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斑长翅卷叶蛾幼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黄斑长翅卷叶蛾幼虫空间分布型及理论抽样数,为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Taylor幕法则、Iwao线性回归及各种聚集度指标法分析了黄斑长翅卷叶蛾幼虫的空间分布型.[结果]黄斑长翅卷叶蛾幼虫在田间符合聚集分布,且个体间相互排斥.其种群聚集原因是由昆虫本身习性和环境共同引起的.根据Iwao最适抽样公式得出了理论抽样模型并计算出不同虫口密度下最适理论调查取样数量及序贯抽样模型.[结论]黄斑长翅卷叶蛾幼虫在田间呈聚集分布.  相似文献   

2.
为了掌握烦夜蛾幼虫在甘薯田的空间分布和种群特征,2015年对不同发生密度田块进行了调查,取得8组样本资料,采用6个聚集度指标和Iwao的m*-m回归分析法、Taylor的幂法则等,对其空间分布型和田间理论抽样数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烦夜蛾幼虫在甘薯田间呈聚集分布,聚集强度随着幼虫密度的增加而增大。环境因子是导致烦夜蛾幼虫聚集分布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幼虫虫口密度调查的最适理论抽样数公式N=1.96~2/D~2(1.3102/m+0.6255)和序贯抽样模型T_n=1.3102/(D~2-0.6255/n)。  相似文献   

3.
冬枣日本龟蜡蚧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利用Taylor幂法则和Iwao回归法对日本龟蜡蚧Japanese wax scale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日本龟蜡蚧在田间呈聚集分布,且符合负二项分布,经计算k值为2.2227。其种群聚集主要是由昆虫本身行为和环境因素中任一因子引起。应用Iwao的抽样模型建立了日本龟蜡蚧的田问理论抽样数公式:N=(1/D)^2(1.1218/M 0.2744)。并利用负二项分布零频率与均数的理论曲线公式建立了估计该种群平均密度的零频率模型:X=2.2227(Po^-0.4499-1)。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对油桐尺蠖预测预报准确性,应用聚集度指标法、Iwao法和Taylor法等对油桐尺蠖幼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测定检验,结果表明油桐尺蠖幼虫呈聚集分布,其聚集强度是随着种群密度升高而增加。应用Iwao抽样通式建立理论抽样数模型,由此确定了一套油桐尺蠖幼虫在不同密度下的理论抽样数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最佳理论抽样数和序贯抽样模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是重要的农业害虫,近年来在我国黄淮海玉米产区危害日益严重,已成为玉米安全生产的威胁之一。空间分布型是昆虫种群的重要生态属性,研究桃蛀螟幼虫在玉米田的空间分布型,明确其在玉米田的空间分布特征,为桃蛀螟的田间抽样计划制定、预测预报和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传统统计学(聚集度指标、Taylor幂法则和Iwao回归模型)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玉米田桃蛀螟幼虫种群的空间分布型。基于Iwao回归模型确定桃蛀螟幼虫的理论抽样数,通过序贯抽样技术得到不同允许误差(D=0.1、0.2、0.3)和经济阈值(m0=0.5、1、1.5、2头/株)下的最大理论抽样数。【结果】两种统计学方法的结果均表明桃蛀螟幼虫种群在玉米田的空间分布型属于聚集分布。聚集度指标分析表明桃蛀螟幼虫的分布型为聚集型;Taylor幂法则结果显示桃蛀螟幼虫种群为聚集分布,且聚集强度随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加;Iwao回归模型证明桃蛀螟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属于聚集分布,且为一般的负二项分布。根据半方差函数模型参数,确定桃蛀螟幼虫种群的最优拟合模型为球型、指数型和线型,表明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型;通过Kriging插值法分析得到桃蛀螟幼虫种群的三维和二维空间分布图,其聚集中心主要分布在田块边缘。基于Iwao回归模型抽样技术明确了桃蛀螟幼虫在置信概率t=2,不同平均密度m=0.5、1、2、3、4、5、10、15时的理论抽样数。进行序贯抽样确定了最大理论抽样数,在t=2,D=0.1、0.2、0.3时,当m0=0.5头/株,最大理论抽样数分别为3 417、854和380株;当m0=1头/株,最大理论抽样数分别为1 717、429和191株;当m0=1.5头/株,最大理论抽样数分别为1 150、287和128株;当m0=2头/株,最大理论抽样数分别为867、217和96株。【结论】桃蛀螟幼虫种群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中的负二项分布,聚集中心主要分布在田块边缘。基于序贯抽样确定的理论最大抽样数可用于指导玉米田桃蛀螟幼虫的监测和防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杧小果普瘿蚊幼虫在芒果树上的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为杧小果普瘿蚊的科学测报及精准防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于2018—2020年,在广西百色市永乐镇芒果园进行杧小果普瘿蚊幼虫随机取样调查,采用聚集度指标法、Iwao回归分析法和Taylor幂法则对杧小果普瘿蚊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进行研究,建立Iwao理论抽样模型,通过种群聚集均数分析其聚集原因。【结果】杧小果普瘿蚊幼虫主要分布在芒果树冠的中层和下层,树冠各方位的虫量比率无显著差异(P>0.05);聚集度指标法、Iwao回归法和Taylor幂法则测定结果表明,杧小果普瘿蚊幼虫在芒果树上均呈聚集分布,个体间相互吸引,聚集强度与种群密度成正比。根据抽样公式计算得出杧小果普瘿蚊幼虫的最适抽样数模型N=3.8416/D2(6.98972/m+0.171)。【结论】杧小果普瘿蚊幼虫主要分布在芒果树冠的中层和下层,在芒果树上呈聚集分布,主要是由其自身的产卵习性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引起。  相似文献   

7.
应用3种检验分布型的方法分别检验了麦红吸浆虫幼虫在穗间的分布型。结果表明:麦红吸浆虫幼虫在穗间是以个体群为基本分布成分,个体群间的分布属聚集分布,其聚集强度随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加。聚集是由于某些环境因素以及本身习性引起。应用Iwao模型中的参数建立了最适抽样数和资料代换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苹果小吉丁优势天敌苹果小吉丁刻柄茧蜂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方法]应用多个聚集度指标和Iwao,Talor回归分析法对新疆伊犁河谷地区野果林苹果小吉丁刻柄茧蜂幼虫空间分布型进行研究.[结果]苹果小吉丁刻柄茧蜂幼虫空间分布型聚集分布,最适理论抽样数公式为N=t2/D2(1.858 01/(X)+ 0.20789).[结论]通过对苹果小吉丁刻柄茧蜂幼虫空间分布型研究,为今后研究苹果小吉丁刻柄茧蜂种群动态及保护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运用聚集度指标法、Iwao 回归分析法、Taylor幂法则对柽柳上的斯氏伞锥象成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测定检验,结果表明斯氏伞锥象成虫在柽柳上呈聚集分布,分布基本成分是个体群,聚集强度随种群密度升高而增加.其种群聚集均数λ>2,说明聚集原因是昆虫本身习性和环境共同引起的或由其中一个因素引起的.根据Iwao最适抽样公式得出了理论抽样模型:N=(t2)/(D2)((3.860 7)/(m) 0.139 6),并计算出不同虫口密度、不同允许误差下的理论抽样数.  相似文献   

10.
新疆野果林苹果小吉丁幼虫空间分布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多个聚集度指标和Iwao、Talor回归分析法对野果林苹果小吉丁幼虫空间分布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苹果小吉丁幼虫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同时对最适抽样数及序贯抽样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