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0个中晚熟玉米杂交种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20个中晚熟玉米杂交种的产量和性状为评价单元,通过选用合适的隶属函数对评价因素进行描述并赋予各因素适当的权重,对各品种进行了评价,并排出各参试品种的优势,为鉴定玉米新品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2016年吉林省主栽耐密玉米杂交种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吉林省12个中晚熟主栽耐密玉米杂交种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均达到国家一级玉米容重标准,商品品质优良。淀粉含量农华101最低,为淀粉普通型玉米;京科968最高,为75.41%,达到国家高淀粉玉米一级标准;大民899、迪卡519、禾育203、良玉208和禾育35为二级标准;吉农玉833、吉单50、金园15、禾育47和郑单958为三级标准。除了农华101,其他品种子粒是玉米淀粉加工的优质原料,均可以作为高淀粉玉米品种进行种植推广。产量表现为农华101 >吉单50 >京科968 >良玉208 >迪卡519 >大民899 >吉农玉833 >禾育35 >禾育203 >金园15 >郑单958(CK) >禾育47。对品种产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区组间差异不显著,品种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3.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度分析法对11份玉米新杂交种和对照农大108进行了产量及诸多性状综合评价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长3759综合性状好,排名在对照农大108前,这和2004年的区域预备试验结果一致,可见这种方法是可行的,其可靠性已被实践所证实,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TOPSIS分析法在玉米杂交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玉米杂交种的选育中,对杂交种的评价尤为重要。TOPSIS分析法在玉米杂交种评价中具有简单、适用的特点,能够全面、合理、准确地对某几个评价对象(或指标)进行优劣排序。应用此方法对21个品种的产量和性状进行评价,用相关系数法确定权重,进行加权分析,最后得出这些品种的贴近度顺序。  相似文献   

5.
灰色关联度多维综合评估在玉米杂交种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品种灰色关联度多维综合评估分析法,对16个参试杂交种进行了13个主要性状指标的综合分析和评价,排出了各参试品种的优劣,为鉴定和选育玉米新品种提供了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对吉林省92个主要玉米杂交种的高淀粉特性进行筛选与评价。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平均淀粉含量72.64%。筛选出淀粉含量≥72%的高淀粉玉米61个,平均淀粉含量73.47%。其中高淀粉一级品种稀少,仅为1个;二级品种16个;三级品种44个。工业专用型高淀粉玉米品种(粗淀粉含量在75%以上)较少,只有5个,均为晚熟品种。通过高淀粉品种筛选与实际产量相结合,评价出各熟期组中高产品种。结合我国淀粉玉米种质现状,提出加强新品种选育的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7.
中晚熟玉米杂交种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灰色关联度的分析方法,对适应吉林省种植的、2000年以后各省审定的19个中晚熟玉米杂交种11个主要性状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排出各参试品种的优势,为鉴定玉米新品种提供了依据和方法,得出这些品种与理想品种的灰色关联度从大到小为:吉单136、吉单342、硕秋8号、丰禾10、秦龙9、创奇0209、长单228、通吉100、平安14、吉新205、本玉12、吉新201、四单188、长城799、吉单180(CK)、张玉1059、丹玉27、长单206、吉单255、农单5号。  相似文献   

8.
丹科2158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丹799为母本,DH34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经各级试验表明:丹科2158比农大108增产5%以上,具有生育期适中,高抗大小斑病、灰斑病、弯孢菌叶斑病,抗丝黑穗病、青枯病,抗玉米螟虫,适应性强等特点,在辽宁东北部、吉林、内蒙古和关内夏玉米区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9.
玉米新杂交种综合评价(第二报)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隶属函数综合评价10个玉米杂交种的综合生产力,其中铁单12和沈9708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好,锦试21和沈9708综合生产力较高。在参评的9项指标中,以单株根量和穗位叶面积两项指标与产量关系最为密切,每增加一条根可增产玉米151.98kg/hm^2,每增加10cm^2穗位叶面积可增产玉米55.6kg/hm^2。  相似文献   

10.
大单1号是云南省大关县农技中心玉米组育成,组合为墨181×木6。该品种属中晚熟玉米品种。从播种至成熟需>10℃活动积温2680℃。在1987~1996年各类产量试验和示范推广中表现高产稳产,品质好,食味佳,抗逆性强。在适宜密度45000~52500株/hm2下比对照墨白1号增产28.6%。适宜在云南省滇东北二半山及其以下墨白1号种植区或类似气候地区推广种植。制种父母本错期播种,父母本行比1:4或1:5,制种产量可达3000~4500kg/hm2。  相似文献   

