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椒属芸香科花椒属植物,果皮具有浓郁的麻香味,既是调味佳品,又是食品化工的香精原料。‘九叶青'花椒是目前栽培面积最大,分布最广,产量最多的花椒良种,仅重庆市江津区的栽培面积已达35000 hm^2,年产鲜椒18万t;该品种为半常绿至常绿小乔木,喜温、抗旱、耐贫瘠,是山区理想的高效特色经济作物,对山区水土保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青花椒的分类地位及成分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青花椒为研究对象,确定其分类地位,并对青花椒的栽培学、主要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综述。对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讨论,以期为推动青花椒在我国广大丘陵、山区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牛小朋  朱辉 《蔬菜》2020,(9):51-53
为了缓解花椒种植园前期投入大、无产出的矛盾,蓝田县洩湖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联合蓝田县山区综合开发办公室在马王、黑沟、骞湾等村示范推广花椒幼树园套种地膜马铃薯的栽培方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技术人员从花椒建园和地膜马铃薯栽培技术两方面入手,对花椒的建园选地、定植株行距、幼树管理,以及马铃薯的品种选择、种薯处理、播种覆膜、查绿放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以期为相似区域及具有类似需求的农户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衣铭 《烟台果树》2022,(1):54-55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地处鲁中山区,花椒栽培历史悠久,全县总面积达1333.3 hm2以上,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冶源、五井、寺头等青石山区.近年来,随着花椒皮价格的上升,一大批椒农走上了脱贫致富道路.现将临朐县石质山区花椒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花椒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1 温度 花椒是喜温不耐寒的树种,在年平均气温8~16℃...  相似文献   

5.
为了改善当前花椒生产的状况,普及栽培技术,使花椒在剑川达到生长快、结实早、收益大、栽培管理简便,特整理以下资料,供从事花椒生产的集体和个人栽培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朱梅 《中国园艺文摘》2010,26(6):127-128
小红椒是产于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境内的一种本地花椒,因其颗粒没有外地花椒大,故当地人称其为小红椒。小红椒香味浓、油性好,而且适宜山区栽培,在当地市场上深受欢迎,现将其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花椒芽的囤植栽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花椒(ZanthoxylumbungeanumMaxim)原产我国,除东北、内蒙等地区外,各地均有分布。其中又以四川、陕西、河北、河南、山东最为集中,多栽培在低山丘陵、梯田、农田边缘及庭院四周。花椒果皮是重要的调味品,花椒嫩芽、嫩叶被人们视为珍贵的芽...  相似文献   

8.
花椒产业发展中的几个主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椒为芸香科花椒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果皮是我国传统“八大调味品”之一,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一些地区的主要经济树种。随着栽培面积的扩大,一些制约花椒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仍未能得到解决。1采收1.1高温天气影响采收花椒一般以果皮呈现紫红色或淡红色,有部分果皮开裂,种子黑色发亮,散发浓郁的麻香味时为最佳采收期。采摘过早果皮薄、色暗、果仁含油量低、品味差,并且影响产量;采摘过晚果实干裂落仁、果穗脱落影响收益。有些品种的果实成熟后果皮容易开裂,应在成熟后的1周内采收完毕,也有品种如大红袍,果实成熟后不开裂,采收时间可以适当推迟。花椒的采收时期因地域、品种和立地条件不同而略有差异,如陕西韩城花椒在8—9月夏季高温期间成熟,采摘就成了一件非常辛苦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刘国鹏 《北方园艺》2012,(11):57-58
正花椒是一种集药用、食用、观赏于一体的优良树种,其适用性广,在我国很多地区都作为经济作物进行种植。"大红袍"花椒具有生长势强、栽培管理容易、产椒量高、品质好等优点,已成为陕西省产椒区的主栽品种,因此掌握其必要的生产栽培管理技术对提高经济效益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我国花椒主要品种及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椒是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分布范围广泛的香料、油料及药用的多用途经济树种.除东北、内蒙古、西藏、青海等少数寒冷地区外均有分布,以陕西、河北、四川、山西、山东、河南等省栽培较多.多栽植于低山丘陵的梯田堰边;随着庭院经济的发展,不少城镇乡村家户院落也开始种植,既作为美化绿化环境的主要树种,又可得到较大经济收入.花椒具有生长快、结果早、收益大、用途广、适应性强、管理简便等特点,深受群众欢迎.现将我国主要栽培品种及丰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