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刘霞  张荫桥 《中国果树》1994,(3):26-26,30
山楂果实色素的初步研究刘霞,张荫桥,韩梅(吉林农业大学,长春130118)山植(CrataeguspinnatifidaBge.)果实营养丰富,色泽鲜艳,红色素含量较多,故作者对其色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其色素进行了初步精制,以期为山楂资源的综合开发...  相似文献   

2.
 山楂(Crataegus spp.)富含酚类物质,主要包括:原花青素、碳苷黄酮、黄酮醇及其糖苷、花青苷、酚酸等,其中果实中以原花青素为主,而碳苷黄酮和黄酮醇及其糖苷多分布于叶中。山楂酚类物质生物活性主要包括抗氧化、预防心血管疾病、降脂、消炎、抗肿瘤等。本文围绕山楂酚类物质的组分、含量、动态变化、分布、检测和生物活性等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山楂果实营养丰富,药用、食用价值均很高,山楂树较耐瘠薄,可作为荒山荒坡开发的经济树种,近些年发展较快。为促进山楂产业的快速发展,从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系统介绍了山楂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软核山楂与硬核山楂内果皮发育过程中的组织形态结构及其差异,为育种工作中亲本的选择以及杂交后代品质的鉴别提供形态学依据。试验材料为软核品种新宾软籽和硬核品种山东大绵球。采用Van Soest洗涤纤维分析法,比较山楂内果皮木质素与纤维素含量;采用间苯三酚浸染法和石蜡切片法,比较内果皮木质化程度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硬核山楂内果皮纤维素含量(249.7±9.4)g/kg和木质素含量(252.6±5.0)g/kg均显著高于软核山楂内果皮纤维素含量(175.5±5.1)g/kg和木质素含量(134.2±1.8)g/kg,约为软核山楂的1.42倍和1.88倍;在花后16~46 d,软核山楂靠近种仁处内果皮3~4层细胞逐渐木质化,直至全部木质化,而硬核山楂内果皮近45层细胞逐渐木质化,直至全部木质化;硬核山楂内果皮厚度、细胞层数与细胞直径均显著大于软核山楂,在花后46 d时,硬核山楂内果皮厚度[(1 662.75±63.83)μm]、细胞层数(45层)约为软核山楂内果皮厚度[(454.41±18.33)μm]的3.66倍、细胞层数(26层)的1.73倍,硬核山楂内果皮靠近中果皮处细胞长轴直径[...  相似文献   

5.
山楂结果母枝生长状态对生长结果的影响温陟良,张建光,王继山,秦国耀,冯玉娟(河北农业大学园艺系保定071001)山楂树体健壮,耐瘠薄,果实风味独特,有较高的医疗和食用价值。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国山楂栽培面积发展较快,且大部分栽植在岗坡次地上。由于管理不...  相似文献   

6.
连喜军  时健 《果农之友》2005,(10):42-42
山楂又名红果、山里红,系蔷薇科山楂属特产果树.山楂果实营养丰富,综合利用价值高,但是山楂果小、皮薄、易失水,给山楂加工带来了诸多不利.采用山楂简易贮藏技术,不仅缓解了采收期的销售压力.而且还能提高商品价值。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7.
山地山楂高产稳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地山楂高产稳产栽培技术刘敬域(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泰安·271000)山东省泰安市黄山头村是个小山村,在梯田上建立山楂园20hm ̄2(公顷),品种为敞口和大金星,树龄9年生,株行距2m×3m~3m×4m,已连续3年平均每亩产山楂2500~3000kg...  相似文献   

8.
陈卫东  宇会 《落叶果树》1997,29(2):34-34
山楂叶螨的监测与防治指标陈卫东,宇会(河北省迁西县林业局植保站064300)(迁西县兴城镇林业站)山楂叶螨因其虫体小、越冬基数高、发生周期短、繁殖率高、暴发性强而难于防治,长期盲目使用广谱性杀虫、杀螨剂往往会造成“愈治愈多”的恶性循环,因此必须掌握其...  相似文献   

9.
大蒜浸提液处理对山楂果实的防腐效应高愿军,赵良,高晗,孔谨,王树宁(河南技术师院食品系·辉县·453600)近年来,国内利用大蒜浸提液处理柑桔果实,收到较好的防腐保鲜效果。但对北方水果的防腐效果如何,迄今未有报道。为了探讨大蒜浸提液对北方水果的防腐效...  相似文献   

10.
山楂常温贮藏与冷藏的效果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山楂贮藏保鲜主要采用常温下土法贮藏和简易贮藏方法,而据商业部济南果品研究所报道,在0℃条件下贮藏山楂150天,用硅窗袋包装和普通筐装的总损耗率为4.6%和31.7%,差异非常显著。为探讨不同的包装方式、不同的贮藏温度对山楂贮藏保鲜的效果,我们在前几年研究的基础上,于1987—1989年间又进行了比较试验。 材料与方法 山楂品种为豫北红。试验重复进行两年,1987年果实采自辉县黄水乡龙水梯村山楂园(10月4日采收);1988年重复以上试验,果实采自辉县上八里山楂园(10月5日采收)。 果实采回后预冷一昼夜,经分选入贮。设4个处理;①普通常温…  相似文献   

