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非鱼是中国重要的淡水养殖鱼类,随着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存在苗种存活率降低等问题,研究罗非鱼仔稚鱼营养至关重要。本文就罗非鱼仔稚鱼的脂类营养需要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就不同品系罗非鱼的营养需求特点作一综述,旨在为我国的罗非鱼饲料配制及营养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罗非鱼已成为目前淡水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罗非鱼因其生长快、食性广、繁殖力强、病害少、肉质好,产量高等优点而广受欢迎。对罗非鱼营养需求基础的研究是有效提高养殖产量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十二、罗非鱼的营养需求 不同品种的罗非鱼,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营养的需求有一定差别。如尼罗罗非鱼稚鱼(0.3~0.8克),饲料中最适蛋白质含量要求为35%~40%,50克以上为20%~25%;奥利亚罗非鱼稚鱼(0.3~0.5克),饲料中最适蛋白质含量大于36%,21克体重时,要求饲料中最适蛋白质含量为26%~36%。在营养需求上,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大体上一致。联合国粮农组织,1987年推荐了罗非鱼主要营养指标(见下表)。  相似文献   

5.
以前我们和一些研究者在用酪蛋白作为蛋白源的精饲料研究尼罗罗非鱼的营养特性时,曾推测高蛋白高能量饲料和低蛋白高能量饲料均可使尼罗罗非鱼得到最大成长,但根据不足。1986年我们结合生产需要,用普通饲料原料配制了数种试验饲料,研究低蛋白高能量饲料对尼罗罗非鱼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为确定温水鱼类需要的脂类,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水产系对罗非鱼和斑点叉尾(?)进行了所需脂类的研究。证明斑点叉尾(?)需要 n—3和 n—6两种脂肪酸,罗非鱼仅需 n—6脂肪酸。饵料中亚麻酸含量高,罗非鱼生长差。斑点叉尾(?)和罗非鱼营养中所需的 n-  相似文献   

7.
罗非鱼是我国南方最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之一,而且近年来养殖规模迅速发展。但由于鱼粉价格昂贵而且鱼粉中含有较多的磷而不能被鱼类利用,因此,用植物蛋白质替代鱼粉成为最近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的热点。蛋氨酸是罗非鱼饲料中所必需而植物蛋白质中含量不足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所以,利用植物蛋白质源替代罗非鱼饲料中的动物蛋白质源,需要补充蛋氨酸以满足鱼类的生理需要。本文就罗非鱼对蛋氨酸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紫背浮萍易生易繁,营养较高,是鱼饲料的良好蛋白源。埃及水产研究人员将晒干的浮萍代替尼罗罗非鱼饲料  相似文献   

9.
罗非鱼的饲料营养来源甚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疾病是养虾业,尤其是集约化养虾业中的一个世界性问题。为此,精明的养虾者已开始“轮换”饲养,即重新放养或更替放养罗非鱼(如尼罗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金色罗非鱼。等)。这些温水鱼类可抵抗困扰热带虾类的多种疫病(Stickney,1994)。同时,罗非鱼可生存于大多数其它鱼类不能生存的恶劣水质环境中。另外,各种各样的饲料原料均可维持罗非鱼的最佳生长。 但是,罗非鱼的生产养殖系统和营养极具弹性,这可能使水产饲料供应商面临挑战。罗非鱼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开发罗非鱼小鱼资源,利用罗非鱼小鱼直接制备鱼粉.[方法]对相应鱼粉的主要营养成分和蛋白质胃蛋白酶消化率进行了测定.[结果]小于100 g罗非鱼鱼粉的主要营养成分和蛋白质胃蛋白酶消化率达到了特级鱼粉的质量要求.[结论]利用罗非鱼小鱼生产鱼粉的方案可行,鱼鳞粉蛋白质含量、胃蛋白酶消化率虽不及罗非鱼鱼粉,但可以充当配合饲料使用,使营养更加均衡.  相似文献   

11.
正罗非鱼,俗称非洲鲫鱼,为广盐性热带鱼类,因其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繁殖力高和食性广等优点,1976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为养殖对象,是世界上最为广泛的养殖鱼类之一,被誉为未来动物性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2014年,全球罗非鱼产量达到485万t,2015年,预计罗非鱼的产量将增产6%,达到500万t。我国的罗非鱼产量居全球之首。回顾罗非鱼营养研究进展,可以  相似文献   

