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转基因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与动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2年在河北省南皮县,以亲本常规棉(石远321)棉田为对照,对转CryC1Ac CpTI基因的双价抗虫棉(SGK321)棉田的节肢动物群落、害虫及其天敌的种群动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发现:SGK321棉田的功能团种类与常规棉田基本相同,两者节肢动物多样性差异并不显著,物种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975和0.967。但SGK321棉田节肢动物总数量比常规棉田降低了53.9%,其主要原因是基位物种数量显著减少;SGK321棉田与其亲本对照棉田的害虫和捕食性天敌的种类基本相同,但数量差异较大。SGK321对靶标害虫具有很好的抗性,与对照棉田相比,棉铃虫种群数量减少了89.5%。SGK321对棉蚜、棉粉虱、绿盲蝽、小绿叶蝉等非标靶害虫的发生也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其种群数量比对照棉田分别降低了64.5%,15.6%,21.8%和33.7%。SGK321棉田龟纹瓢虫和中华草蛉的种群数量分别比对照增加34.0%和9.1%,但异色瓢虫、小花蝽、异须盲蝽、蚜茧蜂和蜘蛛类等其他主要天敌的数量则分别降低28.6%,6.5%,43.1%,44.7%和14.0%。由此表明:双价抗虫棉SGK321在对棉铃虫具有较好抗性的同时,对棉田主要非标靶害虫也都有一定抑制作用,对某些天敌种类的种群存在不利影响,但对棉田节肢动物多样性动态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不同类型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运用群落生态学原理和方法,研究了北方平作春棉、麦套春棉和麦套夏棉节肢动物的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平作春棉节肢动物群落组成有55科、68属、73种,麦套春棉有74科、102属、108种,麦套夏棉有57科、80属、85种。平作春棉和麦套春棉间节肢动物群落的相似系数(0.6830)>麦套春棉和麦套夏棉(0.5598)>平作春棉和麦套夏棉(0.4125)。麦套春棉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值分别为1.3486和0.2884>麦套夏棉(分别为1.2839和0.2868)>平作春棉(分别为0.6061和0.1404);优势度值则为平作春棉(0.7761)>麦套夏棉(0.5676)>麦套春棉(0.4971)。麦套棉(特别是麦套春棉)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较平作棉稳定,对环境的变化或来自群落内部种群波动的缓冲作用较强,是不利于某些害虫发生,而有利于天敌繁衍的良好生态系统,更具备利用自然因素控制害虫的生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3.
北疆不同类型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运用群落生态学方法研究了北疆棉田不同邻作、灌溉方式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及其在不同年份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不同的邻作方式能改变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邻作小麦增加棉田天敌种类,邻作玉米增加棉田天敌个体数,对棉田害虫有较强的控制作用,而邻作西红柿作用相对较弱,生产上应充分利用邻作小麦和玉米的有利作用。2003年滴灌棉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0.7250)和均匀度(0.2111)均大于沟灌棉田(0.1924、0.0605),群落更稳定;不同年份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变化大,说明气候因素是影响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根据田间系统调查把稻田节肢动物群落按营养和取食关系划分为三个营养层(基位物种、中位物种、顶位物种)和不同的功能集团,在物种、功能集团和营养层三个组织层次水平上分析了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和多样性。结果表明:三类稻田中,施生物药剂稻田的生态稳定性最好,自然稻田的生态稳定性好于施化学药剂稻田的生态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结合抗虫性评价转基因抗虫棉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 1 999年河南省转基因抗虫棉区试资料为分析对象 ,介绍方差分析、AMMI模型分析和以受害铃率作为参试品系抗虫性指标的因子回归模型分析 3种分析方法 ,及其在转基因抗虫棉区试中评价参试品系抗虫性分析中的应用 ,并对 3种方法进行初步比较  相似文献   

6.
