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生物质能利用在循环农业中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王许涛  李刚  张百良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4):6559-6560,6563
生物质能利用将会在优化农村能源结构、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和环境、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有着极大的作用;以生物质能利用为纽带的农业循环经济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河南生物质资源开发利用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质资源是一种普遍而又宝贵的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农林业产品及其废弃物、水生植物等。随着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等可再生的清洁能源资源对建立可持续的能源系统,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大意义。河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72%人口生活在农村,秸秆和薪柴等生物质仍是农村的主要生活燃料,尽管煤炭等商品能源在农村的使用迅速增加,但生物质能仍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对全省更具特殊意义,发展生物质能技术,为农村地区提供生活和生产用能,是帮助这些地区脱贫致富,实现小康目标的一项重…  相似文献   

3.
张碧娜  毛艳 《现代农业》2007,(12):138-150
本文概述生物质能及其应用技术在我国能源建设方面的重要性,根据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和高品位优质能源的需求形势,指出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及其技术在我国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以及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未来发展生物质能技术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村科学实验》2008,(2):43-44
近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就生物质能综合利用发出通知。通知说,为加速农林废弃生物质能综合利用,国家近期将重点支持三大领域,包括生物质成型燃料、畜禽养殖场沼气发电和生物质气化(炭化)发电。通知说,通过支持农林废弃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及产业化发展,目的在于促进生物质能技术进步,培育农村新型产业,  相似文献   

5.
中国生物质能利用现状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我国各种农林废弃物资源可获得性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对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各类生物质能法规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了评价,并全面介绍了各种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技术及其设施应用情况。由于我国生物质能资源主要来自农业生产,生物质能产品在农村地区生产,根据我国生物质能资源、技术和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作者提出了生物质能应该以服务"三农"为主,从而形成促进循环农业发展、提升农业综合效益新的产业的观点,并指出了我国生物质能优先发展的路线。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能源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人类对开发利用各类新能源寄予厚望,生物质能就是其中之一.生物质能的发展对保障能源安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具有积极意义.不过,对生物质能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也可能会威胁粮食安全,并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对全球生物质能资源进行了系统评价,认为目前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的生物质能发展模式不可持续.应积极发展基于纤维素乙醇的不消耗粮食的第二代生物燃料技术.  相似文献   

7.
吴珊珊  姚治君  沈镭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356-10358
[目的]为实现西藏农村能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综述了西藏能源资源情况,分析了西藏农村生物质能利用的特点及潜力,并提出了西藏薪柴替代战略的可持续发展对策。[结果]西藏可再生能源十分丰富,主要有水能、地热能、太阳能、风能和以薪柴和畜粪为主的生物质能,而常规化石能源资源稀缺,石油、煤炭资源较少,能源消耗以生物质能为主。这种低水平的传统的能源消费结构使脆弱的高原生态植被遭到破坏,致使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结论]西藏未来的能源发展战略迫切需要改变目前能源的消费结构,积极实施薪柴替代战略,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农村小水电替代目前以生物质能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加快小城镇化进程,重点发展农村沼气,因地制宜,多能互补,减少因能源消费对西藏生态环境的破坏。  相似文献   

8.
西藏农村生物质能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对策(摘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实现西藏农村能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综述了西藏能源资源情况,分析了西藏农村生物质能利用的特点及潜力,并提出了西藏薪柴替代成略的可持续发展对策。[结果]西藏可再生能源十分丰富,主要有水能、地热能、太阳能、风能和以薪柴和畜粪为主的生物质能,而常规化石能源资源稀缺,石油、煤炭资源比较少,能源消耗以生物质能为主。这种低水平的传统的能源消费结构使脆弱的高原生态植被遭到破坏,致使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结论]西藏未来的能源发展战略迫切需要改变目前能源的消费结构,积极实施薪柴替代战略,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农村小水电替代目前以生物质能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加快小城镇化进程,重点发展农村沼气,因地制宜,多能互补,减少因能源消费对西藏生态环境的破坏。  相似文献   

9.
温岭市农村新能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等三大方面入手,介绍温岭市农村新能源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状况,指出新能源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农村的新能源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李军刚  王巍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2198-2201
通过对我国农村生物质资源开发利用政策环境和内容进行分析,建议政府加大生物质能产业化的技术研发和技术引进力度,加强对生物质能产业的市场监管和政策扶持,建立生物质能产业碳汇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生物质能产业的领导机制和宣传推广机制,以促进我国农村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促进农村生物质能源的有效利用,解决农村生产、生活用能短缺的问题,对毕节地区农村秸秆等生物质节能炉具及技术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并结合区域实情,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陕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深入分析影响陕西城乡居民收入的主要制约因素,运用时间序列自回归分析方法对收入差距进行分析研究,指出陕西农村居民收入始终小于城镇居民的收入,二者间存在较大差距,并且这种差距有逐年扩大的趋势,提出了缩小陕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黄河三角洲具有丰富的后备土地资源,将边际性土地开发与生物质能源发展相结合,有利于该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生物质能原料的高效、可持续供应。在深入分析黄河三角洲水土资源和农村生物质能源利用现状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生物能源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探讨了甜高粱、菊芋、柳枝稷和蓖麻等能源植物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化土地规模化种植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从技术、政策和市场等方面提出了促进黄河三角洲生物质能发展和边际性土地开发的几点关键建议,对当前黄河三角洲水土资源科学开发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杨波  贾孟立  祝建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773-17773,17825
分析了我国农村现有户用生物质炊事炉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户用生物质半气化炉的设计,该炉具有避免了现有炊事炉具的缺点,有利于优化农村能源结构,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从天津市农村沼气主要生物质资源类型、分布、利用现状出发,分析了目前天津市农村沼气生物质资源的现状与开发利用情况,并剖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现代都市型农业的发展,提出了今后天津市农村生物质能源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战略,是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的行动目标和任务。咸阳市地处暖带,森林覆盖面积广泛,生物质资源丰富,为咸阳市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打下了坚实的资源基础。本文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梳理了咸阳市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机遇,针对性的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想为相关单位的政策制定和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促进咸阳市生物质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山西是人口大省,也是农业大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严重影响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分析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探讨农村剩余劳动力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对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雯  欧阳子健  苏盼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929-13932
近年来,生物质作为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日益受到全社会重视。以湖北省当阳市为例,对农村生物质的能源利用进行了调查分析,重点探讨该地的生物质直燃发电项目,以期为我国广大农村合理、高效利用生物质能提供经验与借鉴。研究发现生物质发电面临原料供应不足和环境污染问题,而当地生物质资源的综合利用也存在一定不足。基于此,提出了应优化电厂原料供应、促进生物质资源梯级开发、引进先进技术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采用灰色关联法,分析我国农村能源消费总量变化与各种能源消费量之间的关联程度,以探究目前我国农村能源消费量和能源结构的主要特征及其变化原因。结果表明,我国农村能源消费仍然以生物质能源为主,生物质能源消费量的变化是引起我国农村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石化能源和清洁能源在我国农村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逐步提高,对我国农村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结构变化的影响程度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20.
生物质能的单一利用方式有多种弊端。从实际出发,以耗散理论为基础,揭示出农业生产就是生物质能的生产,农业废物的梯级利用就是生物质能在农业生产流程中的传递,梯级利用、集约化管理、产业化经营是农村生物质能利用的合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