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吉林省西部低洼盐碱地稻、苇、鱼开发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1994~1995年大安市叉干镇科技示范区低洼盐碱地稻、苇、鱼开发模式的试验结果。试验面积7.27hm2,采取稻田养鱼(3.77hm2)、苇塘养鱼(1.92hm2)、泡沼养鱼(1.58hm2)、综合利用稻田排水及塘泥返田等措施,水稻、芦苇平均单产分别为6693.6kg/hm2及9320.3kg/hm2;稻田、苇塘及泡沼养鱼的净产量分别为580.4、2523.3及3892.5kg/hm2。单位土地面积纯经济效益平均12868元/hm2。还探讨了稻、苇、鱼模式的改土培肥、调节小气候、保护农业环境等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
稻田养鱼通过修建一定形式的稻田养鱼工程,建立稻鱼共生,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生态种养系统。1.稻田养鱼的好处(1)提高水面利用率一田多用,一般每亩(1亩=667平方米)稻鱼可增收数百元。水稻在原有基础上增产5%~10%,可谓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3.
稻田养鱼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稻田养鱼,属于淡水养鱼的组成部分,为区别于淡水养鱼,有时将在稻田生产的鱼类简称为“稻鱼”或“田鱼”,是将池塘养鱼技术引用到稻田,利用稻田水体开展稻鱼兼作互养,发挥稻鱼互利作用,夺取稻鱼双丰收的一项生产技术。稻田养鱼是人工的稻鱼共生生态结构,将种植业和养殖业结合起来,把两个生产场所重叠在一起,充分利用这个生态环境,发挥水稻和鱼类共生互利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昭阳区稻田养鱼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田养鱼是根据稻鱼共生的理论,遵循"稳粮增粮,增鱼增效"的生产目标,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的效益。通过介绍昭阳区稻田养鱼现状,分析稻田养鱼存在问题,提出稻田养鱼发展的对策措施,确保实现水产品安全供给和促进农(渔)民持续增收两大目标。  相似文献   

5.
单季稻田稻鱼立体种养技术,主要是利用稻田浅水环境辅之以人为措施,既种稻又养鱼,达到稻鱼互利双增收的目的。它是一种充分利用稻田水体、土壤和生物资源,开展种稻养鱼,稻鱼共生,耕养结合,利稻利鱼的先进技术,是根据生物学、生态学和水稻生物防治技术综合设计出来的一种新型的稻田生态农业模式。  相似文献   

6.
<正>稻田生态种养模式指在水稻生产季节,放养鱼、鸭,等于在稻田中形成稻鱼、稻鸭种养结合、互补共生的生态农业种植模式,实现了在同一稻田内既种稻又养鱼、鸭,一田多用、一水多用、一季多收的最佳效果,具有增粮、增肥、增收和节地、节工、节资的优点,符合资源节约、环境生态、循环高效的农业经济发展要求,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1稻鱼共生生态养殖技术"稻鱼共生"是根据稻与鱼的共生互利特点及两物生长发  相似文献   

7.
稻鱼共生,顾名思义是指稻鱼在同一环境中同时生长,从而获得稻鱼双丰收.其特点是在稻田里养鱼,以稻田杂草和害虫为鱼饵,再以鱼粪为水稻肥料,形成"稻鱼共生"系统.  相似文献   

8.
在稻田养鱼、稻鱼共生的基础上,将河蟹养殖引入稻田,建立鱼—蟹—稻共生系统,旨在进一步利用稻田水体和空间,更好地控制稻田病虫害,提高稻田养殖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9.
方锦宏 《农技服务》2014,31(7):202-202
<正>稻田养鱼足他养殖业和种植业在人为条件下科学地结合起来。达到互利共生、高产、高效、一体开发利用的养殖技术。一、稻田养鱼的生态作用稻田养鱼是将种植业和养殖业进行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种养殖方式,它发扬了湖泊养鱼和池塘养鱼的优点,克服这两种方式的不足,具有稻鱼互利的生态意义。在稻鱼共生生态系统中,杂草和水稻是竞争关系;水稻和鱼之问是共生关系。在稻田生态系统中,大量的稻田杂草和水稻争夺肥料,若消灭了田间杂草,稻谷将增产10%以上,稻阳养鱼减少了杂草  相似文献   

