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过几年的整顿和振兴,中国奶业产业素质不断提升,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推进,奶牛单产水平稳步提高,生鲜乳质量和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现代奶业格局已初步形成。2012年,我国奶业生产稳中有升,产业水平继续提升。主要表现在:(1)奶牛存栏稳定和牛奶产量保持增长,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大幅上升。2012年全国奶牛存栏预计为1440万头,与2011年持平,牛奶产量3744万吨,同比增长2.3%。全国100头以上奶牛规模养殖比重预计达到35%,比2008年提高15.5个百分点。奶牛养殖户数(即散户)持续减少,部分散养户陆续退出奶牛养殖环节,奶牛养殖户所占比例持续  相似文献   

2.
2006年,辽宁省奶牛存栏25.74万头,比2005年增长了5.6%;奶类总产量97.36万吨,比2005年增长23.5%,牛奶产量93.7万吨,比2005年增长25.3%;奶牛存栏超过2万头的城市6个,占全省奶牛存栏量的87.2%;奶牛平均单产5470kg,比2005年有所提高,辽宁省奶牛存栏量、奶类总产量、牛奶总产量在全国排名分别为8、8、9位.  相似文献   

3.
陕西奶业科技六十年(1949~2009)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陕西奶业技术发展的历史及现状 1.1 奶牛数量和产量的发展 至1949年解放,全省奶牛存栏仅260余头,主要集中在西安市.当时,全西安市有大小奶牛场28个,奶牛存栏220头,年产牛奶29万kg,泌乳牛单产仅3 000 kg.1978年全省奶牛存栏0.8万头,牛奶产量14 504 t,泌乳牛平均单产3 600 kg,人均占有奶类1.6 kg.2008年奶牛存栏53.38万头,牛奶产量164.4万t,牛奶总产值41.02亿元,泌乳牛平均单产5 020 kg,人均占有奶类52.5 kg.其中单产比1978年增长了40%,人均占有奶类是1978年的32.8倍.详见下表1.  相似文献   

4.
2006年全省奶牛存栏52.2万头,同比增长13.5%,与2005年相比增幅下降了3个百分点;牛奶产量127.4万吨,同比增长12.4%,与2005年相比增幅下降了5.4个百分点.2006年底,全省奶牛养殖小区发展到483个,机械化挤奶站394个,分别比2003年增长了3.5倍和1.8倍。全省养殖小区存栏奶牛90330头,占总存栏的19.1%,比2003年增加了12.1个百分点。机械化挤奶牛占全省泌乳牛的20%左右。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2006年存栏奶牛5.46万头,比2005年增长2.4%,比历史最高年份1991年下降1.7万头;其中产奶牛2.95万头,与2005年基本持平.2006年牛奶产量22.1万吨,比2005年下降6.7%,比历史最高年份2002年下降20.8%.产奶牛平均单产7424kg,比2005年下降3.8%.尽管近年来上海牛奶生产呈稳中有降的趋势,但奶牛养殖方式和原料奶质量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2012年中国奶业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2年我国奶业在平稳中发展,牛奶产量将达到3 870万t,比2011年增长1.5%;奶业贸易,尤其是苜蓿草和奶粉进口量比2011年有较大增长。奶牛规模化养殖进程加快,预计2012年我国存栏100头以上的奶牛场和小区的存栏量占总存栏量的比重将达到36%以上。2012年国际形势也复杂多变,美国大旱、欧洲债务危机的蔓延以及不确定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都将对2013年的全球经济继续产生影响。与此同时,我国也面临奶业转型期规模化牧场快速发展与散户大量退出市场竞争、牛肉价格提高、奶牛  相似文献   

7.
<正>1牛奶2014年牧业年度全市的奶牛存栏13.13万头,同比2013年12.05万头增长了1.08万头。主要是由于饲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生鲜乳市场的逐步回暖,仅圣牧高科自建牧场就达到19个,有效地推进了当地奶牛存栏数量的增加。牛奶总产量呈增长态势,预计2015年鲜奶产量达到50万吨。随着国家和自治区奶牛标准化养殖小区(场)、奶牛良种补贴项目的全面实  相似文献   

8.
陈兵  王丽 《中国奶牛》2012,(12):24-28
奶牛存栏的增长和近12个月良好的牧草长势一起促成了新西兰牛奶产量的"超级洪流",一举超越历史上所有的牛奶生产高峰。2012年的产量预计会达到1 990万t,在去年创造的历史最高水平的基础上再增产5%。本文综述了2012年上半年新西兰奶业生产情况,并对相关乳制品产量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奶牛存栏数和牛奶产量大幅增长,奶牛头数近200万头,在自治区政府、乳品企业和奶农的共同努力下,奶牛养殖业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10.
2006年,全省奶牛存栏33.03万头,其中成母牛21.40万头,分别比2005年增长10.59%和13.42%;奶类产量达到83.43万吨,其中牛奶产量81.06万吨,分别比2005年增长13.12%和13.72%;建有挤奶厅265个,机械化挤奶站535个,机械挤奶牛约为14万头,约占成母牛总量的66%;奶牛养殖业产值约为15.14亿元,占畜牧业产值的9.83%.  相似文献   

