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芍药(Paeonia lactiflora)是我国著名的观赏花卉,有“花仙”和“花相”之美誉,国人大都喜欢在庭院栽植。尽管芍药适应性比较强,但庭院栽培也要注意一些技巧。一、栽植芍药宜选择向阳高爽肥沃之地芍药属于长日照宿根花卉,具有喜阳怕涝的特性。庭院栽培芍药,必须选择向阳之处栽植,让其接受充分光照,否则生长不良不宜开花;芍药性喜疏松、肥沃略带酸性的砂质土,如果土壤的碱性过大,很容易引起黄叶,甚至枯萎死亡,如庭院土壤呈碱性,需进行改良. 相似文献
3.
芍药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都存在花蕾败育现象,降低了成花率。以芍药品种‘巧玲’为材料,研究温室促成盆栽、室外盆栽和大田地栽方式下的花蕾败育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方式下芍药花蕾败育率明显不同,与各生长发育阶段蕾径大小相关。蕾径2 ~ 4 mm败育蕾发生率呈现温室促成栽培(67.9% ~ 86.6%)> 室外盆栽(44.9%)> 大田地栽(16.3%)的规律,此类败育蕾是由萌芽初期芽分化速度晚于同期正常芽的芽体发育而引起,蕾径达2 mm的败育蕾的雄蕊、雌蕊原基分化已完成;蕾径4 ~ 8 mm的败育蕾发生率呈现室外盆栽(29.6%)> 温室促成栽培(9.2% ~ 25.6%)> 大田地栽(11.8%)的规律,蕾径达5 mm的败育蕾处于胚珠原基分化阶段;蕾径8 ~ 17 mm的败育蕾在温室促成栽培条件下发生率为0 ~ 4.8%,但在室外盆栽及大田地栽环境中均没有发生,蕾径达10 mm的败育蕾其胚珠的珠心和珠柄已形成;蕾径17 ~ 27 mm的败育蕾在室外盆栽环境中发生率最高,为19.9%,其次为大田地栽,为9.2%,温室促成栽培最低,为0 ~ 1.4%,蕾径达18 mm的败育蕾可见胚珠的珠心、珠被、珠孔。3种栽培方式下败蕾率最高均出现在茎伸长期,即主要发生在2 ~ 4 mm大的花蕾,温室促成栽培中控制该阶段花蕾败育是降低败蕾率的关键,可以通过肥水管理,适当延长低温处理时间及保持后期栽培温度稳定来减少其发生,提高成花率。 相似文献
4.
6.
7.
8.
9.
10.
11.
12.
<正>芍药为毛莨科芍药属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芍药花形硕大,品种繁多,姹紫嫣红,且多含吉祥之意,是我国传统名花,自古以来深受我国人民喜爱。古代就有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的说法。芍药非常耐寒,在我国北方较寒冷地区也能安全越冬,可耐-28℃极低温度。夏季则喜凉爽忌湿热,喜阳光充足,也稍耐阴。芍药喜 相似文献
13.
14.
15.
卡特兰属及其杂交属植物周年开花的栽培管理及盆花商业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卡特兰属植物不同生长阶段(包括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和休眠期)的特点和栽培管理的细致观察,根据在北京多年的养护栽培经验,并以2007~2010年间在温室中测得的月平均最高温和月平均最低温数据为基础,得出其在北京可以实现周年供花的结论.卡特兰属植物栽培历史悠久(栽培从19世纪开始至今),花色品种繁多,花期长,适应性强且能够达到全年有花.通过对这些优势的分析,提出了其作为洋兰商业盆花开发的可能性与前景. 相似文献
16.
17.
18.
《中国果树》2014,(4)
以3年生华红/GM256/山定子苹果为试材,采用槽栽限根栽培,研究了不同栽培基质(草炭+炉渣、稻壳、稻壳+草炭、稻壳+炉渣)对3种类型果园土壤(山坡地风化型园土、河岸沙地型园土、壤土型园土)的改良效应及其对树体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栽培基质可显著改善土壤性状,同种栽培基质对不同类型土壤的改良效应存在差异,此外不同栽培基质对于同种果园土壤的改良效应也有所不同;草炭+炉渣处理对果园土壤肥力具有较好的提升效果,单施稻壳在增肥效应上效果不显著,但能明显增大风化土土壤酶活性。因此,不同类型土壤应该有目的地采用适宜的改良基质,生产中可采用草炭、炉渣混合或者草炭、稻壳混合施用来改善3种类型果园土壤的肥力。 相似文献
19.
赤霉素及生根粉对芍药促成栽培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3年生‘大富贵’芍药于2003年11月5日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 ) 和生根粉(ABT)喷淋根部后上盆, 置背阴处直至2004年2月5日移入温室促成栽培, 于4月2~22日先后开花。调查结果表明, GA3 与ABT组合处理, (1) 明显促进花芽集中萌发, 其中GA3 150 mg/L的处理萌发期仅2~3 d,而对照为8 d; (2) 明显促进开花, 使开花期比对照提前约10 d, 但开花分散, 群体花期比对照延长约1倍; (3) 提高成花率20%以上, 其中单纯用GA3 150 mg/L处理时成花率最高(93% ) , 但花径、株高、叶幅等却下降, 切花质量均不如其它处理; (4) ABT促进新根形成与生长, 对提高切花质量有一定作用, 其中ABT 100 mg/L + GA3 100 mg/L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苹果传统的栽培方法为平作,即栽植时果树的根颈与地面持平,后来根颈逐渐下沉,埋深10~20cm。平作果树这种现象比较普遍,导致果树生长发育不良,产量不高,品质低劣。我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矮化寒富苹果高畦栽培(即垄作),取得良好的效果。1材料与方法试验在凤城市鸡冠山镇四台子村进行。当地年均气温8.0℃,年无霜期165d,9月15日至10月末,昼夜温差10℃以上,有利于果实着色和成熟;年降水量1022.3m m,平地果园雨季容易积水受害。试验地为山间平地,供试果树为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统一培育的以GM256为中间砧的寒富苹果苗,2002年定植7800株,株…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