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备母猪是猪场母猪群的补充力量,其饲养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猪场母猪群体的产仔性能。笔者从后备母猪的营养、饲喂策略、饲养管理等方面阐述如何进行后备母猪的培育,以期在生产中合理进行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从而提高猪场的效益和效率。  相似文献   

2.
<正>最近有很多养猪场(户)反映,经常有空怀母猪不发情的情况发生,导致妊娠和泌乳落空,不仅浪费饲料,浪费饲养时间,而且减少了产仔数量,降低了养猪经济效益。1病因分析1.1后备母猪生殖系统发育不全或迟缓,抑制了初情期用饲养育肥猪的方法培育后备母猪,造成母猪能量1  相似文献   

3.
猪场生产效益的好坏很大程度上是由母猪生产性能的好坏决定的,而决定母猪生产性能的因素又是多方面的,比如遗传、环境、营养和饲养管理等。其中,遗传因素是无法人为改变的,而环境、营养和饲养管理条件能够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手段加以改善。而在养猪生产中决定猪场生产效益好坏除了以上因素外还有一个关健性因素,那就是后备母猪的培育。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不但影响到母猪的发情配种,还能够影响到母猪的产后哺乳、断奶后发情,以及种猪的利用年限。  相似文献   

4.
后备母猪是扩繁猪群的基础,后备母猪的培育从仔猪就开始挑选和培育。加强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提高经济效益。因此,本文对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进行综述,为生产实践中后备母猪的养殖提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5.
母猪产仔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养猪的经济效益。如何促进母猪多胎高产,是摆在养猪生产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下面有10条促进母猪多胎高产的基本原则,以供广大养猪户及畜牧业同仁参考。1选好种母猪种母猪应从青年公母猪交配所产的2~4胎的春季仔猪中选留。在仔猪断奶时,选留符合本品种特征,体健匀称、发育良好、有效乳头在7对以上的母猪作为后备母猪。在后备母猪6~8月龄时,选择生长速度快各器官发育正常的母猪作为种母猪。2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八成体膘后备母猪和空怀母猪应进行控膘饲养,因为过肥过瘦均可导致少胎或不孕。过肥…  相似文献   

6.
规模化养猪场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后备母猪不仅对后代仔猪有相当大的遗传影响,而且对后代仔猪胚胎期和哺乳期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影响后代仔猪的生产成本和整个猪场的生产经营成绩。因此。做好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使母猪处在最佳状态和良好的管理、营养和环境条件,给仔猪一个良好的开端,是提高和挖掘猪场生产潜力的前提,是猪场高效生产持续稳定和经济效益良好的基本保障之一。本文阐述了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目标,并且从引种、饲养管理、疾病防治与保健、不发情母猪处理、淘汰与更新等方面介绍了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以期为后备母猪的科学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加强后备母猪饲养管理的目的是通过优秀的后备母猪提高种猪的生产能力,并改良后代的遗传能力,以取得更高的生产性能和更大的经济效益。在生产实践中,由于饲养管理不当造成后备母猪长期不发情、乏情,产仔数少。因此,做好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是养猪场保持较高生产水平的关键。所以广大养殖户应该加强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8.
后备母猪不仅是猪场整个母猪群正常循环的基础,而且对仔猪的生长发育有着很大的影响。做好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充分挖掘仔猪的生长潜力,保证高产稳定健康的母猪群,是猪场高效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笔者从后备母猪的选择、培育、引种、保健、饲养管理、不发情的处理方法等方面介绍了后备母猪的高效饲养管理技术,为规模养殖场后备母猪的科学饲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后备母猪的培育在规模化猪场中影响经济效益的因素有很多,如市场因素、猪群健康情况、饲养管理等。在饲养管理中种母猪群生产性能的高低直接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因此,培育优秀的后备母猪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后备母猪的培育在规模化猪场中影响经济效益的因素有很多,如市场因素、猪群健康情况、饲养管理等。在饲养管理中种母猪群生产性能的高低直接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因此,培育优秀的后备母猪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在规模化养猪生产中,生产母猪由于疾病、饲养管理、遗传缺陷等原因,每年大约有25%~35%被淘汰。为了保证猪场正常生产的均衡性需要,必须及时补充后备母猪,而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猪场的生产水平。要想有优良的繁殖母猪,必须从后备母猪的培育开始。要想使繁殖母猪持续地保持较高的生产水平,每年都要淘汰部分年老体弱、繁殖性能低下以及有其他机能障碍的母猪,从而保证繁殖母猪群的规模并形成以青壮龄为主体的结构比例,因此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是提高猪群生产水平的重要环节。1后备母猪的选择1.…  相似文献   

