一茬鲜草产量为1 243 kg/667m2,粗脂肪含量高达3.6%,植株成熟度高,鲜草纤维化程度高,饲用品质差。第二茬鲜草粗蛋白含量为15.9%,灰分含量为21%,粗纤维含量为18.6%,鲜草产量最低,为311 kg/667m<...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水稻新品种泸两优晶灵在稻麦茬机插秧种植方式下的高产潜力,采用三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播种时间,设3个处理,播期分别为4月3日、4月10日、4月17日。裂区为施氮量,设3个水平,分别为8、11、14kg/667m2。再裂区为种植密度,设3个水平,分别为1.11、1.39、1.58×104/667m2(移栽规格分别为30cm×20cm、30cm×16cm、30cm×14cm),在大田试验条件下测定泸两优晶灵产量。结果表明:随播期推迟产量呈先升后降趋势,播期4月10日最高;随施氮量增加产量呈先升后降趋势,施氮量为11kg/667m2时产量最高。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有效穗和结实率是影响泸两优晶灵产量的主要因素。麦茬稻机插秧迟栽条件下,泸两优晶灵最适秧龄为45d左右,施氮量10~11kg/667m2,移栽规格以30cm×16cm为宜。  相似文献   

10.
麦田播娘蒿发生动态及其对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房锋  李美  高兴祥  李健  李燕 《中国农业科学》2015,48(13):2559-2568
【目的】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是中国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主产区发生最严重的阔叶杂草之一,严重威胁冬小麦生产安全。研究旨在明确冬小麦田播娘蒿的出苗规律、田间消长动态及不同密度播娘蒿对小麦产量构成的影响。【方法】于2013-2014年在山东省济南市选取播娘蒿发生严重的冬麦田,小麦播种前耕作方式为玉米秸秆还田浅旋耕,采用固定样方和随机样方取样的方法研究冬小麦田播娘蒿的出苗规律及在田间的消长动态。设置小麦播种量67.5、135.0、202.5 kg?hm-2 3个密度处理,在不同小麦播种密度下,播娘蒿结合人工接种方法,分别控制为0、10、20、40、60、80、160、320、640和1 280株/m2不同密度处理,试验小区内播娘蒿分冬前、初春、返青期3次定苗。比较不同小麦播种量下不同密度播娘蒿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应用Excel作图分析播娘蒿危害造成小麦的产量损失原因。【结果】小麦播后1周至11月中旬为麦田播娘蒿出苗高峰期,周平均气温在13.5-14.8℃,冬前出苗量占全年出苗总量的96.7%。3月下旬周平均气温上升至8.0℃左右,播娘蒿开始快速生长,4月上旬后平均株高开始超过小麦,5月中旬播娘蒿平均株高趋于稳定,达到115.6 cm,高出同期小麦43.4 cm。越冬期播娘蒿和小麦的平均单茎鲜重变化缓慢,4月上旬后,播娘蒿单株平均鲜重迅速增加,5月上旬达到最大值50.2 g,约为单茎小麦的4倍。播娘蒿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抑制小麦的有效穗数和穗粒数而实现,对千粒重影响不显著。在小麦播种量为67.5 kg·hm-2条件下,当播娘蒿株密度从0升至640株/m2时,小麦穗密度则从428.9万穗/hm2降至27.8万穗/hm2,减少了93.5%。小麦播种量在135.0 kg·hm-2时,当播娘蒿株密度从0升至640株/m2时,小麦穗密度则从549.3万穗/hm2降至188.1万穗/hm2,减少了65.8%。小麦播种量在202.5 kg·hm-2时,小麦穗密度从669.3万穗/hm2降至321.5万穗/hm2,减少了52.0%。当播娘蒿密度为320株/m2时,小麦67.5、135.0、202.5 kg·hm-2 3种播种量下产量损失率分别为84.7%、71.9%、64.9%。小麦播种量为67.5和135.0 kg·hm-2种植密度下,当播娘蒿密度为640株/m2时,小麦产量分别为2 396.3、1 680.2 kg·hm-2,损失率分别高达97.5%、87.9%,濒临绝产。【结论】播娘蒿的出苗、株高和鲜重的变化与时间、温度密切相关,通过适时进行防除,能够有效控制播娘蒿的危害,适当密植能够减轻播娘蒿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复配33%二甲戊灵乳油(200 mL/667m2)的42%氟啶草酮悬浮剂的最佳剂量,杂草的杀草谱以及对棉花安全评价。【方法】采用田间与室内结合方法,在不同浓度42%氟啶草酮悬浮剂复配33%二甲戊灵乳油(200 mL/667m2)条件下,分析其对棉田杂草防效、杀草谱以及对棉花出苗率、株高、产量等的影响。【结果】42%氟啶草酮悬浮剂对龙葵、反枝苋、灰藜、马齿苋有较高的杀草活性,EC50分别为17.58、17.68、16.87和16.44 mL/667m2。