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根据资料综合报道165种储木及建筑木材上的腐朽菌,其中担子菌133种,子囊菌32种;引起褐色腐朽的有28种,白色腐朽137种。详细记载了每种真菌的腐朽类型、寄主和生长环境、地理分布。生长在原(储)木上的腐朽菌有三色拟迷孔菌、红缘拟层孔菌、毛盖采孔菌等8种;生长在枕木上的有褐褶菌Gloeophyllum spp.、囊孔菌Hirschioporus spp.、栓菌Trametes spp.、炭团菌Hypoxylon spp.等43种;生长在干燥环境下火烧木材上的有炭生褐褶菌、黑轮层炭壳等5种,潮湿环境下的有12种,其中裂褶菌、皱褶栓菌、黑轮层炭壳等能生长在栽培菇类的木段上,成为污染杂菌;生长在建筑木材上有5种,如皱褶栓菌、冷杉附毛菌、伏果圆炷菌(干朽菌,泪菌)等,其中伏果圆炷菌能生于各种木质物和建筑木材上,是危害最大的腐朽菌之一。  相似文献   

2.
3.
4种木材腐朽菌对白桦木材降解能力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木材腐朽大多数由侵蚀木材的真菌所造成(李坚,2002;池玉杰,2003).这些菌能分泌多种酶,把木材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分解为简单的碳水化合物作为生活的养料(Kirk et al.,1987;Higuchi,1990).由于不同的木腐菌的生理特性同,所分泌的酶及酶的活性各不相同(刘欣等,2008),因此,不同的木腐菌所分解木材的各种成分及相对速度就各不相同(Buswell,1987).  相似文献   

4.
采用5种木材腐朽菌,分别对30株天然林白桦木材进行木材腐朽处理,检测并比较腐朽木材和新鲜木材中未质素、纤维素等主耍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木蹄层孔菌腐朽后的白桦木材其重量、木质素和纤维素损失率最高,桦剥管菌次之,白囊耙齿菌最低;木蹄层孔菌腐朽后的白桦木材纤维素含量略高于新鲜白桦木材,其他4种茵腐朽后的白桦木材纤维素含量都低于新鲜白桦木材,其中桦剥管菌和彩绒革盖菌腐朽后的白桦木材纤维素含量较低。木蹄层孔菌腐朽后的白桦木材1%NaOH抽出物含量最低,苯醇抽出物含量中等,纤维素含量最高,木质素含量较低,相比之下它腐朽白桦木材的能力较强,适用于以白桦木材为原料的生物辅助造纸。  相似文献   

5.
木材1个严重的缺陷就是腐朽.木材得于腐蚀条件下,3~5a就可以破坏.  相似文献   

6.
东北林区64种木材腐朽菌木材分解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14  
池玉杰 《林业科学》2001,37(5):107-112
采用常规重量分析法,分别测定了64种木材腐朽菌对红松、青杨、白桦木块的木材分解能力,测定了受菌侵染46d后木材样品的重量损失百分率和木块的颜色变化。结果表明这些木腐菌的木材分解能力显著不同。采自长白山林区的厚黑层孔菌Nigrofomes castaneus(Imaz.)Teng是木材分解能力最强的褐腐菌、它分别引起白桦、青杨、红松木材样品的重量损失百分率为64.9%、52.2%和16.9%。白干酪菌(Tytomyces albidus),灵芝(Ganoderma lucidum)、冬拟多孔菌(Polyporellus brumalis)、三色革裥菌(Lenzites tricolor)、棱孔菌(Favolus alveolaris)、朱红密孔菌(Pycnoporus cinnabarinus)、彩绒革盖菌(Coriolus versicolor)等是几种木材分解能力强和较强的白腐菌。  相似文献   

7.
中国室外地上木材腐朽危害分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国内194个气象观测点月平均气温、月平均降水天数的数据为基础,计算出估测室外地上木材腐朽可能性的Scheffer气象指数,对室外地上木材腐朽危害等级进行划分并绘制出中国木材腐朽危害地图.南方大部分地区的Scheffer气象指数都高于70,属于木材腐朽高危害地带,此地区包括云南南部,四川大部分地区和重庆市,湖南、湖北南部、安徽南部、江西和浙江南部,以及福建、广西、贵州、广东、海南、台湾.木材腐朽危害中等地带Scheffer气象指数在35~70之间,主要位于中国的中部,一个从西到东的狭长地带,包括西藏南部、云南北部、青海部分地区、甘肃部分地区、陕西部分地区、山西部分地区、河南部分地区、湖北大部、安徽大部、江苏以及上海市.另外,北京及其周围的一小块区域也属于木材腐朽危害中等地带.北方的大部分区域,从西到东,包括西藏大部、新疆大部、内蒙古、青海大部、甘肃大部、宁夏、陕西、山西大部、河北部分地区及河南小部,腐朽的危害指数低于35,属于低危害地带.本腐朽地图为中国不同地区室外地上木材的合理使用及防护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软腐--一种特殊的木材腐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晓琴  徐煜 《林业科技》2003,28(3):46-46
1 概 述木材软腐属木材缺陷范畴 ,其特点是 :木材在高湿条件下受害 ,同时只是表层木材软化、变黑 ,干燥后呈龟裂状 ,而深层木材健全。这与大家熟知的白腐和褐腐是截然不同的 ,所以是一种特殊的木材腐朽。原木缺陷标准定义 :软腐系木材在非常高湿的条件下 ,受软腐菌的侵害 ,破坏次生细胞壁的纤维素所形成。受害材表层软化、变黑 ,干燥后外观类似烧焦的木材 ,其薄层常呈细小的块状开裂 ,容易粉碎。锯材缺陷标准中的定义 ,意思与原木缺陷相同 ,只是表达略有差异。软腐菌属于微型真菌。大家熟知的木材白腐和褐腐主要是担子菌亚门 (Basidiomyc…  相似文献   

