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小麦外源DNA导入育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玉米、银杏等DNA导入小麦中,引起了生态和生化方面的变异。对负压渗透法、穗茎注射法、花粉管通道法等4种导入方法进行了比较,对变异株系的遗传背景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3.
外源DNA导入小麦后的性状变异与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花粉管通道技术,将燕麦DNA导入普通小麦中,通过连续选择和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燕麦DNA已导入小麦中,并得到很好表达,而且在D1代就产生了明显的性状变异,D2,D3代趋于稳定,到D5代获得了抗抗条锈病且性状得到了改良的新的变异品系。  相似文献   

4.
外源DNA导入小麦引起后代性状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外源DNA直接导入植物技术 ,将不同种属的单子叶植物总DNA分别导入普通小麦 ,调查其后代产生的变异 ,对D2 代株高、穗粒数、千粒重 3个性状的变异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
对高梁DNA导入小麦后获得的优良变异系光合特性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新品系光合效率高于原受体,不全类型为C3植物与C4植物的中间类型。  相似文献   

6.
外源DNA导入技术及其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源DNA导入技术打破了植物科、属、种的界限,甚至能对动植物的遗传物质进行置换,变异类型广,是一种建立在DNA分子操作基础上的新的育种途径。小麦是较早进行分子育种的作物之一,本文对外源DNA导入技术的发展、导入后代的变异、导入后的变异机理及其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采用花粉管通道技术,将燕麦DNA导入普通小麦中,通过连续选择和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燕麦DNA已导入小麦中,并得到很好表达,而且在D1代就产生了明显的性状变异,D2,D3代趋于稳定,到D5代获得了抗条锈病且性状得到了改良的新的变异品系.  相似文献   

8.
外源DNA导入小麦变异后代主要性状遗传力和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花粉管通道法将几种植物总DNA片段导入小麦,对变异后代5个农艺性状的遗传力、遗传变异系数及性状间的相关系数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株高的遗传力最大,其次为千粒重和穗长。每穗粒数和每株穗数的遗传力最小。遗传变异系数以每株穗数和千粒重最高。在相关系数方面,株高与千粒重、株高与每株穗数、穗长同每穗粒数都有极显著的遗传型正相关;株高与每穗粒数、穗长与每株穗数、每株穗数与生产粒数、每株穗数与千粒重4对性状间  相似文献   

9.
辐照外源DNA导入大豆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软X射线和60Coγ射线照射外源DNA,通过花粉管通道将外源DNA直接导入大豆.结果表明:不同的射线、不同的剂量照射使DNA的紫外吸收值发生变化,并影响导入后代的出苗率,使后代在第一代发生变异.  相似文献   

10.
外源DNA导入技术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小麦纯系品种的反复种植,使小麦的种内变异大幅度降低,优异种质资源材料十分贫乏.然而,丰富的小麦近缘野生植物基因则是改良小麦的宝贵遗传资源,通过从小麦近缘种属中以异源染色体重组、染色体附加、染色体代换以及染色体易位等方式导入外源有益基因,已成为利用小麦近缘种质材料的有效方法,是扩大小麦遗传变异的一条主要途径,目前不仅培育出了新的中间材料和新的品种(系),而且有的已经在生产上发挥作用[1,2].  相似文献   

11.
外源DNA导入普通小麦变异株系的性状及蛋白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外源DNA导入普通小麦选出的三个变异株系进行了田间性状观察、种子蛋白质含量测定及电泳分析。结果表明,三个变异株系均获得DNA供体鲁牧1号的抗病性状,以及抗旱、耐寒、耐盐碱等抗逆特性。表现为白粉病高抗到免疫;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受体,接近DNA供体水平;种子蛋白质电泳图谱也与受体材料有明显差异。由此证明,通过外源DNA导入技术,将一些优良野生遗传资源DNA引入普通小麦,培育小麦新品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导人外源DNA的小麦变异后代进行抗旱性和耐盐性的鉴定,筛选到四个抗旱耐盐性较好的小麦新品系。引物S317的RAPD验证结果表明,四个变异后代均有两条异于受体的特异谱带,其分子量分别为650bp、680bp。其中分子量为650bp的谱带在四个变异后代和供体中均具有,而受体却没有。这可能是玉米基因组中的DNA片段整合到受体的基因组中,导致受体中与抗性有关的基因结构发生了改变,从而提高了受体的抗旱耐盐能力。室内考种结果表明,四个新品系的部分农艺性状优于受体。  相似文献   

13.
14.
导入大赖草DNA小麦后代的变异性状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外源大赖草DNA直接导入普通小科,诱导小麦籽粒蛋白质组成及过氧化物酶,酶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谱带发生了显著变化,蛋白质分别增加了44,67,85ku新组分,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分别提高16.82%,15.62%,赖氨酸增长42.94,同工酶不同程度出现了差异谱带,酶带缺失酶活性增减的明显变化,导入DNA的变异上麦的籽粒色泽、硬度,胚乳粉质等生物学性状都有一些改变,其变异现象在连续后代中依然表达。  相似文献   

15.
小麦DNA导入玉米引起性状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16.
采用玉米开苞导入技术通过花粉管通道将玉米自交系13A的总DNA导入玉米自交系沈109中,结果表明,D1和D2代的生育期、株高、穗位、株型等性状都发生了变异,总变异率为17.98%,并用原位杂交技术进行验证.讨论了后代变异、变异率和该项技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外源DNA直接导入玉米的分子育种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玉米作为受体,以水稻、甘蔗、象草、竹子等亲缘较远的植物DNA作为供体,用花粉管通道法、种子萌动浸渍法、受体花粉携带法、未成熟籽粒微注射法将供体DNA直接导入受体.发现玉米D1代在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都产生变异,而其中以花粉管通道法效果最好,种子萌动浸渍法次之,注射法最差.  相似文献   

18.
外源DNA直接导入水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9.
应用改良浸种法将外源DNA导入大豆的遗传育种效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改良浸种法”将玉米、西洋参DNA导入大豆.结果表明.该导入方法可降低导入当代种子发芽率、出苗率,导入后代在牛育期、株高、单株结荚数、百粒质量、节数、种脐色、蛋白质和异黄酮含量等性状上产生广泛变异.且许多变异性状(如早熟性、株高)在早世代就能迅速稳定遗传、导入引起的变异频率在D2代为7.6%-18.9%.D3代为21.5%~26.4%。随世代的增加变异频率明显增加、并进一步探讨了这些性状的变异特点同时.为了提高育种效率.提出了导入后代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