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探求日喀则地区穗花韭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对收集到的20份穗花韭(Milula spicata Prain)种质的17个表型数量性状进行了变异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0份种质居群内和居群间均有较大的遗传变异和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除叶片数、地上茎粗、花穗粗的变异系数在30%以内外,地下茎长、花葶粗、根系长、地下茎粗、根系数量、叶宽、叶长、花穗长的变异系数在30%~50%,花葶高、株高、地上地下生物量的变异系数高于50%。主成分分析共提取到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86.31%,第1主成分与地上生物量有关,第2,3,4主成分与地下生物量有关。聚类分析将材料分为2个类群,第2类群表型优于第1类群,与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排序结论一致。本研究可为穗花韭种质资源的收集和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刘英  白龙  雷家军 《草业学报》2015,24(12):164-170
为揭示野古草野生居群的表型变异规律,采用变异系数、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采自辽宁省的8个野古草居群的10项形态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这10个表型性状在居群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各性状特征在居群间存在广泛的变异,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小穗总数(42.01%)旗叶厚度(27.94%)旗叶长度(26.83%)旗叶宽度(20.98%)叶数(19.64%)茎基粗(19.70%)花序长(19.30%)单枝干重(18.62%)株高(10.19%)花序重(8.16%)。10个形态特征可归成为3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达到79.44%,最大程度上反映了所有材料的表型性状特征,不同种群之间的差异主要来源于花序长、花序干重、单枝干重、小穗总数。采用欧氏距离系统聚类法将8个野古草居群依据10个表型性状分为3类:株型高大,旗叶长而宽,生物量大;株高中等,茎基粗壮,旗叶长而窄,小穗数量多,生物量较大;植株矮,叶片短、窄,生物量最小。表型性状与地理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部分表型性状的变化与地理因子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不同居群达乌里胡枝子形态变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应用数量统计方法对引种的野生达乌里胡枝子8个居群的13个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节间距、总叶柄长、小叶柄长和结荚数4个性状外,其余性状在居群内或居群间都表现差异显著;以13个性状为基础的聚类分析将所研究的8个居群分为3类;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第1主成分反映营养器官的特点,第2主成分反映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特点,第3主成分反映生殖器官的特点,均是造成达乌里胡枝子形态变异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南区野生芒居群表型变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能源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希望在解决能源危机方面有所作为的能源。芒植株普遍高大、生物质产量高、燃烧品质好,加之其分布广泛、抗逆性强、适宜在广袤的边际土地上种植,成为一种极为理想的生物能源植物。为探明中国西南区野生芒居群的表型多态性及表型变异规律,对37个野生居群材料的9个植物学形态特征及产量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1个表型性状在居群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P<0.01)水平,各性状特征在居群间存在广泛的变异,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单株产量干重、单株产量鲜重、分蘖数、旗叶长、旗叶宽、叶宽、茎节数、茎节长度、茎粗、株高和叶长。11个性状特征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叶片长而且宽的芒,旗叶长而宽,植株高大,茎秆粗壮,分蘖较少,反之亦然。此外发现分蘖数、株高、叶长3项指标对芒单株产量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是评价芒单株产量的3项主要指标。9个植物学形态特征可归成为4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达到82.551%,最大程度上反映了所有材料测定的表型特征。采用欧氏距离系统聚类法将37个芒野生居群依据9个植物学形态特征分为3类:植株高大叶片窄长型、植株高大叶片宽长型和植株低矮叶片窄短型。  相似文献   

5.
肇东苜蓿结实数量性状与温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肇东苜蓿结实数量性状与温度关系的研究张春华,汤胜民,李新贵,金鸣勤(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学校·双城·150111)肇东苜蓿是紫花苜蓿(MadicagosativaL.)的一个抗寒品种,是适应于黑龙江省大部分地区种植的地方优良牧草.紫花苜蓿是优质的蛋白质及...  相似文献   

6.
燕麦品种性状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王柳英 《草业科学》1998,15(3):19-22
在西宁地区,对632个燕麦品种的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品种间的性状差异很大,不同品种各性状最大与最小值的范围为;生育期75 ̄138d,千粒重13.2 ̄58.3g,茎粗0.25 ̄0.76cm,株高74.2 ̄210.0cm,单株粒重1.5 ̄14.9g,拮秆产量3030 ̄14910kg/hm^2,籽实产量1500 ̄5925kg/hm^2,粒色有白、黄、褐、棕、黑等;株高,生育期和产量三者之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中国结缕草居群形态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结缕草种质资源典型自然分布区19个野生居群和1个栽培居群进行了生态学特性、生境类型和居群变异的研究,结果表明:结缕草主要分布在海拔5~385m之间,土壤pH范围6.5~8.3,其中60%为微碱性。生境类型可分为丘陵山地型、平原草甸型、滨海滩涂型和农林间隙地草地型四种类型;不同地理居群结缕草的匍匐茎长、小穗数和叶舌长等12个表型性状均存在着变异,不同的表型性状其变异幅度和变异来源各不相同,即各表型性状受环境影响的程度各异,其中匍匐茎的长度和直径、穗长、穗宽、叶长、叶宽等随纬度的降低而增加;而小穗数、匍匐茎中部节间长、叶舌长度等则随纬度增加表现出增加的趋势。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匍匐茎长、穗长、匍匐茎中部节间长这3个性状是造成结缕草各居群表型差异的主要因素,可将20个居群分为8类,聚类结果与材料的地理分布基本一致,其中2、3、11和12号居群可作为结缕草的适宜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8.
于万里  张博 《草业学报》2012,21(2):249-255
为探明不同群体黄花苜蓿的遗传变异规律及亲缘关系,以伊犁昭苏地区8个天然群体为研究对象,对荚果和种子的性状进行了研究,分析群体间和群体内单株的差异,探明荚果和种子性状以及与地理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黄花苜蓿群体间除荚果长宽比外,其他各性状均有显著差异;群体内单株间荚果宽度、种子颜色和种子宽度等性状有显著差异;2)除种子颜色外,其他各性状群体间的差异大于群体内差异。群体间,百粒重和荚果形状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0.540和0.535,群体内种子颜色变异系数最大(0.554);3)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群体间的差异主要来源于种子大小、荚果种子数和荚果形状;4)荚果的长度和海拔之间呈正相关关系;5)依据果实形态利用欧氏距离UPGMA聚类分析,将8个群体分为4类:大荚果型、大粒型、小粒型和中间型。  相似文献   

