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连续2年检测扬州地区烟粉虱生物型,并对其危害程度和发生动态进行系统调查,以期为扬州地区烟粉虱的防治提供依据。利用细胞色素氧化酶I(cytochrome axidase I,简称COI)分子标记检测扬州地区烟粉虱的生物型,采用定时定点的方法调查烟粉虱的危害程度和发生动态。结果表明,2014年和2015年扬州地区发生的烟粉虱均为Q型;烟粉虱从6月初到11月初在主要蔬菜上的危害等级一直保持在4级,在其他时间的危害程度不高。2014年扬州地区大棚蔬菜上的烟粉虱始见于4月上旬,消亡期为12月下旬,在7月下旬有1个危害高峰;2015年烟粉虱始见期为4月中下旬,到11月底仍有烟粉虱危害,其间有2个危害高峰,分别在5月底至6月初和7月底至8月中旬。2014年扬州地区烟粉虱的发生危害及虫口密度高于2015年,其发生的虫口密度在不同年份之间有波动,而且在不同的月份之间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对张掖地区玉米瘤黑粉病和玉米锈病的发生进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瘤黑粉病7月初发病,并同期进入快速发病期,7月底达发病高峰期,7月份是该病害的防治关键期;玉米锈病7月初开始发生,7月中旬进入快速发生期,中下部叶片发病重于上部叶片,7月中旬为该病害防治始期.  相似文献   

3.
利用性诱剂对舞毒蛾成虫发生规律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舞毒蛾在辽宁建平1 a发生1代,成虫始见于6月底,终见于9月初,7月下旬为羽化高峰期。研究结果为有效控制其危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玉米纹枯病是我省近年来玉米生产上日趋严重的一种病害,由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我省玉米产区零星发生上升为吹要病害。笔者认为,随着高产密植品种的推厂、土肥条件的改善。玉米纹枯病将上升为主要病害,其危害程度不亚于水稻纹枯病、小麦纹枯病。玉米纹枯病一般造成减产10%左右,严重地块减产30%~40%。2005年我市邵原镇花园村134公顷玉米制种田严重发生玉米纹枯病危害。病株率72%~100%,出现大面积枯死,减产60%以上。  相似文献   

5.
2013年8月中旬至9月中旬,对夏秋季多雨条件下平凉市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中后期病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平凉市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中后期病害主要有玉米大斑病、玉米红叶病、玉米细菌性叶斑病、玉米锈病、玉米纹枯病、玉米瘤黑粉病、玉米基腐病、玉米穗腐病和玉米叶点霉叶斑病等9种。玉米大斑病、玉米红叶病在全市普遍严重发生;玉米细菌性叶斑病是近年迅速上升的新病害,目前呈普遍发生和严重危害态势;玉米锈病、玉米纹枯病和玉米穗腐病发生较普遍,其中玉米纹枯病发病程度较重,玉米锈病和玉米穗腐病较轻;玉米瘤黑粉病和玉米基腐病发生普遍程度低;玉米叶点霉叶斑病是近年发现的新病害,目前仅在少数田块零星轻度发病。平凉市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中后期病害的发生普遍程度和严重程度在全市不同行政区域间、不同生态环境下均存在较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正>玉米纹枯病已成为我国玉米主产区的一种重要病害其危害日趋严重,系统地综述了玉米纹枯病的症状表现病原菌及致病因子发病传播危害损失玉米对纹枯病的抗性研究及综合防治等。1.为害症状玉米纹枯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对春玉米的危害主要在籽粒形成期至灌浆期,对夏玉米危害时间长,从苗期(2叶期)即发生危害。该病主要侵害叶鞘和叶片。基部叶鞘感病后,初在叶鞘基部产生淡褐色水渍状小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病斑多时,可形成云纹状灰白色大斑,使叶鞘腐  相似文献   

7.
玉米螟又叫玉米钻心虫,是危害玉米的主要虫害之一。前期幼虫钻蛀叶片,啃食叶肉,形成花叶,影响光合作用,穗期危害,常使穗部发育不全,茎秆折断,造成玉米减产。一、发生及危害规律玉米螟在我省1年发生2代,以幼虫在茎秆内越冬,其次在果穗内和玉米茬内越冬。玉米螟化蛹始期在4月下旬一5月中旬,盛期在5月下旬,成虫羽化始期在5月下旬,盛期在6月上旬,第1代卵开始出现在6月上旬,盛期在6月中下旬,第1  相似文献   

8.
玉米黄尾球跳甲(Sphaeroderma apticale Baly)为近年来在湖北省山区发现的一种危害玉米的新害虫。2002~2003年通过室内饲养和田间定点观察表明,该虫在宜昌市夷陵区1年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翌年4月底气温稳定在15~20℃时出蛰活动,取食禾本科杂草;5月中上旬玉米长出第5片叶时开始迁入大田危害,取食叶肉;6月初至7月中旬幼虫潜叶危害;7月中下旬成虫开始羽化,陆续钻出土壤;7月中下旬至9月底成虫大量取食禾本科植物叶肉,准备越冬。幼虫、成虫对叶片的危害均可致使玉米叶片枯死导致减产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9.
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对海南省南繁种植区玉米病害进行普查。普查过程中,发现17种病害。在中小苗阶段,相对发病较严重的是玉米的纹枯病、茎腐病2种病害;在种植后期,发病最严重的是玉米锈病,其次是玉米灰斑病,玉米大斑病、玉米穗腐病等。不同生育期的玉米育种种植区内,玉米病害种类相对较多,发病程度往往也对于种植物候期一致的育种基地相对较重。总体上,海南省南繁玉米种植区均管理规范,加上早中期每隔6~10 d施药一次进行预防,因此玉米生长早中期病害发生仅零星出现,后期发病相对较重。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玉米纹枯病的发生和危害 ;对玉米纹枯病的病原、病症及发病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 ;根据病害发病的规律及流行条件, 提出了对玉米纹枯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  相似文献   

