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色食品检查员手册》中规定:暂不受理叶菜类酱菜(盐渍品)申报绿色食品。原因是酱菜在腌制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尤其是叶菜类,最终驻留产品之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较高,所以在工艺上未能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暂不受理叶菜类酱菜(盐渍品)的绿色食品申报。酱菜(盐渍品)没有准确的定义。通常酱菜是指用酱腌制保存并调味的蔬菜(广义上的酱菜也包括肉类)。酱渍菜是以蔬菜为主要原料,经盐腌或盐渍成蔬菜咸坯后,再经酱  相似文献   

2.
崔松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4,(14):4415-4417
[目的]研究影响乳酸菌接种发酵法生产的酸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因素.[方法]基于乳酸菌接种法新工艺,考察了不同发酵条件下乳酸菌接种法发酵的酸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试验表明,与自然发酵相比,添加乳酸菌发酵生产的酸菜不仅可以缩短酸菜发酵周期而且安全性更高;发酵温度和乳酸菌浓度等条件均对乳酸菌接种发酵生产酸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有抑制作用,均可提高乳酸菌发酵生产酸菜的食用安全性.[结论]研究可为酸菜接种发酵新工艺、新技术的安全性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4.
降低腌制酸菜中亚硝酸盐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抗坏血酸对腌制酸菜中亚硝酸盐的降低效果,从而找出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来降低腌制酸菜中的亚硝酸盐.方法 用同种方法腌制一系列洋白菜,在腌制之初分别向其中加入不同量的抗坏血酸,每隔一天取样测定,比较其中亚硝酸盐的含量.结果 通过对不同样品的测定,可以看出,在只加入抗坏血酸(浓度:0.025~0.300 g/kg)时,不论加入量的多少,腌制洋白菜中亚硝酸盐含量降低很少,但当加入一定量的柠檬酸后,腌制洋白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明显减少.结论 向腌制酸菜中同时加入适量的抗坏血酸(浓度:0.63 mg/kg)和柠檬酸可以显著降低其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李三娃 《农友》2002,(6):29-29
《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第五条中规定:“凡具有绿色食品生产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均可作为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申请人。”随着绿色食品事业的发展,申请人的范围有所扩展,为了进一步规范管理,对标志申请人条件作如下规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启蒙酸菜腌制过程中乳酸生成及亚硝酸盐消长变化规律。[方法]在启蒙酸菜腌制过程中,定期取样测定其乳酸含量和亚硝酸盐含量。酸菜中的乳酸、亚硝酸盐含量分别采用酸碱滴定法、盐酸萘乙二胺法测定。[结果]在整个33 d的发酵过程中,乳酸于腌制的前10 d生成速度较快,含量达到0.73%,占最终含酸量的65.20%,随后速度逐渐变缓。当发酵至第27天时乳酸含量达到最高1.12%,该酸度最适合大众口味。亚硝酸盐消长情况:从第1天起至第12天止,亚硝酸盐的生成曲线基本呈较大角度的斜线上升;12~15 d时曲线夹角变小,亚硝酸盐生成速度稍稍变缓;第15天时出现"亚硝峰",亚硝酸盐含量达到158.40 mg/kg;从第16天起曲线开始回落而且下降速度很快,尤其是曲线回落的前7 d,当回落14 d后(第30天时)亚硝酸盐含量可以降低到18.70 mg/kg,小于20.00 mg/kg的国家标准,符合食用标准。[结论]研究可为确立该特色酸菜的科学生产工艺及规模化生产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酸菜是人们喜爱的一种有益乳酸菌发酵食品,以其特有的香、酸、脆、咸(适中)等优质口感、开胃保健、以及低廉的价格,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占据了一定的菜篮子份额。腌制酸菜也由传统的制作工艺发展到运用现代生物技术,优选乳酸菌进行发酵腌制而成。大肉包心芥菜是南方最常用作腌制酸菜的蔬菜,其他可腌制酸菜的蔬菜品种还有芥菜、大白菜、小白菜、甘蓝、萝卜、黄瓜、豇豆等。现将有关腌制酸菜的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王颖 《现代化农业》2013,(11):48-49
蝇蛆是优质蛋白质源,氨基酸种类多,含量丰富。以蝇蛆饲喂雏鸡,可使其增重快,开产日提前;蛋鸡产蛋率高,蛋品质提高。在“洁净”条件下养殖出的蝇蛆符合《绿色食品畜禽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和《绿色食品兽药使用准则》中的相关要求,以其饲喂蛋鸡所产鸡蛋可以申报绿色食品。  相似文献   

9.
以做好绿色食品申报前期准备工作的重要性为出发点,对如何做好绿色食品申报前期准备工作进行详细阐述,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和注意事项,为食品生产企业申报绿色食品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马占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505-6506,6509
[目的]研究白菜和酸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规律,为人们健康饮食提供依据。[方法]分别测定生、熟白菜在不同时间、不同条件下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同时测定酸菜不同腌制时间亚硝酸盐的含量。[结果]切开的大白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在8 h内变化不大,在放置1 d后含量快速增加,到第4天达到高峰。而熟白菜放置到24 h后就达到高峰,而且煮熟的白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明显高于生白菜。在常温、冷藏、冷冻3种储存方法中,冷冻的白菜亚硝酸盐含量变化最小。酸菜在腌制第5天时亚硝酸盐含量出现高峰,20 d后亚硝酸盐含量较低、变化较小。[结论]白菜最好现做现吃;腌制的酸菜最好在腌制20 d后食用。  相似文献   

