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甘肃清水县野生木本果树资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清水县已知的88种野生木本果树(包括亚种、变种、变形),并对6种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野生果树进行了论述和评价,同时对今后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木本果树成花机理的阐明是对其进行开花调控的基础。与草本植物相比,木本果树由于生命周期长,成花机理研究实施相对困难,研究进展较缓慢。但是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草本植物成花机理逐步被阐明,以此为借鉴,从分子水平和蛋白质水平对木本果树成花机理的诠释也在不断深入。该文简要介绍了木本果树成花的环境调控、激素调控、营养成分调控途径,综述了木本果树成花分子机理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果树业的发展,高接换冠技术已在芒果、荔枝等多种木本果树生产上广泛应用。但是,海南的绝大多数果农对该技术的认识比较片面,在实施换冠技术时均只重视嫁接环节,忽视管理工作,致使高接成活率大大受挫,大多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有的甚至造成了更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全方位地提高木本果树的高接成活率,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4.
《山西农业科学》2015,(5):639-642
木本果树在开花前需要经历较长的童期,这是缩短育种年限和实现早期丰产的限制因素。花芽分化是木本果树童期结束向生殖生长转变的标志,由许多开花基因共同控制,了解这些基因的功能有助于缩短果树童期、提高育种效率。就近年来研究较多的几个重要开花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一种木本果树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90,自引:0,他引:90  
研究了一种可有效排除细胞内多酚类等杂质污染的简便、快捷、经济的果树基因组DNA提取方法。其改良策略是:在细胞核被裂解前去除细胞质中的多酚类等杂质,防止多酚类物质被氧化,从而排除多酚类等杂质的干扰。利用这一方法提取的柑桔、枇杷、梨、苹果、湖北海棠、桃、樱桃等7种果树基因组DNA均能被限制性内切酶完全消化,获得理想的Southern杂交结果,也可作为PCR模板应用,成功地进行特异性基因扩增和RAPD。  相似文献   

6.
木本果树开花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花是植物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变过程。拟南芥中存在多条调控开花时间的信号途径如光周期途径、春化途径、赤霉素途径和自动途径等。与草本植物相比,木本植物成花调控研究进展较缓慢。本文综述了木本果树中开花综合基因,即综合不同成花调控途径信号的关键基因,如CO、FLC、SVP、FT、LFY、TFL、AP1、SOC1等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探索木本植物成花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从4个方面对8种木本果树的白蚁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危害果树的常见白蚁有4种,其中黄翅大白蚁和黑翅土白蚁是危害最为严重的;在被调查的8中木本果树中,板栗受危害最为严重,柚的受害率最低;随着果树树龄的增长,遭受白蚁危害的几率增大;山岗坡地的果树较低洼地的果树更易受到白蚁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木本饲料的开发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几种木本果树DNA的有效提取   总被引:67,自引:4,他引:67  
提取高质量的DNA是有效开展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前提。多糖污染是木本植物DNA提取中最常遇到的问题。多糖污染的DNA呈粘稠的胶状 ,不但给实验操作带来不便 ,更重要的是多糖对反应体系中的酶活性产生抑制作用 ,严重影响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下游工作[1~3] 。很多多年生木本果树 ,即使其幼嫩组织多糖的含量也明显高于大田作物 ,所以 ,常规的DNA提取方法因不能有效除去多糖而在木本果树应用中受到限制。经典的CsCl梯度离心能有效除去柑桔等木本果树的多糖而得到高纯度的DNA ,但由于梯度离心设备昂贵 ,涉及EB ,操作不便 ,且DN…  相似文献   

10.
一种木本果树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研究了一种可有效排除细胞内多酚类等杂质污染的简便、快捷、经济的果树基因组DNA提取方法.其改良策略是:在细胞核被裂解前去除细胞质中的多酚类等杂质,防止多酚类物质被氧化,从而排除多酚类等杂质的干扰.利用这一方法提取的柑桔、枇杷、梨、苹果、湖北海棠、桃、樱桃等7种果树基因组DNA均能被限制性内切酶完全消化,获得理想的Southern杂交结果,也可作为PCR模板应用,成功地进行特异性基因扩增和RAPD.  相似文献   

11.
云南橡胶树和杧果、柚子、柑桔等热带果树常见病原寄生植物有三种:1 五蕊寄生Dendrophthoe pentandra(L.)Miq.;2 卵叶梨果寄生Scurrula chingii(Cheng)H.S.Kiu.;3 瘤果槲寄生Viscum ovalifolium DC.。根据在西双版纳的调查,橡胶树平均被寄生率为4.99%,严重林段达75%,杧果树平均被寄生率52.7%,柚子树平均被寄生率74.2%,柑桔类树平均被寄生率83.2%。对柚子树的寄生植物采取切除措施,可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对橡胶树的病原寄生植物切除处理效果也较好。  相似文献   