药剂的最佳组合为42%氟啶草酮悬浮剂(35~40 mL/667m2)+33%二甲戊灵乳油(200 mL/667m2);42%氟啶草酮悬浮剂用量高于35 mL/667m2时对阔叶杂草的防效达到90%以上,且要优于禾本科杂草,该组合对苘麻和田旋花的防效低于59%;42%氟啶草酮悬浮剂复配33%二甲戊灵乳油(200 mL/667m2)对棉花的株高、鲜重、果枝数、单铃重、籽棉产量没有影响,出苗率在42%氟啶草酮悬浮剂(40~200) mL/667m2+33%二甲戊灵乳油的药剂下下降到90%以下。【结论】复配药剂的最佳浓度是42%氟啶草酮悬浮剂(35~40 mL/667m2)复配33%二甲戊灵乳油(200 mL/667m2);42%氟啶草酮悬浮剂单剂用量高于35 mL/667m2时对棉田主要阔叶杂草龙葵,反枝苋、灰藜、马齿苋具有良好的防效,有较高的杀草活性,防效达到90%以上;复配药剂中42%氟啶草酮悬浮剂浓度在40 mL/667m2以上时棉花出苗率下降到90%以下,但是对棉花产量,株高、鲜重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杂交稻低播种量下精准条播(precision drill sowing,PS)育秧提高机插群体均匀度和产量的效应,创建杂交稻毯苗稀播少本机插理论与技术.[方法]选用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为供试品种,在余杭区崇化村和富阳区中国水稻研究所试验基地开展试验.以传统撒播(broadcast sowing,BS)育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6种除草剂土壤封闭处理对板蓝根幼苗期发芽率、株高、子叶长、子叶宽、平均胚根长等生物学指标的影响,筛选出6种除草剂中最佳药剂及其最佳浓度,为板蓝根的田间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室内盆栽法以及培养皿培养的方法,在板蓝根幼苗期,研究6种除草剂在不同施药浓度,在24~192 h对板蓝根的发芽率、平均胚根长的影响,在7、15和30 d 3个时间点对板蓝根株高,子叶长、宽影响。【结果】发芽率:精异丙甲草胺、乙氧氟草醚、仲丁灵、丙炔氟草胺各浓度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不影响板蓝根出苗,药剂浓度高于80 mL/667m2的二甲戊灵对板蓝根的发芽率存在抑制作用,扑草净的浓度越高对板蓝根的发芽抑制就越明显;平均胚根长:精异丙甲草胺、仲丁灵、乙氧氟草醚、扑草净、丙炔氟草胺对胚根的生长没有影响,二甲戊灵随着浓度的升高,对胚根的生长抑制就越强;株高:精异丙甲草胺浓度高于30 mL/667m2时对板蓝根的株高起到抑制作用,二甲戊灵80~200 mL/667m2浓度处理对板蓝根株高有有明显抑制效果,仲丁灵对板蓝根株高无影响,乙氧氟草醚在40~70 mL/667m2浓度时对板蓝根株高有抑制作用,扑草净在80~200 mL/667m2浓度时对板蓝根的株高存在抑制效果,丙炔氟草胺在3~7 g/667m2浓度时对板蓝根的株高抑制效果不明显;子叶长:精异丙甲草胺、二甲戊灵、仲丁灵、乙氧氟草醚、丙炔氟草胺各浓度处理下对板蓝根子叶长没有影响,随着扑草净的施用浓度升高会对板蓝根的子叶长有抑制作用;子叶宽:精异丙甲草胺、二甲戊灵、仲丁灵、乙氧氟草醚、丙炔氟草胺5种除草剂各浓度处理下对板蓝根子叶宽没有影响,扑草净120~200 mL/667m2浓度会抑制板蓝根子叶宽。【结论】只有仲丁灵和丙炔氟草胺处理后对板蓝根幼苗株高没有显著影响;二甲戊灵与扑草净处理会影响板蓝根的发芽率;二甲戊灵处理会影响板蓝根幼苗的根长生长;扑草净处理会影响板蓝根子叶长、子叶宽的生长。室内条件下精异丙甲草胺、仲丁灵、丙炔氟草胺对板蓝根幼苗的生长胁迫较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新疆北疆超晚冬播条件下,不同冬、春小麦品种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方法】冬小麦适播期为9月20~30日,播种期为10月31日,延迟播期31~41 d,在超晚播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田间比较冬、春小麦品种的光合特性、籽粒灌浆速率和产量的差异。【结果】冬、春小麦品种旗叶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因不同品种而异,新冬41号和新春6号均高于其它品种,依次为60.2和58.1、33.1 μmol/(m2·s)和32.5 μmol/(m2·s)、10.22 mmol/(m2·s)和10.41 mmol/(m2·s)、0.33 mol/(m2·s)和0.36 mol/(m2·s)。春小麦品种最大灌浆速率的峰值出现在花后18~20 d,而冬小麦出现在15~17 d。新冬41号和新春6号产量较高,为7 812.3~7 935.6 kg/hm2,获得高产的穗数431.7×104~475.2×104穗/hm2,穗粒数31.6~36.3,千粒重51.7~52.8 g。【结论】新冬41号和新春6号较适合北疆超晚冬播。  相似文献   

15.