11.
同异分析方法在玉米杂交种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同异分析方法对16个参试杂交种进行了13个主要性状指标的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这种分析方法运算简便,易于掌握,切实可行,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2.
丹科2165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丹717为母本,丹782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经各级试验表明:丹科2165比农大108增产5%以上.生育期适中,抗大小斑病、丝黑穗病、黑粉病;中抗灰斑病、纹枯病、青枯病;抗玉米螟,适应性强等特点.在辽宁东北部、吉林、内蒙古和关内夏玉米区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13.
玉米杂交种灰色综合评判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杂交组合灰色综合评判原理与方法应用于玉米杂交种区域试验的分析之中.评价出的优良杂交种已在大面积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对于指导杂交种区域试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江民  李雁 《作物研究》1998,12(3):30-31
利用云南省1995年的杂交玉米联合区域试验产量资料,采用Eberhart和Rusel模型对玉米杂交种产量进行稳定性分析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昆嵩1号综合指数最高,丰产稳产性好。  相似文献   

15.
同异联系势分析法在玉米杂交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玉米品比试验6个点的数据,对参试的14个玉米杂交种的13个主要性状进行同异联系势分析。结果表明,参试杂交种LZ11、LZ2、LZ4、LZ7和LZ8与理想品种的联系度在0.757 2~0.889 7之间,综合表现优良,可考虑参加玉米区域试验预试;其余品种表现良好或一般,需进一步试验观察。同异联系势分析法可以用于综合评价玉米杂交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能够比较全面准确地判断玉米杂交种的优劣。  相似文献   

16.
玉米杂交种对多种病害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吉林省生产上广泛应用的25份玉米杂交种进行大斑病、弯孢菌叶斑病、丝黑穗病和茎腐病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中抗大斑病品种有23份,占鉴定总数的92%,抗和中抗弯孢菌叶斑病品种有23份,占鉴定总数的92%,高抗、抗、中抗丝黑穗病品种有21份,占鉴定总数的84%,高抗、抗、中抗茎腐病品种有19份,占鉴定总数的76%。综合抗性评价得出,具多抗性品种14份,占鉴定总数的56%。  相似文献   

17.
蒙单5号由内蒙古哲盟农科所于1991年育成,组合为773-1×7922。该杂交种为中晚熟品种,出苗至成熟122d,需要≥10-℃的活动积温2700℃。1991~1995年参加各类试验均表现高产、稳产、优质、抗逆性强,在每公顷5.7万~6、2万株密度下,平均公顷产量11486kg,比吉单180增产9.1%,比黄莫417反交增产11.9%。适宜在哲盟、赤峰、巴盟、伊盟、吉林、黑龙江肇东等中晚熟品种区推广种植。适宜密度5.5万~6.0万。制种错期播种,母父本行比6:2,公顷保苗5.7万~6.3万株。  相似文献   

18.
应用灰色关联理论中的灰色分析法对吉林省1998~1999年中晚熟组玉米杂交种区域试验中的8个品种的8个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产量性状对产量的影响大小依次是:穗粒重、穗行数、穗位、株高、百株穗数、百粒重、秃尖、穗长。通过分析找出了各产量性状对产量影响的主次关系,为中晚熟玉米杂交种选育中的性状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玉米已成为辽宁省第一大粮食作物。由于全省的气候条件比较复杂,不同生态区对玉米品种要求不同,决定了我省玉米品种类型的多样性。近年来,由于我省生产上玉米品种比较繁多,给玉米生产带来不同影响,使我省大部分地区的玉米品种得不到更新,严重影响了这些地区的玉米生产。针对此种情况。锦州农业科学院紧紧围绕玉米升级计划,加强高产、优质、多抗性的玉米新品种选育工作,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锦单18号的成功选育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20.
四单151由吉林省四平市农科院玉米所1988年育成,组合412×M67。该品种为中晚熟品种,出苗至成熟128天,需要≥10℃活动积温2650℃。1989~1995年参加各类试验均表现高产、稳产、优质、抗倒伏。在每公顷5.0万株密度下,平均公顷产量9753.7kg,比中单2号增产12.7%。适宜在吉林省中部平原区及东部山间平地半湿润区中上等地块种植。清种密度一般每公顷4.5~5.0万株为宜。制和父母本同期播种,父母本行比1:4或2:6,父母本公顷保苗6.0万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