12.
我国自1978年引进尼罗罗非鱼,1981年引进了奥利亚罗非鱼,利用奥利亚罗非鱼为父本和尼罗罗非鱼为母本进行杂交,获得了杂种优势明显的第一代─—称之为奥尼雄性罗非鱼,简称奥尼鱼。罗非鱼是尼罗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等罗非鱼族的总称,是热带性鱼类,原产于非洲。因其具有适应性强、食性广、病害少、繁殖易、生长快、产量高、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等优点,已引起世界各国养殖工作者的重视,成为世界性主要养殖鱼类之一,在世界上其产量仅次于鲤鱼,居第二位。现将影响奥尼鱼生长的几种营养指标介绍如下:1.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生存的物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传统罗非鱼饲料配方设计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阐述了精准养殖技术的定义、要点和特点,描述了精准养殖技术在罗非鱼饲料配方设计上的应用,包括原料组分评定、营养需要量估测、配方设计方法、配方分析与投喂技术等方面。采用精准养殖技术能够精确满足罗非鱼营养需要量、降低饲料成本、提高饲料效率、增强鱼类健康、优化水质等。显然,采用精准养殖技术制作配方能为养殖效益提高提供一个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全雄罗非鱼杂种饲料不需添加维生素B_(12)为配制全价营养饲料,对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全雄杂种的维生素B_(12)需要量进行了16周的试验。试验鱼饵料中分别添加维生素B120、10、20、60、100、200微克/公斤,且饲料中不含叶酸与维生素B_...  相似文献   

15.
罗非鱼原产于非洲,因其食性杂繁殖力强,疾病少,肉味鲜美,颇受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欢迎,已成为世界主要养殖鱼类之一。本文就近年国外对罗非鱼的维生素营养研究进行综述,为国内罗非鱼类配合饲料生产提供参考。1维生素A(VA)众多试验证明,鱼类都需要VA,鱼类似乎有利用β-胡萝卜素作为VA源的能力,这已在斑点叉尾鮰中得到证实。罗非鱼对VA的需求尚未见报道,Lim(1990)推荐在罗非鱼饲料中VA的添加量为4000IU/kg干饲料。因VA在潮湿、高温、酸败脂肪和微量元素存在时可加快被破坏,应以乙酸、棕榈酸或能增强VA稳定性的丙酸酯的…  相似文献   

16.
关于罗非鱼饲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非鱼食欲旺盛,可喂给各种饲料。罗非鱼胃小发育不完全,不像鲑鱼、鲶鱼一次可吃大量饲料,尔后8──12小时可不再摄食,养殖罗非鱼一天需投食多次。Kubaryk(1980)观察到,尼罗罗非鱼每天喂4次,饲料消耗和增重最高,每天喂2次增重最低,而喂8次并不比喂4次的增重高。Lovell发现,尼罗罗非鱼用食槽投饵,比用手工每天投料一次的增重高72%,然而,按需要量饲喂罗非鱼,其饲料转化率较低,只有45%。在商品罗非鱼饲养中经常使用自动食槽,每天定期传送饲料。最近,美国NRC修订了鱼的营养需要(1993),公布了罗非鱼、鲶鱼、鲤鱼等温水…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把水产动物营养学与饲料配方等研究列入国家饲料开发项目,开始了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的研究.目前,对鲤鱼、草鱼、鲫鱼、斑点叉尾(鱼回)、罗非鱼等营养与饲料研究具备了一定基础,但由于起步晚、投入少、基础研究薄弱,缺乏系统的科学研究,大多数养殖品种营养研究不够深入,制约了水产饲料工业的发展.水产动物营养研究与饲料技术的开发是水产饲料工业的基础.因此,我国对水产动物营养的研究和开发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18.
罗非鱼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罗非鱼(Tilapia)是仅次于鲤科(Carps)和鲑科(Salmonids)的世界上第三大养殖品种,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养殖。文章对罗非鱼的营养需求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工作与水产动物的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国鱼类营养与饲料的发展及研究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奇友 《饲料工业》2006,27(6):21-23
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家把水产动物营养学与饲料配方等研究列入了国家饲料开发项目,开始了我国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的研究。目前,对鲤鱼、草鱼、鲫鱼、斑点叉尾鮰、罗非鱼等营养与饲料研究具备了一定基础,但由于起步晚、投入少、基础研究薄弱,缺乏系统的科学研究,大多数养殖品种营养研究不够深入,制约了渔用饲料工业的发展。水产动物营养研究与饲料技术的开发是水产饲料工业的基础,因此,我国对水产动物营养的研究和开发十分迫切。1研究现状1.1鱼类营养的科技成就我国从“六五”至“八五”期间,相继开展了“我国主要养殖鱼类的营养需求和鱼饲料…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酵母铬对尼罗罗非鱼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鱼体营养组成以及糖代谢相关基因胰岛素受体(insulin receptor,IR)和葡萄糖转运载体(glucose transporter,GLUT)表达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15.80±0.02)g的尼罗罗非鱼300尾,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鱼。以酵母铬为铬源配制4种饲料,以三价铬(Cr3+)浓度计算,其添加水平分别为0(对照)、0.2、0.4和0.8 mg/kg。每组随机饲喂1种饲料。试验期为50 d。结果表明:虽然添加酵母铬对尼罗罗非鱼的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鱼体营养组成的影响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也没有显著影响肝脏和肌肉中IR以及肌肉中GLUT4基因的表达(P>0.05),但0.8 mg/kg组肝脏中GLUT2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2 mg/kg组(P<0.05)。上述结果说明,添加酵母铬具有上调尼罗罗非鱼肝脏中GLUT2基因表达的潜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