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2.
3.
干旱缺水严重影响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近些年来,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以及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旱灾面积逐渐扩大。目前,河南省旱区有11个市(地)、48个县。该区小麦播种面积占全省麦播面积的40%左右。因此,旱区实施小麦旱作高产技术,对保证全省粮食和经济稳定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1 旱区小麦生育特点1.1 植株叶小秆矮旱区小麦叶片短小,色浓,尤其上部叶片更小,全株分布呈塔型,这不仅有利株间光分布,且对后期增强根系活力,提高光合能力十分有利,故多表现出活棵成熟。而水浇地小麦上、中部叶…  相似文献   

4.
在春旱且无浇水条件的旱地,常因土壤墒情不好,影响春播和出苗.如何解决增墒保墒,成为春播和苗期生长的关键.为此,进行了浸水秸秆增墒保墒效果及其增产效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农技服务》2017,(17):59-60
近年来,甘肃省中部弃耕荒废的老砂田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为了改变这种状况,2008年在白银市北部荒漠区开展了旱砂地造林。选择景泰县芦阳镇红光村集中连片的旱砂地进行了保墒育墒试验,结果表明:定植的六个树种在保墒育墒地的成活率、保存率、生长量以及干物质与对照地相比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整个生长季保墒育墒地的含水率明显高于对照地。  相似文献   

6.
干旱半干旱是北方地区玉米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尤其是春季到伏季干旱现象比较严重,对玉米生产极为不利。充分利用好有限的有效降水,是提高玉米生产能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覆膜能明显的增温、保墒提墒、加速养分释放,对晚播小麦的根系生长及分蘖等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为小麦健壮生长,增加群体,加快生育进程和增产创造了良好的有利条件。试验表明,覆膜后可使分蘖增加43.11%,次生根增加46.71%,单株干重增加108.78%,穗数增加69.10%,增产率达95.86%,纯收益1hm~2增加900多元。  相似文献   

8.
东辽县属于丘陵半山雨养农业区,玉米制种没有灌溉设施和浇水条件,且都播种在瘠薄的山坡地。由于雌/雄自交系需要分期播种,春旱播种1次拿全苗保花期相遇十分困难。为解决按时出苗技术难题,2010-2012年县农教中心、农业总站、吉东种业科技指导员。在足民乡明德村张景全3万m2山地制种田,进行生产性试验研究,研究出整套的1次播种1次拿全苗抗旱集成技术,在东辽制种生产上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1土地准备保墒造墒,对墒情较好的棉田,要耙耢保墒或覆盖地膜,减少水分蒸发;对墒情不好的,要适时造墒,可采用畦灌浇透,然后耕耙保墒待播。灌水一般应在棉花播种前15d进行,以利土壤升温。  相似文献   

10.
不同墒情和播深对小麦出苗及冬前苗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小麦足墒播种和欠墒播后浇水两种处理下不同播深对小麦出苗和冬前苗情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足墒播种播深5 cm的出苗率和冬前苗情最好,播深增加或减少其出苗率和苗情都不同程度地降低;小麦欠墒播后浇水,播深3 cm的出苗率和冬前苗情最好,播深增加出苗率和苗情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1.
不同保墒耕作方法在旱地上的保墒效果及增产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留茬少耕秸秆全程覆盖、免耕补充灌溉和传统保墒耕作3种方法对旱地土壤水分及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留茬少耕秸秆覆盖增加了夏闲期农田的蓄水量,为旱地小麦播种出苗提供了水分保证。小麦收获时的土壤水分含量,0~60cm的土壤有效蓄水量传统保墒方法为6.4mm,免耕补充灌水的为6.7mm,留茬少耕秸秆全程覆盖方法为15.3mm,留茬少耕秸秆全程覆盖方法的蓄水量多;60~100cm的土壤有效蓄水量传统保墒方法为30.9mm,免耕补充灌水为20.3mm,留茬少耕秸秆全程覆盖方法为33.5mm,也是留茬少耕秸秆全程覆盖方法的蓄水量多。留茬少耕秸秆全程覆盖比传统耕作保墒技术增产6.7%~54.8%。留茬少耕秸秆覆盖技术,提高了小麦播种时的底墒、灌浆时的土壤水含量,是一种有效的蓄水保墒、提高旱地小麦产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13.
旱地地膜集流增墒覆盖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针对广大干旱地区气候及土壤特点,和目前一般采用的平铺覆盖法及机铺膜造成的微弓形覆膜状况,导致膜上贵如油的春雨散流到膜边露地上,发生膜下不如露地墒情好的问题,我们试图寻找有别于平川水地区的有效的旱地优化覆盖法。通过一系列试验处理与多点示范,从而总结出针对不同作物的8种旱地地膜集流增墒覆盖法,对集流膜上降雨、增加膜下根际土壤水分、促进苗期生长、提高作物产量均有明显的效果。一般比常规覆盖法膜下降雨利用率提高2~3倍,增产10~30%。  相似文献   

14.
15.
化学节水保墒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黄腐酸黄腐酸是一种新型植物蒸腾抑制剂,能促进根系生长,具有抑制植物蒸腾、络合微量元素等多种生理生化效应。主要用法是叶面喷施和拌种。1.1拌种。对密植作物(如小麦等),拌种比例为50公斤种子加黄腐酸200克;对稀植作物(如西瓜等),黄腐酸用量减半。方法是:将称好的黄腐酸加入相当于1/10种子重量的水中,搅  相似文献   

16.
17.
半湿润偏旱区旱地麦田蓄水保墒耕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19.
2003年伊宁市种植冬小麦3666公顷,麦收后复播油葵1933公顷。油葵获得平均单产145千克的好收成。现将其大面积丰产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秋季采用灭茬、深松、培肥、起垄、镇压、同机联作等耕作方式,使土壤蓄水保墒,春季采用垄上镇压玉米精密抗旱播种机播种。3年的大面积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该播种机在春旱的4~6月降雨量仅有9.5mm的特殊年份,每公顷保苗株数5.52万株;4~9月份降雨量162.49mm条件下产量达到8992kg/hm^2。季节性干旱能够保住全苗,全年少雨的情况下没有绝收。垄上抗旱玉米精密播种机具有减弱水气对流损失、抵御干旱、提墒、保湿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