10.
张玉臣 《吉林农业》2013,(3):250-250
我国稻田养鱼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三国时期,就有稻田养鱼的记载。近年来,在传统的稻田养鱼基础上,各地根据稻、鱼共生理论,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稻田养鱼优势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成为我国农村最大面积的立体农业模式。发展稻田养鱼能收到"稻田养鱼鱼养稻,水稻增产鱼丰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稻田养鱼利用稻鱼共生技术,现实稻鱼丰收的生产方式。稻田养鱼能够充分利用有效空间,增加农民收入,非常受到农民的欢迎。近年来,在永嘉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枫林镇稻田养鱼发展迅速,已取得不错效果,该文对此项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2.
稻田是蛙类的天然栖息场所,虫害多,水生物丰富,适于蛙类、鱼类生活和生长.稻田养蛙养鱼立体生态农业,其优点在于不多占农田,不多耗水,效益好.蛙既能为水稻治虫,又能以蛙粪养鱼,鱼粪又是稻田的优势有机肥,从而达到稻、蛙、鱼三丰收.降低了生产成本,又能增加收入,是一项投资少,利润高,见效快的立体养殖好办法.  相似文献   

13.
<正> 一、试验目的本试验在于探索稻鱼共生的合理方式,更好地解决稻鱼在需水特性上的矛盾,达到水稻丰收鱼增产的目的. 稻田养鱼,稻鱼二者存在着共生互利的关系,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矛盾.养鱼需要一定深度的水体;而水稻则要求以浅水勤灌为主,在一定的生长阶段,还需要排水烤田,显然这对养鱼是不利的.为解决上述矛盾,我们在学习外地经验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稻鱼共生的综合种养模式可以综合利用稻田空间,进行立体开发,鱼粪肥田,鱼稻共生,辅助采用以谷物为主的人工饵料喂养,保证稻鱼生态绿色,口感清甜鲜嫩。本文介绍了马龙县稻田养鱼综合技术,具体包括选址、田间工程建设、稻田消毒、鱼苗放养、田间管理、科学喂养、收获上市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稻田养鱼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探索稻鱼共育的增产增收机制,于2017年在浦北县江城街道六桥村进行了免耕稻田养鱼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免耕稻田生态养鱼技术具有除草、防病、除虫的作用,可减少农药与肥料的施用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无公害的农业立体种养新技术。免耕稻田养鱼能够增加水稻有效穗数、穗总粒数和穗实粒数,从而增加产量,可增产2.56%左右。同时,免耕稻田养鱼还可以增加鱼的收入,鱼的产量为487.5 kg/hm~2,按收购价34元/kg计,养鱼可增加收入16 575元/hm~2,增收效果非常显著。发展免耕稻田养鱼可推进产业扶贫,使贫困户增产增收,实现脱贫。  相似文献   

16.
稻鱼共生系统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本研究首次将稻鱼共生系统降低CH4和N2O等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功能纳入到低碳渔业的研究范围,并借鉴已有研究方法和结论,对我国稻田养鱼共生系统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进行初步估算。结果表明:2011年,全国范围内稻田养鱼系统共减少CO2排放量122.23万t,利用造林法估算该系统温室气体减排量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8 332.95万元,其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超过1 000万的省份包括四川、江苏、湖北3个省份。最后,建议将稻鱼共生系统温室气体减排量的生态补偿标准确定为68.99元.hm-2.a-1。  相似文献   

17.
<正>稻田养蛙又养鱼是一种立体种养殖的生态型农作模式,其优点是不多占农田、不多耗水、经济效益好。从生态链来看,蛙能为水稻治虫、蛙粪为鱼提供食料、鱼粪又是水稻的优质有机肥,这种生态链使稻、蛙、鱼三者共生共长而获得三丰收,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增加了农副产品的收入。其具体做法和技术措施如下。1.选好稻田。应选择有水源保证、排涝方便、田底保水性好、田埂结实的田块,面积不限。不宜使用易遭大  相似文献   

18.
陈斓 《云南农业》2005,(11):2-3
9月4日.2005年全省稻田养鱼示范工程项目现场经验交流会在保山市隆阳区召开。省农业厅副厅长张泽军在会上作了题为“总结经验突出特点全面推进稻田养鱼工作”的讲话.对今年开展稻鱼工程和稻田养鱼的做法和经验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今后稻田养鱼的发展思路。他在讲话中强调要加强领导.增加投入.扩大面积,积极组建渔业协会.推动稻田养鱼工作不断发展.充分发挥稻田养鱼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茭白田养殖是稻田养鱼的延伸,系利用茭白与鱼(虾、蟹、蛙)共生原理,达到互相利用、互相促进,从而实现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茭白田养殖是新形势下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重要举措,我们在稻田养殖的启示下,2002年在黄岩区澄江临西村茭白田内进行养殖试验,取得较好的效益.现将试验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20.
周羽英  张是 《农家致富》2011,(12):38-39
稻田养鱼可使原来的单一种植发展成稻鱼共收的立体农业,投资少、用工少、新增效益较高,是农村调整生产结构较好的方式。稻鱼共生,通过鱼的吃草、除虫、活水、松土、增肥等作用,既可减少水稻的病虫害,又可节省肥料30%~40%,还可使水稻增收5%~10%,多年养鱼稻田还可免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