12.
母猪产仔前后的饲养管理对提高产仔成活率和预防母猪产后疾病,促进母猪及早恢复体况发情配种,缩短生产周期,发挥遗传潜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产仔前后的母猪必须加强饲养管理,以提高仔猪成活率,增加母猪产仔窝数,提升养猪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1前言 母猪生产的目标是以所期望的质量高效地生产出最多数量的仔猪。然而,持续的高生产力水平仅仅在特定生产系统中母猪饲养管理的所有因素均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才能实现。有研究表明,不当的后备母猪饲养技术是母猪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因此,应当采用合适的小母猪培育方案,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遗传潜力。  相似文献   

14.
后备母猪在养猪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养猪生产中的后备力量。为此,本文从后备母猪的选择、营养需求、饲养方式、坏境控制、饲养密度、适当运动、健康检查、适时配种等方面简述了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以维持后备母猪良好的体况及生产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5.
在养猪生产中,母猪是猪群繁殖的基础,种母猪的生产包括配种、妊娠、分娩、泌乳四个环节,其中分娩是最繁忙的一个生产环节,其目标是保证母猪安全分娩,产下的仔猪多活全壮。做好母猪产仔前后的饲养管理工作,是提高母猪生产水平的关键,也是做好仔猪培育工作的前提。 一、母猪产仔前的饲养管理 (一)母猪产仔前的饲养 母猪产仔前,尤其是产仔前30天左右,胎儿生长发育很快,体重急剧增加,母猪腹腔容积不断缩小,这时候应减少青、粗饲料喂量,增加精料喂量,尤其是蛋白质饲料的供应。日粮营养水平以每公斤混合料消化能12.13兆焦~12.55兆焦、粗蛋…  相似文献   

16.
现代养猪生产,需要大量的后备母猪,初情期是培养后备母猪的关键。笔者从事多年的养猪实践,采取从选种选育、补充人工光、加强试情公猪诱情、制定合理培育计划、分阶段选择饲料、加强运动和分类管理等技术措施来提前启动后备母猪的初情期,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瘦肉型后备母猪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中国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绝大部分都是饲养大约克、长白、杜洛克或其杂交的二元、三元等瘦肉型猪,饲养种猪的场都离不开猪群更新,猪群更新就是从后备母猪群中选择一定数量的后备母猪进入基础母猪群,从而达到猪群的生产平衡。猪场基础母猪群年更新率一般在30%以上,这一数字决定了后备母猪培育在生猪生产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养猪生产成功与否取决于种母猪的繁殖性能,只有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才能保持后备母猪良好的体况,延长经产母猪的利用年限,获得最高的产仔  相似文献   

19.
刘国信 《中国猪业》2007,(10):47-47
母猪产仔前后的饲养管理对提高其产仔成活率和预防母猪产后疾病,促进母猪及早恢复体况并发情配种,缩短生产周期,发挥遗传潜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产仔前后的母猪必须加强饲养管理,以提高仔猪成活率。增加母猪产仔窝数,及提升养猪经济效益。[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母猪的繁殖能力直接影响着规模化猪场内的生产效率,后备母猪是通过选留下来而没有参加配种的母猪,多以青年母猪为主,是保证猪场母猪良好繁殖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后备军,能够及时替补掉因年龄太大、繁殖能力低下以及疾病等淘汰的母猪。因此,后备母猪的选留与饲养直接关系到猪场的生产业绩和猪场的整体发展,在实际的饲养过程中应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手段,保证其健康的生长发育状态,能够更好的发挥其生产繁殖作用。本文主要从如何选留后备母猪、后备母猪的饲喂、配种、发情以及免疫接种等方面,讨论了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以期为提高规模化猪场后备母猪的繁殖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