9.
木材内部腐朽特征识别专家系统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杨学春 《森林工程》2004,20(1):14-15
简单介绍了专家系统在林业上的应用 ,详细阐述了木材内部腐朽特征识别专家系统的设计过程。该系统可以为合理造材 ,提高木材的经济价值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杨忠  江泽慧  任海青  覃道春 《木材工业》2007,21(4):12-14,20
采用纸板箱和聚乙烯袋作培养箱,将土壤、试样和腐朽菌均放入聚乙烯袋内进行腐朽试验.SAS分析结果表明,菌种和腐朽时间对木材失重率和力学强度变化的影响显著(0.05水平);而且,腐朽木材失重率与力学强度损失率之间的相关性也非常显著,说明本研究中设计的木材加速腐朽试验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龙超 《国际木业》2005,35(9):22-25
本文阐述了现代木结构建筑在中国的应用、研究现状、建筑实例,指出木结构在我国具有很大的潜在市场,并且有利于合理有效的利用我国的林木资源,生产出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做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三者相统一。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The effect of heat treatment on decay resistance of white birch was evaluated for different incubation periods ranging from 2 to 12 weeks using three species of brown rot and one species of white rot fungus. The results of weight loss tests showed that the white rot fungus, Trametes versicolor, effectively degraded the untreated wood (73.5%). While the degradation of untreated wood by brown rot fungi species, Gloephyllum trabeum (11.6%) and Conifora puteana (6.2%), was considerably less compared to T. versicolor, the third brown rot fungi studied, Poria placenta, caused an appreciable degradation of the same species (52.4%). The results clearly showed that the heat treatment reduced the effect of fungi attack on white birch. Increasing the heat treatment temperature from 195 to 215°C resulted in reduction of weight loss, consequently, reduction in fungal attack. As an example, the weight loss reductions due to T. versicolor, P. placenta, G. trabeum and C. puteana attack was 62.2%, 71.3%, 89.6% and 100%, respectively, compared to the weight loss of untreated wood when it is heat treated at 215°C. Thus, these results confirmed that the heat treatment increased the biological resistance of white birch.  相似文献   

13.
中国促进木材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设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 国际社会对木材贸易中存在的非法采伐问题十分关注, 对木材贸易的不可持续性存在着一定的担忧。作为世界木材进口大国和加工大国, 中国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从政策层面出发, 首先从资源培育政策、贸易政策和跨国经营政策等方面分析了中国政府在木材贸易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政策建设; 紧接着分析了中国在推进木材贸易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国际合作实践; 最后, 提出了相应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4.
木材物流关系着木材成本、环境效益及企业收益。文中对我国木材物流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分析当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建议及对策,以为木材物流各环节有序运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我国木材资源供给的现状,分析了我国木材供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的木材供给方略。这些策略包括:大力发展人工林,提高人工林质量,开发海外可持续森林培育基地,厉行节约,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林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加强木材防腐保护,提高产品质量,和多管齐下,开发木材替代产品等。  相似文献   

16.
木材褐腐真菌泊氏孔菌属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木材腐朽真菌在森林生态系统中起着关键的降解还原作用,是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泊氏孔菌属的种类具有降解木材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造成木材褐色腐朽的功能,而混合于针叶林土壤中的褐腐残余物是针叶林生态系统更新所必不可少的.本文对中国地区泊氏孔菌属进行生态学的研究,结果表明树木腐烂程度与泊氏孔菌属的种类分布具有高度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885.寄主树木选择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泊氏孔菌属的种类主要生长在针叶树倒木上,有19种,占总数的86%,其中生长在云杉属和松属树木上的种类最多,而阔叶树中最适宜该属物种生长的树种是桦属和杨属树木.  相似文献   

17.
The historical transition of timber distribution pattern in China was presented firstly with main parts of timber flows in China, which included timber markets, timber transport system and regulations of timber transport. Based on the overview on tropical timber flows in China, the trade flows of tropical timber from production and imports of tropical timber to export of tropical timber products were analyzed by vivid illustrations. At the same time, problems in timber trade flows in China were analysed in the end.  相似文献   

18.
用自然接种后套皿异温异湿培养法和人工接种毛竹材致霉菌混合液后同温异湿培养法,对4~5度的毛竹冬竹材和秋竹材进行霉变测定,结果表明:在温热条件下(26~32℃),毛竹材在饱和湿度时霉变最严重,霉变程度与湿度成正相关。用分月暴露后套皿保湿法对毛竹4度(8年生)冬竹材进行霉变测定,结果表明:全年12个月中,七月、二月和一月暴露的毛竹块材,霉变程度极显著地低于其他9个月份,分析系因该三月气温气湿不利于致霉菌在毛竹材上定殖繁育之故。提出两种用于竹材抗霉性快速测定及防霉处理效果评估的实验室方法和供目前生产上暂用的竹材霉变程度分级标准;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适于生产上采用的几点竹材防霉建议。  相似文献   

19.
针对广东省森林资源存在总量不足、质量不高、自给不强等问题,本文对广东省森林资源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快发展森林资源培育、提升森林质量和储备的建议:(1)调整树种结构,建立大径材战略储备基地,大力发展优良乡土树种和速生丰产林;(2)集约化经营,加大财政造林资金投入和引入社会造林资金,提高营林效率;(3)以点扩面,带动区域林业建设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浅议我国木材节约代用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讨论木材节约代用的基本涵义的基础上,回顾了我国木材节约代用的历史发展和现状,介绍了国内外关于木材节约代用的相关理论,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最后,根据我国现实情况,就如何依据国内外不同的木材节约代用理论进行正确的战略选择,提出了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