11.
玉米纹枯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近年来发展蔓延较快,发生危害日益严重的一种病害,发病面积逐年增多,一般发病率在40-70%,个别地块或品种高达100%,造成的减产损失在20-40%,严重的高达55%.特别是玉米中后期(即玉米籽粒形成至灌桨充实期)纹枯病防治已成为制约玉米高产高效、优质生产的主要时期.因此,有效防治玉米中后期纹枯病对提高产量和效益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玉米纹枯病由于玉米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和高产密植栽培技术的推广,玉米纹枯病发展蔓延较快,已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发生,且危害日趋严重。一般发病率在70%~100%,造成的减产损失在10%-20%,严重的高达35%。由于该病害危害玉米近地面几节的叶鞘和茎杆,引起茎基腐败,破坏输导组织,影响水分和营养的输送。玉米纹枯病在玉米的中后期发生,玉米进入抽雄至灌浆期遇到持续的秋绵雨达到高峰,严重时可使穗三叶以下叶片全部枯死,破坏了叶的光合作用,使子粒不饱满,千粒重下降,甚至霉苞,完全绝收。  相似文献   

13.
<正> 夏玉米在我省秋粮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为探讨增加粒重提高产量的途径,我们对高产夏玉米的籽粒发育规律进行了观察研究.一、材料和方法本研究在校农场进行.供试材料1979年为郑单二号,1980年为郑单二号、济单一号及浚单五号.播期为6月7-10日;开花授粉期为7月底至8月初;成熟期为9月10-15日,生育期93-97天.亩穗数3500-4700个,穗粒数380-510粒,千粒重320-350克,亩产均超千斤.  相似文献   

14.
2009-2011年研究结果表明,玫瑰褐斑病致病菌原为蔷薇生尾孢菌Cercospora rosicola Pass,有性态为蔷薇生球腔菌Mycosphaerella rosicola Davis,该病在三门峡地区发病早晚、危害轻重和外界环境的温湿度关系密切。发病始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始盛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盛期在7月下旬至9月中下旬,进入10月份病害逐步停止危害,11月初进入休眠期。  相似文献   

15.
柿广翅蜡蝉(Ricania sublimbata)是我国亚热带地区重要的林果害虫,通过林间调查和室内饲养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柿广翅蜡蝉在浙江1 a发生2代,以卵越冬。4月上旬越冬卵开始孵化,越冬代成虫5月下旬始现,6月中旬达高峰。第一代若虫始见于7月上旬,8月上旬至9月中旬羽化。成虫交配后即开始产卵,2次产卵高峰分别出现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9月上旬,卵主要分布在甜柿下部的枝条上。柿广翅蜡蝉危害严重,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6.
历年田间调查显示,对无为市玉米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发生频次和面积较多的病害有纹枯病、粗缩病以及南方锈病.该文从危害症状、流行规律、防治方法等方面对3种主要病害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无为市玉米病害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井冈霉素防治杂交早稻纹枯病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早杂组合协优49为供试材料,应用井冈霉素药剂防治,明确了杂交早稻纹枯病一次防治以始穗期为最佳,在常年病害流行年份,不必进行二次防治(而江西省常规早稻一次防治以孕穗初期为最佳,常年需进行二次防治)。文末就杂交早稻与常规早稻纹枯病防治适期从病害流行特点和产量损失生理方面进行了比较和讨论,指出,从农业生产实际考虑,可把早杂纹枯病的防治适期定为孕穗末期至始穗期。  相似文献   

18.
梨星毛虫在豫西地区1a发生1~2代。1代区幼虫发生期为4月上旬至8月中旬,发生高峰期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和7月份;2代区幼虫发生期为4月初到10月上旬,发生高峰期在5月上旬和8月上、中旬。1代区幼虫危害期为4月上旬至8月底,危害高峰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和7月中、下旬;2代区幼虫危害期为4月初到10月中旬,危害高峰期在5月上旬和8月中旬至9月上旬。药剂试验结果表明,20%杀铃脲EC 5 000倍的防效最好,7d的防治效果为100%;其次是5%灭幼脲4号EC 2000倍,7d的防治效果为98.63%。  相似文献   

19.
李艳梅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0):141-141,119
根据二化螟的发生危害重、对常规药剂产生抗药性的特点,进行了锐劲特防治水稻二化螟药效试验,明确了锐劲特防治二化螟"治小治早"的策略,在6月底7月初、7月底8月初、8月底9月初用药效果显著. 2004-2006年通州市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应用,结果表明:当田间出现枯鞘时、或在水稻破口前5-7d至破口抽穗期,选用锐劲特防治二化螟,施药防治1次,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淄博市金龟甲种类组成及其种群发生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5年4~9月,在本院试验基地设置黑光灯,对金龟甲进行诱集并进行分类鉴定,分析种群发生动态。结果表明,通过黑光灯诱集到金龟甲共3个科7个种,从4月初到9月初发生,其中6月中旬到8月中旬为发生盛期。铜绿丽金龟为优势种,常见种有暗黑鳃金龟、棕色鳃金龟、黄褐丽金龟、华北大黑鳃金龟,五种金龟甲发生的盛期依次为6月中旬到7月中旬、6月底到8月中旬、6月底到7月初、6月初到7月底、6月初和8月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