明确蔬菜田节肢动物的种群动态和发生规律可以为制定合理的蔬菜害虫生态控制策略奠定理论基础,因此,本研究在福州市建新镇试验田对蔬菜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进行了系统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该蔬菜田节肢动物群落共由76种、46302个节肢动物个体组成,分别属于2纲、10目、43科;其中,害虫38种,中性昆虫5种,天敌33种。蔬菜田节肢动物群落总体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性指数(J')较低,而Simpson优势集中性指数较高。根据生态学上物种优势度等级划分方法,该菜田害虫优势种为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Fabricius);捕食性天敌中个体数最多的为微蛛科食虫沟瘤蛛Ummeliata insecticeps Boes.et Str;寄生性天敌中个体数最多的为甘蓝潜蝇茧蜂Opius dimidiatus(Ashmead);双翅目稻摇蚊Chironomus oryzae Matsumura在中性昆虫中占的比例较大。掌握菜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及其结构在菜田害虫生态控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8.
由于基因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应用于食品工业中产生了转基因食品,但是转基因食品的食用安全性一直受到人们的质疑。介绍了转基因大豆在食用中可能产生的安全性问题,并总结了这些问题的安全性评价和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2008年早春,中国南方各地都遭到了严重低温凝冻的袭击,农作物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甚至绝收。茶叶生产期推迟半月有余,幼龄茶树成活率下降近三成,衰老茶树冻死的也不少。因此,挽救损失,恢复生产是当前的主要工作。对于科技工作者来说,掌握低温凝冻对产业的损失情况,探索其危害规律,预防今后低温凝冻的灾害,是完全有必要的。下面把低温凝冻对茶园动物群落的影响作以简介。  相似文献   

10.
生物农药即生物源农药,指来自于动物、植物或微生物,具有杀灭农业害虫天然活性的天然生物物质,它包括了植物即微生物的生物农药以及具有农药作用和抗农药作用的转基因作物。这些转基因植物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针对这类抗虫转基因植物(Bt),在食品中的过敏性、毒性的安全性;植物生态的基因漂流、是否能诱发昆虫产生抗性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等的评价做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中游棉区转CryI A基因棉花对棉铃虫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转 Bt棉 GK-19和转 Bt美棉 BG-15 60进行了室内生测和大田调查。结果显示 ,室内生测两Bt棉品系对棉铃虫的抗性随组织器官和生育期的不同而变化。总体上 ,繁殖器官的抗性效率大于其它器官 ,7月份的抗性水平显著高于 8月和 9月 ;田间调查 ,在对照田第 3和 4代棉铃虫高峰虫量百株 14头和 2 8头密度下 ,Bt棉 GK-19和 BG-15 60对第 3和 4代棉铃虫的控制效果分别为 86.2 1%、87.89%、93 .10 %和 92 .19%。表明长江中游棉区转 Cry1A基因棉花对棉铃虫的田间种群数量亦有很强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大田条件下,用3个转Bt基因棉花品种和一个常规品种,利用磷脂脂肪酸(PLFA)方法研究转Bt基因棉花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转基因棉花增加了土壤微生物PLFA的含量。转基因棉花降低了棉田土壤格兰氏阳性细菌的比例,提高棉田土壤的真核生物、真菌和放线菌的比例;转基因棉花在蕾期提高了土壤原生动物比例,在吐絮期比例反而降低;转基因棉花在蕾期提高了棉田土壤格兰氏阴性细菌的比例,吐絮期则降低了格兰氏阴性细菌的比例。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表明,转Bt基因棉花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有明显影响。PLFA方法可作为转基因生态安全评价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转基因棉花的田间筛选技术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利用不同浓度的卡那霉素对棉花叶片进行处理,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棉花不同品种、不同叶位、不同生育时期内叶片对卡那霉素处理的反应。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在田间对转基因棉花进行筛选的简便方法。研究表明,在棉花花铃期以前,利用5000~7500mg,L-1卡那霉素对转基因棉花新展开的倒1叶和倒2叶进行检测,能够有效筛选出带有卡那霉素标记基因的转基因后代,这对于转基因棉花材料的选育有较大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中国转基因抗虫棉的应用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9  
