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也正在急剧变化,这就让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工作变成重要研究课题。为了保障农业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可以齐头并进,我国的各地区都积极建设农田林网。作为生态系统组成部分之一的农田防护林,拥有降低风速、调节气候和防范自然灾害的价值,可以对农田的灾害产生遏制的效果,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农田林网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工作。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重点分析农田林网和农田林网防护林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分析结果给出改进的措施,希望可以促进农田林网的建设,有效提高我国的农业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2.
农田林网具有防灾减灾、抗御自然灾害、维护农业生态安全、保障粮食稳产高产的作用.蒙城县是皖北农业大县,随着耕地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搞好农田林网建设成为该县林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该文结合蒙城县农田林网现状与实际,简述了农田林网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范实施、严格措施等对策,以期我国农田林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农田林网与粮食安全的关系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河南沙区农田林网与粮食产量的田间长期监测和调查结果表明,农田林网可有效改善农田生态条件,提高粮食产量。随着林网面积和林木生长量的增加,粮食产量不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4.
随着川区县市造林步伐的不断加快,农田林网建设与农业发展之间出现了许多矛盾。本文主要从利通区农田林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田林网防护林建设增加了粮食产量、提高了木材供给水平、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了农民增收。近年来,甘肃省靖远县农田林网防护林建设取得了优异的成果,但也出现不少问题,如建设任务艰巨、升级改造落后等。而在改善生态防护性能、提高资源培育水平方面,林网防护林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农田林网防护林体系建设任重而道远。本文根据靖远县的情况,分析了该区土地利用现状,初步建立了农田林网防护林体系,提出农田林网防护林体系建设的保障对策。  相似文献   

6.
正本文对高台县农田林网建设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全县农田林建设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全县林业实际,提出了今后农田林网建设的对策措施。农田林网工程是一项惠农工程,是我县农业生产的重要生态屏障。多年来,完善的农田林网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抵御自然灾害,美化农村环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农田林网建设现状高台县位于河西走廊中部,黑河中游干流下段,全县总土地面积663.8万亩,其中耕地42.05万亩,全境中部沿  相似文献   

7.
<正> 近几年来,我省农田林网发展很快,发展早的已成林成材,发挥了农田林网防护的作用,不仅生产了大量木材,而且对改变生态环境,对农业生产起着多种效益.如何持续不断地发挥农田林网的最大效益,这是摆在我们林业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也是林业本身特点所决定,因为森林资源不同于矿产资源,它有再生性,即采伐以后还可以再生产,因此要发挥人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土地生产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利用林网资源的再生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清雪 《新农业》2023,(6):88-89
农田林网化建设是国土绿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田林网是农业生态的重要屏障,它能改善田间小气候,调节空气温度和空气湿度,降低风速,减少自然灾害,促进农业丰收。同时,也能固持土壤,避免水土流失,保护道路沟渠,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综合效益。随着严格的土地政策进一步落实,农田林网化建设成为平原地区绿化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9.
乡村农业的绿色发展不同于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导向,促进农业生产活动的绿色发展,实现农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共同发展。乡村农田林网将农田的生机、林业的发展、乡村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实现农业的高效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结合当地农田林网的现状与实际,具体阐述了寅阳镇农田林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与对应措施,以促进寅阳镇绿色生态农业的绿色循环高效可持续性发展,助推人居环境整治,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0.
<正>鲁北地区是典型的盐碱地区,气候干燥少雨,建设农田林网能起到积极作用,不仅能改善局部生态小环境,减少灾害性气候危害,而且能能对农作物生产起到积极作用。本问阐述了农田林网的作用,并从建设类型、树种选择、林带走向、网格设置、胁地减轻、树体管理六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农田林网的建设模式。农田林网建设是以自然走向的沟、路、渠、河流绿化为基础,以农田为主构建防护林骨架,编织大地绿色经纬线,健全农业生态网络体系,从而改善农林生产条件和促进农业增产的农林综  相似文献   

11.
淮北平原地区农田林网建设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牛心圣  张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3357-3357,3359
从加快建设濉溪县农田林网,推动造林绿化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入手,详细地论述农田林网建设的三大作用。重点介绍了当前濉溪县农田林网建设存在的五大问题,即:发展不平衡,结构不合理,网格不达标,造林保存率、成活率较低。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以科学进行农田林网建设规划:构筑农田林网体系建设骨架;大力推进林权改革,增强林业发展动力;注重科技,强化质量,加强管护,保护绿化成果等加快发展措施。笔者从农田林网的效益、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3个方面,分析了加快农田林网建设,推动当前造林绿化跨越式发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介绍了甘肃高台县农田林网建设工程发展的现状,全面分析了农田林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高台县农田林网建设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总结浙江省各地建设农田林网的生产经验和对农田林网的效益测试的基础上,提出了农田林网造林典型设计的各种技术要素:造林原则、林带走向、网格大小、树种选择、沿海防风林带和农田林网等造林典型设计图式,为推动防护林工程建设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和田绿洲农田林网生长情况和更新采伐现状,确定其合理的更新采伐年龄,为确定农田林网杨树采伐更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和田地区和田县和墨玉县不同年龄新疆杨生长材料,采用林木生长数学预测模型中常用的Logistic方法对树高和胸径建立生长模型,确定农田林网的防护林成熟、数量成熟、工艺成熟和经济成熟时期.[结果]根据农田林网的数量成熟、工艺成熟、防护成熟和经济成熟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和田地区农田林网杨树的合理更新年龄为23 ~ 28 a.[结论]确定了农田林网杨树更新年龄,为农田林网的科学经营、更新和永续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海安县里下河地区农田林网建设的现状,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农田林网建设的标准和内容,提出里下河地区发展农田林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海安县里下河地区农田林网建设的现状,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农田林网建设的标准和内容,提出里下河地区发展农田林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开展造林绿化,实施村庄绿化工程,加强农田林网建设等乡村绿化建设,对推进提升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美化村容村貌,提高村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均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阐述惠农区乡村绿化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农田林网是农田基本建设中重要组成部分,在保证农业产量稳定、防灾减灾等方面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和作用。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农田林网规划设计并不合理,导致其防护效益受到限制,因此需要对农田林网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促进农田林网质量的提升,保证其功能效益的顺利实现。基于此,就农田林网规划设计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农田林网建设在平原绿化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指出当前全椒县农田林网建设面临的困境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新时期全椒县农田林网建设应采取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20.
殷赟 《北京农业》2014,(33):120
从加快建设高台县农田林网,推动造林绿化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入手,详细地论述农田林网建设的三大作用,重点介绍了当前高台县农田林网建设存在的五大问题,结构不合理,网络不达标,造林保存率、成活率较低,分析了农田林网的效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为推动当前造林绿化跨越式发展的提供可行性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