11.
12.
13.
近年来,在很多养鸡场开始进行人工养殖苍蝇,利用苍蝇的幼虫—俗称蝇蛆来取代饲料中的预混料及鱼粉等蛋白补充料。一、利用蝇蛆来代替预混料的益处。1、雏鸡增重快、早开产。采用蝇蛆喂雏鸡,0-6周龄添喂鲜蛆每只鸡每天喂4克,7-12周龄喂8克,13周龄后喂10克,每投喂1千克鲜蛆,可以使鸡多增重0.75千克,而且  相似文献   

14.
以丰城市富硒地区的农家酸菜为原料,分离筛选出2株产酸和富硒能力较强的乳酸菌,经生理生化测定和16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这2株细菌分别为植物乳杆菌和类植物乳杆菌,命名为LCFC001、LCFC002。在MRS培养基37℃培养,2株乳酸菌的延滞期约4 h,培养18 h左右到达稳定期,浓度达2.5×10~(10)CFU/mL,培养基pH值则从起始的6.3降至3.0。在MRS液体培养时,2株乳酸菌可耐终浓度320μg/mL亚硒酸钠;当培养液含亚硒酸钠浓度为20μg/mL时,菌株对硒的转化率可达74.5%。研究表明,分离的2株乳酸菌具有优良的无机硒耐受和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方法,对酸菜复合发酵剂中的菌株进行了分离、纯化,并对其生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该复合式发酵剂中不含酵母菌,均为乳酸菌.其中分离得到乳酸单球菌两株,乳酸杆菌两株,链球菌一株,双球菌一株.这6株菌的过氧化氢酶试验、硫化氢试验、吲哚试验、硝酸盐还原试验、尿素试验、甲基红试验和维培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均不可利用葡萄糖产气,属同型乳酸发酵.6株试验菌株在15 ~45℃下生长旺盛,属中温菌,适合用于工业生产使用.试验菌株均可利用二糖(蔗糖、乳糖、麦芽糖),均不利用多糖(淀粉、木糖).各菌株的产酸量都在0.4%以上.  相似文献   

16.
申报绿色食品、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是食品生产企业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企业和产品知名度的有效途径。但绿色食品的生产过程施行全程质量控制,原料和生产资料的使用有严格的标准,绿色食品认证有很严格的要求和规范的程序,最终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才能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所以。要使绿色食品申报工作做到“多快好省”。申报的前期准备工作就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添加黄浆水对酸菜腌制过程中酸菜品质的影响,以经过培养基活化的乳酸菌粉为发酵剂,分别加入10%、20%、30%灭菌冷却后的黄浆水作为发酵辅料,进行酸菜发酵,同时做对照试验。实验结果表明:添加30%黄浆水发酵,酸菜18 d成熟,比对照组提前6 d达到可食用酸度,其pH为3.5,可滴定酸度为1.7%,亚硝酸盐含量18...  相似文献   

18.
答:必须按以下程序提出申报:1.申请人向当地绿色食品办公室提交正式的书面申请,并填写《绿色食品标志使用申请书》(一式两份)、《企业生产情况调查表》。2.当地绿色食品办公室将依据企业的申请,派员赴申请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并将委托定点的环境监测机构对申报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的大气、土壤和水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价。  相似文献   

19.
东北酸菜和朝鲜族辣白菜是以白菜为主要原材料的传统蔬菜发酵食品。因其加工工艺不同,发酵体系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差异,其风味特性和质地也随之发生变化。本研究以白菜为主要原料分别制作东北酸菜和朝鲜族辣白菜,研究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动态变化规律,综合分析不同辅料和加工工艺对微生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明串珠菌属是蔬菜发酵食品发酵初期主要优势微生物,发酵至8天时明串珠菌数量达到最高,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明串珠菌数量逐渐降低,发酵至28天时酸菜明串珠菌数达到3.5×10~2cfu/mL,而辣白菜发酵20天后未检测到明串珠菌。酸菜发酵初期乳酸菌呈上升趋势,发酵至4天时数量达到1.1×10~8cfu/mL,发酵至28天时仍有乳酸菌检出。辣白菜中的乳酸菌发酵至8天时,数量达到2.1×10~(10)cfu/mL,之后呈缓慢下降趋势,发酵至20天时,乳酸菌不再能检测到。因原料和加工工艺的不同,酸菜和辣白菜发酵过程中的明串珠菌数量和乳酸菌数量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1)。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酸菜和辣白菜的pH值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东北酸菜的pH在发酵过程中由5.46下降到了3.61,朝鲜族辣白菜的pH由5.73下降到了3.74,且辣白菜的pH值下降速度显著高于酸菜。  相似文献   

20.
产亚硝酸盐还原酶低温乳酸菌的筛选鉴定及发酵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控制酸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加快我国酸菜产业的现代化生产,本研究利用溴甲酚绿指示剂法对从黑龙江省哈尔滨地区采集的8份自然发酵的酸菜样品进行筛菌,共分离低温乳酸菌17株。经亚硝酸盐降解能力的评估,获得5株具有较强降解亚硝酸能力的低温乳酸菌,通过测定菌株亚硝酸盐酶活力获得了1株高产亚硝酸还原酶的低温乳酸菌R11,该菌在含125 mg/L NaNO2的MRS培养基中诱导48h,亚硝酸盐还原酶活力为68.4U/mL。菌株R11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16SrDNA序列和构建系统发育树等方法分析,鉴定该菌株为冷明串珠菌(Leuconostoc gelidum),命名为Leuconostoc gelidum R11。发酵特性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具有良好的低温生长性能和产酸能力。因此,L.gelidum R11是1株产亚硝酸盐还原酶、发酵性能优良的具有巨大应用潜力的酸菜低温发酵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