11.
《湖北畜牧兽医》2007,(10):34-34
据悉,内蒙古自治区乳产业牛奶产量占全国牛奶产量的26.7%,居全国第1位。此外,2006年底内蒙古奶牛存栏数达301万头,占全国奶牛存栏总量的22.6%,也居全国第1。  相似文献   

12.
2005年广西存栏杂种母水牛21426头,其中能繁母牛11546头,占存栏母牛54%,产奶牛3214头,奶产量4664吨.2006年底存栏杂种母水牛26443头,同比增长23.4%,其中能繁母牛14574头,占存栏母牛的55%,同比增长26.2%,产奶牛3632头,同比增长13%,奶产量4898吨,同比增长5%.  相似文献   

13.
<正>1奶业生产现状1.1奶源湖南省的奶牛品种主要是中国荷斯坦奶牛,2009年奶牛存栏数为34437头,成年乳牛存栏23194头,成年乳牛单产4236kg/年.头,牛奶产量98245t。湖南奶牛以散养为主,100头以下的奶农户平均每年拥有的奶牛存栏数,占全省奶牛存栏数的72%,规模化养殖比例为28%。2009年饲养1~5头奶牛的奶农1137户,6~20头奶牛的有852户,21~100头的有118户,101~200头和201~500头的奶牛场各为14个,501~1000头的奶牛场没  相似文献   

14.
<正> 一、我国(省)奶业的发展态势良好,但问题也不少(一)我国(省)奶业发展态势良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奶牛存栏、牛奶产量、乳品产量、人均占有奶类均有大幅度增长见表1。  相似文献   

15.
2006年,全省奶业发展形势总体良好而且稳定:奶牛年末存栏为16.35万头,牛奶总产量为58.32万吨,分别比2005年增长1.49%和1.74%;乳品加工总产量达到70万吨以上,约增长10%.2007年一季度,奶牛与乳品加工继续保持稳中有升之势.  相似文献   

16.
《牧业资讯坊》2005,(10):17-18
奶业作为我国的朝阳产业,近年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到去年年底,奶牛存栏从1998年的426.5万头增长到1063万头,增长149%,年均增长16.4%;包括牛奶和羊奶在内的我国奶类产量达到2368万吨。据预测,未来20年内,中国奶业仍将处于高速增长期,2010年奶牛存栏数可达到1226万头。  相似文献   

17.
一、数字背后的故事2006年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的畜牧业发展工作总结汇报中有这样一组数据:奶牛存栏33.2万头,同比增长9.2%;肉牛存栏50.2万头,同比增长1.0%;生猪存栏180.3万头,同比增长3.6%;羊存栏164.5万只,同比下降2.5%;家禽存栏1450万只,同比增长31.5%。肉类、禽蛋和牛奶产量分  相似文献   

18.
2012年上半年,辽宁省奶牛生产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奶牛存栏、奶牛规模化饲养比例、牛奶产量及奶牛价格等都出现一定幅度提高。同时,奶牛生产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原料奶收购价格提高的幅度不大,而奶牛饲养成本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相比于2011年同期,奶牛饲养效益增幅明显下降,但总体饲养效益水平仍比较理想。1上半年奶牛生产形势分析  相似文献   

19.
1基本情况乳业是大理州畜牧业的传统优势产业,2005年末,全州奶牛存栏9.36万头,比2001年的6.90万头增加2.46万头,增长了36.65%,年均递增9.16%;牛奶产量17.6万t,比2001年的6.3万t增长11.3万t,增长179.36%,年均递增44.84%。奶牛的平均单产还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平,2005年全州奶牛平均单产仅1.88 t,而国内奶牛个体平均年产奶量为3.5 t,与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以色列等世界发达国家平均8.4 t的单产相比,差距就更为明显。2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原因2.1牛群结构不合理2002年全国兴起的“奶牛热”致使优质奶牛牛源不足,一些过去从事其他行业的业主也盲…  相似文献   

20.
要闻     
《北方牧业》2005,(4):3-4
<正> 近年来,我省奶业发展迅速,2004年全省奶牛存栏148万头,比上年增长13.5%,奶类产量270万吨,比上年增长32%,位居全国第3位。在全省奶业蓬勃发展的同时,部分奶牛饲养户遇到养殖场地扩建难、信贷资金难、产品销售难"三难"问题,造成规模化经营程度不高、高产良种奶牛数量不足、牛源供需矛盾突出、牛奶销售风险大。上述问题严重制约我省奶牛业健康发展,应及时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一、"三难"问题形成原因调查发现,当前我省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