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发展模式与对农业产出贡献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静  陈鹏  刘明国 《玉米科学》2014,22(4):153-158
通过分析国内玉米收获机发展状况,得出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的5种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和讨论玉米收获机械化贡献率。玉米收获机械化程度对农业产出贡献率是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针对我国玉米机械化发展情况,采用C-D生产函数模型法和贡献率有无比较法,对玉米收获机械化贡献率进行测算分析,2009~2011年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化的贡献率分别达到12.24%、14.73%和15.09%。  相似文献   

2.
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目前种植夏玉米的模式也在不断改变。传统的人工点播逐步由机械化播种而代替,因此要想取得夏玉米高产稳产.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资源高效型玉米新品种就是在符合对玉米品种高产、优质、多抗、生育期适宜、适宜机械化播种收获的前提下,消耗的光、热、水、肥(土壤矿物质营养)资源数量相对较少,同时种子成本以及播种、管理、收获过程消耗的人工、机械成本相对较低的玉米杂交种。  相似文献   

4.
花生、小麦、玉米是山东省日照市的主要粮油作物,日照市是山东省花生主产区,种植方式以春花生-小麦-夏玉米两年三作为主。这种种植制度埘耕地和光热资源的利用率不高,春花生播种前闲置,影响农民增收。为此,我们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市场需求,研究探索不同的种植模式,从中筛选出了早春覆膜马铃薯-覆膜花生-小麦-玉米两年四作种植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5.
沈新忠  赵永红 《杂粮作物》2007,27(3):202-204
玉米在我国种植史有400余年,在辽宁只有300多年。和其它作物如水稻、小麦、高梁等有数千年种植史的作物相比,栽培时间短,但其发展速度之快,在农作物中十分罕见。特别是1949年以来,辽宁玉米种植面积、单产及总产量增加的速度远远超过其它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居粮食作物之首。  相似文献   

6.
春种一粒子,秋收万石粮。单粒播种如同开启玉米生产现代化的一把钥匙,引发玉米种植方式、栽培技术、种子加工以及育种方向一系列产业技术变革,终将为实现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铺平道路。从种子论斤卖到论粒卖再到单粒播种,  相似文献   

7.
以郑单958为供试品种,设55 cm、65 cm两个行距水平以及种肥侧向、正向两种施用方式,研究不同行距和施肥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及机械化收获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55 cm、65 cm行距对玉米株高、茎粗、穗位高、叶面积指数和干重等生长指标均无显著影响,两个行距配置下玉米产量基本相同;种肥施用方式对玉米前期生长影响较大,种肥侧施的肥效明显优于种肥正施。玉米三叶期至拔节期,种肥侧施的株高、叶面积指数、干重和根系数量较种肥正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种肥正施和侧施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无明显影响。因此,在玉米生产中可以根据农机具设计和生产需求,规范行距,统一收获机械规格,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推进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小麦,玉变多元多熟制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文富 《玉米科学》1997,5(1):59-61
小麦、玉米套作完成一年内种植收获三季多元多熟新型耕作制度。以小麦幅留行,套种地膜春玉米,麦子收获后种植夏玉米。春夏玉米共生期在10 ̄15天,达到优化麦,玉复合配置。安全收获,实现高产高效栽培。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地处我国高纬地区,雨量偏低,但土地肥沃,气候冷凉,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合马铃薯栽培。黑龙江省已经成为我国主要的种薯基地。费乌瑞它是近几年引入黑龙江省的早熟鲜食型品种,黑龙江省种植费乌瑞它主要是为山东、河北等省提供种薯,这些省份种植一代后商品薯大部分出口。所以做好费乌瑞它机械化栽培,扩大费乌瑞它的种植面积,有一定意义。1选地与秋整地选择前茬作物是小麦、玉米、大豆,有利顺水的坡岗地,以疏松、透气的沙壤土为宜。这样既可以降低晚疫病等病害的发生概率,又有利于提高收获机械的明薯率,提高起收效率。秋季整地,由65…  相似文献   