12.
菌根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植物共生现象,是指土壤真菌与植物营养根的共生体。本文概述了VA菌根对果树的作用及机理。  相似文献   

13.
落叶果树芽休眠期的呼吸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论述了落叶果树芽在休眠期间呼吸强度及呼吸途径的动态变化,分析了不同因素对呼吸代谢的影响,以期通过呼吸代谢的调控而调节果树休眠的进程。简略探讨了落叶果树芽自然休眠的酶学和膜功能研究,并对今后的研究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负载量与金红苹果树生长结果、叶片衰老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金苹果树(GM256中间砧)不同负载量的研究表明:随着负载量增加,产量提高,新梢生长量、干径、冠积的增长量、增长率降低,花芽减少,根系还原力下降,果实品质下降。各类枝叶片的丙二醛(MDA)含量增加。发育枝叶片的玉米素(Z)、赤酶素(GA3)和生长素(IAA)含量下降,脱落酸(ABA)含量增加,Z/ABA、GA3/ABA和IAA/ABA的比值下降。  相似文献   

15.
DNA分子标记技术在果树上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20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类重要的遗传标记-DNA分子标记。本文综述了DNA分子标记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其在果树上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及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广东果树水分问题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省大部分属潮湿亚热带气候,但干湿两季分明,且生长季中晴雨旱涝交替频繁,加之红壤性质低劣,使果树常陷于旱涝两种极端境界。果树对生态条件响应的基本特点是根系浮浅和,一遇干旱则水分胁迫快速形成。水分失调的危害有多种表现。广东果树的“根浅叶茂”与温带地区的果树形成强烈对比。  相似文献   

17.
光合作用和果树生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产果园群落应是适应栽培环境的高效光合系统,其最佳单位是有高光合能力的单株,叶只是其光合器官。叶的实际光合速率与8量子光合作用的理论光合速率相差甚远,这个差距是由于光合作用及其产物在运转和利用过程中的不利因素造成的。主要不利因素有1.LAI不足,对PAR的吸收不完全;2.光合产物在呼吸上的消耗;3.光合反应中心不足;4.电子传递系统和CO_2的吸收及传递系统的工作能力不足;5.水分、矿质营养的不平衡或温度不适。从光合生产的角度来看,高产果树栽培应有下列特点:1.叶对较大的PAR范围表现适应,光能利用率高,对水分和无机营养亏缺有较强的耐力;2.电子传递和还原能力强,向羧化中心扩散CO_2的阻力小,羧化活性高;3.在经常改变的外界条件下,能按植株需求改变光合速率和光合产物成分;4.有较高的经济系数;5.根系有较强的吸收力。因之,高产栽培的任务应是尽量减弱和消除不利因素的影响,把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协调起来,使果树遗传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以便創造出适应具体条件的高光合生产率果园群落。  相似文献   

18.
几种果树蒸腾强度和气孔阻力的日变化与抗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不同天气条件下,盆栽及大田生长的苹果、桃、葡萄和枣等果树的蒸腾强度(Tr)、气孔扩散阻力(Rs)的日变化以及这种日变化与抗旱性的关系。证明在温度、光照和湿度适宜的条件下,各果树的Tr、Rs日变化均为单峰曲线,Tr的高峰值、Rs的低峰值正处在温度和光照较高与湿度最适的时候;当中午温度和光照过高,湿度过低吋,Tr、Rs日变化呈双峰曲线,第一峰值在10时左右,第二峰值在14时左右,中午气孔关閉,Tr降低,若从中午到下午持续高温,Tr在下午一直下降,不会出现第二峰值。在适宜条件下,抗旱性较强的枣树,其Tr、Rs与其它树种并无差异,但在中午高温干旱条件下,Tr明显低于和Rs明显高于其它树种。因此,干旱逆境下Rs迅速增大、Tr迅速减小是枣树的重要抗旱特点。一元回归表明:温度、湿度或光照与Tr或Rs的关系为二次三项式(仅光照与Tr的关系除外,为变形双曲线)。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得出,9时前,影响Rs的主导因子是光照,影响Tr的是温度;从10时到12时,大气相对湿度成为影响Rs、Tr的主导因子;在12时后,光照再次成为影响Rs的主导因子,而Tr的下降主要由于Rs的增加引起的。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对黑穗醋栗果实进行了纵横径、体积、鲜重及果实形态方面的研完。其结果是:果实纵横径变化曲线呈双S型,果实的体积、重量变化曲线与果实纵横径变化基本相同。果实形态上的变化初期纵径大于横径,呈椭圆形,后期变化到呈扁圆形。果实构造可分为果壁和果心两部分。外果壁有2~3层细胞排列,紧密规整,中部细胞明显增大,内果壁3~4层细胞,较小,排列较规整。果心一部分受精的胚珠发育成种子,未受精的胚珠逐渐退化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