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回顾了近年来花生间作套种的研究进展,阐述了花生间作套种的意义和特点,总结了花生与不同作物的间作套种模式,提出今后花生间作套种应该加强间作花生选种研究、与间作物种竞争关系的研究、花生间作制度病虫害防治研究。  相似文献   

2.
为优化种植结构,促进农民增收,近年来,我县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农民发展间作套种,提高种植效益.小麦、西瓜、豆角套种,就是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出的1种高效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3.
为了改变我县沿黄地区小麦收获后直播玉米的低产种植方式.我们总结推广了小麦套种玉米间作大豆的种植方式,并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正> 为探索我县山区旱粮增产新途径,挖掘早土增产潜力,1995年至1996年,我县结合实施省农业丰收计划项目,大力推广小麦——玉米——红薯等栽培模式的旱土分厢间作套种高产栽培技术,经湖南  相似文献   

5.
鲜食大豆间作套种有利于提高耕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分析了当地主要的间作套种模式及应用效果,并总结了鲜食大豆间作套种增产增效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木薯产业的发展,提高木薯种植比较经济效益,2012—2015 年在广西桂平开展了木薯间作套种西瓜高产高效栽培试验及示范。总结了一套成熟的木薯间作套种西瓜栽培技术,分析了2014—2015 年木薯间作套种西瓜的产量与经济效益,分析表明,示范基地采用木薯间作套种西瓜栽培模式大约比纯种木薯增收110.1%,比纯种西瓜增收90.8%;辐射区间作套种大约比纯种木薯增收129.0%,比纯种西瓜增收77.5%。研究结果为木薯间作套种规范化栽培和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浅谈玉米-大豆间作套种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玉米-大豆间作套种栽培模式利用了玉米与大豆两种经济作物的生长特性互补,可充分利用土地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收入。本文首先对玉米-大豆间作套种栽培的优势进行了分析,进而探讨了当前成熟的玉米-大豆间作套种栽培模式种类,最后对玉米-大豆间作套种栽培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夏红芋、玉米间作套种的增产机理,总结了淮北地区红芋与玉米间作套种模式、套种栽培技术等,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我们从间作套种入手,大力发展集约农业,广泛开展了多种作物间作套种的研究与推广工作,探讨了以西瓜为主的间作套种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农林争地、粮经争地等问题,总结出了有关与西瓜间作套种的四种栽培模式,并推广了一定面积,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1988年,全县推广3.67万  相似文献   

10.
小麦-辣椒-芝麻间作套种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辣椒-芝麻间作套种栽培技术是在已经成熟的小麦辣椒套种栽培模式的基础之上,利用小麦收获后形成的80cm空档种植芝麻,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单位面积效益的间作套种技术。文章详细介绍了该间作套种模式和相关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为了能够全提高农业产量、降低病虫害影响,间作套种技术已经成为了很多地区农业种植的首选方案,对推动种植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近些年,山东济宁周边地区大力发展西瓜—棉花间作套种技术,并且多年研究、实践应用中取得了初步成效。基于此,本文首先对间作套种技术进行分析,进而探究西瓜—棉花间作套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2.
浅谈旱粮生产与间作套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旱粮间作套种的类型。间作套种的增产效果、增产原因,提出坚持因地制宜,措施配套,综合应用间作套种种植技术,挖掘增产潜力,进一步提高旱粮产量。  相似文献   

13.
向日葵间作套种的优点及方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向日葵间作套种的优点,总结了其间作套种方式,以期为向日葵间套作种植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间作套种是新兴的集约化生产技术,通过技术和人工的大量投入,提高土地作物总产量,从而实现农业高产。萝卜进行间作套种能有效缓解土地使用问题,防止与其他农作物争地的情况。常见的间作套种模式有玉米地套种萝卜、烤烟地套种萝卜等。以下介绍萝卜间作套种栽培关键技术,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大蒜-西瓜-玉米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国家土地流转政策的支持下,农业规模化种植已成为一种趋势。农业规模化种植带动了间作套种的发展。滑县各种高产高效间作套种模式日渐增多,大蒜、西瓜、玉米间作套种就是其中之一。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作者首先简要介绍了小麦—辣椒—芝麻间作套种的实用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其次分别对小麦、辣椒和芝麻的间作套种栽培技术进行了论述,最后分别对小麦—辣椒套种阶段和辣椒—芝麻间作阶段存在的主要病虫害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林下套种栽培模式受到了人们更多认可,因为林下套种具有良好的作物栽培效益。同时,林下套种饲草的新型栽培模式也有利于解决现阶段的饲草短缺与间作农作物难题,从而体现饲草套种栽培的优良效益。经过长期探索,现阶段已经验证了林下间作饲草的可行性与效益性,因而有必要推广运用新型的林下套种农业模式。对于林下套种试验而言,应当选择最适合用于林下间作的作物品种。本文结合林下套种饲草的现状,探究合理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8.
南阳盆地小麦·马铃薯·棉花1年3熟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小麦间作马铃薯,马铃薯收后套种棉花间作套种试验,试验设5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以3行小麦间作2行马铃薯、套种1行棉花的种植方式,经济效益最高。河南省南阳盆地在传统“3.1”式麦棉套种方式的基础上,在小麦预留行上间作2行马铃薯,经济效益可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间作套种可以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作物总产量。本文通过调研,认真分析了(麦)烟薯、麦薯间作套种的优点,经济效益比单作和轮作都要高。归纳总结出,选择适宜品种、合理施肥、培育壮苗、合理密植、加强管理等间作套种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对瓜棉间作套种栽培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瓜棉间作套种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为实现瓜棉套种提供了技术保障,也对瓜棉套种的规模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