10.
小麦、玉米多元多熟制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文富 《玉米科学》1997,5(1):059-061
小麦、玉玉套作完成一年内种植收获三季多元多熟新型耕作制度。以小麦幅留行,套种地膜春玉米,麦子收获后种植夏玉米。春夏玉米共生期在10-15天,达到优化麦、玉复合配置。安全收获,实现高产高效栽培。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玉米是仅次于小麦的主要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居秋粮作物之首。在我国现有的耕地中,玉米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1/5.玉米总产量约占粮食总产量的25%以上.年总种植面积达到2500万hm^2,主要分布在东北和华北玉米主产区以及西南、西北的部分地区.年玉米产量达到1.2亿t.播种面积和玉米产量都处于世界第2位;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玉米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玉米产业发展的国家需求是增产粮食,关键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特别是提高单产的增长速度。实现这一目标亟需对玉米生产的耕作制度进行改革,主要是增加种植密度,东华北地区深松改土,黄淮海地区免耕直播和适当晚收获。玉米耕作制度的改革离不开机械化生产技术,同时也对玉米育种、栽培、植保等技术提出了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适于机械化收获的玉米新品种选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尤其在黄淮海地区还没有像先玉335那样适于机械化收获的品种,适于机械化收获的玉米新品种选育显得更为重要;同时,提出了适于机械化收获的玉米新品种的选育要求以及配套的栽培技术,将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本文还结合当前我国农村形势分析了玉米机械化收获的大面积推广有可能存在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4.
1979年捷克斯洛伐克的亚麻面积为3.3万公顷,其中捷克占2.6万公顷。主要种植“Bepa”和“Белан”二个品种。它们的优点是原茎和种子产量高,并抗倒伏,从而能应用机械化方法收获,但其缺点是晚熟和感病。  相似文献   

15.
江苏沿海棉区地处经济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是全国重要的产棉基地,而棉花种植却主要靠人工操作。近年来劳动力价格上升很快,迫切需要提高棉花机械化的水平,否则沿海棉区很可能会逐渐萎缩乃至消失。随着中国农机行业的发展,在棉花生产过程中的整地、播种、中耕、施药、追肥等环节都已完全可以通过机械化作业完成,但棉花采摘收获机械化乃是瓶颈。通过对江苏沿海棉区棉花的种植现状和发展棉花机械化种植的外在条件与限制因素分析,提出了以品种适应机械和机械适应品种两条途径的机械化种植展望。  相似文献   

16.
随着马铃薯产业化的调整,国内各地马铃薯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仅内蒙古2003年种植面积就达53.1万hm^2。我国北方地区一般种植面积较大,而且相对集中,有利于马铃薯栽培实现机械化。实践证明,实现马铃薯机械化栽培,不仅能降低劳动强度、降低成本、提高单产水平和经济效益,而且是今后马铃薯种植发展的方向和北方地区实现马铃薯产业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我国甜菜主要产区的全程机械化机具状态,按甜菜种植规模选择不同的甜菜全程机械化作业模式及各环节注意事项,重点阐述了甜菜生产全程机械化各生产环节所涉及的耕整地机械、播种机械、育苗移栽机械、中耕机械、收获机械等,对我国甜菜全程机械化农机选型具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甘蔗是我国重要的糖料作物,对我国食糖安全起重要作用。但由于人工成本、地租等生产成本不断升高,导致甘蔗效益逐年减少。因此,如何提高单位面积甘蔗效益是当前甘蔗产业面临的重大问题。采用文献数据、面上调查、数据收集、实地调查和试验结果相结合的调查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我国甘蔗间套种玉米历史和现阶段主要模式进行差异分析。宿根蔗间套种玉米主要有每行间种和隔行间种二行两种模式,且宿根蔗间套种模式当前只能靠人工操作,规模化发展难度大;新植蔗间套种玉米的主要方式有等行距每行种植、等行距隔行种植、宽窄行间套种(宽行2.4~3.2米)等模式,但是等行距间套种无法机械化种植难以推广,而宽窄行间套种模式适合机械种植但严重影响单位面积甘蔗苗数;甘蔗轮作玉米能实现机械化种植和管理,但是只能在甘蔗良种繁育基地推广应用。因此,选择适合的间套种品种和合理种植模式还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东北春玉米密植高产和机械化收获关键限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品种布局、土壤耕作与施肥、气候、机械及土地流转5个方面入手,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查、委托调查、专家访谈、农户访谈、电话咨询等方式相结合,以吉林省为主要调查区域,并将其划分东、中、西部,对限制东北春玉米密植高产高效和机械化收获的关键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充分结合目前东北地区春玉米种植与收获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具体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助推东北春玉米密植高产高效与全程机械化采收进程。  相似文献   

20.
开展规范种植,提高玉米商品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分析了我国加入WTO以后发展玉米产业面临的形势,按照区域化规模种植玉米原则,提出东北玉米产区重点发展绿色饲用玉米、华北玉米产区饲用和工业原料用玉米并重和适当发展南方玉米种植的初步构想,并论述了从品种、播期、种植密度、肥水管理以及收获等方面开展规范种植,提高玉米品质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