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宋雷  宋雨  王大朋  缪玲敏  宋协良 《玉米科学》2007,15(Z1):072-072
我国的玉米生产单产水平伴随着育种水平的不断提高而提升,继掖单13和农大108之后,郑单958以其产量高、广谱适应性好、耐密性强、品质优良等特点成为国内玉米高产区的对照品种。但随着推广年限延长,品种混杂,自交系退化,在抗病性能方面呈现出逐年减弱的趋势,因此选育出比郑单958更具有优势的品种已成为国内玉米育种的重要课题之一。良玉8号的育成是借鉴了郑单958的组配模式,在综合农艺性状、株型结构特别是水平抗性方面进行了改良。2006年12月通过了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吉审玉2007050。  相似文献   

2.
通过不同玉米品种比较,研究玉米新品种登海661的高产特性,为超高产玉米育种和栽培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登海661的穗大、粒重,单株子粒产量高,分别较郑单958和农大108高25%和30%;干物质积累量大,与郑单958和农大108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花后;叶面积指数高值持续期较长,在生育后期下降速度慢。登海661的株高、穗位高分别较郑单958和农大108低18.53%、22.68%和51.97%、48.03%,穗高系数显著低于郑单958和农大108;穗部及上下两节间较短,抗倒伏,耐密植。  相似文献   

3.
根据玉米密植早熟品种郑单958不同密度试验,确定康平地区郑单958一般地块种植密度应为60000~66000株/hm2,为康平地区玉米大田播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玉米杂种优势的利用对提高玉米单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比如黄淮夏玉米广泛种植的郑单958。尤其近年利用国外种质材料育成的玉米新品种先玉335等品种的介入,给我国的广大育种科研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对已往的育种思路、育种方法、育种目标进行调整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我们通过近几年的育种实践提出了未来玉米育种的目标,供科研育种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樊荣峰  刘涛  朱晓峰  郭雪恒  刘晓 《玉米科学》2007,15(Z1):046-047
正大305是以自选系CTL101为母本,自选系CTL102为父本杂交选育的玉米单交种。在各级试验中表现为高产、稳产、多抗,两年区试比对照农大108、郑单958平均增产9.4%,2006年1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辽宁省郑单958种植的地区种植,适宜密度42 000~45 000株/hm2。  相似文献   

6.
以郑58等11个掖478改良系、昌7-2等6个黄早4改良系为被测系,采用NC-Ⅱ杂交设计原理和方法,研究了9个性状的配合力及其群体遗传参数.结果表明:Z122、Z78、Z118-2三个黄早4改良系的单株产量GCA明显优于黄淮海区骨干系昌7-2(黄早4改良系),而A29、99451、99460等3个掖478改良系,在SCA上明显优于郑58(掖478改良系).99460×Z13、98379×Z62、98379×Z78、A29×Z13四个完全改良的杂交组合均表现高抗叶斑病、青枯病,分别比郑58×昌7-2(郑单958)增产27.41%、21.59%、19.48%、16.57%,均达极显著水平,且熟期与郑单958相当.有望成为该区域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十年.高产优质玉米品种郑单958和先玉335大面积推广,给农民带来丰收,托起种业辉煌,引领玉米育种方向。郑单958和先玉335博弈.反映出中国科研体制和种业管理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中国种业与跨国公司的差距,最主要的不全是人力、资本、技术、产品、资源等物质要素,而是制度层面,即宏观和微观上的制度弊端与缺陷。  相似文献   

8.
先玉335、郑单958和京科968抗虫能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先玉335、郑单958、京科968为材料,以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黏虫(Mythimna separata)和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为供试昆虫,探究玉米品系大喇叭口期对玉米螟和黏虫及抽雄期对禾谷缢管蚜抗性差异,测定其主要抗虫化合物丁布类物质的含量。结果发现,京科968对玉米螟及禾谷缢管蚜抗性均高于另外两个品系;对黏虫的抗性,郑单958和京科968高于先玉335。大喇叭口期京科968中丁布类物质含量最高,抽雄期郑单958和京科968中主要丁布成分含量均高于先玉335,上述组织中丁布合成相关基因在郑单958及京科968中的表达量也均高于先玉335。本研究揭示杂交玉米抗虫性与抗性相关化合物含量及其相关基因表达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为抗虫玉米分子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我国玉米育种的发展进程及对未来育种目标的初探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玉米杂种优势的利用对提高玉米单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迫切需要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比如南方广泛种植的郑单958。尤其近年国外新品种的介入如先玉335等,这就给我国的广大育种科技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对已往的育种思路、育种方法、育种目标进行调整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通过育种实践提出了对未来育种目标的初探,供种业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大田试验供试品种为郑单958、登海605和鲁单510,探究不同夏玉米品种的产量及氮素吸收和利用效率。结果表明,鲁单510穗位较低,株高与登海605相似且略高于郑单958。吐丝后45 d,鲁单510和登海605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较郑单958显著高102.2%、86.9%和126.9%。济南和淄博,鲁单510产量较郑单958分别高9.0%和17.0%,较登海605高2.9%和20.4%。鲁单510的氮肥偏生产力较郑单958和登海605平均高3.8%和2.7%,氮肥吸收效率分别高18.4%和15.7%。鲁单510穗位较低,子粒灌浆后期具有较高的光合特性和氮肥利用效率及其向子粒的分配能力,为该区域高产及氮高效玉米品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刘波  郑君海  刘旭  李媛 《杂粮作物》2007,27(2):68-69
丹玉501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丹717为母本,自选系丹765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通过辽宁省两年区域试验,平均比对照种郑单958增产6.4%,该品种具有适应性广、抗倒伏、抗病性强、高产稳产、生育期适中、品质好等特点,可在北方春玉米区广泛种植。  相似文献   

