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将100只20日龄海兰褐蛋雏鸡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肌肉注射IBDB87疫苗0.5mL/只,同时给试验组雏鸡投服缓释复方免疫增强剂l粒/只.对照组鸡不投服.在免疫前和免疫后10、20、30d,每组随机采血.测定鸡IBD抗体阳性率、T淋巴细胞ERFC形成率、脾脏和法氏囊指数。结果表明.免疫后不同时期鸡IBD抗体阳性率、T淋巴细胞ERFC形成率、睥脏和法氏囊指数试验组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缓释复方免疫增强剂可以提高鸡体液免疫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促进免疫器官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防治主要应用弱毒苗和灭活苗,但由于病毒变异和超强毒株出现,病原体混合感染,其它疾病引起免疫抑制,应激因素的刺激等,造成鸡IBD疫苗免疫效果不佳甚至失败。如何提高IBD疫苗的免疫效果已成为研究的热点。陆钢等(1995)在雏鸡免疫ND和IBD疫苗前后,以0.2%蜂花粉拌料,肌注芦荟提取液0.1mL/只,在二免后1个月时,ND和IBD效价较对照组提高1个滴度,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目前防治该病主要应用弱毒苗和灭活苗,但由于病毒变异和超强毒株的出现、病原体混合感染的增加以及其它疾病引起的免疫抑制等因素,常造成鸡传染性法氏囊疫苗免疫效果不佳甚至失败,给养鸡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100羽20日龄海兰褐蛋雏鸡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均肌肉注射IBDB87疫苗0.5mL/羽,同时给试验组雏鸡投服缓释复方免疫增强剂1粒/羽。在免疫前、免疫后10、20和30d,每组随机采血20羽,测定IBD抗体阳性率、T淋巴细胞ERFC形成率、脾脏和法氏囊指数。结果2组鸡上述测定指标具有相同的消涨趋势,且试验组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缓释复方免疫增强剂可提高鸡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促进免疫器官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5.
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流行至今,尚未能有效地控制其流行,主要原因是现有的大部分疫苗抗原性差,群体免疫时个体之间应答反应不均衡,近年来不断出现的超强病毒株。为此,我们经三年来的筛选试验,选出3个免疫增强剂配方,经现场5472只鸡的试验,试验组琼扩抗体效价均值为1:102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提高琼扩效价4个滴度)。用该免疫增强剂,可产生出高效价(10Log2)的法氏囊病的抗体,群体免疫应答反应均衡,达到了研究的目的。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的使用调查及免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鸡新城疫(ND)、传染性支气管炎(IB)、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减蛋综合征(EDS-76)是由各自病毒引起的鸡的传染病,在养鸡业中比较常见和多发,严重威胁着养鸡业的健康发展,生产中主要应用疫苗接种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9.
近年该病在我地区有发病增多趋势,超强型毒株不时出现,传统的治疗方法,如高免血清、孵黄抗体等因毒株不确定性,抗体效价参差不齐等原因导致治疗效果不如人意,对养殖业造成较大损失,数年来,通过不断总结探索与试验,自拟清囊败毒散治疗鸡法氏囊病,取得较好疗效,为抛砖引玉,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0.
左旋咪唑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免疫效果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观察左旋咪唑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进行2个实验:试验1,饮水给予10mg/kg.d左旋咪唑,连用3d,然后进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初次免疫,免疫后14-21d,鸡血清抗IBDV抗体滴度明显降低;试验2,鸡在初次免疫后35d进行第2次免疫,且在2次免疫前先应用10mg/kg.d左旋咪唑,连用3d,免疫后鸡血清抗IBDV抗体滴度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1.
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免疫雏鸡局部体液的免疫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间接ELISA法,检测了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免疫雏鸡4种局部体液(泪液、气管液、胆汁、肠液)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免疫雏鸡局部体液3种免疫球蛋白含量较未免疫对照雏鸡均有不同程度地升高;IBD超强毒株攻击后,对照雏鸡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疫苗免疫雏鸡,发生典型IBD,并全部死亡,而疫苗免疫雏鸡免疫保护率达60%,表明疫苗免疫后,可增强雏鸡的局部体液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雏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自1962年报道以来,世界上主要养禽国家和地区均有流行,给养禽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目前,IBD防控的主要方法是采用疫苗接种,使易感雏鸡获得主动或被动免疫保护,因此疫苗的质量对临床上IBD的防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各国均有较好的商品化疫苗,但随着IBDV毒株的不断变异,商品化疫苗的抗原性与流行毒株不能完全匹配,临床上免疫失败时有发生,因此迫切需要研发与临床流行毒株相匹配的新型疫苗用于IBD的防控。对近期IBD的基因缺失苗、亚单位疫苗、DNA疫苗以及活载体疫苗等新型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以此为IBD新型疫苗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模拟抗原苗免疫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免疫雏鸡,纯化其IgG(Ab1)免疫兔制备Ab2,Ab2经正常鸡IgG(NC-IgG)和IBD抗原(Ag)吸收后,加佐剂免疫雏鸡,免疫保护指数:Ab2组分别为:100%、100%、90%;对照组:0%。重复实验:50只雏鸡接种3次Ab2免疫,能抵抗IBD强毒攻击,该试验证实:IBD模拟抗原苗在IBD免疫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杨恒东  刘学贤 《中国家禽》2005,27(12):10-12
用A、B、C三种IBD中等毒力商品化活疫苗分别免疫SPF鸡,9日龄首免、22日龄二免。并于二免后2、9、21d,每组扑杀5只,测定法氏囊的囊/体重比、囊指数,同时观察病理变化,综合评价3种疫苗对免疫鸡法氏囊组织的损伤程度。结果表明,A、B、C三种中等毒力IBD活疫苗于二免后2d,试验鸡法氏囊均处于轻微肿胀状态;二免后9d,试验鸡的法氏囊有不同程度的萎缩;二免后21d,试验鸡的法氏囊组织已基本恢复。这表明,试验用3种中等毒力IBD活疫苗对鸡法氏囊组织均会造成一定的损伤,在损伤的程度上,A苗为最大、B苗次之、C苗最轻,且这种损伤在一定时期内是可以恢复的。  相似文献   