王仁祥 《棉花学报》2003,15(3):180-184
从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开始了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开发和利用。转基因抗虫棉最常用的外源基因是Bt基因和CpTI基因。这两种基因已被分别或同时导入棉株中并获得了一批有发展前景的转基因棉花品种,其种植面积占棉花总面积的比例由1996年的0.35%上升到2000年的30%。目前在我国推广种植的抗虫棉,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抗虫性的时空变化大、害虫抗性、抗虫范围狭窄、抗虫强度差及抗虫棉的安全管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主要有寻找和筛选广谱抗虫基因,采用特异启动子和诱导表达启动子,培育转多基因抗虫棉,加强转基因抗虫棉的种植管理及安全性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土壤胁迫与温度对转Bt基因棉抗虫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土壤水分过多和过少均不利于转 Bt基因棉杀虫蛋白的表达 ,土壤涝渍可造成转 Bt基因棉抗虫性的显著下降 ,而土壤干旱的影响则相对较小。低温 ( 1 8℃ )不仅可明显降低转 Bt基因棉抗虫基因的表达活性 ,亦可明显降低已表达于棉株中的杀虫蛋白的抗虫活性。高温 ( 3 8℃ )亦可降低转 Bt基因棉抗虫基因的表达活性 ,但较低温的影响则相对较小 ;高温下已表达于棉株中的杀虫蛋白对低龄棉铃虫幼虫的抗虫活性明显增强。因此 ,应加强转 Bt基因棉田的水肥管理 ,保证转 Bt基因棉抗虫性的高效表达 ,重视各种异常天气后转 Bt基因棉田间的虫量监测 ,适时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6.
张洋  张帅  崔金杰 《棉花学报》2011,23(1):44-51
 室内以分别用转双价基因棉中棉所41(Cry1Ac+CpTI)、转单价基因棉中棉所44(Cry1Ac)和常规棉中棉所49(CK)连续筛选16代的AYBC、AYBT和AYCK棉铃虫种群为材料,分别继续用上述材料再连续筛选10代,研究抗虫棉对棉铃虫适合度及其抗药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室内连续筛选26代后,与AYCK对照种群相比,AYBC和AYBT种群的幼虫发育历期明显延长,蛹重、产卵量、卵孵化率均明显降低,蛹历期和雌虫百分率差异不显著;与AYBT种群相比,AYBC种群的幼虫发育历期明显延长,产卵量显著降低,蛹重、蛹历期、雌虫百分率和卵孵化率差异不显著。17-26代,AYBC种群与AYBT种群同一筛选代数间对Cry1Ac毒素的抗性倍数差异不显著,并且随着筛选代数的增加,AYBC和AYBT种群的抗性倍数都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7.
转Bt基因抗虫棉育种策略与效果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应用改进的常规育种技术培育转Bt基因抗虫棉,可大大提高对鳞翅目害虫的抗性,这是棉花品种改良的新趋势。育种实践表明,根据转Bt基因种质系供体的特点和遗传缺陷,选择综合性状优良、前期生长势强、株形稍高大松散,铃重较大、生育期相对较短的材料作亲本较为适宜;在杂交技术的应用上,宜采用复合杂交、基因渐渗和有利基因累加技术;杂种后代的处理视杂交方式而定。本文对育种程序中抗虫性鉴定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玉米品种抗虫性对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3个不同抗虫性的玉米品种,研究了玉米品种抗虫性对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品种抗虫性对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无明显影响,但对均匀度和多样性有明显影响,玉米品种抗虫性越高,节肢动物群落的均匀度和多样性越高。抗虫性较高的玉米品种田间益害比明显高于抗虫性较低的玉米品种。说明玉米品种抗虫性有助于提高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稳定性和天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