12.
以我国玉米生产主导品种京科968和郑单958(对照)为供试材料,采用称重式蒸渗仪系统研究其耗水特性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京科968的全生育期需水量低于郑单958,水分利用效率高于郑单958。京科968的全生育期需水量为347.81 mm,较郑单958低78.98 mm;水分利用效率为3.16 kg/m^3,显著高于郑单958;京科968各生育阶段的平均日耗水量不同,分别为2.04、3.54、3.34、3.35 mm/d,分别比郑单958低1.62、1.43、0.55、1.10 mm/d。影响玉米各生育阶段日耗水量的气象因素不同,影响出苗至吐丝和播种至收获阶段日耗水量的主要气象因素为空气温度、光辐射和平均风速,影响吐丝至收获阶段日耗水量的主要气象因素是空气温度和光辐射。  相似文献   

13.
以郑单958、先玉335、郑单538、豫单606这4个品种为试验材料,在河南省西平县试验基地,通过2015、2016年的大田试验探讨玉米氮磷钾吸收利用的基因型差异,研究河南省砂姜黑土区玉米丰产高效精准施肥问题。研究表明,各玉米品种之间因基因型差异,对养分的肥效特性不同,进而造成玉米产量的差异。根据各品种的肥效特性进行针对性的因种施肥,郑单958和先玉335主要以钾肥为主,豫单606主要以补充氮肥为主,郑单538主要以磷肥为主。  相似文献   

14.
鉴定玉米杂交种郑单958种子纯度的SSR标记筛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SSR标记技术,选用50对SSR引物以玉米杂交种郑单958及其父母本DNA为材料,筛选出了4对在杂交种中呈现双亲互补带型的引物。研究表明:这4对引物均可用于玉米杂交种郑单958种子的纯度鉴定。  相似文献   

15.
玉米杂交种对4种病害的兼抗性鉴定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豫北地区广泛种植的21个玉米杂交品种进行了玉米苗枯病、玉米弯孢叶斑病、玉米小斑病和玉米黑粉病的兼抗性鉴定。结果表明:能兼抗3种以上玉米病害的品种为金海5号、郑单21、豫玉29、农大108、3138、金海702、郑单958,上述品种建议在生产上推广。  相似文献   

16.
郑君海  刘波 《杂粮作物》2009,29(3):168-169
丹玉502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丹1705为母本,自选系丹765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通过辽宁省两年区域试验,平均比对照种郑单958增产6.4%,该品种具有适应性广、抗倒伏、多抗各种病害、高产稳产、生育期适中、品质好、边行优势不明显等特点,是值得北方春玉米区重点推广的新品种。关键词:玉米杂交种:丹玉502;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京科968等系列玉米品种与易制种相关的农艺性状、典型制种高产田的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结果表明,京科968等系列玉米品种具有良好的易制种特性,单位面积制种产量大幅高于先玉335,与郑单958相当或略高。按单位面积有效商品子粒数计,京科968玉米品种较郑单958和先玉335具有明显优势。先进的育种指导思想和技术路线是易制种京科968等系列玉米品种选育成功的关键,集成和优化制种关键技术措施是其实现高产高效制种和产业化推广应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水分胁迫对玉米品种灌浆期抗旱性及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试验以辽宁省种植面积较大的5个玉米品种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水分胁迫对灌浆期玉米品种的产量性状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了玉米品种间抗旱性指标的关系,并筛选出抗旱性强的品种,以便指导旱区玉米生产。试验结果:5个玉米品种在水分胁迫下穗部性状及产量均下降;抗旱指数由高到低顺序:郑单958、铁单15、丹玉39、沈玉21、辽单145,其中郑单958抗旱指数最高。在水分胁迫下,灌浆期玉米品种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绿素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下降,水分利用效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SOD活性、POD活性上升;通过函数隶属值法进行综合分析,抗旱性强弱顺序为:郑单958、铁单15、丹玉39、沈玉21、辽单145,这与产量的抗旱指数顺序结果相一致。郑单958抗旱性强于其他品种,可认为是抗旱性较强品种;铁单15、丹玉39、沈玉21可认为抗旱性中等品种;辽单145可认为抗旱性较弱品种;郑单958可做为干旱地区首选种植品种。  相似文献   

19.
段鹏飞  赵地 《玉米科学》2017,25(6):107-112
试验以河南主推的玉米为材料,分别在豫东、豫中、豫中南、豫南、豫北各生态区选用大田进行试验,研究不同基因型玉米间作对玉米多种抗病性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生态区玉米间作较单作在南方锈病、褐斑病、弯孢叶斑病方面表现出一定的抗病性。豫东:蠡玉16||浚单22,群体平均抗病率26.02%;豫中南:蠡玉16||浚单22,群体平均抗病率10.29%;豫中:登海602||郑单958,群体平均抗病率28.11%;豫北:登海602||郑单958,群体平均抗病率45.44%;豫南:登海602||郑单958,群体平均抗病率33.29%。两种基因型玉米间作后增产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丹玉旅系改良的创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丹玉旅系是我国玉米育种界公认的五大优良自交系之一,为扩增玉米种质资源,培育高产优质杂交种做了巨大贡献。许多育种者对丹玉旅系进行了大量的改良、扩增与创新,选育出旅9、旅9宽、E28、丹340等31个优良自交系,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丹玉旅系改良的成功思路是从变异中选择,旅系间相互改良,旅系与黄改系改良,旅系与综合种的改良。为进一步改良旅系的抗病性、抗倒性、配合力等,探讨新的创新思路:用外杂选亚群自交系改良旅系,用Reid群自交系改良旅系,以提高玉米育种效率和杂种优势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