15.
使用SPF和百免疫雏鸡分别对连续3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Vero细胞罐培疫进行了安全试验和效力试验。10倍剂量接种7日龄SPF雏鸡和16日龄非免疫雏鸡,在21d观察期中,接种鸡均无任何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特征特性症状出现,健康存活,剖杀观察无异常,平均囊脂数为0.76以上。1/5剂量免疫7日龄SPF雏鸡和16日龄非免疫雏鸡,14d后中和抗体达371.5(GMT)以上,21d时中和抗体为977.2以上,攻击标准I型强毒GJ801F15代囊毒的保护率为90%以上。结果表明,该疫苗安全有效,也说明Vero细胞罐培工艺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6.
17.
从内蒙古地区分离到3株IBDV(分别命名为J、W、H株)并对其进行细胞培养特性、理化特性、形态特性、动物回归试验和血清学鉴定,研究结果表明:适应鸡胚的J、W、H株可迅速适应CEF,继而适应于Vero和RK_(-13)细胞,在RK_(-13)细胞上的感染滴度最高;3个毒株能抵抗氯仿、耐热(60℃1小时)、耐酸(pH2)、对碱(pH12)敏感;负染样品在电镜下看到正六边形,直径约55~65nm,有实心和空心的病毒颗粒;回归鸡后表现典型的临诊症状和特征性病理变化,发病率为80~100%,病死率为26.6~46.6%;法氏囊超薄切片在电镜下观察到法氏囊淋巴细胞浆内呈晶格状排列或包涵体形式存在的病毒颗粒。微量交叉中和试验结果表明:J、W、H株为血清Ⅰ型IBDV的3个不同亚型毒株。  相似文献   

18.
用SPF鸡制备IBD诊断抗原及血清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IBDV接种SPF鸡,死者取其法氏囊,经超声波粉碎或匀浆,反复冻融制备IBDAGP诊断原,未死者,再用IBD组织灭活苗免疫制备IBD诊断血清。如此制备的IBD诊断液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成本低.适于禽病检验室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应用组织病理学和电子显微镜技术对以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不同毒株人工感染后不同感染时间鸡的法氏囊、肾脏、脾脏进行了检查。结果显示:法氏囊淋巴滤泡髓质首先被破坏,滤泡之间水肿,整个淋巴滤泡前B淋巴细胞崩解、坏死,网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增生。72小时后,几乎见不到前B淋巴细胞。168小时法氏囊萎缩,上皮增生。脾脏和肾脏仅出现轻微变化。超微结构变化特征是淋巴样组织坏死,法氏囊组织中的前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网状细胞内有大量约60nm的病毒颗粒,呈结晶状排列,有的细胞中可见到多个病毒结晶体。  相似文献   

20.
试验用小鹅瘟免疫原按8种免疫程序接种120日龄产蛋鸡,分别在接种后不同时间琼脂扩散试验试验检测卵黄抗体效价,筛选出最佳免疫接种程序。基础免疫,产蛋鸡每只肌肉注射小鹅瘟活疫苗1.0 m L(5羽份);在基础免疫后14 d进行第2次接种,加强免疫,产蛋鸡每只肌肉多点注射小鹅瘟灭活疫苗2.0 m L;在加强免疫后14 d进行第3次接种,强化免疫,产蛋鸡每只肌肉多点注射小鹅瘟灭活疫苗3.0 m 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