杂交稻黔优301不同播种期和密度的栽培试验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通过播期和密度2因子试验,分析得出水稻新品种黔优301在铜仁地区海拔600m左右获得高产的最佳栽培模式。播种期为4月中旬,密度在1.4万~1.5万窝/667m2,采用旱育浅植,加强田间肥水管理,综合防治病虫害,可获 600kg/667m2以上产量。  相似文献   

16.
在成都平原稻麦两熟制条件下培育适龄机插壮秧是机插秧技术能否获得高产的关键本研究以超级稻II优602为试材,研究播种期对成都平原稻麦两熟区机插秧秧苗生长、机插质量、生育进程、产量的影响,从而探索成都平原机插秧技术的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成都平原稻麦两熟区机插秧适宜的播种期为4月10-15日,秧龄45~50 d,此阶段播种的机插秧产量最高延迟播种虽然有利于改善机插质量,提高成穗率,但也会导致群体生长滞后,成穗质量差,有效穗、着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产量构成因子下降,进而产量减少,若推迟15 d播种,减产幅度甚至超过10%。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播期、播量对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大面积推广复种饲料油菜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大田试验,采用裂区试验,以播期为主区,播量为副区,设置2个播期、4个播量,3次重复,共24个小区。【结果】不同播期、播量对饲料油菜的湿重、株高、收获株数均影响显著,正常播种条件下2016、2017年饲油2号播量为12 kg/hm2时产量最高,分别为81 893.0和87 309.9 kg/hm2,且品质最佳。【结论】新疆地区复播饲料油菜生育期60~65 d,即可收割,需要≥10℃积温1 100~1 500℃,选择合适的播期和播量,产量和品质均可达到饲草要求,能够满足大部分地区麦后复种的要求,为冷凉地区麦后复种的首选。  相似文献   

18.
2003年对杂交水稻新组合K优267,在贵州中高海拔的贵阳地区进行了不同播期、秧龄和栽插株数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K优267的各处理因子平均产量为631.1 kg/667m2,比汕优晚3(CK)增产10.4%。其中以3月31日播种、秧龄24 d、单株栽插方式的产量最高,达688.6 kg/667m2,比汕优晚3(CK)最佳方式的产量(646.7 kg/667m2,于3月31日播种、秧龄24 d、3株栽插方式)增产6.5%。并对该组合实行小秧龄强化栽培的有关技术问题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棉花合理的化肥减施量和有机肥替代量,筛选化肥减施与有机肥替代最佳模式,为新疆南部棉区棉花化肥减施增效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以不施肥和无机复混肥为对照,分析化肥有机替代比例(20%、40%、100%)对棉花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施肥可改善棉花产量构成,提高棉花产量。与无机肥处理(CF)比较,化肥减量20%下施用400 kg有机肥、化肥减量40%下施用800方有机肥处理,通过提高棉花单铃重和衣分,改善棉花产量构成,显著提高棉花产量。处理3、处理4处理棉花产量分别为423.50和403.76 kg/667m 2,比空白处理(CK)增产27.70%、21.75%,比CF处理增产5.81%、0.88%。【结论】新疆南部棉区棉花种植以化肥减量20%、化肥减量40%,即每667 m2基施有机肥400 kg,无机复混肥65.39 kg,追施尿素22.35 kg(每667 m2基肥施用有机肥800 kg,无机复混肥49.04 kg,追肥尿素16.76 kg)较为适宜。处理3、处理4模式(20%、40%的化肥减量)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