11.
对山楂果胶含量及相关果胶酶(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果胶甲酯酶PE)活性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在贮藏过程中,山楂PG酶活性有一个峰值较低的跃变过程,随着跃变的出现,果实硬度明显下降。在不同贮藏条件下有不同的变化规律;总的趋势是呈现嵋高到低平缓变化的规律;山楂果胶含量阴贮藏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少,不同贮藏条件减少的幅度各异。  相似文献   

12.
由于山楂营养丰富,药用、食品加工价值均高,近年来山楂生产发展很快,全国已栽山植树2亿株,年产达1.5亿公斤。但在生产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投产迟、总产量低、品种杂乱、果实品质差等。所以对幼树早结果早丰产、成龄树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3.
山楂种质资源的表型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28份山楂种质资源的24个数值性状和10个二元性状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在9个数值性状(包括一年生枝长度、花序坐果率、花朵坐果率、果实大小、果肉硬度、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种仁率等)上存在显著差异,变异系数超过30%且极差较大,多样性明显。但在雄蕊数量、花冠大小和可食率上变异系数小于10%,多样性不明显。在二元性状的综合表现上资源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通过进一步的聚类分析发现:在距离系数4.83时可将黑果绿肉和野生小山里红与其他26份资源相互分开;在距离系数3.86时可将26份资源分为软籽山楂、伏山楂(4份)和大果山楂变种(21份)3个亚类。该研究结果可为山楂资源的分子鉴定、亲缘关系研究、核心种质建立和种质资源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测定了不同温度(20~800C)、不同浓度(10~71oBrix)山楂汁的密度。通过回归分析,求得了温度、浓度对山楂汁密度影响的数学模型和温度、浓度对山楂汁密度综合影响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5.
山楂果实生长发育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山楂能够单性结实,无种仁果率较高.它的生长曲线呈双"s"型.在果实生长期间,果实内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含量逐渐增加,单宁含量逐渐下降,Vc含量先增高后下降;黄酮醇和绿原酸是山楂主要药用成分,前者含量变化出现三次高峰,后者含量先下降后期逐渐回升;山楂花色素属矢车菊色素类:果实中Ca含量一直下降,Cu、Fe、Mn、Mg表现为下降-平缓-下降,Zn、K表现为下降-上升-下降.  相似文献   

16.
浅说山楂     
唐敏  薛伟 《上海蔬菜》2004,(1):66-66
山楂,又称红果,属蔷薇科,是我国特有的果树。我国辽宁、河北、河南、山东、江苏、云南和广西等省、自治区都有栽培,每年秋季成熟上市。它的果实近球形,直径约为1.5cm,红色,有淡褐色斑。果味酸,稍甜,主要含有山楂酸、柠檬酸、脂肪分解酸、维生素C、黄酮、碳水化合物等成分。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循环、降低血压、促进胆固醇排泄、降低血脂的作用。除鲜食外多用以制糕、酱和果糖等。  相似文献   

17.
在200C~600C范围内,研究了浓缩山楂汁(71.0。Brix)的流变特性。结果表明:浓缩山楂汁为牛顿流体,其流变特性可用粘度来描述。研究温度范围内,浓缩山楂汁的粘度随温度的变化服从Arhenius方程  相似文献   

18.
矮化山楂新品种—算盘珠红子,桔红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算盘珠红子,桔红子山楂是在山楂资源调查时发现的短枝矮化实生单株的基础上,经多年栽培试验观察选育而成。表现树体矮化,紧凑,短枝多,丰产,适应性强。并具有果实大小整齐,鲜艳光亮,耐贮,营养丰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以7a生“大金星”山楂为试材,研究了花期喷布不同浓度赤霉酸和芸苔素内酯对山楂坐果率、果实大小、着色和耐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山楂在花期喷赤霉酸能显著提高山楂的坐果率、增大果个、促进果实着色,但果实硬度明显下降,不耐贮藏;喷芸苔素内酯的山楂其坐果率、果个、着色和耐贮性都好于对照;对长期贮藏的山楂用0.04%的芸苔素内酯来代替赤霉酸,能显著提高山楂的耐贮性.  相似文献   

20.
山楂园多年种植百脉根生草覆盖效应贺尔华,俞小秋,丁玉川(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太谷030800)(山西省农科院土肥研究所太原030031)百脉根是多年生豆科牧草,矮生,半匍匐,无明显主茎,分枝多而柔软,茎叶纵横交错,在地面能形成重叠致密的叶幕覆盖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