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按照"安徽省‘3414’肥效田间试验总体方案"的模式,综合比较各试验处理肥料投入、双季早稻产量、经济效益和肥料利用率等指标,研究探索双季水稻高产栽培精确定量施肥模式,建立砂泥田土壤的肥料效应方程,推动双季水稻进一步走向精确施肥模式,实现产量再上一个水平。 相似文献
3.
4.
早稻中早39机插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早39是中国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中熟早籼稻新品种,通过2010 - 2011年机插精确定量栽培的试验攻关和示范印证,总结完善中早39机插精确定量栽培产量超9t·hm-2的配套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6.
7.
早稻抛秧高产栽培施肥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施面层肥的基础上,采用“攻前促壮后空”4次追肥法能增产3.6%-9.2%,增产显著。该施肥法的前,中,后期施肥比例为7:3:0,面层肥:回青肥;分蘖肥:壮蘖肥;分化肥:壮尾肥的比例为3:1,4:2,4:1,2:1,8:0。 相似文献
8.
在永定县早稻上进氮磷钾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当每667 m2施N 10.82 kg、P2O5 5.62kg、K2O 5.9 kg,早稻产量最高,达592.62 kg;当每667 m2施N 10.12 kg、P2O5 4.08 kg、K2O5.49 kg,早稻的施肥利润达到最佳,产量达589.62 kg,经济效益达1093... 相似文献
9.
10.
经过多年来的试验研究,夏玉米精确定量施肥技术已臻完善,施用面积逐年扩大,不仅增产效果显著,肥料投入成本同比每公顷下降200元以上,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一、技术原理根据斯坦福公式,应施的肥料养分量等于作物需要吸收的养分量减去土壤可提供的养分量。按照该理论,夏玉米需要吸收的养分量=计划产量×玉米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土壤养分供应量(每公顷)=土壤养分含量(mg/kg)×0.15×15×土壤养分利用系数;每公顷施肥量(kg)=应施肥料养分量÷(肥料养分含量×肥料养分利用率)。二、技术参数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每100千克玉米… 相似文献
11.
12.
13.
赖波平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Z1)
采用旋转回归设计,进行氮磷钾施用量的田间试验.建立了早稻施肥数学模型,利用模型分析了主因子效应和因子间的交互作用,认为肥料三要素要相互配合才有利高产,并通过微型电子计算机进行模拟试验,筛选出每公顷产6 750 kg 以上的施肥方案为,生产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通过氮、磷、钾肥的不同水平小区试验,时水稻生长、生物学性状、产量、稻秆比、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评价配方施肥的试用效果效益.结果表明当N、P<,2>O<,5>、K<,2>O分别为14kg/667 m2、4 kg/667 m2、12 kg/667 m2,作物产量、经济效益达最佳状态,可作为当地水稻施肥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16.
17.
18.
在宁乡县高、中、低三种肥力水平稻田上进行了早稻“3415”的试验,结果表明:最高产量施肥利润和最佳经济施肥利润为低肥田>高肥田>中肥田;肥料投入产出比为低肥田>中肥田>高肥田。研究提出了高、中、低肥力稻田的早稻产量数学模型,即高肥力田为:Y=290.47 14.3998N 16.9536P 3.0734K 0.4548NP 0.3791NK-1.7371PK-0.7204N2-1.3376P2-0.1082K2(F=192.333**);中肥力田为Y=252.95 15.9959N 1.9659P 3.4284K 0.4161NP-0.12NK-0.3983PK-0.519N2-0.0087P2 0.0944K2(F=75.024**);低肥力田为Y=223.24 17.2772N 5.7146P 6.7187K 0.6818NP-0.0070NK-0.6250PK-0.6986N2-1.0544P2-0.2801K2(F=43.539**)。为指导大面积早稻施肥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进行水稻精确施肥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精确施肥条件下水稻产量、纯收入最高,分别为10 120.5 kg/hm2、17 628.0元/hm2,且在灾年能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因此,生产中应注意水稻肥料的科学施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