9.
以美国草地早熟禾品种爱美为对照,采用初花期植株高度、叶层高度、粗蛋白含量、粗纤维含量等指标对13个山西野生草地早熟禾居群进行农艺性状和营养价值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霍州居群的叶片长度和叶层高度显著高于其他居群(P<0.05);霍州居群叶片宽度最宽(3.84mm),且与沁水、浑源、五台、应县及灵丘居群存在显著差异(P<0....  相似文献   

10.
王玉祥  张博 《草地学报》2012,20(6):1163-1168
以新疆13份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为材料,通过观测其株高、叶形、叶色、花色、茎长、茎节间长和千粒重等特征,研究新疆野生白三叶表型性状差异.结果表明:白三叶的各个指标在群体间存在显著差异,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通过聚类分析可将13个群体分为3类,呼图壁M单独聚为1类;呼图壁J、呼图壁K、呼图壁L、乌市南山D和昌吉F聚为1类;其余7个聚为1类.本研究结果能够为开展野生白三叶的生物学特性和遗传育种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1.
用Li-6400便携式光合分析仪测定了耐荫地被植物山麦冬(Liriope spicata (Thunb.) Lour.)的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山麦冬光合日进程有光合午休现象,最大净光合速率为10.2μmolCO2·m-2·s-1,光饱和点为648μmol·m-2·s-1,光补偿点为3.2μmol·m-2·s-1,表观量子效率为0.1389,CO2饱和点为1868μmol·mol-1,补偿点为61μmol·mol-1,最大蒸腾速率为2.2 mmol H2O·m-2·s-1,最大气孔导度为0.100 mmol·m-2·s-1。因此认为山麦冬是具有耐荫和抗旱节水特性的优良地被植物。  相似文献   

12.
不同生境小花山桃草自然种群表型变异与协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花山桃草自然种群的表型特征是其对自然生境适应的结果,不同生境种群间表型特征的比较可为揭示其表型变异产生的原因及变异规律提供重要线索。本研究以分布于不同生境的5个小花山桃草自然种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16个表型性状的变化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小花山桃草表型多样性较为丰富,表型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36.30%。表型分化系数在26.85%~96.98%之间,平均为73.03%,表明种群间变异是小花山桃草表型变异的主要来源。不同性状对环境变化的反应不同,其中株高、茎粗、单株果数和比叶面积在种群内的差异不显著,而在种群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表型分化系数达82%以上;节间距、叶宽、主根长、分枝数、果长和果宽在种群间和种群内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单果种子数和单果重在种群内和种群间的差异均不显著。株高、茎粗、叶长、叶宽、茎重、叶重、主根重和单株果数表现出一致的协变格局,生理功能性状之间的这种整合特性有助于小花山桃草适应多样的生境。聚类分析显示,5个种群可按生境条件的好坏分为两大类,进一步表明小花山桃草的表型特征受种群间环境条件(水、肥)强烈影响。绝大多数表型性状与生境因子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但果实性状(包括果宽、单果重和单果种子数)与生境因子相关性低,进一步表明繁殖性状不易受环境条件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采用供需计算公式分析日喀则地区牧草供给量和需求量,用供需差值计算法计算牧草供给缺口,同时据此预测未来10年日喀则地区的牧草需求量及缺口,以期为促进该地区牧草产业发展提出建议。结果表明:2000-2019年,日喀则地区牧草供不应求,缺口较大,最大为222.87万t,最小为132.88万t。未来10年的牧草需求和缺口预测数据表明:日喀则牧草需求量维持在300~400万t之间,缺口虽呈逐年减小的趋势,但数值依然较大。因此,本研究从自然环境、制度政策、经济发展三个方面提出建议,为解决牧草供需矛盾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天蓝苜蓿特征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从天蓝苜蓿Medicago lupulina的地理分布、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点、与近缘植物的区别、种群动态、适应性、种子成熟和发芽生理等方面综述了其研究进展,并着重介绍了它的生存繁殖方式、种群动态和这一野生种极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甘肃子午岭森林草地野猪种群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2001年冬季野猪种群结构为成年个体占44.44%,亚成体占55.56%; 2003年2月野猪为1 641±138头,其中成年个体占33.33%,亚成体占28.57%,幼体占38.10%;2次种群结构研究结果均表明,这一地区野猪种群呈现生态正增长.子午岭区野猪发情有季节性,大约在每年的秋季(9-10月);年产1胎,每胎4~5头.  相似文献   

16.
太子参光合速率变化特征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探明太子参Radix pseudostellariae光合速率变化特征,采用Li 6400光合测定系统,在晴朗的天气测定了太子参倒二叶的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c)的日变化和不同生长期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太子参的光合作用日变化呈单峰型,不存在“光合午休”现象,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气孔导度,气孔导度与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表现为极显著(P<0.01)的正相关关系。太子参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都随着整个生长期的推进,先缓慢升高后在倒苗期间急剧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